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成果暴露!八路军华北抗战伏击日军,击毙百余敌

成果暴露!八路军华北抗战伏击日军,击毙百余敌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娘子关的侧背完全暴露在日军的攻击矛头之下。11时许,日军进入了伏击地域。这次日军已有精神准备,一遇打击便就地组织抵抗。这次伏击,击毙日军百余名,缴获骡马几十匹。日军乘势尾追,29日占领平定,30日占领阳泉,11月2日占领寿阳。娘子关的陷落,使忻口守军陷于腹背受敌的困境。10月底,八路军总部为了加强打击沿正太路及其南侧西犯敌人的力量,率第115师主力和第129师768团由五台地区南下,进至寿阳以南地区。

成果暴露!八路军华北抗战伏击日军,击毙百余敌

1937年10月19日,阳明堡战斗打响的当天,刘伯承赶到平定县城以东的马山村,与前一天开到的386旅会合。他准备率该旅侧击进犯娘子关的日军,支援防御娘子关正面的国民党友军作战。

刘伯承立即召集营以上干部开会。他首先简要介绍了太原会战东西两个方向的战况:忻口友军顽强坚守,日军攻势受挫;娘子关外日军正集结重兵企图一举突破。接着,他交代了386旅的任务是在娘子关以南待机,准备侧击可能从右翼迂回的日军。他通俗地解释了“侧击”的意义和方法:“日本鬼子人多装备好,很愿意跟我们硬拼。可我们偏不这样干,而是打它的侧背。大家一定都懂得这样的道理,对付大人的欺侮,小孩子只有找机会躲在门背后,等他过来,就乘其不备地给他迎头一棍。我们目前就是用的这一打法。”他还结合平型关战斗讲到了作战的组织指挥:秘密而周到的准备,迅速而突然的动作,侦察清楚,地形选择好,抓住日军狂妄、疏于戒备的弱点,采用伏击方法,兵力部署和运用都要恰当,发挥近战和英勇果敢的特长,就可以克敌制胜。

21日,刘伯承赶到娘子关以南的柏井第三军指挥所。军长曾万钟向他介绍说:“沿正太路西犯的是日军第20师团,只有第109师团从高邑向昔阳迂回。娘子关一线进行防御的是二十六路军、二十七路军和第三军。日军第20师团避开娘子关正面阵地,集中兵力和火力向右翼的新关猛攻。新关守军凭借窑洞式半永久性工事和钢骨水泥永久性火力点进行防御,予敌以重大杀伤,娘子关的守军随时准备出击支援。这样部署,日本是难以从娘子关突破的。”刘伯承对曾万钟说:“日军不攻旧关而攻新关,看来它是研究了娘子关倚壁临渊、易守难攻的特点的,想来个避实击虚。现在既然发现新关也不易得手,它很可能还会往南迂回。新关以南的石门,位于防御主阵地的右翼警戒线上,必须火速派兵占领,严防日军偷袭。”曾万钟并没有接受刘伯承的建议。果然不出刘伯承所料,日军在新关攻击失利后,派出第40旅团五个大队进行右翼迂回,从井陉方向迅速占领了石门。

日军在娘子关右翼的迂回行动,震动了娘子关防御前敌总指挥部,他们马上派出二十六路军一部到东、西回村一带阻击日军。日军从石门一线发起猛攻,25日突破东回村南北一线阵地,国民党守军溃散。曾万钟见形势危殆,率第三军指挥所撤回旧关。娘子关的侧背完全暴露在日军的攻击矛头之下。刘伯承判断:日军为了切实控制正太路南的平行大道,必然加紧从井陉至平定的小路运兵运粮。他决定按原计划在七亘村打一仗,钳制日军的迂回进攻,掩护娘子关友军。七亘村是理想的伏击战场,它是井(陉)平(定)小道的必经之地,从七亘村往东到石门,正好是十里峡谷,谷深数十米,底宽不足3米,地势十分险峻。刘伯承经过实地调查,选中了这个伏击阵地,随即命令772团3营进至七亘村附近待机。

次日拂晓,测鱼镇日军的辎重部队在200多名步兵的掩护下,向西开进。9时许,日军进入伏击区。772团3营放过敌人的前卫部队,向它的本队突然发起火力袭击。地形选得实在太便利了,陡坡顶上的机枪步枪“哗哗”地往日军的人堆里倾泄着子弹,手榴弹只消打开保险盖,垂直往下放。日军顿时像炸了窝的马蜂似的乱碰乱撞,死的死、伤的伤,有不少被挤下了深沟。一阵短促猛烈的火力袭击后,战士们随着喊杀声,奋勇跳入敌群,与日军展开了白刃战。有几名日军被战士们压到了断崖边,战士们边喊边示意他们缴枪投降。日军不理睬,端着刺刀反扑上来。战士们毫不留情地击毙了他们。两个多小时后,枪声、喊杀声渐渐沉寂下来。日军除少数逃回测鱼镇外,其余全部被歼。

