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文化转型:华夷交会与诸文明互动

中国文化转型:华夷交会与诸文明互动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齐国还在国都临淄设立学宫,因在稷门附近,称“稷下学宫”,招集列国诸学派文士,“不治事而议论”,讲学著书。春秋战国间社会开放的又一主题是如何处理“华夷之辨”。华夷杂处的格局,导致两种文化动向,一是夷狄华夏化,进为文化素养较高的族类,如与齐鲁临近的东夷便是如此。

中国文化转型:华夷交会与诸文明互动

“开放”作为一个历史范畴,还有另一层含义:开放的主体——民族与国家,并非凝固不变,而是在历史中形成与发展的,因此,不同的时代,“开放”便具有不尽相同的内涵。例如,诸侯林立、各自为政的春秋战国,其“开放”既有别于“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的“方国外交”,更不同于秦汉大一统帝国与外邦异域的交往。

春秋战国王室衰微,各城邦及城邦联盟据地而立,彼此争战兼并,这一历史时期社会“开放”的重要内容便是各诸侯国的交互关系:列国间征伐、弭兵、创霸、盟聘、合纵连横,演出一幕幕跌宕起伏的悲壮剧,展现了社会开放的多彩风姿。如齐桓公接受鲍叔牙的推荐,起用曾箭射自己而且“三仕三见逐于君”的管仲[1],管仲则竭智尽力,辅佐桓公成就霸业,人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2]。这正显示了开放主义用人方针的优胜。又如晋国公子重耳(后来的晋文公)长期流亡在外,曾“奔狄”“适齐”“过卫”“及鲁”“及宋”“及楚”,又被楚“送诸秦”[3],与列国君臣周旋,极尽勾心斗角之能事,表明列国间错综复杂的交互关系,从中亦不时闪烁着开放政策的光耀。

春秋战国间士子的游学也是社会开放的重要表现。鲁人孔子适齐,与齐太师语乐,与齐景公论政,又向老子问礼于周,还栖栖惶惶地适卫、适陈、过匡、去鲁、适宋,司马迁概述为“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4];宋人墨翟则足迹中原,在鲁、卫、楚、齐诸国为“非攻”“兼爱”而奔走[5];邹人孟子以“仁政”“王道”游说诸侯,“道既通”便遍历齐、宋、薛、邹、鲁、滕、梁(魏)等国。[6]至于苏秦、张仪、蔡泽等纵横家,更是频繁地出秦入魏,访齐走燕,撮合、离间,纵横捭阖,成为促进社会开放的活跃分子。

士人的流徙和大行私家讲学之风,促进了学术的交流和繁荣,儒、墨、道、法、阴阳、名、农、纵横、杂、小说诸家都各有创造,自成学派,它们彼此论辩批判,又相互汲纳。齐国还在国都临淄设立学宫,因在稷门附近,称“稷下学宫”,招集列国诸学派文士,“不治事而议论”,讲学著书。凡此种种,造成百家争鸣、诸子会通的盛况。士人的流动、学术的开放,开辟了中国文化史一个空前繁荣的局面。

春秋战国间社会开放的又一主题是如何处理“华夷之辨”。由于王政衰微,列国争战,周边四夷乘虚而入,中原农耕文明面临严重威胁,西周便是被申、缯和犬戎攻灭的,平王东迁后,戎人继续自西面威胁东周;北狄也逐步向中原挺进,曾入侵晋国、大败邢国、攻破卫国;被中原人称之“南蛮”的楚人则在长江流域发展,败随国,灭申国、息国、邓国,服陈、蔡,干预郑国事务。从中原人看来,确乎是“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7]。在这一过程中,华夏族与四夷由冲突而融合:齐国是诸夏与东方诸夷融合的中心,晋国、燕国是诸夏与北狄各族融合的中心,秦国是西方各族融合的中心,楚国是南方各族融合的中心。

华夷杂处的格局,导致两种文化动向,一是夷狄华夏化,进为文化素养较高的族类,如与齐鲁临近的东夷便是如此。其代表人物郯子朝觐礼仪之邦鲁国,能够就礼制诸问题侃侃而谈,应对自如。孔子得闻,立即求见郯子,向其请教,事后还发出“天子失官,学在四夷”[8]的感叹。另一情况是戎狄交侵导致中原人的文化倒退,如平王东迁后,辛有到伊川一带,发现当地人已经戎狄化了。[9]鉴于这后一情形,春秋五霸竞相打出“尊王攘夷”旗号,如齐桓公用管仲献策,“诛无道以定周室”[10],抗击狄人,存邢救卫,成为众望所归的霸主;晋献公在巩固内部以后,便讨伐骊戎,打败北狄;晋文公则采纳狐偃“求诸侯莫如勤王”[11]的建议,将尸位素餐的周王抬出,击退北上问鼎的楚国锋锐,从而取威定霸。可见,如何在华夷关系问题上进退有据,成为列国研讨的重大国策,影响着这一时期社会开放的运作。

春秋战国还是生产力显著提高(以铁器使用和牛耕为标志)、生产关系变革(以解放奴籍、私田出现、土地买卖为标志)的时代,这为社会开放提供了有力手段,尤其是“处商就市井”[12]的新格局,刺激着商人阶层成长与活跃,商贾出身的鲍叔牙做了齐君之傅、管仲就任齐卿,郑国商人弦高于贩牛途中诈为郑使以犒秦师,秦师以为偷袭郑国的消息走漏,遂退却,[13]弦高因以名显诸侯。上述都是商人成为政坛要角的著名事例。至于协助越王勾践完成灭吴复国大业的范蠡,“乃乘扁舟,浮于江湖”,“之陶,为朱公。朱公以为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子孙修业而息之,遂至巨万”[14]。春秋晚期的卓越政治家范蠡放弃在越国做官的机会,却去齐国“陶”这一要冲之地从事商品交换(故“陶朱公”后来成为大商人的代称),终成巨富,表明商人地位的提高。而战国时周人白圭提出“人弃我取,人取我与”[15]的经营方针,揭示了商业活动的规则,这一规则驱动着社会产品交换及人员流动,成为社会开放的必要前提。荀况对这种交换畅达的局面有具体描述:

北海则有走马、吠犬焉,然而中国得而畜使之。南海则有羽翮、齿革、曾青、丹干焉,然而中国得而财之。东海则有紫纭、鱼盐焉,然而中国得而衣食之。西海则有皮革、文旄焉,然而中国得而用之。[16]

这种四海交通、中国得以利用的情形,使水边的人有山林产品,山林中人有鱼吃,农夫不事手工业却有器械用,商人不耕田而食品丰盛。这正是“天之所覆,地之所载,莫不尽其美,致其用”[17]的产品交流境界,显示了社会开放的优越性。

【注释】

[1]《史记·管晏列传》。

[2]《论语·宪问》。

[3]见《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4]《史记·孔子世家》。(www.xing528.com)

[5]见孙诒让:《墨子间诂·后语·墨子传略》。

[6]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7]《春秋公羊传·僖公四年》。

[8]《左传·昭公十七年》。

[9]见《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初,平王之东迁也,辛有适伊川,见被发而祭于野者,曰:‘不及百年,此其戎乎,其礼先亡矣。’”

[10]《管子·小匡》。

[11]《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12]《国语·齐语》。

[13]《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

[14]《史记·货殖列传》。

[15]《史记·货殖列传》。

[16]《荀子·王制》。

[17]《荀子·王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