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杨家将:碧血丹心,青少年必读

杨家将:碧血丹心,青少年必读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杨家男郎几乎都死于战场,碧血丹心日月可鉴,说其一门忠烈亦不为过,这就是杨家将能如此受到民间百姓欢迎的重要原因。杨业被俘以后,辽将劝他投降。宋太宗痛失勇将,立刻把潘美降职处分,王侁革职查办。由于受到《杨家将》的影响,人们通常以为杨延昭为杨业的第六子,其实他是杨业的长子。杨延昭受到父亲的感染,也成为骁勇善战的将军。杨延昭遂召集城中壮丁,授予武器,配合宋军,全力固守。

杨家将:碧血丹心,青少年必读

步入五台山脚下,仰视山间,于那山坡、山麓旁,可见古色古香的龙泉寺矗立在山腰之上。在寺的后面隐约可见许多砖塔。缓缓步入寺中,走过林荫小道,那些砖塔便完完全全映入眼帘,或三层,或五层;有六角的,有八角的;有完好无损的,也有残破不堪的。不做他想,这些塔应该都是舍利塔,然而在寺庙西北里许的山坡上,有一座三层六角砖塔,却不是舍利塔,而叫令公塔。

明人释镇澄曾咏此塔曰:“山色苍苍锁暮烟,令公遗塔白云边。将军忠义乾坤并,千古清标尚凛然。”他诗中所写的“令公”,便是北宋以忠义闻名千古的名将杨业。宋太宗北伐统一疆土,杨业于此战深陷敌营,为保名节,以身殉国。宋太宗感念其英勇忠良,便追封他为太师中书令,而“令公”是古代对中书令的尊称。这塔便是为纪念杨业而立,故得名令公塔。

杨家将》的故事人们已经耳熟能详,杨家男郎与杨门女将,为多少人所向往。然而,故事毕竟多为虚构,杨家男子真正在历史上以军功赫赫而闻名的,只有杨业、杨业之子杨延昭,及杨延昭之子杨文广。但是杨家男郎几乎都死于战场,碧血丹心日月可鉴,说其一门忠烈亦不为过,这就是杨家将能如此受到民间百姓欢迎的重要原因。

杨业本是北汉名将,无论是与宋交战,还是迎击辽军,他皆所向披靡,战绩辉煌。北汉降宋以后,杨业无奈之下归宋,为宋太宗所喜爱。后人认为,杨业在北汉三十年,无一次败绩,而北汉降宋,是他人生最大的污点。不仅如此,他先是助北汉对付宋人,后又弃北汉而降宋,并不是忠义之人。对此种说法,学者任崇岳先生认为:“杨业在北汉与在宋,都不是什么不光彩的事情,不过是桀犬吠尧,各为其主而已。”

辽国曾多次以荣华富贵诱降杨业,但是杨业不选择辽而选择曾经敌对的宋,皆在于他本为汉人,宁可顺应天下大势,助汉人一统江山,也不想中原被外敌吞并,这是一种民族情结使然,也是他在宋太宗北伐一战中誓不降敌的原因。

由于三十余年的战斗经历,杨业积累了丰富的戍边经验,因此当他归降宋军旗下,立刻便得到宋太宗的赏识。宋太宗两次进攻辽军,皆以失败告终,在休养生息几年之后,再次发动北伐之战,杨业便是在这一战中成就了自己的忠烈之名。

当时,宋太宗派三路大军分路进攻辽国,由潘美、杨业带领的一路人马出了雁门关,很快就收复四个州,但是曹彬一路的主力因为孤军深入,被辽军杀得大败。于是宋太宗立刻命令各路宋军撤退。

潘美、杨业接到命令,就领兵掩护四个州的百姓撤退到狼牙村。当时辽军已经占领寰州,兵势很猛。杨业建议派兵佯攻,吸引辽军主力,并派精兵埋伏在退路的要道,掩护军民撤退。监军王侁反对杨业的意见,说:“我们带了几万精兵,何惧之有?我们只管沿着雁门大路,大张旗鼓地行军,也好让敌人见了害怕。”

杨业说:“现在敌强我弱,这样做一定要失败。”王侁嘲笑他说:“杨将军不是号称无敌吗?现在于敌人面前畏缩不战,是不是另有打算?”

