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区域城镇化水平与城乡规划知识

区域城镇化水平与城乡规划知识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区域内部一种结构变动的过程,不同时期区域城镇化的程度一般用“城镇化水平”或“城镇化率”来表示。一般用区域内城镇实体地域的人口数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来表示区域城镇化水平。外延型城镇化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城镇化类型,在大中小各级城市的边缘地带都可以看到这种外延现象,这一正在进行外延型城镇化的边缘地带被称之为城乡接合部。一般将同步于经济发展的城镇化称为积极城镇化,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城镇化称为消极城镇化。

区域城镇化水平与城乡规划知识

(一)城镇化的概念

1.城镇化的定义

城镇化,或称城市化,是当今世界上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是区域发展过程中涉及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过程。城镇化概念具有内涵的广泛性和过程的复杂性的特征。城镇化是城市对农村影响的传播过程、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加和每个集中点的扩大),也是城镇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例提高的过程。

作为区域内部一种结构变动的过程,不同时期区域城镇化的程度一般用“城镇化水平”或“城镇化率”来表示。一般用区域内城镇实体地域的人口数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来表示区域城镇化水平。

2.城镇化现象的空间类型

(1)向心型城镇化与离心型城镇化。以大城市为中心来考察城镇化现象,即会发现存在着向心与离心两种类型的城镇化。

1)向心型城镇化:城市中的商业服务设施以及政府部门、企事业公司的总部、银行、报社等脑力劳动机关,都有不断向城市中心集聚的特性,这就是向心型城镇化,也称集中型城镇化。

2)离心型城镇化:与上述部门相反,有些城市设施和部门则自城市中心向外缘移动扩散,这被称之为离心型城镇化,也称扩散型城镇化。向心型城镇化促使城市中心土地利用密度升高,向立体发展,形成中心商业事务区。离心型城镇化导致城市外围农村地域变质、城市平面扩大。

在大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出现一些离心方向的扩散现象。郊区化和逆城市化都属于离心性的城镇化现象。

(2)外延型城镇化与飞地型城镇化。按照城市扩展形式的不同,还可分出外延型和飞地型两种类型的城镇化。

1)外延型城镇化:如果城市的向外扩展,一直保持与建成区接壤,连续渐次地向外推进,这种扩展方式称之为外延型城镇化。

2)飞地型城镇化:如果在推进过程中,出现了空间上与建成区断开,职能上与中心城市保持联系的城市扩展方式,则称为飞地型城镇化。

外延型城镇化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城镇化类型,在大中小各级城市的边缘地带都可以看到这种外延现象,这一正在进行外延型城镇化的边缘地带被称之为城乡接合部。飞地型城镇化一般要在大城市的环境下才会出现。因为大城市的人口、用地规模已十分庞大,各类城市问题较多,如果继续采取外延型的发展方式,将使各种矛盾更为尖锐。在此情况下,通常采取跳出中心城市现有边界,到条件适宜的地理位置上去发展,用以分散中心城市的压力,有的则形成大城市郊区的卫星城镇。

(3)景观型城镇化与智能型城镇化。

1)景观型城镇化:是传统的城镇化表现形式,也称直接城镇化,指城市性用地在地域空间上逐步扩大的过程。

2)智能型城镇化:是当代出现的一种新的城镇化表现形式,城镇化指的是现代城市功能在地域系列中发挥作用的过程,这种城镇化表现了地域推进的潜在意识,不从外观上直接创造密集的市区景观,如郊区化、逆城镇化、农村城镇化。

(4)自上而下型城镇化与自下而上型城镇化。

1)自上而下型城镇化:是指国家投资于城市经济部门,随着经济发展产生的劳动力需求引起的城市化。

2)自下而上型城镇化:是指农村地区通过自筹资金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业生产活动,首先实现农村人口职业转化,进而通过发展小城市,实现人口居住地的空间转化,自下而上型城镇化道路是我国城市化的重要途径。

(5)积极型城镇化与消极型城镇化。

一般将同步于经济发展的城镇化称为积极城镇化,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城镇化称为消极城镇化。

3.新型城镇化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规定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

(1)推动小城镇发展与疏解大城市中心城区功能相结合。

(2)大城市周边的重点镇,要加强与城市发展的统筹规划与功能配套,逐步发展成为卫星城。

(3)具有特色资源、区位优势的小城镇,要通过规划引导、市场运作,培育成为文化旅游、商贸物流、资源加工、交通枢纽等专业特色镇。

(4)远离中心城市的小城镇和林场、农场等,要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发展成为服务农村、带动周边的综合性小城镇。

