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在洋务运动后、辛亥革命前,特别是清末新政后,都有一定的规模。据不完全统计,1909年全国共有实业学堂254所,学生16649人。[4]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推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中华民国”随之成立。
1.历史背景
民国时期,国内工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其快速发展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是因为国际环境相对轻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西方国家忙于应付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正在从战争中恢复,便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留出了宝贵的发展时间;第二是民国政府逐渐认识到工业在综合国力体现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所以逐步采取了一系列振兴民族工业的政策并颁布了相关保护工商业等政策;第三,1919年,北京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在五四运动中出现了抵制洋货的行为,这也为国内工业发展提供了发展机会。以1903年至1908年为例,每年平均登记工厂数目只有21.7%。1913年至1915年,每年平均有41间工厂注册。1916年至1919年,平均每年有124间工厂登记。[5]
洋务运动以来,国内工厂从一线技术人员到管理人员普遍都是高薪雇用洋人,随着实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实业家意识到要摆脱这个局面,也意识到人才对企业兴衰的意义,对人才的需求越发迫切。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有着强烈的需求,这直接导致当时学校教育的变革需求。同时,民国政府和当时的社会各界都开始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在产业教育领域,因此,为了振兴和发展产业教育,民国政府提出将“实利教育”作为教育目的的一个重要方面,强调“民生为通识教育的骨干”。1922年,经过广泛征求意见,民国政府颁布了一个新的学制——壬戌学制,又称为新学制。新学制的颁布也让近代工业教育成为历史。
2.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发展情况
虽然民国初期,政府重视实业教育的发展,但是其发展态势明显不能够满足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数量上,实业学校仅占全国学校总量的0.43%,工业专业学生仅占全国总数的0.75%。这种情况的出现,也表明工业学校的数量和学生数量完全不能满足当时社会的工业发展需求。随后由黄炎培等人创立的中华职教社发起的对全国职业学校办学概况的调查,是为了了解全国各地区职业学校实践所取得的成绩和所面临的问题,这些暴露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为教育部门提供了职业教育改革的思路和方案。这些问题主要包括教材不统一、训练标准不统一、社会环境不利于职业教育的进行、经费不充裕、校舍与工厂场地狭小、教学方法单一等。在经过调查之后,遵循壬戌学制的原则细化了职业学校的专业科目。职业学校专业大致分为农、工、商和女子家事科,实业学校的设置主要是为地方经济服务,实业学校也主要是聚在沿海口岸和内陆工业、经济发达的地方。农科如河北省立水产专科学校,设置航海、捕鱼、水产养殖等科目;工科如湖南省立高级工科职业学校,设置机械、水利、铁路、纺织等科目;商科如江苏省立上海中学,设置商业管理、审计、保险、财务管理等科目;女子以及家事类学校如上海人和助产学校,设置解剖学、妇科、产科、食品营养等科目。另一方面,随着妇女职业学校的出现,当时妇女社会地位不高的现象也得到了改善,大量妇女获得了学习和工作的机会,社会地位得到提升。
3.总体规模
1912年,民国建立之初,全国共有实业学校425所,其中甲类学校79所,乙类学校346所;甲类学校有1.4万余名学生,乙类学校有1.7万余名学生,合共3.1万余名学生。到了1913年,全国共有工业学校441所,其中甲类学校82所,乙类学校359所;甲类学校有1万余名学生,乙类学校有1.9万名学生,合共29790名学生。到1916年底,全国共有工业学校525所,其中甲类学校84所,乙类学校441所;甲类学校共有1万余名学生,乙类学校共有2万名学生,合共3万余名学生。5年时间内,虽然存在各种原因导致在校学生总体数量上有所减少,但是学校数量上增加了100所之多。到1926年,职业学校的发展达到顶峰。据中国职业教育协会统计,2016年共有职业学校1006所。(www.xing528.com)
4.职业教育实施情况
民国时期,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是职业技术学校的主要课程组成部分。根据当时学制规定,职业学校的课程时数规定为每周40~48小时。其中专业课程占30%,专业基础课程占20%,实践课程占50%。从课时比例来看,不难看出职业学校既注重基础课程,又注重专业课程。民国时期职业学校学生的培养目标最终落实在实用技能上,课程的设置体现了职业学校重视实用技能的获得,实习实践课时数占到了总课时数的一半之多。民国时期职业学校课程的发展经历了两个时期,在《壬戌学制》颁布之前,职业学校课程设置主要是引入日本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到《壬戌学制》颁布以后,全国教育界掀起了向欧美国家学习的教育思潮,在课程的设置上转向学习欧美等国家。在最初的几年里,不同省市地区根据自身发展水平及需求设置当地职业学校课程,也导致了全国职业学校课程设置种类纷杂不统一的混乱局面。到1934年,中华民国政府颁布了《职业学校各科课程表教材大纲设备纲要汇编》(简称《汇编》)。《汇编》对职业学校的科目设置进行了总纲性门类的划分,规范了全国职业学校课程的设置问题。
职业学校培养学生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在校学习后找到合适的工作,同时服务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实习、就业情况也成为职业学校教学成果的一项重要指标,这也是职业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实习的课时数占总课时数的一半的原因。当时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分为校内实习和校外实习。学生的校内实习安排一般由学校自行建立合适的实习场所,如商店、工厂等机构,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前,在实习中产生对此项工作的兴趣;第二个阶段是在学习专业课程期间在校实习,此举是为了让学生在做中学,让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第三个阶段是在理论课程学习完后,集中一段时间进行校内实习,为在校外实习做好准备。而校外实习主要安排在假期进行,目的是不让学生耽误课程学习,一般都是由职业学校负责联系相关企业接收学生实习。
5.特点简述
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出现了职业教育社会化的特点,职业教育办学与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这是教育与社会相交互的结果,其一改以前职业教育脱离社会需求的局面,也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时职业教育社会化也解决了当时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民国政府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职业教育社会化后,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到职业教育的建设中来,同时也扩大了教育规模和质量。职业教育也从单一的职业学校教育扩大到了多种机构共同教育,《壬戌学制》提到实施职业教育有两个途径,一个是单独设置职业学校开展职业教育,另一个是考虑地方特色和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在普通教育中融入职业教育课程,这样就可以根据地方特色兼顾学生升学和就业的需要。
民国时期,造就了一批以黄炎培为代表的职业教育家,完善了职业教育理论框架,引入了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教育思想,形成了“职业神圣”“劳工神圣”“职业平等”的职业教育精神思想,明确了职业教育发展方向,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