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与反思是具体的方法,其目的是帮助学习者提升能力、提高认识,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交流与反思的总策略为文本记录、集中交流、整体反思。
1.文本记录
虚实融合的实训教学环境具有过程记录的功能,第3章中已经进行过分析,依据环境的不同,以及环境开发的智能化程度不同,过程记录包括的内容也有所不同,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记录操作的结果,如成绩、业绩等;
(2)记录操作的成果,如作品等;
(3)记录操作过程中的关键数据;
(4)记录完整的操作过程,如自动录像;
(5)部分实现过程的诊断并回放。
这样的过程记录对于学习者自我诊断、反思学习的过程有很大的帮助,事实上,这也是虚实融合环境支持学习的一个重要功能。
但是,依托于环境的过程记录是有缺陷的。目前的技术形态下,还无法由环境自动记录学习者的真实体验、情感变化以及各种收获,即环境不能记录主观性的东西,而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情感以及收获对于学习者的能力提升特别是认识提高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完整的记录过程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虚实融合环境客观记录的过程,另一部分是由学习者主观记录的体验过程。这样的两部分记录是相互补充、相互印证、相互促进的,特别是学习者的过程记录,对于学习者高阶能力的获得与优秀素质的养成至关重要。学习者的记录一般要求文本化,而且要求手写,因为手写的记录内含更加丰富的体验信息,除了文字之外还可以用各种图形表述。记录按时间点不同一般分为每日的体验记录以及整个实训活动结束后的体验总结报告。
这些记录既是驱动学习的一种文本,同时还有三个重要作用。
第一,作为教师与学习者互动的载体。教师可以在学习者每一天的记录上写互动评语,给学习者以激励与反馈。
第二,作为研究资料。学习者可以通过回顾自己的所有记录,进行反思性学习;教师可以把所有学习者的文本记录作为研究的资料,通过分析改进教学。
第三,作为生成性资源。教师可以选取部分有价值、有意义的文本,进行资源化处理,使之成为下一阶段或下一批次教学的资源。
2.集中交流
虚实融合环境下的实训教学一般分组进行,在实训的过程中,组内成员之间存在大量的交流,这些即时的交流驱动着学习者进行有意义的学习,这也是学习者之间自主性与合作性的充分体现。相对于组内交流而言,集中交流有四个主要的特点:①比较正式,集中交流一般是经过组织的,作为教学的一个环节呈现;②学习者经过准备,准备的过程实际上是学习者进行知识组织、建构的过程,是一个反思的过程;③交流的对象经过选择,因此会对学习者产生一定的激励作用;④会给学习者带来一定的压力感,正是因为这种压力感,促使参加交流的学习者更加认真准备。本质上,集中交流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交流者通过表达来学习。有实证研究表明,通过表达来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策略[15],交流对象则可以进行比较,从而通过反思获得改进性的提高。
集中交流的方式: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参加交流的学习者范围越大越好,在班级人数不多的情况下,可以按照适当的顺序,让每一个学习者都参与交流。在人数较多的情况下,可以采用“1+1”的形式进行,即每一个小组推荐一名学习者代表小组参加交流,另每小组再选取(抽取)一名学习者参加交流;也可以采用“1+补充”的形式,让一名学习者代表小组参加交流,其他组内成员进行补充。
从交流内容的角度看,集中交流主要有三种形式。
第一种是作品交流。实训教学一般都要导出有形的结果——作品,对于生产性任务而言,作品一般为产品;对于服务性任务而言,作品一般为服务的过程。虚实融合环境下的实训教学导出的作品多是可视的,为交流提供了基础。作品交流是一种针对结果的交流,通过作品的展示,进行标准比对和作品比较。
第二种是过程分析。交流的重点不是结果,而是任务完成的过程。过程分析主要指向操作与规范、问题与原因、策略与方法,针对过程分析的交流能让学习者获得更加详细的过程比对资料,更加有助于学习者通过反思进行学习。
