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年6月21日
地点:梅地亚中心三层第七会议室
王丹彦:各位专家,各位新闻界的朋友,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和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联合举办的电视剧《木府风云》专家研讨会现在开始!
参加本次会议的还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搜狐网、央视八套的新闻媒体的朋友们[1],我们一并用掌声表示热烈欢迎。今天上午开会,大家在百忙中能够抽出时间,上午开会时间紧,但是我们今天的题目确实是给大家一个空间、一个切入点。首先我们掌声欢迎电视剧频道项目部主任周亚平代表央视八套致辞。
周亚平(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项目部主任):电视剧频道定制大剧《木府风云》已经于昨天晚上在我们频道的黄金强档开播。这里我谨代表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以及张子扬总监,对今天前来参加研讨会的嘉宾、主创人员,以及媒体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木府风云》不仅是电视剧频道的一部定制剧,更是频道在运营的机制、编播的模式、宣传推广方面一个创新的个案。关于《木府风云》的美学价值和艺术特色,相信今天到场的各位专家会给出非常精辟的诠释和评价,我这儿主要借《木府风云》这样一个个案来谈谈电视剧频道的机制创新、选剧标准和价值追求的问题。
第一点,从《木府风云》看电视剧频道的机制创新。2012年是电视剧频道定制剧全力发力的一年,从开年剧《大戏法》到现在的《木府风云》,以及之后的《劝和小组》等,都围绕台领导提出的“好戏出央视”的战略目标来进行。我们举全频道之力,甚至全台之力,打造一批重点剧目,以机制创新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以王者归来的气势重振国家电视台的收视影响力和市场号召力。加大定制剧和自制剧的力度是央视机制创新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以往单纯依靠选购成片的模式已经很难获取市场上靠前的10%—20%的优质的电视剧资源,所以必须转变观念,主动出击,有效地联合拍摄公司以及顶尖的社会制作机构,发展定制剧和自制剧,整合制播资源,发展平台优势,实现多方共赢。《木府风云》就是在这样一个改革的背景之下诞生的,从频道的定制到集体审片,到观众测评,到我们目前采取的《木府风云》与《翡翠凤凰》3+3特属编排策略,全媒体宣传方案,《木府风云》见证了电视剧频道机制创新的每一个环节,其审查编播速度之快,宣传推广力度之大,方方面面关注度之高,可谓刷新了频道的新纪录。
第二点,从《木府风云》看电视剧频道的选剧标准。结合频道定位、受众诉求,电视剧频道通过一年的运行,通过对数据抽样的分析,目前我们选剧的配比是当代剧占60%,年代剧占30%,古装剧占10%。在古装剧的配比较低的情况下,我们为什么选择这样一部《木府风云》呢?《木府风云》是一部充满浓郁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色的少数民族题材剧,剧中美丽聪慧的阿勒邱用真情战胜阴谋,以善良化解世仇,通篇拓写民族团结与民族和谐,是讴歌真善美的上佳力作。选择《木府风云》作为频道的定制剧主要基于四点:
(1)其民族和谐的价值导向,应合全面宣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为主线的宣传主题。
(2)少数民族题材类型契合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加强农村题材、少儿题材和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的总体规划的思路。
(3)其恢宏、精良的制作水准符合台领导提出的“好戏出央视”的战略目标。
(4)其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流畅利落的视听呈现和细致精湛的演员表演,满足了广大观众的收视需求。
可以说,《木府风云》具备了中央电视台所要求的高品质、高品位、高品格的精品标准。正是基于这样的选剧标准,电视剧频道在全国卫星频道中显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尤其是2012年以来,频道的收视成绩令人瞩目。从横向上看,CCTV8在全国上星频道收视份额排名中,大多数时间一直稳居前三,基本上已经高于江苏、湖南、浙江等第一梯队的省级卫视;从纵向上看,CCTV8的收视份额同比大幅上升,尤其在2012年第一季度增幅明显,多次创造了单日份额全国排名第一的纪录,最高单日份额达到6.21%。
第三点,从《木府风云》看电视剧频道的价值追求。电视剧是广大人民最主要的精神消费品和市场化程度最高的文化产品。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坚持以市场为目标,从观众中来,到观众中去,充分挖掘和展现一个国家媒体的传播价值,建立中国电视剧市场的标准化和风向标。电视剧也是弘扬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途径。作为国家级专业电视剧频道,我们一直强调用播出引导创作、用播出传递精神,在实现电视剧商业价值之余,更好地实现其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
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将《木府风云》作为定制剧,在这部剧创作伊始便做重点跟踪,今天又在黄金强档隆重推出,正是基于国家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使命感。希望通过这部剧在央视播出,能够充分展现多彩的民族文化和秀美的丽江风光,大力弘扬民族和谐和民族团结的精神力量,引领广大观众和影视行业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关注与支持。
最后,感谢各位主创和专家以及今天在座的各位领导为这部电视剧的倾情付出和大力支持,更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电视剧频道的关注和支持。预祝《木府风云》在央视八套的播出成功,为少数民族题材树立一个新的标杆。谢谢大家。
王丹彦:谢谢周亚平主任给我们提供了很丰富的信息,一方面对这部戏从四个角度提出为什么央视八套选这个戏,给我们很重要的思考角度;另一方面也谈了央八选剧、购剧的思路举措,对我们的思考和点评很有帮助。下面我们用掌声欢迎赵智江总裁致辞。
赵智江(海润影视有限公司总裁):我代表海润影视制作有限公司衷心地感谢艺委会的各位领导、中央电视台的各位领导、云南省的各位领导。今天《木府风云》研讨会的召开,也是对《木府风云》的创新,以及对《木府风云》12年前缘起的肯定,我对此感到非常高兴。因为《木府风云》创作从12年前开始,那时我们跟蒋老师、于老师说起这个故事,我们首先觉得这是一个好的故事。第二它是少数民族的题材,这个在电视剧创作中也是非常少的、非常稀有的、有价值的题材。当然在后来的创作上,从故事的创作上等方面我们都付出了很多心血,同时也得到了各位领导、专家,包括媒体朋友的支持,在这里再次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海润做这样一部剧,也是响应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号召,发展少数民族的题材。海润影视公司在做电视剧上也有十几年的时间了,过去我们做了军旅题材、红色经典题材等方面的电视剧,也做了像《木府风云》等少数民族题材的电视剧,下一阶段海润影视公司也会在都市言情方面加强创作,我们真诚地希望能够跟中央电视台在这些方面有一些深度的合作。我们现在还有一部戏,也是中央电视台定制剧《劝和小组》,已经开机了,这样的项目我们也希望能够跟中央电视台在早期进行沟通,能够把我们的创作做得更好,把剧本故事做得更好,把拍摄质量进一步提高,能够为广大观众奉献出更多更好的影视作品。今天我们也是来倾听各位专家对《木府风云》这部电视剧的意见、想法,以便我们进行进一步的总结,同时也为我们下一步电视剧创作和拍摄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帮助。在这里,我再次衷心感谢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新闻媒体朋友,谢谢大家。
王丹彦:谢谢赵智江总裁谈了海润为什么选择这部戏。下面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本剧导演兼主演于荣光先生介绍选择这个题材的难度和突破及其思考。
于荣光(云南润视荣光影业制作有限公司总裁、本剧导演):说起这个戏,时间蛮长了,我们当年拍《钱王》的时候去到丽江,我们到木府取景,木府老板,其实他叫黄乃镇,我们12年前就认识了黄老师,当时我们去搭景,他不让我们搭,打得乱七八糟,把我们的景拆了。因为蒋老师坐在他门前求他,他盖木府非常不容易,我们不知道这个情况,看了木府整个规模什么的,最后我们的热情、我们的坚持感动了他,后来他让我们拍这个戏,大家还成了好朋友。他是纳西族,我们到木府参观,我发现了两句诗,是木泰写的,“凤诏每来红日近,鹤书不到白云闲”。我问过黄院长,这诗什么意思,他说太复杂了,有很多来由,简单地说就是心向恒泰。我说这是什么意思呢?后来我从这个地方开始了解纳西族的历史,发现一个问题,这么一个弱小的民族,那么长的时间,为什么经久不衰繁荣在那个地方,过得这么好,这是为什么?后来我们发现这个民族特别包容、特别祥和,从这点开始,我们萌生了要创作《木府风云》这么一个东西的想法。
很多年前,我们就在丽江开过好多次讨论会,创作这个剧本前后也有十几年时间,直到现在去拍。拍的时候的想法非常简单,为什么这么一个少数民族,这么少的人,在这么一个地区,能够有这么包容的思想,接受这么多外来文化,能够融合在一起,然后我们就开始讨论。
王丹彦:为什么拍,拍的过程中怎么样?
