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国际化提供资金保障
依据《国际学生对英国经济产生的效应》(2004),过高的留学费用会削弱英国高职教育对海外留学生的吸引力,对此,英国政府提供专项财政补助,用以降低留英成本,从而保持自身在国际教育市场的优势地位。为此,英国政府开设了奖学金,并逐步提高奖学金的覆盖面、金额,主要包括高校奖学金、政府奖学金和学术团体奖学金等几种类型。英国重视对国际优秀人才的引进工作,制定了“海外研究生奖励计划”,并投入逾100万英镑的扶持资金,重点引进中国、俄罗斯、印度等国家的优秀人才,基本覆盖了医学、机械工程、金融理财、社会化科学等重点学科,能够保证他们在规定的3~4年进修时间内,获得良好的生活保障。该计划是由政府主导的,同时接收企业界的经济支持,因而吸引了帝国理工学院、牛津大学等24所知名高校的参与,申请人可直接向这些大学申请奖学金。此外,苏格兰政府从2007年开始每年向国际奖学金项目投入54万英镑,主要用以补贴国际往返机票、生活费和学费。概括来讲,英国在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重视经济因素的作用,并开设了多种形式的奖学金,全国每年提供的各类奖学金总量超过3.2亿英镑,其中有2亿英镑专用于欧盟的国际留学生。
2.不断完善留学生政策
制定于20世纪 80 年代的留学制度,最初并不被看好,这是因为留学生无法从中获知招生流程、课程信息和设备保障,教育机构与招生人员各自为政,彼此之间的信息沟通匮乏,这不利于招收留学生工作,也损害了留学生的权益。到了20世纪90年代,英国文化委员会颁布了《教育机构与留学生工作规范》,有效补充了早期留学制度的缺陷,其中规定了针对留学生的入学程序、学术事务、福利待遇、信息供给等问题,同时对招生人员的行为作出了规范,因而切实维护了留学生的权益,有利于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之后,英国的留学生数量逐渐扩大,英国政府增设了多个海外签证申请中心,为留学生办理签证事务提供便利。2007年,英国政府进行签证制度改革,允许办理“短期留学生签证”,留学生可以在英国接受为期6个月以下的职业培训、语言强化训练。次年,英国政府又通过了一项新的留学生签证制度,即“计点积分制”(Points-Based System),申请人凭借自己的薪资、受教育程度、对英国文化的了解、年龄等要素,证明自己符合客观标准,能够为英国做出贡献,即可获得相应的点数,如果积累的点数足够多,申请人就能够拿到签证,有机会前往英国进修深造。“计点积分制”是签证体系的一次创举,现实应用的范围逐渐扩大。
3.课程体系国际化(www.xing528.com)
英国在课程编制方面也颇费气力,逐步制定出多形式、多层次、灵活性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基础学位课程、学位课程、语言课程和文凭与证书课程等大类,还在积极开发国际化课程,保持与国际职业教育界接轨。英国国际化课程的主要形式有:开设国际主题的新课程、提供国际网络课程、开设专门的国际教育课程、地区性或国别研究课程、将国际化元素加入现有课程中等。许多高校支持留学生首先在本国合作高校中完成2年的基础课程,然后前往英国接受剩余1年的专业课程。英国高校与境外多所高校签订了证书互认协议,尤其重视与欧盟教育机构的合作事宜,境外学历互认项目已经取得积极进展,现在,欧盟国家正努力实现“学分交换”机制,这得到了英国高校的赞同,有利于继续扩大地区性的人员交流。2007年,英国教育部门、教育行业和高校决定压缩本科教育的年限,从3年减少到2年,但是保留了所有的课程,从而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同时,最大程度降低留学成本。
4.严格的质量监控体系
早在20世纪末,英国政府就开设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旨在构建质量保障体系,用以巩固和提升职业教育的品质。英国政府定期评估各高校的学术研究、教学质量,并把评估结果公示于官方网站,海外学生可以据此择校,同时有利于提高英国高校的整体办学水平。此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还负责监管英国高校海外合作教育机构的教学,这增加了英国高校海外办学的信心,同时有利于提高海外办学的课程质量,确保海外学位授予的标准。步入21世纪之后,依据相关政策规定,只有获得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审批通过的海外合作办学项目才能最终生效。在长期的发展中,英国高校确定了质量管理机制,开设了专门机构用以巩固和提高办学质量,进行广泛的自我评估,始终与国际职业教育界保持接触。随着公众对职业教育的关注不断加强,舆论也喜欢对高校的教育质量进行报道和评估,这实际上发挥了监督作用,例如《卫报》《泰晤士报》的相关报道,总是能够引起社会上的热烈讨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