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西另外一个重要的思想源泉是发源于意大利的坦丹萨学派(Tendenza),这个学派的主要成员有格拉西(Giorgio Grassi)、斯克拉里(Massimo Scolari)和阿尔多·罗西,他们被理论家,尤其是英美理论家们热情地称作“理性主义者”(Rationalists)或者“新理性主义者”(Neo-Rationalists)。“坦丹萨学派”是斯克拉里在他1973年出版的《理性主义建筑》(Architettura Razionale)一书里使用的术语,这也是其被称为“新理性主义”建筑的原因。
在罗西看来,布雷和柯布西耶这样的建筑师,其作品和思想都无法离开客观环境而独立存在。罗西因此建议“一种来源于建筑本身的态度”。并且一些米兰理工大学的学生和教师在一份由罗西指导的“研究”出版物中宣称他们做的“作品”是“建立在对作为人工产物的城市科学调查的基础上的……直到我们用建筑本身作为建筑的评判标准,并且用建筑自身的原则解释它的来源”。坦丹萨学派以此设置了最关键的假定——建筑的自治。
坦丹萨学派对功能主义者的建筑观念是排斥的,该学派公开赞美形式。罗西说:坦丹萨学派将建筑功能和形式结合,一同考虑形成城市的构筑物和建筑,是受到了一种狡猾的经验主义的引导。对照生理学,建筑的功能可以被比作人体器官,因为器官的功能同样与它的形式和发展要求相适合,而且器官功能的改变也同时要求形式的改变。于是,功能主义和有机主义显示出了它们共同的基础。坦丹萨学派把形式从它最复杂的词源中剥离出来:类型被简化成一个简单的功能布置图或一个图表,建筑看起来并不拥有任何自主价值。因此这种主观的美学观念,虽然塑造了城市建筑物的形式并建立它们之间的复杂关系,却不能进行更深层次地分析。从罗西的分析逻辑来看,罗西和坦丹萨学派均认为,现代主义时期的建筑观念和设计手法太过僵化和强硬,严重漠视了文化传统和城市生活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微妙性。作为意大利建筑师,他有如此的文化观念,我们也深以为然。(www.xing528.com)
罗西认为,只有当建筑同那些在历史上被赋予特定意义的元素或形态发生关系时,这种建筑才可能是建筑。而所谓的历史意义实际上就是一种历史意象,一种在历史记忆、种族记忆中反复出现的意象。所以建筑设计不应被视为一种随心所欲、凭空想象的设计,也不是简单地以满足功能要求为唯一目标的设计,而是在历史和现实的语境中选择恰当类型的复杂过程。因此也就不必奇怪,虽然圣卡塔尔多公墓尽管在建筑处理手法上与早期的现代主义建筑[1]有某些相似之处,但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整个建筑形式的生成逻辑与现代主义“形式追随功能”的法则完全不同。事实上,圣卡塔尔多公墓在空间组织和历史上与人们熟悉的公墓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与经典现代主义建筑往往重构生活场景的做法大相径庭。这正反映了罗西对于建筑类型背后不可割裂的历史与传统的重视。——罗西的设计思想对今天的中国人来说,是非常好的研究和学习对象。
罗西指出,熟悉的物体,比如谷仓、茅屋、工场等等,它们的形式和位置已经固定下来,但是意义却是可以改变的。“这些原型物体在共同情感上的吸引力揭示了人类永恒的关怀。熟悉的形式或者是原型物体虽然具有恒定性,但设计者却可能赋予其新的意义。想想罗西的卡洛·菲利斯剧院和福冈皇宫酒店,都很好地体现了这一观点。用中国人的话讲,这可算是“借古喻今”或“借古讽今”的“建筑版”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