于荣光:真到拍的时候就简单了,很多创作应运而生,包括里面的服装、造型,木府对我们的支持,因为十几年的时间,在找一个东西,也是在找我们现在要求的结果。前面写的剧本不是这个意思,仲呈祥老师也看过这个剧本,也跟我们聊过这个事情。包括丽江政府对我们这个事情很支持,黄乃镇老师对我们很支持,找了很多纳西族的人来研究、探讨这个剧本到底应该怎么来拍。因为我们觉得少数民族题材是很难拍的,你不知道从哪方面入手,才能够更好地来反映。
王丹彦:我们欢迎蒋晓荣女士发言,谈谈怎么把难拍的民族题材变成现在的精彩。
蒋晓荣(云南润视荣光影业制作有限公司总经理、本剧制片人):今天,在我期盼了12年的研讨会上,又和这些专家坐在一起。因为原来在云南我们也是获奖专业户,很多老师都给我们看过剧本,这个剧本是最重点的一个。我们在丽江拍中央电视台的《钱王》,2000年的时候我们花了15万元,那时候是很多钱了,我天天去找黄乃镇老师,天天坐在他门口哭,感动了他。他非常爱他的木府,但被我们破坏了,他可伤心了,就把我们的东西藏起来了。但是通过这一打,我们成为好朋友了。因为我们看到了纳西族身上特别坚韧、特别勇敢的东西,因为拆掉中央电视台《钱王》剧组的场景真是不得了。我们在《木府风云》剧里看到纳西族女人的那种善良、那种美丽,就像我们在座的YYB副市长那么漂亮。比如在街上,老百姓会给我们吃好多东西,不要钱,喝茶不要钱,那么好的地方,还那么美丽,所以我们决定要做这个剧。
这个剧本写了十几稿,换了好多编剧,最后的成形要感谢中央电视台张子扬和周亚平老师,还有谭洁老师。他们一直帮我们看剧本,看完以后决定定制。在这时候全中国的电视台也都需要这类剧,也签订了一些合同,但最后《木府风云》还是回家了,回到了中央电视台中国第一的电视剧频道。所以今天能在这里请专家给我们指导和评论,我特别开心。特别是我看了《八频道》期刊上李舒东主任的评论、仲呈祥老师的评论、曾庆瑞老师的评论,我特别高兴,他们是看了纳西族的历史,结合我们剧本每个章节、每个段落来评论的。
王丹彦:听了主创人员的介绍,下面进入专家点评环节。首先掌声欢迎仲主席发言。
仲呈祥(中国文联原副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我说一点感受。因为这个戏是十年怀胎,我见证了,当年拍《钱王》的时候我去了,看见于荣光先生、蒋晓荣女士在里面忙忙活活,当时我还不认识木府的黄院长。当时我们聊天的时候萌生了一个想法,说这个地方要是有一个生动的纳西族故事拍部电视剧的话,它的影响肯定很大。因为对纳西族我多少有一点认识,由于纳西古乐的争议打了那么久的官司,我们也去看了,就萌生了这么一个想法。没想到十年怀胎,锲而不舍,不断在创作的思维里发酵、升华、提炼,逐渐锻造了这么一个故事。
大概半个月以前,张子扬很兴奋地跟我说,你必须看这个剧。我马上当成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组织我们的博士生看,我们博士生评价很高,说比韩国《大长今》好看。这些博士生口味很高,他们看了很多剧,他们是学这个的,是专门研究这个的。我跟他们一起讨论。我说究竟好在哪儿?今天大家都要发言,我不能占太多的时间。我觉得这个剧高出其他剧的地方,在于创作者自觉不自觉地融进了一种可贵的历史哲学意识。我们在写一个民族的历史的时候,当然最低层面是客观地真实地再现它的历史,包括它的风情,它的代表性人物的精神风貌、心灵轨迹,这是第一等的。比这个高一等的,它不是客观地呈现,它是站在今天的视角上反思既往的历史,看这个历史有哪些东西跟今天相通。不是简单的比附,而是打通历史同现实的通道,给今人以启示,这是第二等作品。再高一等的作品,就是既能够站在今天反思过往的历史,它还能够着眼于未来、明天,为了明天站在今天去反思历史,这就是一种历史哲学意识。这个剧在我看来,达到了这个高度,它比一般的剧要高得多,我们有一些剧是仅仅再现了历史,还缺乏站在今天视角的高度。
《木府风云》不仅站在今天回望历史,更着眼于明天认识历史的价值。为什么这样说?人类进入21世纪,普遍遇到的问题就是钱学森作为一个大科学家提出来的,包括我们一些科学家、计算机专家提出来的一个共同的问题:人类要走向何方?这就是文化自觉,这是已被党中央写进文件的。这些大哲学家、大文化学者都提出今天的人类为了明天,要倡导和谐、倡导交流、倡导互补,而不要讲斗,讲报仇、复仇。不要这样,应该怎样呢?应该是在一段历史风云过后,能够自觉、主动化干戈为玉帛,人与人相互宽容、相互包容、相互理解。最高的做法是以德报怨,以交融消弭战争。这是人类的共同理想,为了明天就要有这个理想。而这部戏正是通过一个非常感人的,而且编织得环环相扣的纳西族的故事,一个木府里边的故事去表现这个理想的。木府为什么兴旺?就是跟朱元璋有关。这部戏是民族题材,写了民族和谐,尤其可贵的是塑造了木增这样一个形象,写出了文化包容意识。他本来在纳西文化中是很弱小的,但是他善于吸收中原文化,善于吸收藏文化,都拿过来,这样一种做法实际上是形象地诠释了纳西族民族的性格、民族的优势、民族的风俗、民族的习惯。他把藏族好多东西拿过来,把中原好多东西也拿过来。木增是超越他的祖辈的,他带领纳西民族走向了一种繁荣,一种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境界。这个戏写出了原本为了复仇的阿勒邱,她是为了复仇进木府的。西方有西方的复仇故事,东方有东方的复仇故事,但是在今天的条件下,为了明天,继续写复仇故事,它虽然也有价值,但不是新的发现。这部戏高就高在这儿,不再写复仇故事,尤其是写阿勒邱心中复仇的种子逐渐变成了化干戈为玉帛的动力。她的心灵轨迹、她的思想嬗变、她的精神,应该是纳西族能够自立于民族之林、虎虎有生气的一部精神史的体现。她的舅舅是那样给她下命令的,但最后她成为主张民族和谐、民族交融的人。她善于把自己民族好的东西和他人好的东西交融在一起。本来她要灭掉木府的,但是她从木增身上看到了他的伟岸,这样才能一笑泯恩仇。创作者的最高境界是站在哲学的境界看问题,特别是体现了历史哲学,这是很重要的。
这个戏可以这样说,于荣光他们是进行了10年的史料准备,特别是在纳西族兄弟朋友的帮助下,研究了纳西族的民族风情、民族历史、民族性格,有了史学准备,同时还有了一种自觉不自觉的美学准备。艺术说到底是传递情感的,而艺术说到最后是追求真善美的。过去钱钟书把艺术划分成三个级别,第一个级别的艺术品就是“世之法天”,完全按照自然界的真实;第二个级别是超越了自然的境界,要歌颂善的;第三个级别的作品,心知通天,在真善的基础上追求美。美学是什么?是哲学的一个分支。最后,像阿勒邱这种形象是产生精神美感的形象。这部剧的艺术节奏的把握,在中国电视剧里边我认为是一流的,把握得很好。几个主要演员,不要说在座的于荣光,演一个老谋深算的人物,他的刻画表现、含而不露、步步深入,给人很深刻的印象。我还很佩服老戏骨潘虹,这么多年风云过后,扮演了这位罗氏宁,真是表现得细致入微,让我们看出了一个演员的功力。
还有这部剧的美工、摄影,我们学电影的博士是很挑剔的,你看打光,晚上的光都是讲究的,不是讲究拍了就算的。这种艺术上精益求精的态度是必须有的,服装在他们的指导下,肯定不会乱穿的。所以刚才记者问我,我说从这个意义上,《木府风云》也可以称为一部形象的纳西民族的风情史教材。要了解纳西民族请看《木府风云》,可以这样说。而且你要了解中华民族56个民族里,这么一个人数不多、虎虎有生气、活得滋润、对未来有希望的民族,它的生命力来自哪儿?来自它的文化。黄金是会枯竭的,而文化会支撑一个民族的繁荣。这是这个剧的主题。我为这个剧叫好。我也觉得我们国家电视台,无论是台领导,还是周亚平他们,推出这样的作品,除了在央视八套上,一套也是可以上的。当然国家电视台有国家电视台的考虑,我们平民百姓在旁边瞎说两句,也不能干扰人家的大政方针。我认为这部戏可以作为电视剧教学的教材来进行分析。我不占用更多的时间。
