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欧洲犹太人受害者纪念碑

欧洲犹太人受害者纪念碑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欧洲犹太人受害者纪念碑位于柏林,是一个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在该国纪念犹太人大屠杀的主要地点,没有提到这一点。是将受害者与他们的屠杀者分离开来,将道德因素从历史事件中分离出来。”欧洲犹太人受害者纪念碑设计的艺术成就无疑已极为超然,仅就其对人性阴暗面挖掘的深度和极具震撼感的艺术表现力,在当今全世界的此类纪念性建筑中,恐怕未有出其右者。

欧洲犹太人受害者纪念碑

欧洲犹太人受害者纪念碑位于柏林,是一个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建筑工程开始于2003年4月1日,2004年12月15日完工,总费用大约2 500万欧元。2005年5月10日正式对外开放,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整整60年。项目依偎着蒂尔加藤公园,也在柏林腓特烈城地区的中心,临近德国国会大厦和勃兰登堡门希特勒总理官邸由纳粹建筑师阿尔伯特·斯佩尔设计,现已损毁,确切位置就在此项目南面几百码处,希特勒的地堡就在附近一个停车场地下。纪念项目还位于使馆区附近,还能让政治外交人员和各国领袖方便了解德国人的历史观

关于是否修建这样一个纪念碑的争论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一些联邦德国的知识分子开始讨论这个问题,其领袖是电视记者莱亚·罗施(Lea Rosh)和历史学家埃伯哈德·耶克尔(Eberhard Jäckel)。这两人都不是犹太人,他们只是为了让德国人记住在集中营中丧生的600万犹太人。1989年,罗施建立了一个群体来支持这个项目并进行募款。随着支持者的增加,联邦德国议院通过了一项有利于此项目推进的决议。1999年6月25日,德国联邦议会决定修建这个纪念碑,并聘请建筑师彼得·埃森曼来设计,一个联邦基金会负责项目运行。

图8-1 5/8-1 6/8-17/8-18 欧洲犹太人受害者纪念碑打破了人们对此类纪念性建筑的常规印象,其设计手法高超、对人性的挖掘深入,但也的确因对历史责任的表达不充分而招致不满

(www.xing528.com)

图8-3 柏林的欧洲犹太人受害者纪念碑

项目占地1.9万平方米,被2 711块“石碑”混凝土块所覆盖,安置在一个倾斜的网格状地块中。每一个石碑2.38米长、0.95米宽,高度从0.2-4.7米不等。这些石碑成排布置,54行南北排开,87排东西排布,但角度稍稍有些偏斜。地下的展示空间中保有大约300万个集中营犹太幸存者的姓名,这些名字来自以色列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纪念碑作为一个焦点,联系着城乡散布的各个集中营纪念碑。此处的纪念碑为游客们提供了一个中心参考点,是德国各处纪念性场地的中心点,所有这些纪念场所,保留着人们对这段历史的永久记忆。(图8-3)

根据埃森曼项目过程中的记录,纪念碑形式的采用是为了营造一种不稳定的、令人困惑的气氛,整个雕塑群的建造目的是表达一种想象中的、已丧失人类理性的命令系统。这个设计展示了一种纪念性概念的激进途径,埃森曼这么做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认为常规的纪念碑的数字和设计并没有象征意义。纪念碑唤起人们对那些未能被掩埋的、被扔进无名坑的受害者经历的联想。纪念碑的网格可以有双重解读:从形式层面上讲,可以理解为周边街道场地的延伸;从象征意义上讲,是唤起一种令人不安的感觉,似乎那个纪律严苛的、由行政命令操纵的杀人机器还在转动。德国议会主席沃尔夫冈·蒂尔泽(Wolfgang Thierse)说,这个纪念碑能让人们感受到孤独、无助和绝望,这使得参观者置身其间难以逃离“凡人的恐惧”。许多参观者在描述置身其间的感受时说,巨大的混凝土块将街道的嘈杂声和柏林街景隔绝在外,置身其中,人们常常感到孤独恐惧……

许多评论家认为,“语意不明”的石柱令人不安。混凝土块并没有提供大屠杀的细节或参考。批评家们对纪念碑缺乏信息这一点提出了疑问。“设计并没有说明是谁实施了谋杀以及为什么——也没有对‘希特勒政权统治下的德国’有任何说明,这种暧昧不清着实令人不安。”“装置并没有提示谁应该被记住,没有铭文。参观者只能徒劳地寻找被谋杀者的名字、大卫之星或其他犹太符号。”该工程所遭受的最大批评在于:纪念馆不足以应对越来越多的大屠杀否认者。“在该国纪念犹太人大屠杀的主要地点,没有提到这一点。是将受害者与他们的屠杀者分离开来,将道德因素从历史事件中分离出来。”评论家说,纪念馆假定人们知道大屠杀的事实。“把责任减少到一个人人都知道的心照不宣的事实”是遗忘之路的第一步。批评家们还担心纪念碑会成为新纳粹运动的朝圣之地。近年来,随着右翼组织和思想的兴起,纪念碑的神圣性及其对极端主义团体的保护再次引发了人们的恐惧。

欧洲犹太人受害者纪念碑设计的艺术成就无疑已极为超然,仅就其对人性阴暗面挖掘的深度和极具震撼感的艺术表现力,在当今全世界的此类纪念性建筑中,恐怕未有出其右者。然而可能也正因其艺术上的完整性,让整个建筑应承担的历史观念塑造和历史责任认定的义务,显得过于疲弱。从较浅近的层面看,这在某种程度上并未能真正完成主办单位的设计要求;从更深远的层面看,建筑师对建筑艺术的承诺热情远超过其对历史和社会的承诺。这的确令人担忧!(图8-15/8-16/8-17/8-1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