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一般读者接触传统思想的近代转型这一话题,恐怕最想了解的还是这种转型的历史脉络。因此,在弄清其时代特点后,最关心的是传统思想近代转型的主要表现。在这方面,想听听各位的看法。
李:传统思想的近代转型带有根本意义的标志应是固有知识来源、知识系统和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发展中逐步走向现代。近代涌现出的新型知识群体之所以能够充当中西文化对接的重要媒体,是因为他们在中西文化的熏陶下知识结构和价值体系发生了新的变化,他们学贯中西,掌握或基本掌握了现代的知识和本领,并在自己的工作和实践中重新找到了自我。也就是说,新知识为他们带来了新命运,新的文化价值观使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去推进传统思想溢出传统,迈向现代。从这种意义上讲,知识的变迁对传统思想的近代转型至关重要。因为知识的特性不仅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知识分子的文化性格和文化选择,也会左右个人或群体的命运,还将深层次地影响传统思想的走向以及民族和国家的前途。鸦片战争以来的百余年间,为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振兴这一历史主题,中国人逐渐认识到知识的全面更新是时代的要求。几千年来固有知识资源和知识系统已经难以完成具有本质意义的现代知识的转换,所以在引进西学的同时,也在艰难地改进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方法,以便开凿新的知识源流和建造新的知识系统。而其中牵动全局的举措就是教育改革。在废除科举制度的进程中创建了具有现代意义的新式学堂,逐步确立了小学、中学、大学的三级学制,年轻一代的知识积累和知识结构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为了原原本本地去汲取西方现代文化,亲身感受那里的社会文化,尤其是为了培养高级人才,政府还启动了花费巨大的留学教育,而且人数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步伐越来越快。留学生因之慢慢变成新型知识群体中一个具有影响力的特殊阶层,成了传统思想近代转型的有力推动者。之所以如此,和留学生亦中亦西、亦“土”亦“洋”,或曰中西兼通的思想和文化构成有密切的关系。因为对于近现代中国来说,这样的新型知识最有展示的空间。原因很简单,鸦片战争之后的中国,绝不可能原封不动地沿着固有的传统走下去,必须融入世界,追赶世界潮流;但也不可能原原本本地照搬欧美,根深蒂固的中国传统时时刻刻会起作用,中国特色是永远也抹不掉的。新的中国的思想和文化只能是有“洋”有“土”的现代中的传统、传统中的现代。那些具有中国思想文化底蕴又有广博的西学素养的新人才必然是社会的宠儿,是推进传统思想近代转型的佼佼者。
中国传统思想的近代转型只能通过一代又一代具有现代文化素养的人的不断选择和创新来完成。所以选择者本身是否具有现代思想和价值观就特别重要。对于封存在传统宝库中的思想和文化,选择者如果优,自然使优秀思想和文化再现;选择者如果劣,顺理成章地使传统的劣质思想和文化得以存续。当代人的素质高低决定着传统的优秀的民族文化再现的水平。因而只有提高全民族的现代文化素质,才有可能完全实现传统思想的近代转型。近代百余年间,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之所以仍显示出这样或那样的活力,得力于国人民族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得益于前面所讲的具有近代意义的新型知识群体的崛起和发展。(www.xing528.com)
郑:我赞同喜所教授的观点,知识结构的变化对传统思想的近代转型是十分重要的,或者换句话说,传统思想便是在中国人知识结构的变化过程中开始其近代转型的。众所周知,中国传统的知识结构以经史子集为基干,明清科举考试更是只考儒家的四书五经。因此,对于传统社会的读书人来说,除了“帖括辞章”,就没有其他“学问”了。但到了鸦片战争以后,随着教会学校、洋务学堂和“戊戌”以后各种新式学校的设立,人们的知识结构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因为新式学校不同于旧式书院的根本之处,就在于除开设传统的中学课程外,还开设一定的西学课程,如数学、化学、电学、声学、光学、力学、热学、物理学、生物学、动物学、植物学、天文学、地理学、医学、生理学、解剖学、农艺学、历史学、经济学、教育学、政治学、法学、哲学、外语等,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西学重要性认识的不断加深,西学课程在整个课程结构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逐步形成了完全不同于传统的西学主导型课程结构。课程结构的变化,也就意味着接受新式教育的青年学子的知识结构发生了变化。除西学课程外,影响人们知识结构发生变化的,还有报刊和各种新式书籍。据统计,从鸦片战争结束到19世纪90年代,先后共有中外文报刊大约250种,其中西人创办的有200多种,大约占同时期我国报刊总数的80%以上。此后,中外文报刊日益增多,到1911年时,达到1753种。当时的许多报刊都经常刊登一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在谈到教会和传教士所办的报纸时便指出:“外人之传教也,均以输入学术为接近社会之法。故最初发行之报纸,其材料之大部分,舍宗教外,即为声光化电之学。”至于新式书籍,也大多讲的是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以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翻译的西书为例,该馆译员陈洙1909年编《江南制造局译书提要》,共收录已出版译书160种,如果按种类从多到少排列,其顺序依次为兵学(21种)、工艺(18种)、兵制(12种)、医学(11种)、矿学(10种)、农学(9种)、化学(8种)、算学(7种)、交涉(7种)、史志(6种)、船政(6种)、电学(4种)、工程(4种)、商学(3种)、格致(3种)、政治(3种)、地学(3种)、学务(2种)、天学(2种)、声学(1种)、光学(1种),另有“附刻”10种。知识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引起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因为人们从新的课程中,从报刊和各种新式书籍中,不仅得到了声光化电等西方自然科学知识,而且还得到了一些西方社会科学知识,知道了世界各国的历史和现状,并开始拿中国与西方进行比较。早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诸如《论中西历之所以不同》《中西饮食异宜说》《论中西民情不同》《论中西医学之所以不同》《论中西风俗之异》《中西刑律异同说》《中西政情之别》一类文章已屡见不鲜。通过比较,人们有可能得出中不如西的结论。而认识到中国比西方落后,对传统思想的近代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近代中国,发生思想转型的是那些最先接受过新式教育的知识分子,尤其是留学过欧美、日本的留学生。
就“中国传统思想的近代转型”的表现而言,主要表现为诸如纲常名教、专制独裁、男尊女卑、夷夏之辨、重农抑商、“天不变,道亦不变”等观念受到冲击或否定,并逐渐为自由、平等、博爱、重商、进步等一些新的价值观念所取代,民主与科学开始成为近代思想文化中最基本的部分。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充分肯定“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功绩。因为中国传统思想虽然自1840年后就开始近代转型进程,但只是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人们才将民主与科学作为近代思想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念加以追求和崇尚,而在此之前人们主要是把民主与科学作为一种实现国家富强和救亡图存的工具或手段来追求的。当然,“五四”新文化运动远未完成中国文化的近代转型,中国人还需要付出几代人的艰苦努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