当天,刘伯承得到情报:正太路西段的日军正向东运动,娘子关右翼的日军也正继续向旧关抄袭。他很清楚日军的意图是急于打通正太路,从背后威胁太原。据此,他判断七亘村仍然会是日军进军的必由之路,因为舍此别无通道。再从日军目前的作战特点来分析,他们屡胜之后骄横得很,会向预定的目标执拗地突进,毫不理会一些小的损失,况且根据“用兵不复”的原则,他们万万想不到八路军会在同一地点重复设伏。于是,我军断然决定还在七亘村给日军一个突然打击。

▲第129师七亘村伏击战

为了迷惑日军,当27日日军派兵到七亘村来收尸时,刘伯承让772团主力当着日军的面佯装撤退,造成七亘村无兵把守的假象。实际上772团3营绕了一圈又返了回来,集结在七亘村西改道庙公路南侧山地里。28日晨,敌人的辎重部队果然循原路过来了,前后有100多名骑兵,300多名步兵作掩护。他们毕竟吃过亏,一路加强了搜索警戒,遇有可疑处便发炮轰击。到了七亘村附近,他们更加小心翼翼,朝村里村外进行了反复的炮击。772团3营的指战员们隐蔽在灌木、草丛和石洞里,沉着镇定,不发一枪。11时许,日军进入了伏击地域。我军的机枪、步枪一齐响了起来,组成了严密的火网。这次日军已有精神准备,一遇打击便就地组织抵抗。3营在兵力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仍英勇出击,将日军截成两段。由于负责增援的2营因天雨路滑,没能按时赶到,因此3营没能将敌全歼。战至黄昏敌人乘夜色朦胧,突围而出,一部向西逃往平定,大部向东退。这次伏击,击毙日军百余名,缴获骡马几十匹。这次战斗,牵制了敌人,将困在旧关以南的曾万钟部1000余人,从敌人的包围中解救了出来。

第129师的两个团无法挡住数万日军的强大攻势,他们的积极战斗只能最大限度地起到牵制、迟滞敌人的作用。就在七亘村第一次伏击战的同一天,日军攻占柏井,威胁娘子关与旧关国民党守军的侧背。娘子关防线上的国民党十三个师惧怕后路被切断,争相撤退。日军乘势尾追,29日占领平定,30日占领阳泉,11月2日占领寿阳。娘子关的陷落,使忻口守军陷于腹背受敌的困境。坚守了23天的忻口,于11月1日放弃。晋北、晋东战局陡然恶化。

10月底,八路军总部为了加强打击沿正太路及其南侧西犯敌人的力量,率第115师主力和第129师768团由五台地区南下,进至寿阳以南地区。10月30日,刘伯承率386旅进至昔阳以东地区,准备侧击经九龙关西两犯昔阳的日军第20师团。侦察报告:日军第20师团正沿九龙关大路进犯昔阳,它属下第126联队的一个大队将从南侧小路迂回策应。刘伯承查对地图,目光停在昔阳以南的南界都、北界都和黄崖底一带。这一带地形复杂,正是伏击好阵地,特别是黄崖底,它的位置,正卡在河谷里,离大路很远,敌人又只有一个大队。刘伯承命令771团主攻,772团掩护准备向伏击地域开进。11月1日,刘伯承把师指挥所开设到黄崖底附近一个山顶的后侧。在这里伏击,视野开阔既便于隐蔽,又利于防守。相反,敌人在狭窄的沟底无法展开队形和火器,只能被动挨打。

第二天,太阳刚刚露头,日军从南界都方向出现了。771团按预定计划,派出一个小分队向日军突然射击,吸引日军。小分队打一阵,走一阵,直把日军引到风居村前,自己则退到村西北高地扼守。日军恼羞成怒,组织力量轮番攻击,但都被打了回来。日军久攻受挫,变得十分沮丧和疲惫,午饭时,他们撤到黄崖底河滩集结,休息吃饭。

刘伯承见时机已到,下令开火。全线的枪炮一齐轰鸣起来,771团正面纵射,772团侧面斜射;铺天盖地的交叉火力网罩向敌群,正端着饭盒的日军被打得蒙头转向。

不一会儿,日军集结全部人马和火炮发动反击。暴雨般的炮弹倾泄在771团前沿阵地上,黄土都翻了过来。771团的战士们机灵地疏散到一旁。日军以为前沿阵地上的八路军都打光了,步兵嗷嗷喊叫着往坡上冲。战士们跳到被炮火毁坏的掩体里,甩出一排排手榴弹,炸得鬼哭狼嚎的日军又退回了沟底。