王丹彦:下面我们掌声欢迎李舒东主任进行精彩点评。
李舒东(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项目部主任):我跟仲主席有同样的感受,当央视八套总监张子扬把光盘给我的时候,我当时心里还存着一个疑问,因为跟仲主席说的一样,其实我们认识文联的BGS,他就是纳西族。当时我心里有一个疑问,因为木氏土司在历史上来讲,是属于封建领主,我们来歌颂一个封建领主,到底怎么来表现?就带着这么一个疑问来看这个片子。随着片子的推进,我释然了。《木府风云》最积极的意义,从内容来讲,一个是歌颂民族的融合和团结;另一个是展示了人性的光辉,也给我们在内容上提出了非常值得深入思考的一些历史话题。比如说我先前存在疑问的问题,就是作为封建领主,在促进文化融合上,他以客观的、理性的态度做了非常准确的把握,这是非常难的,但是这个片子做到了。
关于人性的复杂性,这个片子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它是故事,不是说教,所以我在评价的时候,我第一点就讲到了,它是找到了一个最好的文学表达形式,那就是故事。当然很多人都会以自己是在讲故事来展示一个文化的题材或者一个历史的题材,但是有很多片子它实际不是在讲故事,是在说教。而这个片子是以故事的形式来表现的,有爱情的故事、友情的故事、权力之争的故事、创业的故事,通过这个打开一扇窗户,让更多人了解纳西族和丽江的木府。
我看了有关纳西族的历史,在历史上本身就有木增这么一个人物存在,他在促进民族的融合,尤其是在汉文化的学习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而且在片子里头,实际他也是几个兄弟里最理想的接班人。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有些情节中给我们留下思考,他亲民、爱民,把百姓的利益置于非常高的位置上,他同时又非常看重爱情。因为片子到最后,是讲他38岁时因为阿勒邱的去世,他也飘然而去。这也引发了很多思考,作为一个统治者,是政治利益高于爱情,还是爱情高于政治利益呢?但这不是一个失败,这恰恰是这部片子成功的地方。它没有一个标准统一的答案,它会留下很多问题,让观众们去讨论、去思考,然后得出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这就是这部片子非常成功的地方。
另外,强烈的艺术表现力彰显了纳西族的文化性格和价值取向。通过故事的情节和人物的表现,折射了纳西族一些可贵的文化性格和价值取向,我概括了这么几点:一个是纳西族人的开明、开放、开拓;第二个是以习教化,自信、自立、自强;第三,有亲民、爱民的政治取向;最后还有和为贵的价值取向。
在艺术表现力方面我也有同感,我觉得《木府风云》艺术表现力是非常强的,特别是有一批优秀的演员,刚才讲到于荣光、秋瓷炫、潘虹、吕良伟都是实力派演员,给观众带来了美感。尤其是他们的服饰,也是非常大的特点。我个人认为《木府风云》的主题是道德,实际是复仇与反复仇,阿勒邱是反复仇的,她赞成和;她舅舅是一以贯之要复仇的。这个故事的主题就是道德的主题。我觉得《木府风云》的灵魂还是道德,彰显了这样一个主题,就是大爱、大善。这个主题是有力量的,它能够感召人心,战胜邪恶。我对《木府风云》的评价是小切口、大历史、大主题。切口很小,就是讲木府里面的复仇与反复仇,但是彰显了民族的团结、民族的融合、人性的光辉,而且是放在巨大的、开阔的历史背景下面展示的,可以这样说,内容纵横刚性,反映了广大的社会背景;境界阔大,不仅歌颂了木府土司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歌颂了木府保家卫国的精神气概,歌颂了木府的爱民,还表现了木府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融合,对恶的蔑视和揭露,达到了艺术上的善和美,激起了崇高的精神。
我对《木府风云》还有一个评价,因为《木府风云》的色彩是很有特点的,我觉得它的色彩艳而有骨,清而不薄,艺而有志。
我也是学哲学的,学哲学的人有一个“毛病”,喜欢一分为二,我这里也想说一下在《木府风云》非常大气、宏伟和具有深刻道德意义的前提下,存在小的创作上的问题,当然这是我的个人看法,不一定对,提出来跟大家共同探讨。一个是人物角色的一以贯之,在这点上表现得不是太彻底,这个人物的一以贯之不彻底表现在两个人物的塑造上,一个是阿照,一个是阿勒邱。
阿照从整个片子的演进过程中,虽然她有她的野心,但我觉得从故事一开始,她把自己关在柜子里,偷听到阿勒邱和西和两个人的对话,她没有向木府主人告发。当然这一方面是由她的野心所驱使的。如果是野心,我觉得,一个非常普通而且很年轻的女孩,她有那么深的心机吗?这里把她的城府写得过于深。我觉得她还是非常主流的,但为了跟阿勒邱争妾的这个地位,竟然用毒药去毒阿勒邱,这个举动有违这个人物的本性。
第二个人物,阿勒邱。围绕阿照,阿勒邱的表现,在木增要纳阿照为妾的时候,她的一系列表现跟整个作品所塑造的阿勒邱的真善美,特别是善的那一方面有矛盾,她突破了自己的底线。因为从很多故事情节里可以看出,阿勒邱这个人是非常宽容的,别人要打她、要杀她,她都能谅解,而一直辅佐她的姐妹,想成为一个妾,在那个历史时期,也不是太大的事,但从她的表现来讲,有点不容人。当然,这一方面表现了善和恶的斗争;另一方面跟人物性格有关。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不应该这么表现,应该给阿勒邱更多的宽容,才会把阿勒邱这个形象一以贯之到底,让观众接受。这是可以探讨的。
王丹彦:谢谢舒东主任,看得非常细,点评也是准备得非常充分。我们现在掌声欢迎车文龙老师发言。
车文龙(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画报》社社长):最近几年我们中央电视台涌现出了不少民族题材的优秀影视作品,像一套播出的《茶马古道》《金凤花开》,昨天晚上播出的《木府风云》,又是一部反映民族题材的优秀力作。这部剧聚焦了我们祖国西南边陲丽江,聚焦了丽江木氏土司府家族的风云变幻。剧中不但展现了迷人的丽江风情,而且通过这个故事情节讴歌了纳西族人民比较亲和、开放、爱好和平、拥护中央政府、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
咱们纳西族人口不多,刚才几位专家都讲到了,只有30多万人口,但却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民族。大家都知道,三江并流是自然遗产,丽江古城是文化遗产。在远古时代,纳西文明和周围的文明在漫长的历史当中创造出了灿烂的文化,纳西族非常善于学习、包容。从历史上看,纳西族在继承自己本民族优良传统的同时,也吸收各个民族先进的文化和技术,不断充实提高自己,在历史上出现了很多促进纳西族社会发展,创造出很多有业绩的人物。《木府风云》主要的人物木增可以说是一个典范。刚才仲主席和其他几位专家也讲到了,木增这个人物的塑造,比如开矿,比如他请了徐霞客来修《鸡足山志》,在我们剧中都有描写。而且他可以说是一个文学家、诗人,书法也写得非常好。
我觉得这个电视剧的成功,主要是在编创电视剧的时候,主要人物选择得好,选择了木增。另外,把阿勒邱这个纳西族妇女的形象也写得非常好。我在央视首播发布会那天也提到,人们印象当中,纳西族妇女都是勤劳、善良的,通过这部剧,不仅仅写到她们的勤劳、善良、包容,而且通过电视剧的剧情写到阿勒邱是非常有智慧的,表现出纳西族妇女不仅善良、不仅勤劳,也是很有智慧的。
