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一些主导日本政坛的人士对侵略战争不愿反省,对早有定论的“二战”史持历史修正主义态度,这既是战后70年的一个怪异现象,也几乎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状态。如果运用比较史学方法,将同为昔日法西斯国家的日本与德国进行对照,日本表现之荒谬、不可理喻,便昭著天下。
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感叹:“日本从未像德国那样自发追究战争责任。”[2]
诚哉斯言!
下面我们以大事记方式列举战后德国对当年侵略战争的表态——
1949年12月,联邦德国首任总统特奥多尔·豪斯(1884—1963)在一次集会上,承认纳粹屠杀犹太人的罪行,声称“这段历史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全体德国人的耻辱”。
1951年,首任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1876—1967)在联邦议院发表演讲,指出纳粹“以德国人民的名义犯下难以形容的罪行”,表示德国对发动侵略战争的后果“全面承担责任”。1956年议会通过《联邦德国对纳粹受害者赔偿法》。1963年阿登纳与戴高乐签署《德法友好条约》,道歉与接受都出于真诚,德法两个历史宿敌结成朋友,构建了欧盟核心。
1966年就任总理的库尔特·基辛格因曾为纳粹党员而屡受诟病,终于在1969年因此而辞职。这与日本多名战犯在战后顺利出任高官直至首相,并被推尊为“名相”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
1970年12月,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1913—1992)访问波兰,在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前双膝下跪,表示谢罪。此举轰动世界,成为联邦德国与纳粹德国决裂的标志性事件。1985年5月8日,联邦德国总统魏茨泽克(1920—2015)在纪念“二战”结束40周年大会上,要求德国人民永远不要忘记纳粹发动侵略战争罪行,并建议把纳粹“战败日”改为“解放日”。
1994年12月,德国总理赫尔佐克(1934—2017)参观耶路撒冷大屠杀纪念馆时,声称“人们不会忘记纳粹德国屠杀600万犹太人的惨剧”;“德国决不允许右翼恢复第三帝国”。同年,他在波兰纪念反法西斯“华沙起义”50周年大会上,庄重地向波兰人民认罪,声称“对于德国这个名字永远和数万波兰人的苦难联系在一起,德国人心中充满了愧疚。我为以德国人民的名义给你们造成的痛苦,请求你们宽恕”。(www.xing528.com)
1995年5月5日,德国总理科尔(1930—2017)在莫斯科参加“二战”结束50周年纪念活动。他发表讲话,表示“我向死难者低头,请求宽恕。我们在莫斯科缅怀遭受过希特勒造成的种种灾难的俄罗斯人和苏联其他民族的人”。
1998年11月,转任德国总统的赫尔佐克在纪念1938年11月“水晶之夜”犹太人惨遭纳粹迫害的大会上,指出“60年前对犹太人的屠杀,是德国历史上最恶劣、最无耻的时刻,国家本身成了有组织犯罪的凶手”。
2005年1月,德国总理施罗德(1944— )在柏林纪念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大会上,强调“半个世纪前纳粹犯下的暴行,至今仍是德国人的耻辱。但德国绝对不能把纳粹反人类的罪行仅仅归咎于希特勒个人。相反,每一个德国人都应该进行反思”。4月,施罗德在纪念布痕瓦尔德集中营解放60周年大会上又说“在受害者和他们的家属面前,我向你们鞠躬”;“对于纳粹暴行,德国负有道义的和政治的责任铭记这段历史,永不遗忘”;“过去的历史我们已无法挽回,但我们能够从那段历史中,从我们国家刻骨铭心的那段耻辱中吸取教训”;“德国决不能向试图忘却或不承认那段历史的任何企图让步”。5月7日,施罗德在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刊文,“我们对通过德国人之手和以德国人之名,给俄罗斯以及其他各国人民造成的伤害表示道歉,请求宽恕”。他还表示,50年前的5月8日,是德国获得解放的日子。
2015年3月,德国现任总理默克尔(1954— )访问日本时,外界十分关注德国对“二战”侵略历史的态度及其同邻国和解的经验。默克尔讲了三层意思:“正视历史是和解的前提”;“战后德国能幸运地被国际社会再度接受,是因为德国彻底与过去决裂”;如果没有邻国的“大度姿态”,和解是不可能的,“但更重要的是德国有着实事求是地面对历史的意愿”。
德国之所以能成功地与过去决裂,还在于“二战”后盟国的“严格监督”,使德国走上了正确的道路。
“二战”结束之初,日本国内曾有“一亿总忏悔”之说,当时“战败国日本作为加害者谢罪乃理所当然”的舆论颇为强烈。然而,由于日本的军国主义老根未获清除,冷战所提供的条件又使之发出新枝,日本不少战后执政者走上与德国政界领袖大相歧异的路径,一再发表掩饰日本战争罪行甚或直接为之翻案的言论。
我们也应当看到日本政界人物对战争反省呈现的复杂状态,如前首相中曾根康弘20世纪80年代在首相任上挑战东京审判,并以首相身份参拜靖国神社,但他下野后多次表示反省战争。笔者2004—2005年在地区京都的“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作合作研究,曾于2005年初亲聆中曾根康弘在“日文研”发表演说,对日本发动侵略战争表示忏悔。中曾根康弘在2015年8月7日发售的《文艺春秋》上,以政坛元老身份撰文称,日本在过去那场大战中的行为是“明白无误的侵略”,规劝安倍首相“应该带着勇气与谦虚的态度正视自身历史中负面的部分”。前首相小泉纯一郎一方面发表过不少美化日本外战的言论,并多次参拜靖国神社,但他在2005年纪念“二战”结束60周年时,继村山富市首相50周年时以首相身份发表谈话之后,承认日本对外“侵略”,表示“道歉”。
然而,日本政坛和舆论始终存在着美化侵略战争的倾向,迫于内外压力,这种倾向可能暂时收敛,但换一时间地点又会再度呈现,这在战后70年间屡见不鲜,说明日本并未从社会结构和文化机制中解决根本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