历年真题

1.下列关于新型城镇化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2019-94]

A.推动小城镇发展与疏解大城市中心城区功能相结合

B.大城市周边的重点镇纳入城区,实现空间一体化

C.具有特色资源、区位优势的小城镇培训成为专业特色镇

D.远离中心城市的小城镇发展成为服务农村、带动周边的综合性小城镇

E.大城市周边地区通过撤县设区,快速提高城镇化率

【答案】ACD

【解析】《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第十二章(促进各类城市协调发展)第三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推动小城镇发展与疏散大城市中心城区功能相结合;大城市周边的重点镇,要加强与城市发展的统筹规划与功能配套,逐步发展成为卫星城;具有特色资源、区位优势的小城镇,要通过规划引导、市场运作,培育成为文化旅游、商贸物流、资源加工、交通枢纽等专业特色镇;远离中心城市的小城镇和林场、农场等,要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发展成为服务农村、带动周边的综合性小城镇。

2.下列关于中国城市边缘区特征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2018-49]、[2017-59]

A.城乡景观混杂 B.城乡人口居住混杂

C.社会问题较为突出 D.空间变化相对迟缓

【答案】D

【解析】中国城市边缘区即为城市郊区,城市郊区是城乡景观过渡区,外来务工人口的聚集区,居住人口复杂,社会问题较为突出,A、B、C选项正确。城市郊区在近些年是城市开发的主战场,空间变化相对较快,D选项错误。

3.下列关于城镇化空间类型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2018-50]

A.向心型城镇化也称集中型城镇化

B.郊区化属于离心型城镇化

C.城市“摊大饼”式发展属于外延型城镇化

D.“城中村”属于逆城镇化

【答案】D

【解析】逆城镇化,是指城市人到农村买地购房导致人口从城镇往农村回流的现象。显然,“城中村”不属于以上特点,不是“逆城镇化”。

4.《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其主要是指( )[2017-60]

A.扩大城市范围 B.提升城市职能 C.优化城市结构 D.完善城镇体系

【答案】D

【解析】《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在完善城镇体系方面提出,“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5.从城镇化进程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是否同步的角度,可以将城镇化分为( )。[2014-60]

A.积极型城镇化与消极型城镇化 B.向心型城镇化与离心型城镇化

C.外延型城镇化与飞地型城镇化 D.新型城镇化与旧型城镇化

【答案】A

【解析】从城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是否协调的角度来讲,城镇化可分为积极型城镇化和消极型城镇化。二者相协调的称为积极型城镇化,反之,城镇化过快或者过慢都称为消极型城镇化。

6.下列关于外延型城市化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2012-63]

A.城市离心扩散渐次地向外推进

B.城市“摊大饼”式发展

C.城市人口向外部迁移

D.外延型城市化的边缘地带被称为城乡接合部

【答案】C

【解析】外延型城市化中心区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城市围绕中心城区发展,城市人口仍表现为向城市中心集聚。

7.下列关于城镇边缘区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2012-68]

A.城市景观向乡村景观转化的过渡地带 B.城市建设区外围变化相对迟缓的地区

C.城区和郊区交错分布的接触地带 D.城市和农村的接合部

【答案】B

【解析】城市建设区外围变化相对迟缓的地区不一定是城镇边缘区,比如城市呈多极点开发,但是在极点中间形成的城中村已经属于城市区域甚至是城市的中心区。

8.某地区2009年末区域总人口为100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490万人;2010年末区域总人口为1100万人,其中城镇总人口为550万人。下列关于该地区城镇化率变化的表述,哪项是正确的?( )[2011-60]

A.增加一个百分点 B.增加1%

C.增加6% D.增加2.04个百分点

【答案】A

【解析】2009年的城镇化率:490/1000=0.49,2010年的城镇化率:550/1100=0.5,所以城镇化率增加了一个百分点。

9.下列关于城镇化率概念的表述,正确的是( )。[2011-64]

A.城镇常住人口占城镇总人口的百分比 B.城镇流动人口占城镇总人口的百分比

C.城镇户籍人口占城镇总人口的百分比 D.城镇常住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百分比

【答案】D

【解析】城镇化率(城镇化水平)通常用市人口和镇驻地聚集区人口占全部人口(人口数据均用常住人口而非户籍人口)的百分比来表示,用于反映人口向城市聚集的过程和聚集程度。(www.xing528.com)

10.关于城市化的有关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010-32]