我看这个片子总的感觉是,第一,它洋溢着一个和谐的主题,整个剧以和谐作为主旋律,写了很多故事,有爱情、有亲情、有内部的钩心斗角,也有创业,但最后体现的都是和谐。为什么纳西族在历史上能够发展成现在这样?我想是因为有这种和谐的思想,所以能够和其他文明一起进步。
第二,人物塑造得好。不但电视剧中人物选择得好,而且演员班子的选择也不错,其中就有藏族的演员多布吉,像于导演,既做导演,又做演员,还有吕良伟,人物刻画得相当好。我可以说是第一个看了全剧的人,通观全剧,我觉得《木府风云》对以木增、阿勒邱为代表的人物的善良和宽容、大度和果敢,以及顾全大局、明辨是非、大胆追求爱情的美德,给予了充分的展示和歌颂。同时它又是一部洋溢着浓郁民族风情的民族题材电视剧,央视也把这个作为重点,这是民族题材表现得比较好的一部电视剧。全剧充满了民族和谐的基调,贯穿的主题思想对当今社会如何化解仇恨、消除矛盾、促进民族团结,使社会更加和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试想一下,人人和谐共处、坚守真爱,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社会才会有理想、幸福、和谐的家园,就像我们电视剧主题歌唱的那样“传说中的净土……”我就简单谈这么一点自己的感受。谢谢大家。
王丹彦:谢谢车老师,而且他从民族文化史角度对我们这部戏进行了横向比较考据,谈到了纳西族独特的民族品性和文化风格。我们这部戏是一个正史,而且是以信史为基础的创作,有史料说:“知诗书,好礼守义,以丽江木氏为首。”
仲呈祥:徐霞客说木府就像王府一样。
车文龙:徐霞客当时没有进到木府,只是让他看了一下,因为木老爷可能怕犯上。
YYB(云南省丽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徐霞客在日记里写到,木府规模是有僭制的,超规模,快赶上王者了。
王丹彦:下面请曾庆瑞老师发言,掌声欢迎。
曾庆瑞(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晓荣给我打电话,我说我一定认真看。我首先往大处说,我觉得这部戏展示或者说缩影了人类历史的另一种真实,或者人类的另一种文化,中华民族的另一种民族精神。我们这代人从小到大学的是斗争的哲学,知道政权的更迭、社会的变换都是通过暴力,而不知历史动力也应区分为善和恶两面来看待。其实人类历史上还有不是用暴力、不是用斗争来推进它的进步、它的变革、它的发展的。特殊的国情,或者说特殊的文化传统常常遮蔽了这一面。这部戏告诉我们还有另一种真实。因为在不同的题材领域,大家可以注意到,近几年我们在电视剧里面,看到了像《中国地》这样的剧。包括谍战剧也是,从20世纪50年代的电影到现在的电影和电视剧,都是斗得死去活来。但今年央视播了《誓言今生》,反映了国共握手言和。历史按照朝代一个个排列下来,文化人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下来,但是人们解读历史的时候,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解读者所处时代的局限。这几年在电视剧领域发生的变化,体现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色彩,体现了我们这代艺术家们,用艺术来阐述历史,来帮助我们解读历史、解读文化,他们站在今天的时代精神这个立足点上,写出还有另一种文化、另一种民族精神:要和,不是要老斗;斗是一种哲学,和同样也是一种哲学;斗是历史的动力,和也是历史的动力。
我们这部电视剧从艺术的角度就体现了这个时代的精神。明朝嘉靖年间,纳西族有这么一段历史故事。那个年代在木府内部,我们可以叫政权更迭,一共写了4代土司,处理了很多矛盾关系,通过阿勒邱、木增这两个人物形象塑造,体现出一笑泯恩仇、以德报怨的精神,促进了民族的和谐。其实它的故事情节还是有很多斗,但最终都是以和谐来化解的。这是历史真实,只不过是我们过去的文化、历史遮蔽了这一点。现在通过这部剧来告诉我们,历史上还有这样一种真实的存在。
这部剧大家从网上看到很多说法,有人说它是纳西族的孝庄故事;也有人说,因为这两年宫斗剧很厉害,而这部剧说的是纳西族王室的宫斗故事;也有人说是纳西族灰姑娘的故事,侍女出身的阿勒邱后来成为土司府后院主人。还有很多人把它定位为历史的情感大戏。于荣光说这是一个挑战命运的故事,由于为阿勒邱一生的命运所吸引,因此产生了创作的激情。这都不妨碍我们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观感。我觉得这部戏,我刚才讲了,它阐释历史另一种真实的时候,借助了这样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另外,它不是说教,因为中国人特别喜欢看传奇故事,幸亏你们12年前没拍,如果12年前拍出来,肯定不是现在这样的,你们苦苦守望了12年之后,表现了当代伟大的时代精神。
我们可以把这个故事理解为阴谋和爱情的故事,它是用人类基于本性或者应有的一种真善美的大爱,来化解仇恨的故事,放在玉龙雪山下面来演绎这个故事,让玉龙雪山来见证这样一种真善美、大爱的故事。木府我去过,让人流连忘返,丽江古城同样让人流连忘返,玉龙雪山同样让人流连忘返。承载这样一种文化使命的主要人物是木府土司木增,还有木府后院主人阿勒邱。我看纳西族史,木氏土司在经历了元、明、清三个朝代,一共传世是22代土司,前后是470年。而明代木府木增土司处于纳西族极盛时期,我们现在写的是因为阿勒邱不幸逝世,他放弃了王位,而历史记载中木增放弃王位是因为他对明朝失望,不愿意再做这个土司,所以38岁时把土司之位传给了他的大儿子。而明代土司的极盛时期,当时丽江土府和蒙化土府、元江土府并称为明朝云南三大土府,木增是历史记载中最杰出的土司,他积极引进中原汉族地区的生产技术、文化教育,从内地引进文艺、教育以及建筑、开矿、工艺制作技艺等。刚才说到徐霞客,他请了徐霞客去丽江,徐霞客在大理时候,随从逃走,自己行李和物什也被人拿走了,是木府给他重新装备和送他回老家的。
木家统治当时出现危机,年幼的木增表现出过人的才华、能力和手腕。他在母亲的支持下,镇住了父亲死后木府内外的图谋不轨之徒,11岁就继承父亲之位,当了土司。他是22代土司当中的第十九代。1622年,38岁的他放弃了土司的职位,让位给长子,自己退居到山中过隐居生活去了。(www.xing528.com)
我们这个故事聪明在哪儿?在于把要演绎的历史表现出一种时代精神,展示出一种历史的哲学。我们选择这么两个主要的人物,尤其是真实的历史人物木增,木增是纳西族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土司,这个选择很好。你这样一选,就把整个故事,包括传奇也罢,真实也罢,虚构也罢,都放在一个真实的历史框架里了。这里写了4代土司,放在明朝的环境当中,让你感觉是真实的历史。让你看到4代土司的更迭,让你看到木增土司、阿勒邱的传奇故事,这就有历史化的可能,就是戏剧借助历史化,让纳西族土司也有了艺术化的可能。我们做实的结果,使“两化”结合。因为当你被他那种审美的魅力所吸引而不再去深究、追究他,这就很容易在创作界形成一种审美的沟通。有时候宁可把它看作是一部具有史诗意味的历史大剧,相信那些故事,哪怕是传奇都可能是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历史并不是什么都记载下来,我们可以借助文物、借助文学艺术作品来重新建构,这也使木府成为传奇的历史故事,升华为大剧。你们做了12年,这是非常值得的,你们12年磨一剧,这是一种值得的付出。
