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排名前列的贸易国家。中国的商品、服务、资本和劳动力正在大规模地向国外流动,“中国制造”已经深深地植根于全球经济体系之中,这必然导致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与外国的标准、规则、语言、文化和观念之间日益频繁地互动,因此,有必要提高中国人的跨文化对话和外语技能。对于技术人才来说,掌握高级国际专业技能将成为他们未来工作的必要条件。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进一步发展,职业教育也需要走出去,成为技术人才的制定者和输出者。
现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企业要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就必须有国际化的人力资源作为支撑,然而目前我国企业的国际化人才的缺失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现状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还有待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数量远远没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教育界呼吁加快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声音还不够。
而进一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和“南南合作”等的关键在于人才,如果没有强大的国际化人才的支撑,这些战略行动的实施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因此,职业教育能否培养出一批高科技、适应能力强、精通相关外语、具有国际视野的技术人才,将是成功实施国家对外合作的关键,国际职业教育和国际竞争力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前提。(www.xing528.com)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与实施,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也开始迈向国际化和全球化。高等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并不是单向交流,而是双向的,除了要引入高质量的国外资源,还要让优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走向全世界。一方面,要通过“引进”吸收国外职业教育的办学先进经验,增强自身实力;另一方面,要通过“走出去”、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传播中国职业教育的特色经验,提高中国的国际声誉和影响力。在实施“走出去”战略过程中,跨国公司在华发展所需要的本土技能型人才往往成为“走出去”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了解决本土人才短缺问题,出国企业试图与高职院校共同建立职业技能培训中心,联通本土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市场,为本土企业培养新一代产业工人。2012年6月,教育部“鼓励和引进民间资金进入教育领域,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鼓励民办资金与中国学校合作办学,提高中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一些高职院校在相关政策支持下,将区域经济与“走出去”企业的发展需求相结合,通过跨国技能培训,培养本土人才。例如,红豆集团2011年在柬埔寨建立了一个培训中心,为集团培训当地的员工;2015年,广东省农工职业技术学院在泰国和柬埔寨建立了农垦人才培训中心。
高职院校在服务企业“走出去”的时候,还有传播我国优秀文化的任务。目前实施这些任务的主要途径是汉语言的传播,主要载体有鲁班工坊、孔子学院和一些国际合作项目。例如,河北外语职业学院与玻利维亚圣西蒙大学共同建立了玻利维亚第一所孔子学院,也是玻利维亚唯一一所孔子学院。这些办学活动实现了以高职院校为主体的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另外,依靠对外援助政策,建立对外援助培训项目也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现国际化的重要途径。商务部发布的《中国的对外援助(2014)》中提到,我国正在为需要帮助的国家提供职业技术教育服务,帮助这些国家发展职业教育。2001年到2012年,中国和埃塞俄比亚联合开展了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向埃及派遣了400多名教师,培训了当地农业职业学院1800名教师和35000名农业技术人员。中国在苏丹援建的恩图曼友谊职业培训中心累计为苏方培训学员数千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