A.城市化的概念于1867年由西班牙工程师赛达在《城市化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

B.从城市化的转化主体看,城市化可分为城市化Ⅰ和城市化Ⅱ

C.城市化是一个由乡村向城市转化的复杂过程,其复杂性在于转化的主体和转化的过程

D.城市化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答案】B

【解析】从城市化的转化主体看,城市化可分为有形城市化和无形城市化;从城市化的过程看,美国学者弗里德曼将城市化过程区分为城市化Ⅰ和城市化Ⅱ。

(二)城镇化曲线

1.概念

诺瑟姆把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过程概括为一条稍微被拉平的“S”形曲线,并把整个城镇化过程分成三个阶段:①城镇化水平较低、发展缓慢的初期阶段;②人口向城镇迅速集聚、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的中期加速阶段;③进入高度城镇化以后城镇人口比重提高速度趋缓甚至停滞的后期阶段(见图6-1)。

图6-1 城镇化过程曲线

福拉斯蒂埃把人类文明分为三个时期:①以第一产业或农业为基础的文明;②以第二产业或工业为基础的文明;③以第三产业或服务业为基础的文明。与城镇化过程相对应的第二时期被看作是第一和第三阶段之间的过渡。其间,第一产业的比重稳步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先上升,达到高峰之后又趋于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稳步上升。按照三个产业地位的消长关系又可以把第二个时期细分为起飞、发展和完成三个阶段。值得注意的是第三产业的发展过程也是S形曲线。此外,人口的增长过程从高出生高死亡的原始人口再生产阶段到高出生率死亡率的高增长的传统人口再生产阶段和低出生低死亡的现代人口再生产阶段,也具备三个阶段的特点。其中第二阶段又可分为出生率稳定、死亡率迅速下降的前增长阶段和死亡率稳定、出生率下降的后增长阶段。总人口增长过程也近似于S形曲线。

2.城镇化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期阶段),国民经济中农业占很大比重,乡村人口占绝对优势,农业生产水平较低,人口增长还不是太迅速,乡村地区的人地矛盾不突出。现代工业规模较小,城镇发展还处在缓慢积累的阶段。这时城镇的拉力和农村的推力都缓慢释放,城镇化水平缓慢提高。

第二阶段(加速阶段),随着工业化基础的逐步建立,经济实力有所增长,各项建设的规模和速度明显超过前一阶段,城镇需要大量劳动力。同时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由于死亡率下降导致农村人口增长加快,农村推力也加大。这一时期人口从乡村向城镇的转移速度明显加快,反映在城镇化进程上,呈现为城镇化水平提高速度加快,城镇人口比重从百分之三四十较快提高而达到百分之六七十。

第三阶段(后期阶段),城镇化进程又步入一个相对缓慢的后期阶段。这一时期,全社会的人口增长进入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的现代人口再生产阶段。在经历了前一时期的快速转移之后,乡村地区的人口压力趋于减小,而城镇的经济增长开始转向以资金、技术密集型为主的生产方式,对劳动力的需求开始减小。同时,由于城乡发展水平的整体提高和城乡差异的缩小,城镇的吸引力也有所下降。反映在城镇化进程上,呈现为城镇化水平提高速度放缓。

历年真题

1.按照城镇化进程的一般规律,当城镇化率接近百分之六七十后的特征为( )。[2019-50]

A.增速放缓 B.缓慢提高 C.减速放缓 D.提高速度

【答案】A

【解析】城镇人口比重提高到百分之六七十之后,城镇化进程步入一个相对缓慢的后期阶段,呈现为城镇化水平提高速度放缓。

2.按照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一般规律,当城市化超过50%时,城市化速度呈现下列哪种特征?( )[2013-63]

A.缓慢增长 B.均速增长 C.增速逐渐放缓 D.增速持续增加

【答案】C

【解析】城镇化阶段性的一般规律是:第一阶段为城镇化的初级阶段,一般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20%左右,城镇人口增长缓慢;第二阶段城镇化进程速度加快,当城镇化水平为30%~35%时出现持续递增的加速度,S曲线呈指数曲线攀升,一般到50%左右出现城镇化拐点,城镇化加速度开始递减,城镇化的边际成本将逐渐增大,但城镇化率还是上升的,一直持续到城镇人口超过70%以后才进一步趋缓。

(三)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

一个国家的城镇化水平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国土面积大小、人口多少、资源条件、历史基础、经济结构、城乡划分标准等。在这些因素中,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

