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虚实环境下实训教学产出机制研究

虚实环境下实训教学产出机制研究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个特征是分工合作,ERP沙盘模拟实训是分组合作展开的,不是学习者的单独行动,无论是任务的构成、完成方式还是结果的评价,体现的都是合作与协调。从物理空间出发,前述第2章当中经过分析发现,虚实融合的实训教学环境具有三个主要的特征,即多种技术应用、渗透与融合的技术特征,丰富的连接与多层次的结构特征以及全面支持学习产出的功能特征,ERP沙盘模拟实训环境同样具有这样的基本特征。

虚实环境下实训教学产出机制研究

作为质性的研究方法,扎根理论强调将研究者作为工具,也就是说,在研究者与资料的互动中产生并形成理论,研究者一方面要尽可能地摒除自己固有的看法,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新性地建构理论。

在上述研究的过程中,作者不断整合各种资料,通过一次次的编码,获得了对研究问题的更加深入的理解,其间又自然产生出了更多的引人深思的问题。

这是一个不断去除细节的过程,随着概括层次的提高,作者头脑中自然涌现出了一系列与研究问题相关的概念,于是作者很自然地开始尝试发现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但是因为许多概念属于不同的范畴,要把它们进行关联分析难度很大,需要从结构的层面加以把握。在对实训指导教师的第三轮访谈当中,作者注意到教师在分析学习产出的来源时采用了一个逻辑句式,即“要完成实训任务,必须要(做)……;而如果(做)……,学习者就会有……的收获”。作者突然明白,这种逻辑关系对于所有的学习产出都是适用的,它能说明学习产出的来源,以及它是怎么产生的。通过对相关的资料再一次进行分析,特别是对上述的编码过程再一次进行选择性分析,作者得出了三个相互关联的核心范畴,即教学过程中的三个空间的关系,作者把它们分别称为任务空间、行动空间以及产出空间。

这三个空间之间的关系及特征如图7-2所示。

1.特征分析

图7-2 虚实融合实训教学过程中的三个空间的关系及特征

(1)任务空间分析。在ERP沙盘模拟实训过程中,学习者要完成一系列任务,这些任务构成了实训活动的任务空间。该任务空间具有三个基本的特征。第一个特征是它的情境性,一方面,实训的情境基于真实,但是又不完全真实,按照设计者的说法,它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另一方面,就情境而言,它是虚实融合的。第二个特征是存在角色扮演,即完成任务的学习者扮演的是特定的工作角色,主要角色有CEO、会计主管、营销主管等,这些角色都是实际工作中真实存在的,但是,学习者并非真实的员工,其角色处于传统意义上的学生与工作者之间,是一种虚实融合的角色。第三个特征是模拟经营,这是虚实融合任务的本质,任务本身来自真实的生产与服务,但是经过了一定的改造,有一定的虚拟成分,因此作为最核心任务的模拟经营,同样具有虚实融合的特征。

由此可见,就ERP沙盘模拟实训任务而言,它的任务空间整体具有明显的虚实融合的特征。

(2)行动空间分析。实训活动展开的过程涉及多个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构成了实训活动的行动空间。在学习产出分析的过程中,通过编码技术,得到了诸多的主范畴,对这些主范畴进行关联分析,可以发现它们之间是相互交叉、相互促进的关系,可以进一步地按照类属归纳为四个范畴,也就是行动空间的四个主要特征。第一个特征也是最大的特征,是学习者的自主体验,即实训活动展开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学习者自主体验的过程,是一个自我行动与“做”的过程。第二个特征是分工合作,ERP沙盘模拟实训是分组合作展开的,不是学习者的单独行动,无论是任务的构成、完成方式还是结果的评价,体现的都是合作与协调。第三个特征是面向问题解决,即实训活动展开的过程是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通过一系列的问题解决完成整体性的任务。第四个特征是外来帮助。外来帮助是指学习者个体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始终需要来自外部的帮助,包括来自团队中的其他成员、其他团队及教师的帮助等。(www.xing528.com)

自主体验、分工合作、问题解决、外来帮助构成了行动空间的四个主要的因素,但是所有的因素都体现了职业教育“做中学”的学习策略,因此,作者把行动空间的整体特征概括为“做中学”,这既体现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区别,也反映了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区别。

(3)产出空间分析。任何教学活动都会有产出,但是不同的活动其产出的内容、丰富与深刻的程度会有很大不同。就ERP沙盘模拟实训教学的产出而言,它至少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第一是多维性,前述研究中已识别到五种主要类型的产出,这些产出被学习者认为是“最大的收益”,也许学习者真实产出的丰富程度还远不只如此。第二是高阶性,这是相对于一般的学习活动而言的。各类课程教学目标均十分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但是实际上要达成高阶性的情感态度类目标非常困难,而ERP沙盘模拟实训教学的这五种产出中,就有多种产出指向情感与态度等领域,因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第三是迁移性,可以肯定的是,实训教学活动中的产出具有迁移性。就内生性认识而言,它可以迁移到态度与行为等领域,即它会潜在地影响学习者的态度与行为,产生正面的效应,并有可能迁移到学习者今后的工作与生活当中,这是学习产出中最有价值的一个方面。

2.关系分析

对上述三个空间的逻辑先后顺序进行分析时,作者发现,这三个空间与教学环境相互关联,即三个空间的背后还存在一个物理空间。实训教学活动的整体过程是一个物理空间—任务空间—行动空间—产出空间顺序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复杂的,但是存在着明显的逻辑关系,这四个空间之间能否实现转换也是教学活动是否有效的关键

从物理空间出发,前述第2章当中经过分析发现,虚实融合的实训教学环境具有三个主要的特征,即多种技术应用、渗透与融合的技术特征,丰富的连接与多层次的结构特征以及全面支持学习产出的功能特征,ERP沙盘模拟实训环境同样具有这样的基本特征。

这一实训环境支持生成虚实融合的任务,ERP沙盘模拟实训的任务是模仿相对真实情境下的生产经营,这样的任务具有刚性(实的部分)也具有一定的弹性(虚的部分),总体上看实训任务是综合的,任务完成结果具有多样性与不确定性,正因为如此,任务完成的过程充满挑战性。

这样的任务需要怎么去完成?具备哪些方面的能力才能完成?显然任务必须由学习者自己完成,即必须是自主参与的,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会获得各种体验;同时作为一种综合性的任务,学习者无法单独完成,必须借助团队合作,其间每一个完成者都要面对一系列实际问题,问题解决需要他人的帮助与指导。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会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需要多种能力,一开始学习者并不具备这些能力,但是随着行动的展开,学习者逐步获得各种能力,这些能力一方面帮助学习者完成任务,另一方面有助于学习者获得更好的体验。

由此,学习者的产出空间自然地与行动空间关系了起来,即在行动(做)的过程中,学习者获得学习产出,并且随着行动(做)的深入,其能力不断生成,学习产出的丰富程度及深度都在增加,这是一个互动循环的过程。每一次循环都可以完成由任务空间到行动空间再到产出空间的转换。

由上述分析,可以自然得到一个实质性扎根理论:虚实融合环境潜在地支持虚实融合任务的生成,虚实融合的实训任务使“做中学”成为可能,学习者通过“做中学”的方式,可以获得丰富的学习产出。

这一扎根理论还可以用另一种方式表达:要获得丰富的学习产出,“做中学”是一种根本的方式,虚实融合的实训任务使“做中学”成为可能,而虚实融合任务的生成需要虚实融合环境的支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