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学讲习:实现中国文化近代转型

国学讲习:实现中国文化近代转型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故”这个名词,最为妥当,因为它是一个中立的名词,不含褒贬的意义。20世纪20年代清华大学成立“国学研究院”,所传习之“国学”即如上义。梁的博大,王、陈的精深,皆一时之选,堪称“国学大师”。这些做法都是试图在综合式的“国学”名目之下,开展对中国传统学术的整理、研讨和创发。

国学讲习:实现中国文化近代转型

20世纪初流亡日本章太炎,于1906年在东京成立“国学振起社”,以“振起国学,发扬国光”为宗旨;同期又成立“国学讲习会”,以“昌明国学”,讲授“中国语言文字制作之原”,“典章制度所以设施之旨趣”,“古来人物事迹之可为法式者”。章氏著《国故论衡》,分上卷(小学十篇),中卷(文学七篇),下卷(诸子学九篇),具体展现作为“国故之学”的国学的基本内容。章太炎在一封书信中讲到提倡国学的缘由:

仆以为民族主义,如稼穑然,要以史籍所载人物制度、地理风俗之类,为之灌溉,则蔚然以兴矣。[2]

认为民族精神的勃兴,就像种庄稼,需要灌溉,而“史籍所载人物制度、地理风俗之类”的国学,便是灌溉之源泉。章太炎两度倡言国故之学:一次在清末排满革命之际,一次在20世纪30年代抵抗日本侵略之际,都是试图以国文(语言文字)、国史(历史地理)、国伦(伦理道德)等国学内容激发大众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本位精神。

如果说章太炎等“有学问的革命家”倡导国学是着眼于激发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那么,20世纪20年代开始倡导“整理国故”的胡适(1891—1962),则更多的是从学术上树立与“西学”彼此对应、相互启发的“国学”。1923年胡适在《〈国学季刊〉发刊宣言》中给“国学”下定义

“国学”在我们的心眼里,只是“国故学”的缩写。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为“国学”。“国故”这个名词,最为妥当,因为它是一个中立的名词,不含褒贬的意义。“国故”包含“国粹”,但它又包含“国渣”。我们若不了解“国渣”,如何懂得“国粹”?(www.xing528.com)

胡适反对将“国学”与域外学术对立起来、孤立开来,而力倡与域外学术作“比较的研究”,主张扩大国学研究的范围,注意系统的整理,从古今中外博采参考比较的资料。这是一种着眼于学院式研究的国学观,同时也是一种对西学开放的国学观。

自20世纪初叶以来,“国学”之名在中国已经流行百年,其内涵大约包容章太炎、胡适倡导的那两层含义,是一个在学术界、教育界使用渐广的概念:某人研习中国传统学术有成,便被称为“国学家”;博学精研,成就斐然者则尊之“国学大师”,章太炎、梁启超王国维(1877—1927)、陈寅恪(1890—1969)等人荣膺这一称号。20世纪20年代清华大学成立“国学研究院”,所传习之“国学”即如上义。而清华国学研究院原拟聘请的导师有章太炎,章因故未应聘,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四大导师”为: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1892—1982)。梁的博大,王、陈的精深,皆一时之选,堪称“国学大师”。

中国素有“文、史、哲不分家”的传统,而现行高等教育仿效近代西方学科体制,高度分科化,此法有利有弊。为克服破碎大道之弊,有人主张打通文、史、哲壁垒,于是便有综汇传统学术的“国学课”的设置,武汉大学依此旨开办“人文试验班”“国学班”,前后已历十载,现又成立武大国学院。近年中国人民大学还专设“国学研究院”,效仿者不少。这些做法都是试图在综合式的“国学”名目之下,开展对中国传统学术的整理、研讨和创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