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家大院坐落在中卫城(今中卫市区)西大街地藏寺巷内,坐西向东,建筑房屋53间,是本县耕读世家四合院式的全宅子住宅,宅名“树滋堂”。堂屋悬有宁夏府台谢威凤手书的“云壑高风”匾额。
苏家大院分为内宅和车院。内宅有堂屋及祠堂9间,院内青砖铺地,四周用长条石围起,形成院落台阶。院落正中建滚脊子堂屋及祠堂,前堂悬匾,三级条石压台阶,十六层大青砖起基础,为三开三进式,三间敞开,三进用木门槛隔成。堂内两进为橱阁,设香案供桌,中间供神佛图像、祭器,左为灶神龛,供奉灶神;右为土地爷、牛王马神,供奉祖先牌位。外堂顶高5米,起脊挂瓦。堂屋前墙由十二扇雕格扇门窗组成,刻有琴棋书画或四季博古,庄重、古朴、浑厚,画面精美,金箔贴字,苏式彩绘,人物清逸,山水大雅,花鸟瑶草,博古清香。堂屋外进敞开为庭廊,四根明柱支撑,清一色莲花行尺八柱顶石,柱间使用插头短梁,基方、榫方、压担方、过方,配有木雕、木刻、木饰,横桁拉方挂牵,同堂屋梁柱卯榫接连为一体(起防震作用),卸掉门窗格子,形同九间大庭。庭前斗拱翘檐,昂首和堂脊构成大屋顶式,为宅之冠。堂前檐下装木雕辍檐,堂檐前装木制凉棚,明柱挂木雕楹联或牌匾,显示着主人的功名、地位。堂屋,用于祭祀、礼堂,悬挂功名匾额,储存文物、礼仪用品。如遇寿庆喜宴、婚丧嫁娶、典礼待客,显得宽敞典雅。
堂屋两侧建有南北祠堂各三小间(又称耳房),祠堂门顶嵌有“诗书”“礼乐”门匾。房屋平顶无脊,与堂屋廊檐两侧装木门隔成两个小院,称祠堂。院内开天井,内有主人的寝室,寝室内左侧有用砖砌炕墙的炕,炕上方左右两边是木制雕刻的碧纱橱,悬挂着梅兰竹菊、丹凤朝阳、福寿图,一般为尊长者作书房或卧室用。身居祠堂纵览全院,幽静整洁、雅致大方。(www.xing528.com)
堂屋南北各建厢房。厢房前墙青砖砌基,窗户以木窗图像套卯榫组合而成,全部出插,廊深2米,兽头短梁拉方挂牵与厢房梁柱套接。厢房后连建库房,有门与厢房相通,用于储存粮食、炊具,是管家的储藏室。堂屋对面建下对厅,共五间。中间木雕格子门窗,边四间用青砖砌墙基,木制方窗,边两间外墙有圆形木窗,屋上平顶无脊。庭前出插,廊柱均拉方挂牵衔接,中三间为会客室,两边装木格作寝室和藏书用。大门建于下对厅偏北侧,宽3米,深6米,内装木门与四合院相通。大门外建虎座街门楼一间,高大雄伟,起脊挂瓦,兽头滴水檐。两扇大门上饰兽头铜环,八字形的水磨砖对缝看墙,左雕麒麟,右刻牡丹莲花,形态优美,气韵生动。门槛两侧置石鼓,门外两侧置一对石狮,并立旗杆,又称苏家旗杆。进大门,天井映光,迎面是松鹤延年高大砖雕影壁,精雕细琢,楼檐翘角,斗拱花芽,工艺高超,精美绝伦,堪称影壁砖雕经典之作。各房之间梁檩柱全部卯榫衔接,构成一个木料整体框架,起拉牵制约作用(防震),明柱一律使用莲花形石雕柱顶石。结构严整,天圆地方,聚风藏气,布局合理,美观大方,工艺精湛。历经民国九年(1920年)海原大地震和民国十八年(1929年)大地震,房屋均无裂损、沉陷、倾斜等损坏,是自明清以来,中卫民居建筑的一个典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