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了解创新能力形成的基本原理
1.创新能力形成的第一原理
遗传素质是形成人类创新能力的生理基础和必要的物质前提。它潜在的决定着个体创新能力未来发展的类型、速度和水平。
遗传素质,又称天赋、禀赋或天资,是指个体与生俱有的解剖生理特点,包括脑和神经系统的结构、机能特性,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机能,身体的结构和机能等。
大脑是人的创新能力形成的物质基础,是人的创新能力发展的物质载体。离开了这个物质基础,人的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人类创新能力的形成首先要遵循遗传规律。遗传素质是人类创新能力的物质基础。我们承认它,但不把它当作唯一,即“承认天赋,不唯天赋”。
2.创新能力形成的第二原理
环境是人的创新能力形成和提高的重要条件。环境优劣影响着个体创新能力发展的速度和水平。人是社会的人,人的创新实践并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必然受到环境的影响。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社会上的各种教育培训机构等都是影响人创新能力形成的重要因素。
3.创新能力形成的第三原理
实践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唯一途径。实践也是检验创新能力水平和创新活动成果的尺度标准。创新能力只有在创新实践中才能得到施展发挥,实践是创新能力变成现实的唯一平台。
人改造实践的活动是创新活动。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把人的创新意识变成现实,而创新能力也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形成,实践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唯一途径。实践还是检验人的创新成果的唯一标准。
4.创新能力形成的第四原理
创新思维是人的创新能力形成的核心与关键。创新思维的一般规律是:先发散而后集中,最后解决问题。
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休戚相关。没有创新思维,就没有创新活动。创新思维是人的创新活动的灵魂和核心,创新性思维能力是人的创新能力的灵魂和核心。
(二)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1.冲破消极的思维定势
思维一旦进入死角,其智力就在常人之下。
思维定势又称“习惯性思维”,是指人们按习惯的、比较固定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分析问题。它是一种按常规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这种方式可以省去许多摸索、试探的步骤,缩短思考时间,提高效率。在日常生活中,思维定势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每天碰到的90%以上的问题。
思维定势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它有积极意义。然而,如果太过依赖这种思维习惯,它就变成了消极的思维定势了。消极的思维定势不利于创新思考,不利于创造,它阻碍了思维的开放性和灵活性,造成思维的僵化和呆板。这使得人们不能灵活地运用知识,创新思维的发展受到阻碍。
消极的思维定势是创新思维的障碍。消极的思维定势主要表现有:习惯型、权威型、从众型、书本型、自我中心型、直线型、麻木型、偏执型等八种类型。要具备创新思维,必须打破这些消极的思维定势,还自己一个创新型大脑。
(1)习惯型思维定势。也称经验型思维定势,它是指人们不自觉地用某种习惯了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已经变化的问题。长此以往,它会削弱大脑的想象力,导致人们思维的教条和僵化,影响限制人们的创新思维,对创新思维的形成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要辩证地认识知识经验对创新思维的双重作用,注意弱化习惯性思维定势的影响。对现有知识经验批判地继承,在借鉴中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使现有的知识经验都能在创新活动中发挥正面的作用。
(2)权威型消极思维定势。权威型消极思维定势是指人们对权威人士的言行的一种不自觉的认同和盲从。
迷信权威,带来的是无知与懒惰;怀疑、质疑权威,则表现出一个人的勇气;战胜权威,才能证明一个人的知识与智慧。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站在巨人肩膀上创造辉煌的未来。
(3)从众型消极思维定势。指人们不假思索地盲从众人的认知与行为。
从众心理与行为最大的特征是人云亦云,没有独立思考的品格。当一个人陷入盲从他人的心理状态,必然与创新绝缘。大学生应该摆脱从众的盲目色彩,用独立的思想和明晰的脚印积极主动地做事情,这样,你将拥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
(4)书本型消极思维定势。指人对书本知识的完全认同与盲从。
书本知识对人类所起的积极作用确实是巨大的。但书本知识也和任何事物一样有弱点,即滞后性,知识也会过时。知识只有不断更新才能成为有效行动的信息,才能推动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5)自我中心型消极思维定势。指人想问题、做事情完全从自己的利益与好恶出发,主观武断地不顾他人的存在和感觉。
以自我为中心对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组织、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国家是有危害的,它是文化创新、体制创新的最大障碍。
(6)直线型消极思维定势。指人面对复杂和多变的事物,仍用简单的非此即彼或者按顺序排列的方式去思考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直线型思考问题的方式屡见不鲜。如把类似的例题拿来照搬,死记硬背现成的答案。直线思维的习惯是不善于从侧面、反面或迂回地去思考问题。
