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洛杉矶县立艺术博物馆与后现代主义建筑之对话

洛杉矶县立艺术博物馆与后现代主义建筑之对话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洛杉矶县立艺术博物馆现包括布罗德当代艺术馆和赖斯尼克展馆两大部分。布洛德当代艺术馆是董事会董事伊里·布洛德夫妇在1995年捐资5 600万美元扩建的。当时洛杉矶艺术博物馆场地越来越不够用,需要扩大展场。建筑北侧的赖斯尼克展馆有4 180平方米,意大利洞石覆盖的墙面分别向东西向延伸,玻璃墙面则沿着南北向伸展,有垂直玻璃百叶窗的屋顶向天空敞开。

洛杉矶县立艺术博物馆与后现代主义建筑之对话

洛杉矶县立艺术博物馆现包括布罗德当代艺术馆和赖斯尼克展馆两大部分。

布洛德当代艺术馆是董事会董事伊里·布洛德夫妇在1995年捐资5 600万美元扩建的。当时洛杉矶艺术博物馆场地越来越不够用,需要扩大展场。

图13-35/13-36/13-37/13-38/13-39 洛杉矶郡立艺术博物馆既可见皮亚诺式博物馆的典型特征,还依稀可辨蓬皮杜艺术中心的色彩和结构特点(www.xing528.com)

加建部分有5 574平方米,外墙材料为奶油色的意大利洞石,与老的博物馆建筑群非常协调,但明显增加了独特的皮亚诺式特征;屋顶上有鳍状的白色百叶窗能避免阳光直射建筑室内。主楼正面外有红色自动扶梯,另一个立面上还有一座被红色电缆悬挂在外的楼梯,这种色彩、构造、功能的细节设计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蓬皮杜艺术中心。

建筑北侧的赖斯尼克展馆有4 180平方米,意大利洞石覆盖的墙面分别向东西向延伸,玻璃墙面则沿着南北向伸展,有垂直玻璃百叶窗的屋顶向天空敞开。

绝大多数美术馆对光线的要求都较苛刻,非直射的自然天光通常能让艺术品达到最佳艺术表现力,特别是能避免某些材料或介质的艺术品被强光伤害。然而,由于自然光的强度、亮度以及入射角度都无时不在变化之中,如何保证光线对艺术藏品照射的限度,又能满足观众观赏画作时所需要的亮度和角度,确是一个需要仔细考量的问题。布罗德当代美术馆建筑屋顶上那排锯齿状的结构,会让人联想起这是一栋工业厂房建筑,其实那是一排面向北边、每片面积约为790平方米的灰白色反射板,与地面成45°排列。照射在反射板上的光线,经过反射,穿过面朝南面、与地面垂直的机械卷帘,卷帘视天气情况可以拉起或放下,以控制入射光线的明亮程度,光线再经过展厅天花板上安装的PVB透明塑胶板,几乎将所有紫外线全部过滤干净后,才引入室内。这样的设计,既能充分利用南加州灿烂的阳光,又避免了自然光直接射入展馆而对藏品造成损害。(图13-35/13-36/13-37/13-38/13-39)

伦佐·皮亚诺用自己娴熟的工业建筑手法,用四周的钢柱顶起巨大的屋顶,而整个展馆内部是一个无柱展厅,走进去非常宽敞开阔,加上阳光的引入,给人一种置身户外的自然感觉。对当代艺术品来说,是一个极为理想的展示空间。后来完成的赖斯尼克展馆也用相似的方法进行设计,同样具有这样的空间宽敞、光线充沛的特点。这种处理方式还保证了整个展馆外立面和建筑造型上的一致性,让整个馆区形成一种低调内敛的文化气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