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虚实融合环境下的实训教学研究:7.2学习产出的原理性分析

虚实融合环境下的实训教学研究:7.2学习产出的原理性分析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显然,对于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产出可能更加丰富多样,这一框架针对的主要是“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在实训活动的主体——学习者及教师来看,这样的产出是不是符合真实的情境?第三类问题是,本研究关心的是由任务空间到学习产出空间之间的转换,那么,学习产出是怎样获得的?

虚实融合环境下的实训教学研究:7.2学习产出的原理性分析

文献的阅读过程中,关于ERP沙盘模拟实训的学习产出只能看到很笼统的描述,诸如“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竞争的意识”“培养职业能力”等,这样的学习产出是描述性的,缺乏清晰的内涵及实际证据的支持,因而无法对相关现象做出更有说服力的解释。

在7.1节的研究中,作者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根据学生自己的描述,从原始资料出发,自下而上逐级概括,发展出特定情境下的实质扎根理论,即虚实融合环境下实训教学的学习产出框架。显然,对于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产出可能更加丰富多样,这一框架针对的主要是“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对于本书作者而言,在实施扎根理论研究以前,这样的结果是没有预料到的,也就是说,这一理论框架是随着编码过程自然涌现的。这符合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特征,即将现实存在的但是不容易被注意到的行为模式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 of latent pattern)。[13](www.xing528.com)

在研究开展的过程中,又自然产生了新的问题,第一类问题是,学习产出的框架是否具有解释力?在实训活动的主体——学习者及教师来看,这样的产出是不是符合真实的情境?能不能得到他们的认同?第二类问题是,这些学习产出不会无故获得,它一定与实训的环境、内容与过程有关,也就是它与实训活动的任务空间相关联,那么,怎样的任务空间会支持这样的学习产出?第三类问题是,本研究关心的是由任务空间到学习产出空间之间的转换,那么,学习产出是怎样获得的?虽然这些新的问题非常复杂,但是进行这样的研究尝试十分有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