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行为活动使得人的位置发生变化,并导致人口在空间上的动态分布。这些行为中包括规律且频繁发生的通勤行为和不规律且频率较低的消费休闲活动。因此,本文根据各类活动的一般规律,制定相应的识别规则对用户的各类行为进行识别,以及得到居民的居住地、工作地以及各类行为目的地的分布。
2.2.1 职住地的空间分布
根据识别出的全市人口居住地和就业地的分布,绘制居住人口密度和就业人口密度的三维空间分布图(图8)。两者在分布上都呈现出集聚在中心城区的单中心空间分布格局,但对比来看,就业人口的密度比居住人口密度具有更显著的中心集聚度,中心城区的集聚作用更加明显。可以看出,在人口向外疏解的同时,就业岗位却没有同步外移,相反,还有向心集聚的趋势,也导致一定程度的通勤需求。因此,城市布局调整只有同步协调人口、就业岗位和配套功能,才能从源头上缓解向心交通压力,从而减少交通拥堵的发生。
图8 居住和就业人口密度分布
Fig.8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mployment and residential density
2.2.2 通勤
全市可识别具有稳定白天和晚上驻留点的居民平均通勤距离为3 571.42 m,考虑到这一距离是两个基站之间的直线距离,基站定位本身存在一定误差,而且识别结果不包括无固定驻留地的用户出行,认为这一识别结果基本能反映上海市域内居民的总体通勤规律。识别结果按照分位数标准进行等级划分,如图9所示。全市以外环线为界向内外扩展,呈现两种截然相反的变化模式。具体来看,从中心城区内环线内向外扩展至外环线,通勤距离的分布呈明显的“近距离-中等距离-远距离”的圈层结构变化,而从外环线再向外扩展,则呈现一个相反的变化,即“远距离-中等距离-近距离”的圈层结构。因此,总结来看,平均通勤距离高的街镇主要夹在上海中心城区和非中心城区之间,即外环线附近。结合用地功能可以发现,这一区域以居住为主,就近的就业中心较少,该区域的居民有远距离通勤的需求。平均通勤距离低的街镇则主要是内环内中心城区居民和最为偏远的远郊居民为主。内环内就业配套完善,区位优势明显,近距离即可较好实现就业。而远郊就业岗位虽然有限,但交通不便,居民通勤成本较大,因此居民也以近距离就业为主。同时,对比浦东和浦西各街镇,可以发现浦东的街镇平均通勤距离明显高于浦西,这也跟许多居民因浦东的居住功能较完善而搬迁至浦东居住,但就业未发生改变,仍在浦西城市中心区有关。
图9 各街镇平均通勤距离
Fig.9 Distribution of average commuting distance at the district level
2.2.3 消费休闲活动(www.xing528.com)
统计各街镇居民的消费休闲出行平均距离,按照分位数等级划分标准结果如图10所示。
与通勤平均距离相似,中心城区,以及松江新城、惠南新城的居民消费休闲出行距离最小,可见这些区域的消费休闲活动可以在较近的范围内得到满足,配置较为完善。由于消费休闲设施,尤其是中高等级的设施,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因此崇明,以及金山、奉贤和浦东的南部靠海街镇,平均出行距离普遍较高。另外,对比浦东和浦西两地,浦东的平均出行距离高于浦西,可见浦西的传统上海城市中心仍是居民中高等级活动的主要集中地。
2.2.4 通勤和消费休闲对中心城区的依赖
从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上海的人口空间动态分布具有白天向心、晚上分散的流动过程,且中心城区的就业人口密度远高于居住人口密度,可以预见有大量人流从各郊县向中心城区进行通勤。远郊地区的消费休闲出行距离最远,也可能是居民远距离来到中心城区进行中高等级购物休闲导致。因此,为分析中心城区外的各街镇与中心城区的依赖情况,研究划分外环线以内为上海中心城区,从通勤行为和消费休闲行为两个方面,统计中心城区外各街镇到中心城区就业和消费休闲的数量和占该街镇总数的比例,计算结果如图11所示。
图10 各街镇消费休闲出行平均距离
Fig.10 Distribution of average leisure and shopping trip distance at the district level
图11 郊区街镇通勤和消费休闲活动对中心城区的依赖
Fig.11 Proportion of commuting and leisure and shopping trip from suburb to central city at the district level
最为显著的特征是,街镇距中心城区的距离与其对中心城区的出行比例密切相关。与中心城区紧密相邻的这一圈层的居民到中心城区的就业和消费休闲的比例都最大,是进城人流的主要来源。随着距离的增加,人数和比例整体都呈减小的趋势。对比就业人数比例和消费休闲人次比例可以发现,消费休闲行为对中心城区的依赖度明显高于就业,且在崇明、临港及金山、奉贤的南部沿海地区,其居民去中心城区消费休闲的人次比例依然较高,可见这些远郊居民对中心城区的消费休闲设施仍有较大依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些街镇自身消费休闲功能的不完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