在这样一个做实的木府4代土司的历史框架上,再来发展木增和阿勒邱的爱情故事,显得和很多戏不一样,就是爱,爱到最后也是爱。这部戏演绎他们的爱是有所互利的,不是一己的悲欢,没有把两个人的悲欢看成全世界,他们的爱是伴随木府的风云变幻而发生,走向美好的结局的。所有发生的事都成了他们爱情的经历、婚姻的经历。唯有如此,《木府风云》才有了史诗叙述的意味,让木增和阿勒邱这个戏有了英雄史诗的色彩。这部戏里木增和阿勒邱的爱,我们创作的目的达到了,高高托举起一位纳西族爱的女神和她不朽的爱的精魂。阿勒邱之前就是为了复仇,因为木府让他们家满门灭绝,所以在混进木府前的风雨之夜,阿勒邱发誓以鲜血换回鲜血、以仇恨换回仇恨,让木府万劫不复。所以开场的戏里面,我很注意话外的旁白,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我们的故事在这个夜幕之中拉开帷幕。还有谁能说明仇恨呢?旁白把这个说到极致,充满了仇恨,充满了血,充满了狡诈阴谋。把这个说到极致的时候,才能让我们感到后来当故事徐徐展开的时候,当阿勒邱用她的人性的真善美和人格的魅力来化解仇恨的时候,让我们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感觉。一个身负血海深仇的少女因为仇恨而活,但她表现出来的却是善良、大爱。阿勒邱说“人和人之间不会只有阴谋”,一句话把所有的仇恨都化解了、都冲淡了,自己被高高地托举起来。现在虽然世风日下,虽然风气很坏,但我还是劝大家要相信,世上还是好人多,人间自有真情在。这应该是我们人生的信条。比如说在木府,阿勒邱当然不是做简单说教,在木府她一路走来,她面临种种挫折,所以导演说这是一个命运的故事。身边的人,以有姐妹相称的阿照最后都背叛她,命运常常把她陷入绝境,以至于到最后两人到雪山上殉情,但最后却回来了,为什么?她没有完成化解木府恩怨情仇的事,而不是贪生怕死。她一直怀疑她的身世,她是行走在黑暗之中的人,导演这个把握非常准确。那种令人窒息的压力一直想把阿勒邱拉入黑暗之中,阿勒邱完全可以变成另外一种人,变得心境险恶、钩心斗角,但她不这样,她始终出淤泥而不染,她没有摒弃人性的光芒,美丽的人性让她一路走来,一直保持着对世界的真爱。不顾一切陷害她的阿室于还有阿照,最后都被她感化,只有陷入仇恨而无法自拔的西和走上了绝路。最后木府老夫人把重担压在她的身上,保证了纳西族的繁荣昌盛。
这部剧除了爱以外,还有多吉大师所讲的一句话:“人别被仇恨蒙蔽心智。”正是这样一部电视剧的精魂,使得木府内外,那种盘根错节、复杂多变的恩怨情仇一一化解,除了西和以外,一个个人物都回归了,这是对中华民族人生信条的最好诠释。这部剧完全是表现真善美战胜假恶丑,还有表现纳西族的大爱、宽容的精神,以及边疆人民对国家统一的拥护。看起来斗得很厉害,但全剧充满了明媚的阳光,让人看着心里很温暖、很温馨。这部剧把纳西族善良、宽容、大度的品格传播出来了,这个民族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我要感谢创作者给我们展示了纳西族美丽的女神和她身边一群美丽的男人、美丽的人性、美丽的故事、美丽的风光、美丽的音乐、美丽的寓言、美丽的画面,让我们感受到在恢宏大气的故事演绎里,有一种思想的震撼,有一种审美的吸引,让我们深信不疑。那个地方是一片净土,净土上住着一个古老的民族,让你在美丽的梦中默默领悟雪山是在如何坚实有力地见证世上人间的真善美的大爱。最后祝贺你们成功。
王丹彦:谢谢曾教授,给我们很细致地做了人物关系剖析,而且对审美的整体风格做了概括。下面欢迎沈卫星主任发言。
沈卫星(《光明日报》总编室主任):首先感谢咱们艺委会、电视剧频道,尤其是张子扬强烈推荐这个剧,还有云南主创,让我有机会接触这么一个很好的作品。我把这个剧归结为“宫府院剧”,宫就是皇宫,府就是王府,院就是乔家大院,这类剧非常有收视率。《木府风云》在宫府院剧里是非常好的一个剧。
从观赏的角度来讲,如果用接受过程的梯次来表示,我觉得有三个梯次。第一个是故事,故事非常好看,非常抓人,曲折、复杂,在这种曲折、复杂的框架内,始终进行着一种凶险的与善良的、美好的较量,非常动人心弦。第二个,非常好地表达了丽江独特的、美丽的边地文化,包括木府习俗,包括里面的人物关系、性格,这种元素表述得非常充分。第三个,主题。这个主题建立在前面好看的故事上,建立在民族文化元素的基础上,我们接受这样一种主题。这种主题就是消除仇恨,把善良和美变成巨大的征服的力量、超越的力量。木府不是很大,但是这里装载了非常多的内容,这是一个很好的作品。我简单从三个方面谈谈感受。
第一点,这个剧的故事性。特别是主创人员,叙事功力非常强,这是目前影视剧创作当中不可多得的叙事能力,这个剧不遗余力地在追求那种故事的复杂性、传奇性、曲折性,让你看不出故事有什么破绽来。做到这点非常不容易,特别是让我们在观赏的时候出人意料。这个剧不根据你的经验、你的判断、你的情绪走,有时候突然拐一下,这是这个剧非常成功的一个方面。虽然经常出人意料、曲折,但我觉得它又非常缜密、非常周全、非常合理,有很多地方非常合理,我很欣赏编剧的功夫,比你观众更加先见、更加高明、更加曲折回环。这些都大大刺激了你观赏过程当中的兴奋点。比如说西和这个人物,一直到最后才揭秘,这个人物不是阿勒邱的舅舅,他是边疆的一个土匪,是冒名顶替的,编剧把这个人物编得非常合理。阿勒邱在木府这么多年的过程中,她在转变,但是西和为什么那么死命要复仇,到最后非常合理,人物走向是出人意料的。
第二点,认识价值。我们没有把这个剧看成是后宫的斗争变成木府的斗争。木府有很多文化的遗产,像里面的组织、里面的婚制、怎么世袭,包括族谱的关系,这些元素用得很好。在这个剧当中,我们很好地认识了丽江的那些文化元素,包括服饰,包括建制,包括历史,都做得非常好,赏心悦目。它的基调、风格是非常有诗意的、非常浪漫的,有的地方很明快,不像宫闱戏那样充满阴郁的感觉。
第三点,在前面的基础上,这个剧在追求和张扬人生的境界,包括追求美学境界。我觉得阿勒邱是这个剧的灵魂人物,在她身上至少有两点给我们非常多的人生启示,第一个,她自己在木府的成长和转变。第二个,在她的影响下,木府里所有人的成长和转变。作为自己的成长和转变,我觉得马克思说过一句非常好的话,怎样在非人的环境中得以合乎人性地成长。我觉得阿勒邱基本上在这个问题上做到了合乎人性地成长,虽然木府里有很多很好的人,但是她的环境大部分还是一种险恶的、充满争斗、充满凶险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很难得的是她得以合乎人性地成长。这个力量是非常强大的,正是这种力量使我们感觉到这个作品在人生境界上,有一个很好的、沉甸甸的、厚重的分量。像最后罗氏宁的那句话,把敌人变成姐妹的事我很少碰到过。罗氏宁属于镇宅的一个人物,她非常欣赏阿勒邱,所以毅然决然地把自己的位子让给阿勒邱。这是对人生价值最大的肯定。她也觉得阿勒邱比自己强多了。这个后宅里面,有一种大爱、大美的东西存在,这种大爱、大美集中在以阿勒邱为代表的,包括木增,包括木青的身上,都有很多很多。
王丹彦:谢谢沈卫星老师,从宫府院这个独特的角度,把我们这个剧的特质做了深度分析。下面掌声欢迎路海波教授发言。
路海波(中央戏剧学院教授、著名评论家):首先祝贺咱们剧组主创为我们观众带来一部非常出色的具有深刻人性和思想的优秀作品,也祝贺出品方,感谢云南和丽江各方面的支持。
我去过丽江几次,对东巴文化和纳西族人文风情也有点了解,看到这个戏感觉非常亲切。很巧的是,这次正好赵总给我打电话,我就在丽江。今天看到杨女士和陈女士,她们都穿着披星戴月的纳西族服装。剧中阿勒邱是勤劳勇敢、勤俭持家的纳西族妇女的统称,阿勒邱成了纳西女性的典范。木增作为纳西族第19代土司(按《木氏宦谱》乙种本),纳西族在历史上能够在祖国大西南雄霸一方,实际上纳西族无论在人数上,还是在整个民族的力量上,要在夹缝中生存,需要有高度的智慧。雄霸西南470年,这是非常了不得的。木增是最杰出的木氏土司。因为他10岁时父亲去世,在奶奶的支持下,召开高层大会,排除了有叛逆之心的异己。他即位没多久就发生边乱,他亲征。而且在当时敌人力量比较强大的情况下,他手下大将不主张进攻,他坚持进攻,居然打胜了,由此树立了他的威望。这个人曾经写过一千多首诗,非常了不得。
