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卫记忆:娃子称谓的特点与地方文化

中卫记忆:娃子称谓的特点与地方文化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宋家来娃子主要是倒卖烟土起家的。这些人虽然成为中卫的富户,但仍称“娃子”。中卫“娃子”称呼褒贬不一,既是昵称,又有蔑视意味。如“戏娃子”改称演员、艺术家,手艺人称师傅,经商做买卖的叫老板,开公司办企业的叫经理、董事长等等,但有褒义意味的“娃子”仍在使用。“娃子”称谓,具有鲜明的地方语言特色,又有事物的内在联系,方言是一个地方文化的烙印。

中卫记忆:娃子称谓的特点与地方文化

自古以来,中卫人管自己的儿子叫“娃子”,不论年龄大小,只要父母在世,你就叫娃子。如老大叫“大娃子”,老二叫“二娃子”,老小叫“小娃子”或“碎娃子”。娃子除用来称呼人外,刚出壳的小鸡叫“鸡娃子”、刚生下的小猪叫“猪娃子”、刚出生的小牛叫“牛娃子”、刚生下的驴驹叫“驴娃子”、刚生下的小猫叫“猫娃子”、刚生下的小狗叫“狗娃子”等等,颇有几分亲昵。

旧时,中卫城里还将一些跑江湖的、卖艺的、唱戏的、做厨子的、剃头的、说书的、耍猴的、磨油的、擀毡的等手艺人叫“娃子”,直呼姓,不叫名。如中卫城里唱皮影戏有名的刘玉贵,人叫“刘家牤娃子”,说评书的高玉山人称“高牤家娃子”,做大厨的名师赵凤鸣叫“赵家羔娃子”,还有磨油小有名气的“雍家三娃子”、放骆驼养羊的“蒋家八娃子”、织毛口袋的“贺家大娃子”等等。中卫原有的“四大娃子”:张家三娃子、宋家来娃子、蒋家八娃子、李家四娃子,这些“娃子”也各具鲜明的特色。如张家三娃子是白手起家,学艺经商、开旅馆,后来成为大财主。宋家来娃子主要是倒卖烟土起家的。蒋家八娃子是放骆驼、养羊、倒卖皮毛经商发家的。李家四娃子是通过贩盐倒盐、贩粮、开店暴富的。这些人虽然成为中卫的富户,但仍称“娃子”。主要是认为这些人出身卑贱,从事不良行业,所以未能跻身于上流社会,在地方绅士中也就排不上名分。

中卫“娃子”称呼褒贬不一,既是昵称,又有蔑视意味。不过这些叫法和称谓,随着社会的变革,已退出社会称谓。如“戏娃子”改称演员艺术家,手艺人称师傅,经商做买卖的叫老板,开公司办企业的叫经理、董事长等等,但有褒义意味的“娃子”仍在使用。如谁是谁的儿子还叫“娃子”,还有对小孩称什么“宝娃子”“栓娃子”“福娃子”“枣娃子”“乖娃子”等,还如幼小的动物还称“狗娃子”“牛娃子”“鸡娃子”“猫娃子”“猴娃子”等等。但贬义的也有,什么“贼娃子”“龟娃子”“绺娃子”等仍在叫。(www.xing528.com)

“娃子”称谓,具有鲜明的地方语言特色,又有事物的内在联系,方言是一个地方文化的烙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