(7)麻木型思维定势。就是不敏感,思维欠活跃。注意力不集中,总是兴奋不起来。
(8)偏执型思维定势。它的表现多样,有的颇为自信,有的是钻牛角尖,明知这条道路行不通,非要往前闯;有的是喜欢唱对台戏,人家往东,他偏往西等。
2.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有助于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1)发散思维。从某一点出发向四面八方想开去,寻找事物的多种构成因素、多种可能性、事物发展的多种原因(条件)和多种结果,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设想、办法和方案。发散思维是一种开放型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
该方法思考问题全面周到,有利于决策的正确与准确,避免或减少失误;有利于在各种方案中选优;头脑中有尽可能多的可能性,有利于避免“上当”,有利于捕捉“灵感”。在发散思维基础上,围绕一个目标,将各种因素进行分析、重组,从而构成一个新事物或形成一种新模式、新方案的思维方法叫聚合思维,也叫收敛思维。
(2)逆向思维。丰田总经理丰田章一郎说:“我这个人如果说取得一点成绩的话,是因为什么问题我都爱倒过来思考。”所谓“倒过来思考”就是逆向思维,也叫反向思维,是将人们通常思考问题的方向和路径反过来思考的方法。
逆向思维的具体方法如下:a.从一事物想到与之相反的事物(性质);b.从事物某一作用想到另一作用;c.从甲事物对乙事物的作用想到乙事物对甲事物的作用;d.从某一做法想到与之相反的另一做法;e.将事物的关系颠倒过来思考(正负、主次、好坏、因果等)。
(3)横向思维法。横向思维法是通过借鉴、联想、类比,充分地利用其他领域中的知识、信息、方法、材料等和自己头脑中的问题或课题联系起来,从而提出创造性的设想和方案。这种方法的特点是:a.不是过多地考虑事物的确定性,而是考虑它多种多样的可能性;b.关心的不是怎样在旧观点上修修补补,而是注意如何提出新观点;c.不是一味追求正确性,而是着重追求它的丰富性;d.不拒绝各种机会,尽可能去创造和利用机会。与横向思维相对应的纵向思维法是一种直线前进的传统思维方法。一步接一步地设想、推理、思考每一个环节,并沿着最大可能性的路线前进,直到创造完成。这种思维方法能使你思考有序,能顺利地完成某些课题。纵向思维属于传统思维。“纵向思维是在挖深同一个洞,横向思维是尝试在别处挖洞”。
(4)分合思维法。分合思维法是将思考对象的有关部分,从思想上加以分离或合并,试图找到一种新事物的思维方法。比如,沙发+床=沙发床、衣服+裤子=连衣裙、鸡尾酒……分合思维法包括分离思维和合并思维。
(5)转换思维。转换思维也称为变通思维,是转换视角、转换问题、转换思路、转换方式来思考,以获得创意的思维方法。我们所熟知的曹冲称象的故事就是转换思维的典型。
(6)想象和联想。想象力和联想力是创造性思维的两大支柱。联想是指思考者在头脑中从一定思维对象出发,根据事物间某种联系想到其他事物。联想可分为相似联想、对比联想、接近联想、连锁联想、飞跃联想。(www.xing528.com)
3.经常参加社会实践
人获得知识的最有效办法不是听别人讲,实际去做可以更有效地接受信息,更有利于创造能力的培养。经常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感知、在实践中创造。
4.交流合作
通过交流信息才能产生创新的思想火花。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交换一下思想,彼此都有两个思想。而在思想碰撞过程中,要是碰出新的思想火花,就会有更多创新。
此外,创新固然需要有创新的个体的行为,但是现在创新需要合作。要会协调沟通,发挥团队优势、群体优势,使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升华,在合作中升华。在团队中去寻找方法。
【拓展练习】
活动一 解手链
形式:10人一组为最佳时间:20分钟
活动目的:体会在解决团队问题方面都有什么步骤,体会聆听在沟通中的重要性,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的必要性。
操作程序:
1.教师让每组圈着站成一个向心圈。
2.教师说:先举起你的右手,握住对面那个人的手;再举起你的左手,握住另外一个人的手;现在你们面对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在不松开的情况下,想办法把这张胳膊组成的网解开。
3.告诉大家一定可以解开,但答案会有两种。一种是一个大圈,另外一种是两个套着的环。
4.如果过程中实在解不开,教师可允许学员决定相邻两只手断开一次,但再次进行时必须马上封闭。
有关讨论:
1.你在开始时感觉怎样,思路是否很混乱?
2.当解开了一点以后,你的想法是否发生了变化?
3.最后问题得到了解决,你是不是很开心?
4.在这个过程中,你学到了什么?
活动二 循环沟通
活动说明:
1.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循环沟通游戏,选择其中1人为主持人,或者轮流担当主持人。
2.每组围成圆圈,每组一至二报数,数一的人向圈内走一步站在内圈,再向后转,与外圈者一对一,面对面。
3.主持人说出话题一,内圈先讲,外圈学员听,两分钟后,换外圈学员讲,内圈听,也是两分钟。
4.主持人换第二个题目,此时内圈的人向左移一个位子,外圈人不动,以同样方式进行。如此进行完所有题目,让成员有机会与不同的人沟通。
规则:
1.讲述者必须用第一人称来表述自己的观点。
2.倾听者不得打断或反驳。
3.交谈双方不得将话题岔开。
话题:
1.如果医生告诉你,只剩下半年的生命,你将如何安排这半年的生活?
2.假如你有100万元,你将如何使用?
3.假如你是教育部部长,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4.假如你是市长,最想为市民做什么?
5.假如你有机会环游世界一周,会如何计划你的旅程?
6.假如你能回到十年前,你会如何安排这十年?
7.今年春节你打算怎么安排?
8.讲讲你最喜欢的电影。
总结:
1.内、外圈成员分享活动后的感受。
2.内、外圈成员分别推选出对方的最佳倾听者,并说明为什么?
3.内、外圈成员推选对方最佳发表者。
4.内、外圈成员归纳活动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