我看《木府风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个过街桥,纳西族,包括以木增为代表的开明的首领,他们跟老百姓的关系非常密切。因为木府不是一次建成的,而是建了多次,后院一直到三清殿那块,他们的后花园、娱乐那块,包括玉音楼,他们本来可以把街道拆了,把路阻断,但那条路已经存在很多年,最后他们就在通往后院的那块搭了一个过街桥,让老百姓方便走过街。那个时候他们就能这样体恤爱民,非常不容易。
看了这部戏我想了很多,关于民族题材的剧这些年拍了一些,但也有很多拍了以后播不出来,于是几千万、上亿的戏就搁在库里烂掉了。我在丽江的时候,当时木府的解说员很自豪地跟我讲,过两天中央电视台要播出《木府风云》,就是讲木府的。这个戏播出以后,大家会一片叫好,但也会有人说像宫斗剧。宫斗剧这几年的确很火,但也受到一些批评。我觉得纳西族,包括东巴文化,有这样一种文化传统,包括民族包容,什么样的东西好,我就把这个东西拿来,不管是汉族的还是什么民族的,包括国外的。刚才曾老师讲得非常对,这个应该上升为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与东巴文化、纳西族的人文风情和整个内地的文化沟通,都有关系。纳西同胞生活过得非常好,当然也得益于改革开放,旅游起来了,很多家庭旅馆都是星级的,非常卫生。包括在丽江城看到的小客栈,非常棒、非常干净。
我看了这部戏有12个字的感受:“文化包容、民族团结、审美佳作。”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文联在昆明开过一次会,叫“全国少数民族影视题材创作研讨会”。在那个会上我也有一个发言,中国少数民族影视剧创作的最高原则,无论你意识到还是没有意识到,其实都是政治第一的。最近这些年我国边疆地区有一些不平静,出了很多事,现在仍然是,或多或少,有时候媒体披露了,有时候媒体没有披露。在这个时候,纳西族同胞、纳西文化,包括《木府风云》这部非常优秀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艺术佳作。这部剧作也是有很高的国情认识意义的作品。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因为我们知道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云南有25个少数民族,纳西族能够在西南边陲屹立这么多年,而且在新的时代他们还在继续自己的辉煌。我的朋友白馆长,他是民间博物馆的馆长,他把这个博物馆办得非常好,中央的领导、省市的领导都去考察参观过。另外,他们个人生活过得很富裕、非常好,他自己有一栋楼马上建起来,建筑面积是400多平方米。刚才曾老师也说,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历史的主旋律不是这样的。当然有时候你说主旋律,在那个时候可能是偏的,比如“文化大革命”极“左”,可能有点偏。但在前半段有原因,比如新中国刚建立,帝国主义的封锁,对我们打压严重,把我们逼到很尴尬的地步,所以后来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包括有国家历史的局限,还有个人的局限,以及历史对它的打压,所以形成整个国家的那么一种态势。对我们后来人来讲,反思那段历史就是不要重复它。1978年以后,中国之所以发展那么快,在全球都有很强的话语权,第一次是1998年,第二次是2008年,两次金融危机,再就是今年,在G20峰会上,我们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所有这些都是因为中华民族具有对自我创伤的修复能力,对于自我错误认识和改正的能力。我们现在在全球讲和谐,当然不是说没有斗争,对于真正的邪恶势力你不能手软,因为有些邪恶势力是不能改变的。比如木增为了木府强盛,而木隆也是为了木府的强盛,这是纳西族历史的两个方面。除了和以外,有时候该斗争还是要斗争的,因为实际在历史上,当时依附明朝也好,实际上是为了抵御外族侵略,这也体现出一种高度的政治智慧和生存哲学。
纳西族文化是非常丰富的,包括戏里写到木增和阿勒邱的爱情,大家如果去过丽江,可能对殉情也是有所了解的。最多的时候,二三十对一块约好去殉情,这也是很绝的。
YYB:还有殉友情的,不光殉爱情。
路海波:斗争也是为了和谐,只有斗争才有和谐。现在纳西族又自由了,当然现在也不用殉情了。我们看到木府的“玉花园”,它的“玉”是翡翠玉石的“玉”,而不是皇家的“御”。到了雍正元年(1723年),清廷把土司给废了,木府也就慢慢衰落了。当然这是另外一个话题,咱们不说。总而言之,刚才曾老师讲的,我觉得很好、很同意,包括仲主席讲的,这个戏切入点小,从后宫斗争开始切入。仲主席对历史非常熟悉,包括黄巾军起义,董卓到洛阳,引起东汉大乱,其实也是跟后宫有关系。刚才说到孝庄也好,罗氏宁也好,潘虹演的罗氏宁很厉害,她是一个开明的、后宫的、镇宅的、明智的领导。包括木青这个人物也不简单,他跟弟弟表面上看起来一文一武,但他在木府里也有自己的势力。我觉得编剧很有意思,这个戏写得很复杂,其实也是很简单的,每一对兄弟都是纳西族的两个方面,包括木增和木坤。文化包容使东巴文化和纳西族在西南边陲屹立七八百年,这里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总结。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就是民族团结。现在中华民族又处在一个昌盛辉煌的高峰,在历史上,无论是西汉,还是唐朝、早期的宋朝、明朝的一段时期,现在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是最强盛的,我们更应该强调民族团结,因为我们知道世界不平静、不安宁。在我们艺术创作的大花园里,百花齐放,其中民族题材的艺术作品,包括文学,包括其他的艺术作品,如美术、音乐、舞蹈,具体到我们讲的影视,我觉得对于好的作品我们应该给予高度肯定和坚定支持,尤其是影视艺术。不说别的,好莱坞,尤其今年上半年,中国电影票房受好莱坞冲击很大,有人用了“全军覆没”四个字来形容。在这个时候,我们的电视剧能够有非常好的少数民族题材的作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弥补了电影票房在这方面的遗憾,改变了让我们感到有一点担忧的这样一种情况,特别是《木府风云》出来。因为有一个数字,上半年12部好莱坞电影,包括3D大片,票房是27亿人民币,我们17部国产影片只拿到4亿票房,除了《黄金大劫案》过亿以外,其他都没有很好的表现。而12部好莱坞大片,他们拿到的票房是27亿,这是一个很大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个人还是观众,都希望我们的电视剧始终保持一个非常好的势头。刚才央视八套的领导也介绍了,很多作品都保持在前三名,其中少数题材的影视作品也是功不可没的。我们也期待《木府风云》在这次播出当中能够获得好的收视成绩。另外,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加大宣传力度,就像我讲的背景情况一样。
仲呈祥:这个收视调查,又不包括我们,有什么用啊!
