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徐霞客丽江之行—遗憾与探索

徐霞客丽江之行—遗憾与探索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徐霞客在丽江撰写的《丽江纪略》中,其实很清晰地说明了为什么放弃北行的原因。木氏土司“雄视南服”,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而今突然遭受重创,“国人大愤”,徐霞客到丽江时还没有报此仇,两边关系紧张。因此说,土司木增劝说徐霞客不要北行,是出于对他人身安全的考虑,而不是体现木增的“极具矛盾”心态。木增邀请徐霞客到丽江实属不易,明知危险还要让他北行?

徐霞客丽江之行—遗憾与探索

丽江徐霞客研究会成员共同收看了央视十套《走进科学》栏目中播出的《徐霞客》系列片,一致认为点子出得好,拍摄水平高,把徐霞客一生的精华推向大众,促进了徐学研究的发展,让世人对徐霞客形象的认识更加立体化,更加清晰。但在《涉险瘴疠之地》和《溯江纪源》两集中还有些内容值得商榷。

其一,是对“云南”的解释。影片上解释说“云南因位于云岭之南而得名”。云岭的位置在哪儿?它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是由北往南延伸的山脉,属横断山脉,断块山地,北接芒康山,南接无量山哀牢山等。山势高峻,多深谷大峡;海拔一般在4000米以上,高山部分终年积雪。位于丽江市西北的玉龙雪山是云岭的主峰,海拔5596米,也是澜沧江金沙江的分水岭。这样一来就可以很清晰地发现,云岭是位于云南西部自迪庆南下至保山止的一系列山脉,那么,“云岭之南”就到了缅甸、老挝、泰国去了,还能说“云岭之南”就是指云南吗?退一步说,云岭山脉位于云南西北,焉能区区一隅就代表云南全省?从云南历史上看,古代云南政治中心先后发生过四次转移:战国以来以昆明的晋宁为中心;三国以来以曲靖为政治中心;唐代洱海边各民族政权突起,大理成为云南政治中心;元代以来定于昆明。云南省原省长HZQ就专门撰文纠正过,云岭是云南最大的山脉,“云岭之南”就不在今天云南的行政区域内了。“云岭之南”的说法是不对的,是数十年来以讹传讹。多数学者认为,“云南”是从汉武帝时期“彩云见于南中”的史料中来。《云南通志》载:“汉武年间,彩云见于南中,遣使迹之,云南之名始于此。”这个以“彩云南”冠名的县就在今滇西祥云县境内。从汉元封二年(前109年)汉武帝设云南县于今祥云县云南驿镇至今,已经2100多年,“云南”第一次以行政区划名称出现。蜀汉建兴三年,改设云南郡;南诏大理国时期,设云南节度;元朝设云南行中书省。至此,“云南”正式成为省级区划的名称。

其二,徐霞客西行探江之源,丽江成了他旅途的终点,剧中说“木氏土司木增百般阻挠,有很多的隐情”,连用了6个问句来表达制片者不解的困惑。对此许多专家出来分析,但均回避了一个关键的问题,即是明代木氏土司在滇西北防卫边疆安宁的地位和作用,往往拘泥于木氏土司如何富有,如何有隐情,而没有把问题放在当时历史大背景下来思考。施坚雅在1977年曾指出:“必须注意边地城市在军事防守和社会管理两方面的职能的和谐性。”丽江作为一个边地军事重镇,应放回到明代后期的社会去考察木氏土司的军事防御和社会责任,我们不能从内地或今天的视域来评头论足。我们结合历史上中央王朝对边疆策略来思考就会得出满意的答案。今日之中印藏南达旺和中日钓鱼岛之争,多源自这些地方常年没有中国居民居住,只有派军队防守巡防,所以容易成为与邻国产生争端的区域。而少数民族居住的边疆地区很少有这样或那样的争端,客观上起到了保家卫国、守卫边防的作用。《南风窗》2009年第17期登有《立国自有疆,有民斯有土——对话葛剑雄》一文,葛剑雄教授在对照顾少数民族问题上提出,长期以来,少数民族在为国家守疆。达旺以南地区被印度占据,原因之一就是当地人太少。明代在丽江设置土司,不仅是沿袭元朝土官制度的需要,还是治理西南地区的需要。自唐以来,吐蕃一直是中央王朝的心患,唐代天宝年间吐蕃收买南诏,控制区域延伸到安南,大理国时期到元朝,吐蕃经常南侵。明代朱氏王朝对滇西北区域的安定主要依靠的是木氏土司来防范。但说木氏土司阻挠徐霞客探索长江之源,是怕他看到木氏土司的军事基地,等等,这种说法是站不住的。明代丽江木氏土司与吐蕃时常在金沙江边交锋,使这一带成为最不安全的地方。显然,木增是出于安全考虑和守疆责任而阻劝徐霞客继续北上。明代中后期许多游记提及的丽江和木氏土司,不过是道听途说,既看不到边地城市的商贸繁荣和社会和谐,也看不到木土司守疆的作用。明代中后期所进行的“改土归流”,主要针对的是贪婪、暴虐的土司,如果像其他游记所言,丽江木氏土司早就被列入“改土归流”的行列了,根本不会等到雍正元年。

其三,《徐霞客游记》被誉为“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徐霞客在丽江撰写的《丽江纪略》中,其实很清晰地说明了为什么放弃北行的原因。文中记述了木氏土司与北部蕃人之间最近发生的冲突。“甲戌岁,先有必烈部下管鹰犬部落,得罪必烈蕃主。”鹰犬部落不但占据了蕃主的领地,胡作非为,还阻断了“胡股商贩”和“大宝法王往来之道”。为打通大路,乙亥岁,即崇祯八年(1635年)木氏土司发兵前往讨伐。下管鹰犬部知道木天王兵众又善战,自愧不如,便玩起伎俩来,说自己如何卑微,木氏土司又如何骁勇善战,还放出话来说他们要逃走了。这样一来,木氏军队放松了戒备,“乘懈返袭,丽师打败”。木氏土司“雄视南服”,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而今突然遭受重创,“国人大愤”,徐霞客到丽江时还没有报此仇,两边关系紧张。因此说,土司木增劝说徐霞客不要北行,是出于对他人身安全的考虑,而不是体现木增的“极具矛盾”心态。木增邀请徐霞客到丽江实属不易,明知危险还要让他北行?之所以有如此的分析和结论,不过是长期以来国人的习惯思维“阶级性”在作怪,把土司自始至终列为人民的对立面,而没有看到土司在维护地方平安上的积极一面。这是深层次的历史根源。

其四,徐霞客到云南,尤其在滇西北、滇西南的时候身体多有不适,再继续往丽江北行,50余岁的身体能承受3300米以上的高原反应吗?徐霞客南行归来重上鸡足山,如果不是木氏土司供养他于悉檀寺,最后木氏土司还派数名壮汉将徐霞客抬回黄冈,怎么会有60余万字的《徐霞客游记》得以流传后世呢?木氏土司更多的是关心徐霞客本人身体健康及安全,哪里有什么“隐情”可言?再说,今人对古人的苛求是很显然的。对于徐霞客来说,今人很想让他考察金沙江全流域,直到乌斯藏,至昆仑。但我们应该以一种理性心态来学习古人牺牲自我的精神,学习古人科学的思想、严谨的求学态度,而不是对古人提过分的要求,研究历史是不能有“假如”的。(www.xing528.com)

图5-24 玉龙雪山

图片来源:木府提供

【注释】

[1]转引自张永康等主编《徐学发展史》,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96—19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