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横断面是指垂直于道路中心线的剖面。道路横断面的规划宽度,称为路幅宽度。通常即是规划的道路红线之间的道路用地总宽度。
城市道路横断面由车行道、人行道、分隔带和绿地等部分组成。根据道路功能性质和红线宽度不同,各部分可以有不同的宽度,横断面可以有不同的组合形式。
横断面规划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在满足交通、环境、公用设施管线敷设以及消防、排水、抗震等要求的前提下,经济合理地确定横断面各组成部分的宽度、位置排列与高差。
(一)机动车道设计
1.车道宽度
机动车道的宽度取决于通行车辆的车身宽度和车辆行驶过程中横向的必要安全距离。根据一般经验,城市道路机动车横向安全距离可取1.0~1.4m。一般城市主干路小型车车道宽度选用3.5m,大型车车道或混合行驶车道选用3.75m,支路车道最窄不宜小于3.0m。大型客车和载重汽车常选用较宽的车道宽度。
2.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
城市道路一条车道的小汽车理论通行能力为每车道1800辆/h。受交叉口影响,城市道路上常为间断车流,通行能力受到交叉口控制。由于影响通行能力的因素繁多,一般推荐的一条车道的平均最大通行能力如表2-4所示。
表2-4 一条车道的平均最大通行能力
靠近中线的车道通行能力最大,右侧同向车道通行能力将依次有所折减,最右侧车道的通行能力最小。假定最靠中线的一条车道为1,则同侧右方向第二条车道通行能力的折减系数为0.80~0.89,第三条车道的折减系数为0.65~0.78,第四条为0.50~0.65。
3.机动车车行道宽度的确定
(1)机动车车行道的宽度是各机动车车道宽度的总和。由于一般道路车行道是对称布置的,通常以规划确定的单向高峰小时交通量除以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来确定单向所需机动车车道数,乘以2为双向所需机动车道数,再分别套用各种车型的车道宽度相加,即得到机动车车行道的宽度。
(2)确定机动车车行道宽度应注意以下问题:
1)车道宽度的相互调剂和搭配:车道是可以相互调剂的,根据车辆的实际行驶条件还应充分考虑利用机动车道的有效宽度。在选用车道时,可以采用相互搭配的办法。如3.5m的车道和3.75m的车道及3.0m的车道在计算时可以酌量搭配。
根据各地城市道路建设的经验,双车道多用7~8m;四车道多用14~15m。
2)城市道路两个方向的机动车车道数一般不宜超过4~6条。理论分析证明:当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隔行驶时,双向4条机动车道是比较经济、合理的。
3)技术规范规定两块板道路的单向机动车车道数不得少于2条,四块板道路的单向机动车车道数至少为2条。一般行驶公共交通车辆的一块板次干路,其停靠站附近单向车行道的最小宽度应能停靠一辆公共汽车,同时通行一辆大型汽车,再考虑适当的自行车道宽度即可。
机动车车行道宽度为缘石至缘石之间的距离,包括两侧路缘带宽度和中心线双黄线或分隔带宽度。
历年真题
1.下列对机动车道通行能力的表述,哪项是正确的?( )[2018-17]
A.靠近道路中线的车道最小,最右侧的车道最大
B.靠近道路中线的车道最小,最右侧的车道次之,二者中间的车道最大
C.靠近道路中线的车道最大,最右侧的车道最小
D.靠近道路中线的车道最大,最右侧的车道次之,二者中间的车道最小
【答案】C
【解析】城市道路交通流折算为:假定最靠中线的一条车道为1,则同侧右方向第二条车道通行能力的折减系数为0.80~0.9,第三条车道的折减系数为0.65~0.78,第四条为0.50~0.65。
2.下列关于机动车车道数量的计算依据,哪项是正确的?( )[2017-15]
A.一条车道的高峰小时交通量 B.单向高峰小时交通量
C.双向高峰小时交通量 D.单向平均小时交通量
【答案】B
【解析】在一条车道的平均最大通行能力确定的情况下,通常以规划确定的单向高峰小时通行量除以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来确定单向所需的车道数,乘以2为双向所需机动车道数。
3.在城市道路设计中,支路的车道宽度一般不小于( )m。[2014-15]
A.3.00 B.3.25 C.3.50 D.3.75
【答案】A
【解析】一般城市主干路小型车车道宽度选用3.5m,大型车车道或混合行驶车道选用3.75m,支路车道最窄不宜小于3.0m。
4.城市道路中,一条公交专用车道的平均最大通行能力为( )车辆/h。[2013-17]
A.200~250 B.150~200 C.100~150 D.50~100
【答案】D
【解析】影响通行能力的因素很多。一般推荐的一条车道的平均最大通行能力如下表所示。
5.下列有关城市机动车车行道宽度的表述,哪项是正确的?( )[2013-18]
