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醉翁亭:宋朝滁州之美景和欧阳修

醉翁亭:宋朝滁州之美景和欧阳修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今说到滁州,人们自然会想到醉翁亭,想到欧阳修。同年,与丰乐亭一山之隔的亭子亦建成,他取名醉翁亭,作《醉翁亭记》记之。此刻他颓然坐于众人之间,眼睛微闭,欣赏着滁州的美景,于微醺之中吟出了“醉翁之意不在酒”这句被广为传诵的名句。宋朝的内斗不论在规模上还是在无赖的程度上,都要盛于唐朝。欧阳修连上两道奏章,其中之一就是荐举包拯等四人,他说包拯“清节美行,著自贫贱,谠言正论,闻于朝廷”。

醉翁亭:宋朝滁州之美景和欧阳修

如今说到滁州,人们自然会想到醉翁亭,想到欧阳修

欧阳修知滁州的第二年,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发现了丰山脚下幽谷中的一眼泉水,经他实地察看,“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开始在这里进行美景胜地的建设。不多时,他率人修好了泉眼,建好了亭子,给泉取名幽谷泉,给亭取名丰乐亭,并亲自撰文作记。同年,与丰乐亭一山之隔的亭子亦建成,他取名醉翁亭,作《醉翁亭记》记之。两亭的建成与《两记》的问世,远近争传,迅速轰动全国,滁州琅琊山从此热闹起来。

但热闹归热闹,谁会懂得这个老人的心情呢?此刻他颓然坐于众人之间,眼睛微闭,欣赏着滁州的美景,于微醺之中吟出了“醉翁之意不在酒”这句被广为传诵的名句。他并没有耽于山水的玩乐,他身在贬所,心在朝廷。“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正是他这时的心声。

如果说军事宋朝的软肋,那么文化绝对是宋朝的强项,宋朝初年指定的恩养士人的政策没有白费,唐宋文章八大家有六位是宋朝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是其中的代表。

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他的文学成就以散文最高,影响也最大,他继承了韩愈古文运动的精神,大力提倡简而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涩。他不仅从实际出发,提出平实的散文理论,而且自己也以造诣很高的创作实绩,起了示范作用。由于他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散文创作上的巨大成就,使他在宋代的地位有似于唐代的韩愈,“天下翕然师尊之”。其中,文豪苏轼最出色地继承和发扬光大了欧阳修所开创的一代文风。这也使欧阳修的文风影响了元、明、清各代。

作为封建士大夫,欧阳修在对待儒家的问题上,总体上持比较保守的态度。但在当时发生的一件事情上,欧阳修稍微有点先进的思想却受到了贬斥,差点影响到他的前途甚至身家性命。

1063年,宋朝朝廷上演了一出闹剧。当时,宋仁宗赵受益逝世,因为赵受益无子,宋英宗赵宗实被过继给了赵受益并即位为皇帝。在赵宗实应该如何称呼他亲生父亲(赵允让)的问题上,大臣中间出现了严重的分歧。当时任副宰相的欧阳修主张当然称为父亲,而另一派以司马光为首的大臣,根据儒家学说主张应该称他亲生父亲(赵允让)为伯父,并请求把欧阳修处斩,以谢天下。

这就是有名的“濮议”,柏杨在谈到这件事情时说了三点:一是,儒家思想,到了宋王朝,已开始僵化。欧阳修、韩琦都是最顽强的保守派,只不过在父子至情上偶尔流露一点灵性,就立刻受到凶暴的待遇。二是,士大夫攻击一旦开始,人类两分法就立刻登场,而所运用的表达文字,翻来覆去,都是那一套。这说明他们词汇缺乏和智慧枯竭。三是,“濮议”是一件小事,却被认为是一件天塌了似的大事,比当时被西夏连连击败,死人千万,丧师失地,还要重要,显示出腐朽的士大夫阶层已没有辨别轻重是非的能力,却有勇于内斗的特质。

宋朝的内斗不论在规模上还是在无赖的程度上,都要盛于唐朝。欧阳修显然不是一个善于内斗的人。欧阳修作为庆历新政“四谏”之一,在庆历新政失败后,被诬为朋党,庆历五年(1045),被贬为滁州(今安徽滁县)太守,直到至和元年(1054)八月,才奉诏入京,与宋祁同修《新唐书》。(www.xing528.com)

欧阳修与狄青的关系非同一般,后来却因为一份奏折,长期陷入历史的争议中。

当时狄青由于武将的身份和卓著的功勋被视为朝廷最大的威胁,在这种情势之下,欧阳修抱定“昧死”的决心,“言人之所难言”,写了两论狄青的奏章。前一份是专论,即《论狄青札子》;后一份《论水灾疏》,只是在主要奏论水灾问题时,对前一份奏论做了概要重述。他综述了狄青“自初掌枢密,进列大臣,当时言者已为不便”的争议,以及由于狄青的战功为“军士所喜”的情况。他强调指出,出现这些状况,并非狄青本心所为。面对这些“流言”,以及可能产生的危害,欧阳修指出“为青计,宜自退避事权,以止浮议”。由于狄青认识不到自己“不得已为人所喜”,所以这些话实际也是在提醒狄青认清形势,急流勇退

明人茅坤在谈论《论狄青札子》时,称赞欧阳修“言人所难言,见人所不见,只缘宋承五代之后,欧公不得不为过虑,然亦回护狄公,狄公亦所甘心”。由此可见,说欧阳修弹劾狄青忠君误国,实在是冤枉了欧阳修,让他背了黑锅。欧阳修在奏折中,既为狄青进行了开脱,也评了其不足,此为欧阳修一贯为人,其对鼎鼎大名包拯的“一荐一弹”,尤能说明他待人既彰显其优长,亦批评其缺失的坦诚作风。

一“荐”:至和三年(1056),黄河决口,京师发大水,人心浮动。欧阳修连上两道奏章,其中之一就是荐举包拯等四人,他说包拯“清节美行,著自贫贱,谠言正论,闻于朝廷”。当时的包拯,正因为他事降职被贬池州,由于欧阳修的举荐,包拯被复官;年底便擢升右司郎中,权知开封府,并由此成就了包拯一生的美名。

一“弹”:嘉祐四年(1059)三月,包拯连续上本,参掉张方平、宋祁两位三司使,宋仁宗委任由他来继任,而包拯没有谦让就接受了。包拯此举陷入舆论不容的境地。欧阳修感到此事有损包拯名节,便写了这篇奏章对其进行弹劾。

此“一荐一弹”表明了欧阳修对包拯既“赏识与敬重”,又“保护与爱惜”的与人为善的风范。欧阳修一生爱惜人才,举荐贤能不计其数,有名的如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皆由他提拔于“布衣屏处,未为人知”之时。

熙宁四年(1071)六月,欧阳修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官,居颍州。第二年逝世,卒谥文忠。俗话说“盖棺论定”,能以“文忠”为谥,醉翁泉下有知,也足该欣慰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