路海波:收视人群调查应该有各个方面的代表,包括在座的仲主席这样的领导,也应该平等对待,应该一视同仁。
仲呈祥:我们在收视上的话语权,早就被剥夺了。
路海波:第三点,它是一部审美佳作。我们也不讳言,好看是第一位的,前面我讲大的方面,它的主题、文化内涵,在座很多领导、专家都谈到了,当然刚才我也谈到了,这里尤其要谈谈艺术创作上的特点。
作为一部审美佳作特点有三个,第一个是个性人物,第二个是复杂性格,第三个是深邃的思想。个性人物,其实用的是最简单的、观众最喜欢的二人对立的人物组合,包括人性的两个方面,当然不是正和邪的关系,比如兄弟俩是文和武的关系,讲儒雅和刚烈。这个剧有两条线,一条是后宫之争,女人争宠、争爱、争位置,罗氏宁居高临下,她裁判、动用家法。另一条就是兄弟之争。当然还有一种力量是以西和为代表的。
阿勒邱在后宅成长过程当中,她怎么从侍女成为土司所爱,经历了非常凶险的人生转折之后,成为纳西族崇拜的女神形象。据说披星戴月就是纳西妇女特有的披肩,我们在木府里看到,木府最大的殿顶上,除了中间的龙以外,左边和右边一个是太阳、一个是月亮,下面是北斗七星。纳西妇女天没亮就出去,天黑了才回来,披星戴月。另外,个性人物,每个人物都有特性,阿勒邱就是善到极致,西和就是坏到极致。电视剧往往是以45岁以上的家庭妇女为主要收视群体,所以往往要表现出好要好到极致,坏要坏到极致。但是也有一些人物是为利益、情感所要挟。比如阿室于被西和掌控,为什么木增原谅她呢?就是因为她的爱人被西和掌控。天下人性有很多共通的地方,你说是普世价值也行。在这里虽然是个性人物,但是在某种意义上也带有一种普遍特点,这个普遍特点看起来跟个性有点对立,其实是不对立的,人性就是由个性和普遍特点构成的。
再就是这部剧反映了复杂性。你说阿勒邱复杂不复杂?也很复杂,但主要是善,否则很多东西就说不通了。另外,其他人物也都一样。最复杂的有这么几个人物,罗氏宁代表的是纳西的政治文化,她的领导艺术、内修外治,对内、对外肯定是不一样的,家法必须得严。我们到木府看一下,它的规制非常严,后宅就是后宅。一方面在当地是土皇帝;另一方面跟中央政府要保持一致,既要显出自己在当地的威严,同时不要让中央政府产生疑虑、疑心,里面有很多高超的处理。
最后,是这种剧表现出深刻的思想。一方面在很商业化的叙事框架底下,对人物大恶大善做了极致化的处理;另一方面体现出核心的价值,就是民族团结、民族要和谐。只有这样,大家和小家的关系才能处理好。其实所有民族都一样,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且拥有它应该有的话语权。这是非常重要的。
我除了非常推崇这部作品以外,还有一点建议,如果有些地方处理得更细致一点可能会更好。比如西和这个人物,到底要不要让他露出我不是阿勒邱的舅舅的面目?如果阿勒邱的舅舅这么坏,阿勒邱怎么可能这么好呢,会不会编剧可能认为对纳西族造成负面的感觉?所以把西和安排成是一个边匪。那么他如果是边匪,他是大头目还是小喽啰?他和阿勒邱到底是什么关系?如果说他个人跟木府没有仇恨,他至于对木府这么深恶痛绝吗;如果他只是小喽啰,更没有必要这样。
蒋晓荣:这个人物是边匪,他要把木府破坏掉。
于荣光:我们确实在这方面陷入两难境地,这种处理有点草率,但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比如刚才有老师提出这个好,您提出反对意见。我们在描写纳西族历史的时候,发现用这种真情来描述它比较好,为什么要出现这么一个人,因为这是很极致的,是相克的,所以我们宁可有一些小瑕疵。
蒋晓荣:完美爱情。
路海波:我接受他们的解释,因为这不是大问题。咱们在这儿是在研讨,有一些个人的感觉,如果这样的话,能更好一点,所以我就提出来了,这个不妨碍整个戏非常出彩。就像咱们经常用的那个词说的,小的瑕疵瑕不掩瑜,非常棒。我在家里跟我太太一起看这个戏,非常喜欢,我们属于观众当中比较少的,跟仲主席一样,广大观众的反应我也看了一些,非常火爆,再一次祝贺。谢谢。
王丹彦:谢谢路海波教授。下面掌声欢迎黄艾禾老师发言。
黄艾禾(《中国新闻周刊》主笔):我原来刚入行的时候是影视记者,后来做专题,好久没有开这种会了,这次把片子送来看,看到很多老朋友。前面大家说得太充分了,我没有太多可说的。
丽江很多人都去过,以这个为题材拍一部片子,天生就有号召力。木府的精美、壮阔,站在上面看整个丽江城,不知道后面是怎样的故事,现在有这么一个故事出来,会很有号召力的。这是第一个感想。
第二个感想,拍一个民族题材的戏,会有很多限制,现在民族问题一直是比较敏感的,所以拍这样的剧一定有很多限制。但如果这个戏变成一个宗教政策的说教,这个戏就没法看了,但这个戏还是很好看的,有非常多的娱乐因素。我们说里面有宫斗或者有权力、阴谋、爱情,现在比较流行的娱乐因素,这里全都有,娱乐因素是很丰富的,所以一播出来才有那么高的收视率。
第三点感受,我们要和谐、和为贵,最后阿勒邱是以宽容和仁慈征服一切,是拿这个收住的,这是和宫斗不一样的地方,比较有特色。
王丹彦:下面掌声欢迎艺委会评论员陈芳点评。
陈芳(《中国电视》杂志高级编辑、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评论员):看了这个戏以后,首先一点,我很喜欢这个戏,特别是这个戏的后半部分。这个戏在创作上有两个意义。一个是用活动的影像,用电视剧的形式正面表现和讲述纳西族最高统领的木府纷争、纳西族的古老文化、民风民俗以及自然风光,《木府风云》是我们目前在电视荧屏上看到的第一部电视剧,可能也是唯一一部。从这个意义上讲,《木府风云》的创作具有开创性的价值,而且也在电视剧的家族谱系上填补了一个空白。第二个意义,这部戏除了讲述木府家族内部的权力之争,以及木府内外盘根错节、复杂多变的恩怨情仇和纯美善良的爱情故事以外,还讲述了以木增为代表的木府土司对丽江的统治,对中原文化、孔孟文化的引进,以及对道教、禅宗、艺术等各种文化习俗的引进,在保证边疆长治久安,促进各民族同胞的文化交流,消除隔阂与误解,和睦相处,相互促进,倡导各民族同胞亲如兄弟方面做出非常大的贡献,极大地彰显出民族和谐的力量,使得这部作品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快节奏取胜的作品,具有更高层面的文化价值和深远意义,具有与时下所倡导的社会和谐稳定、各民族经济文化共同繁荣发展、56个民族是一家这样一种社会价值观高度契合的品质。剧中几首纳西族民歌非常好听,而且服饰也很漂亮。
因为对《木府风云》这部电视剧的解读和诠释的角度可以有很多层面、视角,我有两点突出的感受。第一点感受,近年来,中国电视剧创作者们都在自觉、努力地探索电视剧的类型融合与创新发展之路,逐步找到成熟的类型剧的创作模式,并且融入悬疑侦破、爱情时尚等各种娱乐元素,把主流价值观的彰显,通过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加以诠释,那么这一点在这部作品当中,我觉得表现得非常充分。这种融合混搭也是电视艺术的一种创新,比如剧中有很多武打场面,在拍摄手法上运用升格、降格、停顿等多种手法,使武打场面非常好看,很显然这里融入了武打片的创作技法和思路。还有比如剧中第11集、第12集重点讲述阿勒邱、木增等潜入金矿,调查金矿的真相,这里融入了很多我们所常见的悬疑侦探剧的编辑技巧在里面,比如木罗的真实身份,逃跑的矿工跟木罗的关系,他为什么以这样一种形象出来,等等。还有阿室于要伤害阿勒邱的时候,就在举起剪刀的时候,镜头切到一双脚,一步步接近阿室于,这双脚是谁?这个人是来帮助阿室于还是阻止她?还有水渠的传信,这些都是悬疑侦探剧的拍摄手法,等等。还有木增和阿勒邱之间至纯至圣至善的纯美爱情描写,理想化色彩非常浓,又让人看到当下言情剧和偶像剧的影子。包括后宅宅主之位的争斗,这种尔虞我诈、钩心斗角,让我们看到后宫戏的影子。所以说《木府风云》是融合各种创作元素,而且是融合得非常好的一部作品。
第二点感受,在结构上,这个剧结构线索庞杂、人物关系复杂,最大的主线是西和和阿勒邱复仇的故事。在这个主线之下穿插了非常多的复线,这里有阿勒邱和阿室于、阿照的关系,有山匪、地质学家等的关系。但是非常难能可贵,在这些纷繁复杂的线索中,都做到泾渭分明、杂而不乱,使整个作品的叙事脉络非常清晰、自圆其说。再有一个方面,由复仇和谋杀带来充满紧张、悬疑、惊恐的氛围当中,编导非常聪明、非常有智慧地穿插了木增与阿勒邱之间具有童话气息的圣洁、纯粹的爱情故事,用他们的爱情和相对舒缓的节奏,与命悬一线的快节奏形成对照,这是在叙事上非常大的特点,做得非常好。前面很多老师对这部作品的优点分析得非常到位,我也都赞同,因为非常喜欢这部作品,所以看得比较细,下面有几点不是很满意的地方,提出来与各位老师、专家,还有主创人员进行探讨。