杨业闻言恼怒不已,他本不想让兵士们白白丧命,可这王侁根本就不懂兵法,便赌气地说:“你们一定要打,我可以打头阵。不过此仗肯定要失败。我本来想看准时机,痛击敌人,报效国家。现在你竟责备我避敌,我不得不先死。”他指着远处的陈家峪对主将潘美说:“希望你们在这个谷口两侧,埋伏好步兵和弓弩手。我兵败之后,退到这里,你们带兵接应,两面夹击,也许有转败为胜的希望。”(www.xing528.com)

话已至此,杨业遂带兵前进,果然遭到辽军的伏击。杨业虽然英勇,但是辽兵像潮水一样涌上来。杨业拼杀了一阵,抵挡不住,只好一边打一边后退,把辽军引向陈家峪。哪知道潘美并没有接应他,杨业见此情景,知道自己被人出卖,只好带领部下转身跟追上来的辽兵展开搏斗。兵士们个个奋勇抵抗,但是辽军越来越多,兵士都战死了,杨业的儿子杨延玉和部将王贵也因此牺牲。杨业身上受了十几处伤,浑身是血,杀伤了几百名敌人,终被辽兵俘虏。

杨业被俘以后,辽将劝他投降。他抬起头叹了口气说:“我杨业本来想消灭敌人,报答国家,没想到被奸臣陷害,落得全军覆没,哪还有脸活在世上呢?”他在辽营里,绝食三天三夜而死。杨业战死的消息传到东京(今开封),朝廷上下都为他哀痛叹息。宋太宗痛失勇将,立刻把潘美降职处分,王侁革职查办。

对于杨业之死,后世研究宋史的学者各执一词,大部分人皆将罪责归到主将潘美身上,邓广铭先生更明确指出:“潘美为什么要陷害杨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嫉贤妒能。”不过,潘美在宋史之中并不是坏人,反而为人谦厚,而关于杨业的死应归咎何人,已经成谜。

杨业死后,继承他遗志的便是其子杨延昭。由于受到《杨家将》的影响,人们通常以为杨延昭为杨业的第六子,其实他是杨业的长子。幼年的杨延昭沉默寡言,但总是喜欢玩行军作战的游戏,杨业看了以后说:“此儿类我。”以后出征,杨业必然带杨延昭同行。杨延昭受到父亲的感染,也成为骁勇善战的将军。杨业阵亡以后,杨延昭由供奉官升迁为崇仪副使,后来担任保州缘边都巡检使,在河北的边防前线任职。北宋咸平二年(999),辽国南下进犯。杨延昭正在遂城,遭到了辽军的猛烈围攻,城中人心惶惶。杨延昭遂召集城中壮丁,授予武器,配合宋军,全力固守。

当时正值隆冬,杨延昭便命人担水浇在城墙上,一夜之间就冻成了坚冰,城墙光滑难登,辽军的猛烈攻势也无法继续,只好撤退。这冰城之计,妙而奇巧。此后,杨延昭驰骋于沙场之上,奇计百出,克敌于无形,声望直入云天。朝中有人嫉妒他,时时进谗言陷害于他,皆被宋真宗叱回。宋真宗曾对宰相感叹地说:“嗣及延昭,并出疏外,以忠勇自效,朝中忌嫉者众,朕力为保庇以及于此。”

景德元年(1004),澶渊之战爆发,杨延昭上书,反对议和,他的意见和宰相寇凖的主张不谋而合,然而北宋朝廷并未对此做出反应。杨延昭就自己率领人马进入辽国境内,攻破古城,取得辉煌的战果。宋真宗也越来越仰赖杨延昭。可惜的是,杨延昭壮年卒于任上。宋真宗听到这个消息,极为悲痛,派使者护灵而归,河朔的百姓多望柩而泣,哭声百里不绝。

杨延昭一生战果累累,其能耐堪比李广。当年李广被匈奴称为“飞将军”,后者只要听闻前者戍边,必不敢来犯。而杨延昭在世时,也将辽人吓得不敢越雷池半步。迷信的辽人相信天上北斗七星中,第六颗星是专克辽国的,而杨延昭对辽具有很大的威慑力,辽人便以为他是那第六颗星转世,因此称他为“杨六郎”,六郎之名由此得来。

杨家第三代、杨六郎的三个儿子,也都是大宋的名将,特别是杨六郎的小儿子杨文广,是范仲淹麾下的大将,几次击退西夏军和辽军,得到了朝廷的肯定,最终与其父一般,死于任上。

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来评价杨氏三代男儿,最为合适。杨家各个男儿皆不是贪生怕死之辈,一日为国,终身为国,求仁得仁,求义得义,纵使功有不成,名却千秋彪炳。在北宋的民间,曾有人说:“生男儿当有杨家男子之气魄。”他们的功绩在当时受到了肯定,在后世也得到了极大的赞扬。学者翦伯赞先生曾作诗赠杨门忠烈说:“杨家传说遍河东,妇孺皆能说令公。莫道封侯无李广,人民巨眼识英雄。”这等赞扬,实在中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