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中国对日本的认识远少于日本的对华认识,梁启超说:“中国人寡知日本者也。”[6]
中国近代开始有少数学人用心于日本研究,清朝驻日参赞黄遵宪为其中翘楚。黄遵宪在日本做了大量调查,1879年开始撰写,于1887年完成50余万字的典制体巨著《日本国志》。该书全方位记述日本历史流变,重点放在明治维新以来的各项规制,此为中国人撰写的第一部详尽的日本史(重点在明治维新史)著作。但黄氏作品并未受到清廷重视。黄遵宪曾将《日本国志》抄本先后递呈主持外交的北洋大臣李鸿章(1888)、两广总督张之洞(1889)、驻英公使薛福成(1894),并请李、张备咨径送总理各国事务衙门。[7]
李鸿章1888年的“禀批”称:“该道所著《日本国志》四十卷,本大臣详加披览,叙述具有条理,如《职官》《食货》《兵》《刑》《学术》《工艺》诸志,博稽深考,于彼国改法从西,原委订正,尤为赅备,意在于酌古之中为匡时之具,故自抒心得,议论恢奇,深协觇国采风之旨。虽日本模仿泰西仅得形似,未必志一国而能赅五部洲之形势,然于东瀛政教图经言之凿凿,如在目中,亦有志之士矣。……明隆庆间黄少詹洪宪奉使朝鲜,睹其先世实纪,归作《朝鲜国记》。今此书详瞻过之,洵足与前贤颉颃也。”李鸿章对《日本国志》似乎评估不低,却并未意识到其重要性。“禀批”流露出小视日本威胁严重性的大国心态(“日本模仿泰西仅得形似”),连带着贬低《日本国志》的价值(“未必志一国而能赅五部洲之形势”[8]),遂将黄著束之高阁达六年之久,而这六年正是日本积极备战攻击中国的关键时段。
张之洞1889年“咨文”称:“查该道籍隶广东嘉应州,随使日本最久,于该国情形向称熟悉,又能留心时事,搜访纂辑,遂有成书。详阅所呈《日本国志》,条例精详,纲目备举,寄意深远,致功甚勤。且于外洋各国风俗政事,倶能会通参考,具见究心时务。……查光绪甲申年贵衙门所刊姚文栋《日本地理兵要》,所载兵籍于陆军但存兵数,海军存舰名而已。视黄《志》通叙兵制,详略相去奚啻什伯。……二书皆有用之作,惟详备精核则姚不如黄。”[9]张之洞对黄著评价甚高,但他时任两广总督,非中枢要员,不便推介《日本国志》,实际上仍是将黄著束之高阁。
出使英伦的薛福成1894年获黄遵宪寄送之《日本国志》,一读之下,高度肯认,慨然应允为之作序。序文赞曰:
此奇作也!数百年来鲜有为之者。自古史才难,而作志尤难。盖贯穿始末,鉴别去取,非可率尔为也。而况中东暌隔已久,纂辑于通使方始之际乎?公度可谓闳览劬学之士矣。速竣剞劂,以饷同志,不亦盛乎?他日者家置一编,验日本之兴衰,以卜公度之言之当否可也。[10]
薛福成读《日本国志》并作序,已在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夕。他自英国返回中国后不久病逝,亦不可能促成《日本国志》出版。(www.xing528.com)
如此,著于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日本国志》因总理衙门敷衍塞责,被搁置十年。直至甲午战败,“国人始知日本之可畏,与其谋我之亟,而我门户大开,弱点尽露”,这才想起《日本国志》之存在。总理衙门唯一认识《日本国志》价值的袁昶(1846—1900)叹曰:“此书稿本送在总署,久束高阁,除余外无人翻阅。”时任章京的袁氏指出,若其书早早流布于世,国人知晓日本,预作准备,不致惨败,可省赔款二万万白银。[11]
甲午战后之1896年,梁启超亦有同感:
中国人寡知日本者也,黄子公度撰《日本国志》,梁启超读之,欣怿咏叹黄子,乃今知日本,乃今知日本之所以强,赖黄子也。又懑愤责黄子曰:乃今知中国,知中国之所以弱,在黄子成书十年,久谦让不流通,令中国人寡知中国,不鉴不备,不患不悚,以至今日也!……日本立国二千年无正史,私家纪述秽杂不可理,彼中学子能究澈本末、言之成物者已鲜,矧乃异域绝俗,殊文别语,正朔服色、器物名号、度律量衡靡有同者,其孰从而通之?且夫日本古之弹丸,而今之雄国也,三十年间以祸为福,以弱为强,一举而夺琉球,再举而割台湾。此土学子鼾睡未起,睹此异状挢口纤舌,莫知其由,故政府宿昔靡得而戒焉。以吾所读《日本国志》者,其于日本之政事、人民、土地及维新变政之由,若入其闺闼而数米盐,别白黑而诵昭穆也。其言,十年以前之言也,其于今日之事若烛照而数计也。又宁惟今日之事而已,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顾犬补牢,未为迟矣。……敢告读是书者:论其遇,审其志,知所戒备,因以为治,无使后世咨嗟而累欷也。[12]
当然,如前所述,黄子成书十年未为人知,并非由于黄遵宪“久谦让不流通”,而是朝廷麻木,将其束之高阁,以致贻误国人了解强敌日本的时机。
不独《日本国志》,半个世纪前之《海国图志》亦遭遇同样命运:在中国,冷遇之;在日本,热习之,因此对中日两国近代命运产生殊然不同的影响。[13]
由甲午战败刺激而奋起的戊戌变法诸君子,对《日本国志》青睐有加。康有为的变法条议及所撰《日本变政考》多采自该书,光绪帝向翁同龢索要该书,变法期间之改革诏令基本承袭该书所载日本维新之举措,更遑论黄遵宪在湖南亲自策划新政,开风气之先。此为后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