其一是,第5集全家人在木府祠堂祭祖的时候,祭祖现场有阿勒邱出现,这个不应该,因为阿勒邱是木府的侍女。阿勒邱和阿照都是非常普通的女孩,之前剧中也没有交代过,这两个人在进入木府之前有非常好的受教育的背景,让这两个人掌管金矿,两个人不仅胜任,还做得非常出色,这里是不是欠一个交代,大家也不是很清楚。还有一点,我们在拍摄过程中有一些疏忽或者没有交代得很好,比如第16集,木增听到老夫人要把阿勒邱许配给阿诺为妻的时候,他任何表情都没有,就过去了,这个不太应该。从他跟阿勒邱生死相许的情况来看,即便当时已经有策划,他跟阿室于成婚之前要带阿勒邱私奔,他外表平静,但也应该通过眼神来有所表示,但剧里就这么过去了,这个不应该。如果这样的话,就对两个人生死相守的爱情少了一点铺垫。有些细节的地方可以斟酌。
其二是,刚才主创、编导说了,我觉得阿勒邱形象过于完美,哪怕我们在剧中给她增加一点反复,也并不影响这个人最终的结果都好。比如她对阿室于的态度,那么刁难她,那么陷害她,可是那么阴险毒辣,她对阿室于始终是一个态度,比如宽容、友善、亲和、委曲求全、丝毫不计较,但是哪怕安排一场戏,比如她在丈夫木增跟前哭诉一下,我们都可以看出这个人物心理的变化、心理变化的层次,但是现在没有,所以让人感觉她过于完美。还有,阿月拉也是如此,她那么爱木坤,木坤因为出征,让她照顾阿勒邱,她就毫无怨言地照顾,没有一点瑕疵。可是爱情毕竟是自私的。
当然我说的都是很小的问题,从我个人来讲,我还是非常喜欢这部作品的,就像前面几位老师说的瑕不掩瑜,这是非常有实力、有品质,制作精良的作品。我衷心祝贺该片创作,也预祝它在央视收视飘红。谢谢。
王丹彦:我们现在进入最重要的领导总结发言的环节,首先掌声欢迎云南省委宣传部LQ副部长讲话。
LQ(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委外宣办、省政府新闻办主任):非常荣幸能够在《木府风云》开播之际参加这次研讨会,首先受本片联合出品人的委托,我代表云南省委宣传部向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央电视台和我们的主创团队以及各位专家长期以来对云南的关心、支持、厚爱,表示衷心的感谢。
《木府风云》是近年来央视推出的第三部云南民族题材的大戏,这部戏是扎根丽江,已经通过我们央视的平台发向全国,我们有信心,很快这部戏会誉满全国。我作为来自云南的代表,对这部戏也有特别的感情。刚才各位专家分别从人类学、历史学、美学、哲学、民族学等各种高度、角度对这个戏做了深刻的、充分的评论,这些我非常赞同,而且也深受启发,戏内戏外同样精彩。我在这方面也不专业,各位专家说的,我就不再赘述了,我就从云南的角度,谈谈这部戏对云南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木府风云》这部戏是创造性地找到了一条民族文化、现代化、时尚化、大众化,甚至博学化的道路。因为我们讲民族是世界的,民族是历久弥新的,但民族只有不断注入新鲜活力,才能与时俱进。我们现在感觉《木府风云》这部戏把民族的题材和流行的元素巧妙地融合、融汇、贯通、交织,以一种愉悦的方式去宣传、推广我们云南丽江的民族文化符号,为小到类似的题材,大到云南文化走出去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我昨天用一天的时间一口气把40集看完,直到现在感到还是余音绕梁,是非常轻松的方式。听了专家的高度评论,我既愿意从国家、民族的角度去提炼、升华这部戏,也愿意从普通观众的角度来轻松享受这部戏。
第二点,在偶像剧、情感戏这么一部大剧中,自始至终贯穿着民族融合、天下归心的主线。对于云南现在作为边疆稳定、民族和谐的示范区,有着非常强烈的现实意义,说明主创团队心中有大局、胸中有大意。
第三点,纵观全剧,从建筑、风景、歌舞、民俗等方面,勾勒了一幅纳西族民族文化大观园的全貌,也是把丽江博物馆非常生动鲜活地搬上了荧幕。正像刚才仲主席所说,相信随着这部戏的热播,丽江木府一定可以掀起第二次全国关注的热潮。而且阿勒邱一定会像很多年前的一部戏《阿诗玛》一样,成为第二个少数民族真善美的符号。特别是这部戏的名字非常好——《木府风云》,带有鲜明的地域特征,这是对我们丽江最具艺术性的广告宣传,我们求之不得。非常感谢主创团队为丽江人民、云南人民、全国人民奉献了这部大戏,我们云南省委宣传部也会根据省里对重大题材创作的优惠政策,对这部戏后期予以重奖。
大家都知道,云南是影视创作的天堂、沃土、富矿、海洋,因为大家都是云南的老朋友,我们很希望以这部戏的热播为契机,继续和央视电视剧频道携手,继续和海润、荣光公司加强合作,借助央视电视剧频道机制创新的东风,把我们云南变成央视电视剧频道的生产基地,我们也期待着荣光在云南找到更多的灵感,也希望在座专家更多关心关注支持云南。
最后,我再呼应一下仲主席的一个建议,我们建议将来类似这么好的题材,完全可以在一套播出,不但可以在一套播出,而且完全可以翻译成东南亚、南亚这些国家的语言播出,这是非常好的外宣题材,我们要让这部戏走出国门。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王丹彦:谢谢LQ部长。下面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LJS司长做总结发言。
LJS(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司长):我简单讲几句。今天的研讨会开得非常好,专家们对这部电视剧给予这么高的评价,对一部大众电视剧能够上升到历史、文学、哲学的角度来探讨,确实是非常不容易的。民族题材电视剧受到专家这样赞扬的作品是不多的,这部作品的历史哲学意识,是另外一种历史真实,这是电视剧要提升思想文化品格触及的文化层面,大家能够在这些层面的话题上提供研讨的材料,说明我们电视剧艺术文化层面空间的提升还是很大的。
这部作品,从大家的发言当中可以看得出,它不仅仅是一部作品的成功,它对我们整个电视剧创作都有很多启发和意义。比如央视讲到,通过这部作品探讨和研究关于央视如何购剧、播剧新的模式和思路,这个很好。因为有些题材在我们市场化制作的层面过程当中,确实不具备市场竞争的优势,比如我们经常讲的少儿题材、民族题材、教育题材,等等,在这样一种情况之下,这些题材又是我们创作当中不能缺少的,所以特别希望大家参与到对这类题材的支持当中,也需要通过市场方式介入创作来给予一定的支持。如果没有这个层面的加入,我们就不会有这样的作品诞生。当然我们制作方海润公司作为非常有经验的公司,拍了很多优秀的作品,他们对这类题材的把握,也体现了民族影视企业对社会文化的担当。在这些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才有这部作品的诞生,才能使这部作品具有这么多值得研讨的方面。
刚才大家谈到的这部作品的成功当中,我觉得它还有一个示范意义。民族题材在我们的创作当中历来被市场认为是风险比较大的题材,是把握难度比较大的题材,是不大容易写得好看的题材。现在我们有这样一部作品摆在这里,等于有了一个样本,等于我们不但有这样的题材,而且把这样的题材把握得很好,拍得很好看。由于有民营企业的积极性、有组织领导部门的参与力度,还有政府部门对题材的提倡,以及电视台在播出上的积极关注和扶持,它应该是很有竞争力的题材。在以往的文艺成功样式当中,民族题材曾经也出过许多精品,特别是作为云南这样一个少数民族资源非常丰富的省份,“文化大革命”之前出过《阿诗玛》《五朵金花》,在这样一种前提下,我们这样一部作品的成功,为民族题材创作树立了榜样。
在对电视剧题材的把握、对题材价值导向的开掘上,这个剧也有借鉴意义。现在大部分商战剧、家族剧、年代剧,反复表现复仇的主题,在价值观上有些偏差,比如有仇不报非君子,以血还血、以牙还牙,这些作为江湖信条的东西充斥在复仇题材的开掘当中,有时候对观众的引领有些负面作用。复仇的题材照样可以写成和谐的题材,这是我们作品在思想上的核心价值,我们可以向着更有文化层次、有精神引领、有价值追求的层面上升华。还有很多专家提到人性的光辉、完整的故事、精彩的表演,这些都是必备的因素。刚才仲主席提到央视一套跟八套的问题,我觉得我们这个作品播好了,央视的平台是我们的最高平台,播得好,我们再努力努力,让它有更大的传播面。
【注释】
[1]除与会发言者外,还有以下代表参加会议:中央电视台项目部综合组组长杨蔚,项目部主任、本剧主任编辑谭洁,项目部主任、本剧责任制片林刚,节目部节目统筹组组长郭婷,丽江古城博物院院长黄乃镇,丽江古城博物院副院长陈桂云,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研究部主任陈超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编辑部主任陈玮,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组联部高级编辑周红文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