由于直上直下的陡坡不利于出击,加之兵力对比上386旅也不占绝对优势,用近战手段彻底消灭黄崖底的日军已不可能,但给日军以最大限度的打击是完全必要的。刘伯承下令:“集中全部火力,猛烈杀伤敌人!”坡顶上两个团的迫击炮、轻重机枪重又交错着响起来,组成了一阵急促的弹雨,打得敌人抱头鼠窜。20分钟后,刘伯承下令停止射击,部队迅速撤出了战斗。(www.xing528.com)

这一仗,共毙伤日军300余人,骡马200余匹,386旅仅伤亡30余人。

日本对这仗所受到的打击,异常惊恐,犹如谈虎色变。一个日军随军记者曾为这一仗写过专题报道,他用“过天险黄崖底”这样醒目的标题进行了描述。日军第109师团按照由平定、昔阳迂回榆次、太原侧后的计划,继续西犯。黄崖底战斗的当天,第109师团进到了昔阳以西的马道岭地区。八路军第115师主力决定在日军前进方向的广阳设伏。11月4日,第115师主力在广阳伏击第109师团的辎重部队,经四小时激战,歼敌近千人,缴获骡马700余匹,步枪300余支及大批军需物资。这时候,徐向前副师长率769团开到昔阳附近,第129师的三个团胜利会师,刘伯承、张浩跟徐向前高兴地握手,后取道龙泉河河谷,经上龙泉转去寿阳。

从七亘村到户封村,刘伯承指挥第129师接连进行了四次胜利的伏击战。以后,他把这些战斗称之为“剪接的待伏”。第129师和第115师在广阳、户封等地的伏击战,予敌以严重打击。迟滞日军第109师团的行动达一周之久,从而援助和掩护了防守娘子关和忻口地区的国民党友军安全撤退到榆社、平遥和汾河西岸。刘伯承的出色指挥受到国民党友军的钦佩和赞赏。由豫北调来山西准备布置榆次防御阵地的国民党第二十军团司令汤恩伯,途中见到大批溃散败兵南下,风闻日军已兵临太原城下,率部开到榆次就不敢前进了。11月4日,他专门打电话给刘伯承:“刘师长,你们那里的情况怎么样?沁州方向、西河底有敌人来,对我们左侧背威胁很大呀!”“我们师的司令部就设在西河底,你的右侧背很安全。”刘伯承回答。“我的右侧背有没有情况呢?”“你尽管放心,右侧背也没有敌情。从六河沟到石家庄,从石家庄到太原,都有我们的部队。”“刘师长,日前战局混乱,我想听听你的高见能否请你到榆社来一叙。”“好的,我一定前来请教汤将军。”11月18日,刘伯承和张浩到榆社会见汤恩伯,一见面,汤恩伯就欣喜地说:“你们的游击战打得好啊!日本人吃不消,它的攻势被挡住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日本人是可以打败的。”刘伯承话中有音。

晚饭后,刘伯承、张浩向汤恩伯介绍了八路军出师以来的作战情况和初步经验,深刻剖析了举国一致、全民动员是战胜日本的根本之途,力劝他尽守土之责,要打不要退。汤恩伯口里只是说:“承教,承教。”第三天,就率部退到长治、晋城去了。

28日,日军一部攻占守军第17师东小麻、会礼村阵地,并尾追撤退部队进占巨城镇。在移稂、石门口一线,日军亦展开猛攻,守军阵地多处被日军突破。当日中午,蒋介石电令正太路守军在寿阳以东地区坚持抗战待援。虽有严令,但从28日起,各部在日军追击下,只能节节抵抗,节节败退。事实上守军已被日军全线击溃,伤亡惨重。这时虽有川军一部增援正太线,但也不可能扭转溃退的局势。截至30日止,部队已败退至寿阳附近。日军于29日占领平定,30日占领阳泉。蒋介石令第一战区抽出汤恩伯军团参加晋东作战。第一战区的汤率第十三军经涉县、昔阳向乎定前进,攻击日军侧背。但这已成为“远水近渴”了!

11月1日,正太路方面守军全线溃乱。2日,日军攻击寿阳,守城部队因与敌众寡悬殊,于当日晚间突围出城。寿阳为敌占领。同日,日军昔阳支队进入晋阳城。这时,黄绍竑作为正太线方面防御的指挥官,发出了最后一道命令,将溃退的残余部队后撤至太原外围东山及其东南地区。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传》,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381页。

[2]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505页

[3]电中所说“林师”指林彪任师长的第115师,“张旅”指张宗逊任旅长的第120师358旅。

[4]李达:《抗日战争中的八路军129师》,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5页。

[5]《朱德彭德怀关于八路军侧击南下日寇之战斗要报(1937年10月)》,转自雷云峰、杨瑞广:《中共中央与八年抗战》,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05页。

[6]山西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阎锡山统治山西史实》,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3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