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术影响
西学东渐将西方近代各种学术成果带入中国,促进各种新学术的生成,许多在传统中国不被重视甚至不存在的学科得到发展,中国固有学术的基本框架“经、史、子、集”被打破,许多传统的学术受到西学的冲击,有的逐渐没落,有的吸收西方学术而得以改进,到民国时期,整个西方式的学术体系架构大致成型。今日中国大学的学科四分(人文、社科、工学、理学)便是对西学体系的移置。以人文学为例,文、史、哲三分,来源于西学分野。而中国传统是文史哲不分家,统合于经学之内,今日的“国学进一级学科”之辩,正是中西学科观论争的反映。
2.思想影响
西学东渐对中国思想领域的影响巨大。中国人经过西学洗礼,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及对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界的看法,都发生变化。中国传统思想则被西方标准重新估定其价值,对此的反拨,也即以中国传统思想评判西学,也渐次展开。一种东西思想彼此涵化的时代正在来临。
3.政治影响
西方政治思想的传入,议会制、民主制度、新的国家概念、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等,对于清末民初的政治发展产生影响,戊戌维新、晚清新政、立宪运动、辛亥革命,乃至民初议会制、“五四”运动、联省自治运动、北伐统一,一直到后来的共产革命等,都与西方思潮的传入相关。
4.社会影响
西学的传播,尤其是教育制度西化,促成清政府废除八股文和科举制度,使得传统四民社会中最顶层的士阶层,失去学而优则仕的通道,其所掌握的传统知识作用下降,渐被边缘化。士人衰微,加之西方商战思想传入,提高了商人地位,导致传统四民社会秩序的瓦解,社会结构重组。
此外,西方个人主义及社会主义等思想的传入,使得中国传统社会中以家庭、家族、地域社会为中心的社会基层开始变异。
5.经济及日常生活的影响
工业文明的展现,包括西方经济思想的传入,使得一批知识分子投入实业,而民族主义思想则有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成形。而新的科学、管理、金融等技术的传入及应用,逐渐改变了交通运输、生产方式、商业交易等基本经济事项。(www.xing528.com)
在日常生活方面,新的西方科技事物如电力、自来水、电影、广播,等等,逐渐改变城市居民的生活。另一方面,新的思想促成许多传统日常生活习俗更化,包括一些民间信仰、缠足风尚、包办婚姻等都逐渐式微。
西学东渐并非西学取代中学,而是二者互动、彼此涵化。西学的输入是对中学的“补强”与“复壮”。梁启超在20世纪初说:20世纪是泰西文明与泰东文明共存的时代,是“两文明结婚之时代也”,他预言:
彼西方美人,必能为我家育宁馨儿以亢我宗也。(《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他又说:
但使外学之输入者果昌,则其间接之影响,必使吾国学别添活气,吾敢断言也。(《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谈到西学东传在当代的演进,科技层面、管理学层面从西方引入先进成果,是早有共识的,而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可从西学选择性汲取营养的所在亦甚多,即以对中国文化研究而言,西方汉学值得我们借鉴处不少。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陆续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海外中国研究丛书”译介西方汉学论著多种,该丛书主编作序曰:
我们不仅必须放眼海外去认识世界,还必须放眼海外来重新认识中国;不仅必须向国内读者移译海外的西学,还必须向他们系统地介绍海外的中学。
我们只要认真读一读西方汉学家的中国研究成果,如阅览法兰西院士谢和耐的《中国社会史》、日本汉学家谷川道雄的《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美国汉学家李侃如的《治理中国》,便感到此说并不过分。
2010年4月1—2日草于武昌珞珈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