1.区域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关系

诺瑟姆早在1975年就注意到了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指出二者之间是一种粗略的线性关系,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镇化水平也越高。后来一些学者利用多个国家数据进行定量分析,验证了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发现二者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正相关关系,而是呈对数相关关系。

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要符合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需要,否则将违背规律、出现不协调的现象和问题。从城镇化进程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是否同步的角度,可以考察城镇化的发展效果,可以有积极性城镇化与消极性城镇化两种类型。与经济发展同步的城镇化称之为积极型城镇化,又称健康的城镇化。反之,先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城镇化,称为假城镇化或过度城镇化,这种城镇化往往会导致人口过多涌进城市,城市基础设施不堪重负,城市就业不充分等一系列问题;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需要的城镇化则为低度城镇化,往往会导致城市产业发展不协调,城市服务能力不足,乡村劳动力得不到充分转移等一系列问题。过度城镇化和低度城镇化都属于为消极型城镇化,又称病态城镇化。

2.区域发展政策与城镇化格局的空间差异

区域城镇化水平的提高除了受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之外,一定时期内区域之间城镇化水平相对关系的变化还会受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和生产力布局的直接影响。

我国省域单元城镇化水平格局的空间特征也明显受到生产力布局和区域发展政策的影响。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省域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差异呈现为“北高南低”的格局,而改革开放后逐步演变为“东高西低”。

历年真题

1.下列关于中国城镇化进程中表述错误的是( )。[2019-62]

A.城市社会空间分异剧烈

B.大量农村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

C.户籍人口城镇化率高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D.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存在差异

【答案】B

【解析】我国的城镇化以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为主,进城人口的城镇化依旧是城市化的主力,B选项错误。贫富差距拉大、职业分类分化都加大了城市空间分异,其程度越来越剧烈,A选项正确。由于户籍制度,一般而言,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高于常住人口,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也享受不同的城市公共服务,C、D选项正确。

2.下列属于过度城镇化的现象是( )。[2019-93]

A.人口过多涌进城市 B.城市就业不充分

C.城市基础设施不堪重负 D.乡村劳动力得不到充分转移

E.城市服务能力不足

【答案】ABC

【解析】过度城镇化导致人口过多涌进城市、城市基础设施不堪重负、城市就业不充分等一系列问题。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需要的城镇化则为低度城镇化,往往会导致城市产业发展不协调,城市服务能力不足,乡村劳动力得不到充分转移等一系列问题。

3.下列哪项不符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的“让中西部地区广大群众在家门口也能分享城镇化成果”的要求?( )[2018-48]

A.培育发展一批城市群

B.培育发展一批区域性中心城市

C.促进边疆中心城市、口岸城市联动发展

D.将中西部地区人口集中到城市

【答案】D

【解析】中央城市工作会议2015年12月20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会议中提到,要优化提升东部城市群,在中西部地区培育发展一批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促进边疆中心城市、口岸城市联动发展,让中西部地区广大群众在家门口也能分享城镇化成果。

4.下列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特征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2017-58]

A.城镇化经历了起点低、速度快的发展阶段

B.沿海城市群成为带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平台

C.城镇化过程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D.城镇化过程缩小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答案】D

【解析】随着城镇化的进行,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进一步加大。

5.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过度城镇化?( )[2013-60]

A.人口过多涌进城市 B.城市基础设施不堪重负

C.城市就业不充分 D.乡村劳动力得不到充分转移

【答案】D

【解析】与经济发展同步的城镇化称为积极型城镇化,又称健康的城镇化。反之,先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城镇化,称为假城镇化或过度城镇化,这种城镇化往往会导致人口过多涌进城市,城市基础设施不堪重负,城市就业不充分等一系列问题;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需要的城镇化则为低度城镇化,往往会导致城市产业发展不协调,城市服务能力不足,乡村劳动力得不到充分转移等一系列问题。过度城镇化和低度城镇化都属于为消极型城镇化,又称病态城镇化。

6.下列关于当代中国城市化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2012-66]

A.新中国城市化进程波动大 B.城市化动力机制由一元转变为多元

C.城市规模结构变化明显 D.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不大

【答案】D

【解析】当代中国城市化程度出现了地域差异,东部沿海城市发展迅速,而西部偏远地区发展缓慢,省际差异大。

7.下列关于城镇化的表述,错误的是( )。[2011-68]

A.先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城镇化称为过度城镇化

B.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城镇化称为低度城镇化

C.与经济发展无关的城镇化称为虚假城镇化

D.与经济发展同步的城镇化称为积极型城镇化

【答案】C

【解析】同[2013-60]解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