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梁楼盖板平法施工图,系在楼面板和屋面板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的表达方式。 板平面注写方式主要包括板块集中标注和板支座原位标注。
为方便设计表达和施工识图,规定结构平面的坐标方向为:当两向轴网正交布置时,图面从左至右为X 向,从下至上为Y 向;当轴网转折时,局部坐标方向顺轴网转折角度做相应转折;当轴网向心布置时,切向为X 向,径向为Y 向。 此外,对于平面布置比较复杂的区域,如轴网转折交界区域、向心布置的核心区域等,其平面坐标方向由设计者另行规定并在图上明确表示。
1)板块集中标注
图2.51 和图2.52 是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面板平法施工图平面注写示例。
板块集中标注的内容:板块编号、板厚、上部贯通纵筋、下部纵筋,以及当板面标高不同时的标高高差,如图2.53 所示。
①板块编号,见表2.23。
表2.23 板块编号
图2.53 板块集中标注内容示例
②板厚h。 板厚注写为h= ×××(为垂直于板面的厚度);当悬挑板的端部改变截面厚度时,用“/”分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注写为h = ××× / ×××;当设计已在图中统一注明板厚时,此项可不注。
③纵筋。 纵筋按板块的下部纵筋和上部贯通纵筋分别注写(当板块上部不设贯通纵筋时则不注),有“单层/双层”、“单向/双向”,其纵筋有以下几种设置(见表2.24),并以下列符号分别代表不同部位的纵筋:
B——板的下部纵筋;
T——板的上部贯通纵筋;
B&T——板的上部与下部纵筋配置相同;
X——板的X 向纵筋;
Y——板的Y 向纵筋;
X&Y——板的X 向和Y 向纵筋配置相同。
当为单向板时,分布筋可不必注写,而在图中统一注明。 当在某些板内(例如在悬挑板XB 的下部)配置有构造钢筋时,则X 向以“Xc”、Y 向以“Yc”打头注写。 当Y 向采用放射配筋时(切向为X 向,径向为Y 向),设计者应注明配筋间距的定位尺寸。
表2.24 板的纵筋设置情况
在表2.24 情况4 中,板上部只有X 向贯通纵筋,那么Y 向呢? 这些X 向钢筋如何连接起来呢? 这就需要用“分布筋”。 在图2.52 示例中“未注明分布筋为8@250”,在其他实际工程中都会注明板分布筋规格。 因此,在板中,如果X 向和Y 向上部纵筋没有相互贯通,就需要在没有贯通的纵筋方向用分布筋来形成钢筋网片。
④板面标高高差。 板面标高高差系指相对于结构层楼面标高的高差,应将其注写在括号内,有高差时则注,无高差不注,见图2.52 中LB1( -0.050)。
【例2.27】 图2.51 中标注为LB1 h=110 B:X10@150;Y 10@175,表示1 号楼面板,板厚110 mm,板下部配置的纵筋X 向为10@150,Y 向为10@175;板上部未配置贯通纵筋。
同一编号板块的类型、板厚和纵筋均应相同,但板面标高、跨度、平面形状以及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可以不同,如同一编号板块的平面形状可为矩形、多边形及其他形状等。
单向或双向连续板的中间支座上部同向贯通纵筋,不应在支座位置连接或分别锚固。 当相邻两跨的板上部贯通纵筋配置相同,且跨中部位有足够空间连接时,可在两跨任意一跨的跨中连接部位连接;当相邻两跨的上部贯通纵筋配置不同时,应将配置较大者越过其标注的跨数终点或起点伸至相邻跨的跨中连接区域连接。
2)板支座原位标注
板支座原位标注的内容: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和悬挑板上部受力钢筋(见图2.51)。(www.xing528.com)
板支座原位标注的钢筋,应在配置相同跨的第一跨表达(当在梁悬挑部位单独配置时则在原位表达)。 在配置相同跨的第一跨(或梁悬挑部位),垂直于板支座(梁或墙)绘制一段适宜长度的中粗实线(当该钢筋通长设置在悬挑板或短跨板上部时,实线段应画至对边或贯通短跨),以该线段代表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并在线段上方注写钢筋编号(如①、②等)、配筋值、横向连续布置的跨数(注写在括号内,且当为一跨时可不注),以及是否横向布置到梁的悬挑端,即:
•( ××)——横向布置的跨数;
•( ××A)——横向布置的跨数及一端的悬挑梁部位;
•( ××B)——横向布置的跨数及两端的悬挑梁部位。
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筋自支座中线向跨内的伸长出度,注写在线段的下方位置。 当中间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向支座两侧对称伸出时,可仅在支座一侧线段下方标注伸出长度,另一侧不注,如图2.54(a)所示。 当向支座两侧非对称伸出时,应分别在支座两侧线段下方注写伸出长度,如图2.54(b)所示。
图2.54 板中间支座上部非贯通筋原位注写示例
对线段画至对边贯通全跨或贯通全悬挑长度的上部通长纵筋,贯通全跨或伸出至全悬挑一侧的长度值不注,只注明非贯通筋另一侧的伸出长度值,如图2.55 所示。
图2.55 板支座非贯通筋贯通全跨或伸出至悬挑端的注写示例
当板支座为弧形,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呈放射状分布时,设计者应注明配筋间距的度量位置并加注“放射分布”四字,必要时应补绘平面配筋图,如图2.56 所示。
图2.56 弧形支座处放射配筋注写示例
关于悬挑板的注写方式如图2.57、图2.58 所示。
图2.57 悬挑板支座非贯通筋(跨内延伸)
【例2.28】 图2.57 中标注为XB1 h=120 B:Xc 8@150;Yc 8@200 T:X 8@150,表示1 号悬挑板,板厚120 mm,板下部配置构造钢筋,X 向为8@150,Y 向为8@200;板上部配置X 向纵筋为8@150。
图2.58 悬挑板支座非贯通筋
图2.58 中标注为XB2 h=120/80 B:Xc8@150;Yc 8@200 T:X 8@150,表示2 号悬挑板,板厚根部为120 mm,端部为80 mm,板下部配置构造钢筋,X 向为8@150,Y 向为8@200;板上部配置X 向纵筋为8@150。
在板平面布置图中,不同部位的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及悬挑板上部受力钢筋,可仅在一个部位注写,对其他相同者则仅需在代表钢筋的线段上注写编号及横向连续布置的跨数(当为一跨时可不注)即可。
【例2.29】 图2.52 中,横跨支承梁绘制的对称线段上注有②10@100 和1 800,表示支座上部②号非贯通纵筋为10@100,本跨布置,该筋自支座中线向两侧跨内的伸出长度均为1 800 mm;如其他图上注有④10@100(3A)和1 500,表示支座上部④号非贯通纵筋为10@100,从该跨起沿支承梁连续布置3 跨加梁一端的悬挑端,该筋自支座中线向两侧跨内的伸出长度均为1 500 mm;如在同一板平面布置图的另一部位横跨梁支座绘制的对称线段上注有④(2B)者,系表示该筋同④号纵筋,沿支承梁连续布置2 跨加梁的两个悬挑端。
与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垂直且绑扎在一起的构造钢筋或分布钢筋,应由设计者在图中注明。
当板的上部已配置有贯通纵筋,但需增配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时,应结合已配置的同向贯通纵筋的直径与间距采取“隔一布一”方式配置。 “隔一布一”方式,为非贯通纵筋的标注间距与贯通纵筋相同,两者组合后的实际间距为各自标注间距的1/2。 当设定贯通纵筋为纵筋总截面面积的50%时,两种钢筋应取相同直径;当设定贯通纵筋大于或小于总截面面积的50%时,两种钢筋则取不同直径,其实际配筋效果图如图2.59 所示。
图2.59 板“隔一布一”方式效果图
【例2.30】 板上部已配置贯通纵筋10@150,该跨同向配置的上部支座非贯通纵筋为①10@150,表示在该支座上部设置的纵筋实际为10@75,其中1/2 为贯通纵筋,1/2 为①号非贯通纵筋(见图2.59)。
施工时应注意,当支座一侧设置了上部贯通纵筋(在板集中标注中以T 打头),而在支座另一侧仅设置了上部非贯通纵筋时,如果支座两侧设置的纵筋直径、间距相同,应将二者连通,避免各自在支座上部分别锚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