A.大型车车道或混合行驶车道的宽度一般选用3.5m
B.两块板道路的单向机动车车道数不得少于2条
C.四块板道路的单向机动车车道数至少为3条
D.行驶公共交通车辆的次干路必须是两块板以上的道路
【答案】B
【解析】大型车车道或混合行驶车道的宽度选用3.75m,选项A错误。两块板道路的单向机动车车道数不得少于2条,选项B正确。四块板道路的单向机动车车道数至少为2条,选项C错误。一块板次干路也可以行驶公共交通车辆,选项D错误。
6.在计算多条机动车道的通行能力时,假定最靠中线的一条车道为1,那么同侧第四条车道的折减系数应为( )。[2012-17]
A.0.90~0.98 B.0.80~0.89 C.0.65~0.78 D.0.50~0.65
【答案】D
【解析】靠近中线的车道通行能力最大,右侧同向车道通行能力将依次有所折减,最右侧车道的通行能力最小。假定最靠中线的一条车道为1,则同侧右方向第二条车道通行能力的折减系数为0.80~0.89,第三条车道的折减系数0.65~0.78,第四条车道的折减系数为0.50~0.65。
7.下列有关城市主干路机动车车道宽度的选择,哪项是错误的?( )[2011-17]
A.大型车车道宽度选用3.75m B.混合行驶车道宽度选用3.75m
C.公交车车道宽度选用3.50m D.小型车车道宽度选用3.50m
【答案】C
【解析】一般城市主干路小型车车道宽度选用3.5m,大型车车道或混合行驶车道选用3.75m,支路车道最窄不宜小于3.0m。公交车属于大型车,所以宽度应选用3.75m。
8.下列关于道路红线规划宽度的表述,哪项是正确的?( )[2017-14]、[2010-9]
A.道路用地控制的总宽度
B.道路机动车道的总宽度
C.道路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的宽度之和
D.道路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宽度之和
【答案】A
【解析】城市道路宽度是规划的道路红线之间的道路用地总宽度。
9.一般城市主干路小型车道宽度选用( )m,大型车道或混合行驶车道选用( )m,支路车道最窄不宜小于( )m。[2010-46]
A.3.5;3.75;3.5 B.3.0;3.5;3.0
C.3.5;3.75;3.0 D.3.0;3.0;3.5
【答案】C
【解析】同[2011-17]解析。
(二)非机动车道设计
1.非机动车道宽度的确定(www.xing528.com)
(1)自行车道。
自行车道设计应根据规划确定的自行车设计交通量和每条自行车带设计通行能力来计算自行车车带数,自行车车道宽度即为所有自行车带宽度之和。
一般推荐,1条自行车带的宽度为1.5m,2条自行车带的宽度为2.5m,3条自行车带的宽度为3.5m,依此类推。
在自行车交通量大而机动车交通量相对较小的个别路段上,可以考虑自行车在高峰时段适当占用机动车道,或者组织高峰时段可变换车道,从而体现道路空间的经济、合理使用。
(2)其他非机动车道。
非机动车道要考虑最宽的车辆有超车的条件。如保证1辆三轮车和1辆大板车并行时,其宽度最小为4.5~5.0m,同时也能满足1辆板车靠边停放,1辆三轮车行驶及1辆自行车超车的要求。非机动车道的基本宽度可推荐为5.0m或4.5m、6.0m或5.5m、7.0m或6.5m。如考虑将来可能改为行驶机动车辆,则以6.0~7.0m为妥。
2.自行车道的通行能力
路面标线划分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时,规范推荐1条自行车带的路段通行能力为800~1000辆/h。自行车道的通行能力为所有自行车带通行能力之和。
3.非机动车道在横断面上的布置
在交通量较大时,最好采用分隔带将自行车道与机动车道分开。
(三)人行道设计及绿化布置
1.人行道宽度的确定
人行道是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人行道的主要功能是满足步行交通的需要,同时也用来布置绿化和道路附属设施(如杆管线、邮筒、清洁箱、电话亭及交通标志等),有时还作为拓宽车行道的备用地。
人行道宽度的设计应首先满足人流通畅的要求,其次为绿化种植和城市管线的敷设提供良好的条件,还要适当地照顾与路幅其他部分宽度的协调问题。人行道宽度的确定应作如下考虑:
(1)步行交通需要的宽度。计算时,第一步先确定一个步行者所占用的地带(即一条人行带)的宽度。第二步确定一条人行带的通行能力,规范规定的人行带宽度和最大通行能力,如表2-5所示。第三步估算发展远景的高峰小时人流量,并以此求得人行带的条数,最后得以确定步行者所需的总宽度。从无障碍通行的概念出发,人行道应该适应各类行人的要求,特别要注意行走不便的人和残疾人等的要求。
表2-5 人行带宽度和最大通行能力表
(2)绿化和地下管线布置的要求。
城市道路人行道也是绿化组合布置的空间。道路绿化有多种布置方式,其总宽度一般以占道路总宽度的15%~30%为宜。埋设电力、电信、给水等管线所需的宽度在规范中均有规定。
