2015年11月5日,国务院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简称“双一流”建设,指出要“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提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水平,使之成为知识发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先进思想和优秀文化的重要源泉、培养各类高素质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1]。方案明确提出“双一流”建设的任务之一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强调要“坚持立德树人,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着力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国际视野、科学精神和创业意识、创造能力”[2]。因而,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双一流”建设内在的重要目的之一,“‘双一流’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3]。
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必须依托一流的大学(本科)教育。“本科教育质量彰显了一所大学的人才培养水平和办学特色……可以为“双一流”建设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为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做出积极贡献,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基础和基本特征。”[4]本科教育水平的高低与通识教育质量的高低有密切关系,这一点从美国常青藤高校可以管窥一二。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实行学术人才和应用人才分类、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着力培养学生创意创新创业能力”[5]。可见,通识教育对于创新人才培养以及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识教育强调的人格教育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道德保障,其强调的广博知识的学习有利于构建学生良好的知识结构,其注重的能力、方法训练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其对于社会共同价值的追索与坚守则是培养现代“公民”的基础。(www.xing528.com)
课程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一流的本科教育必须依托一流的课程体系。一流的本科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往往有两个重要指向。其一是向内的目标,大学课程目标要指向人的精神和灵魂,强调大学教育的立德树人功能,培养人的价值观、人格、意志、品质、修养等。其二是向外的目标,大学课程应该传授学生的谋生技能,使其拥有一技之长。因此,构建一流的大学课程体系,其课程目标应该包括知识探究、能力建设和人格塑造三方面。这一目标体现了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融合。由此可见,通识教育课程在“双一流”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犹须建构符合中国特色的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因而,加强通识教育课程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