2.道路绿化
如果绿化布置不当,树枝侵入道路限界或在视距三角形范围内种植高度超过1.2m的植物,都会遮挡驾驶人员的视线,从而影响交通安全。
道路绿化布置的主要内容包括:行道树、灌木丛(绿篱)、草地和花坛等。道路绿化应根据城市性质和特色、道路功能、自然条件以及环境条件等,因地制宜地进行布置,不能片面地追求形式。在生活性道路上可布置有花、草、灌木的街心花园和路边公园;在宽度大于40m的滨河路或主干路上,当交通条件许可时,可考虑沿道路两侧或一侧成行种树,布置成有一定宽度的林荫道。一般可在靠车行道一侧布置草地、花丛、灌木和矮乔木等;而靠人行道一侧则可布置遮阴的乔木。
行道树的最小布置宽度应以保证树种生长的需要为准,一般为1.5m,相当于树穴的直径或边长。道路的分隔带兼作公共汽车停靠站台或供行人过路临时驻足之用时,一般为4.5~6m(相当于种植2~3排树)。
历年真题
1.在城市道路上,一条人行带的最大通行能力为( )人/h。[2013-19]
A.1200 B.1400 C.1600 D.1800
【答案】D
【解析】规范规定的人行带宽度和最大通行能力如表2-5所示。
2.如果1条自行车带的路段通行能力为1000辆/h,当自行车道的设计宽度为5.5m时,其通行能力为( )。[2012-18]
A.4000辆/h B.4500辆/h C.5000辆/h D.5500辆/h
【答案】C
【解析】一般推荐,1条自行车带的宽度为1.5m,2条自行车带的宽度为2.5m,3条自行车带的宽度为3.5m,依次类推,可知设计宽度5.5m时为5条自行车带。自行车道的通行能力为所有自行车带通行能力之和,为5×1000辆/h=5000辆/h。
3.如果一条自行车带的路段通行能力为1000辆/h,那么,当自行车道的设计宽度为4.5m时,其总的通行能力为( )。[2011-18]
A.3500辆/h B.4000辆/h C.4500辆/h D.5000辆/h
【答案】B
【解析】一般推荐,1条自行车带的宽度为1.5m,2条自行车带的宽度为2.0m,3条自行车带的宽度为3.5m,依次类推,自行车道的通行能力为所有自行车带通行能力之和。在该题目中,4.5m宽的自行车道为4条自行车带,所以该路段的通行能力为4×1000辆/h=4000辆/h。
4.城市道路人行道的组成部分不包括下列哪项?( )[2011-19]
A.绿化种植空间 B.城市管道敷设空间
C.路边停车带 D.拓宽车行道的备用地
【答案】C
【解析】人行道的主要功能是满足步行交通的需要,同时也用来布置绿化和道路附属设施,有时还作为拓宽车行道的备用地,人行道不能作为路边的停车带。
(四)城市道路横断面型式的选择与组合
城市道路横断面的选择与组合主要取决于道路的性质、等级和功能要求,同时还要综合考虑环境和工程设施等方面的要求。其基本原则如下:
(1)符合城市道路系统对道路的规划要求。
(2)满足交通畅通和安全的要求。
(3)充分考虑道路绿化的布置。
(4)满足各种工程管线布置的要求。
(5)要与沿路建筑和公用设施的布置要求相协调。
(6)对现有道路改建应采用工程措施与交通组织管理措施相结合的办法。
(7)注意节省建设投资,集约和节约城市用地。
历年真题
1.下列关于城市道路横断面形式选择考虑因素的表达,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17-86]
A.符合道路性质、等级和红线宽度的要求
B.满足交通畅通和安全要求
C.考虑道路停车的技术要求
D.满足各种工程管线的布置
E.注意节省建设投资,节约城市用地
【答案】ABDE
【解析】城市道路横断面形式的选择与组合的基本原则为:①符合城市道路系统对道路的规划要求;②满足交通畅通和安全的要求;③充分考虑道路绿化的布置;④满足各种工程管线布置的要求;⑤要与沿街建筑和公用设施的布置要求相协调;⑥对现有道路改建应采用工程措施与交通组织管理措施相结合的办法;⑦注意节省建设投资,集约和节约城市用地。
2.下列有关确定城市道路横断面形式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2013-20]
A.要符合规划城市道路性质及其红线宽度的要求
B.要满足城市道路绿化布置的要求
C.在城市中心区,应基本满足路边临时停车的要求
D.应满足各种工程管线敷设的要求
【答案】C
【解析】确定城市道路横断面形式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不包括在城市中心区,应基本满足路边临时停车的要求。
3.下列哪项不属于城市主干路横断面设计需要考虑的内容?( )[2011-20]
A.满足机动车交通量发展的需求 B.满足公共汽车港湾式停车站设置的需要
C.满足交叉口拓宽的需要 D.满足路边停车的需要
【答案】D
【解析】城市主干路不允许路边停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