第三种是体验与收获的交流。这是一个不同于技术层面的交流领域,往往没有受到充分的重视。学习者情感态度领域的变化既是学习的结果,同时也会深刻地影响学习者的行为与动机,它与作品交流、过程分析之间会形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为了提高集中交流的效果,同样可以采用延长“交流链”的方法。一种典型的针对作品的集中交流的“交流链”可以抽象为:(www.xing528.com)
(1)展示作品:利用教学环境的功能清晰地呈现作品。
(2)作品解说:在展示的过程中对作品进行必要的说明。
(3)对象提问:针对作品,让学习者向展示者提问。
(4)问题解释:由展示者对问题做进一步的回答或说明。
(5)他人评价:由学习者针对作品进行评价。
(6)改进建议:由学习者提出针对作品的改进建议。
对于整个实训教学活动的实施而言,集中交流的组织可以在不同的时点出现,特别是阶段性的作品交流与过程分析有很大的灵活性,但是一般情况下,体验与收获的交流放在实训活动的最后环节,即在整个实训活动结束的时候。
3.整体反思
实训中的学习者天然具有一定的反思意识与能力,在操作体验中,他们会自然地在试错中学习,找到正确的方法与路径,这种整体性的反思意识,需要教师在实训教学活动中加以重点引导。
整体性的反思意识有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学习者能站在整个实训活动的角度进行反思,而不仅仅针对活动中的某个具体点;第二,学习者能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多个习得角度出发,进行全面的反思;第三,学习者能借助环境、同伴、教师等进行不同方位的比较,进而进行行动性的改进。
显然,这样的反思意识是需要教师引导的。整体性的反思意识如技能一样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训练的,但是它与一般的技能不同,它具有更好的迁移性,一旦学习者具备了整体性的反思意识与能力,就可以实现迁移,帮助职场中的学习者更快习得经验型能力。
在实训教学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整体反思策略会表现出不同的形态,且一般由多个环节组成。以ERP沙盘模拟实训中的整体反思策略为例,其具体方案与流程如下:
(1)事先明确要求,即在实训活动开展时就对学习者提出明确的整体反思要求。在时间点上,可以选择在实训动员会时由学校领导提出,或在实训活动开展的第一次课上由任课教师提出。整体反思的要求应清晰描述。
ERP沙盘模拟实训中整体反思的要求为:①在活动结束时手写实训总结报告,要求字迹清楚,字数在800字以上;②每个学习者的实训总结报告经教师批阅后放入其管理档案;③选取部分实训总结报告作为教学资源,在实训室张贴并在校园网共享。
事先明确要求的主要目的是唤起学习者对整体反思的重视。
(2)反思清单导引。虽有明确的要求,学习者还是会碰到“不知写什么,不知怎么写”等问题,因此,教师要适时提供反思清单,导引学习者的反思行为。作者在研究的过程中整理的反思清单样式为:①期待——“你对ERP沙盘模拟实训有什么样的期待?”;②体验——“在实训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方面的真实体验?”;③问题——“在实训的过程中,你碰到了哪些具体的问题?是怎么解决的?”;④收获——“经过这次实训,你有哪些方面的收获?”;⑤原因——“这些收获是怎么来的?”;⑥改进——“作为学习者,你认为自己今后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3)提醒问题关注。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经常提醒学习者关注反思清单中的问题,引导问题关注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引导反思的过程。
(4)及时记录资料。这是职业院校学生目前普遍缺乏的一种意识和能力。有效培养这种意识与能力的做法是让学习者(学生)在固定的时间点记录,例如一天活动结束后,在晚自习时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及时记录与反思清单相对应的内容,学校可以提供实训记录单,也可以由学习者(学生)自由记录,不要有格式等方面的要求,只要真实、及时就可以了。
(5)记录整理分析。职业院校学生同样缺乏对资料的分析能力,因此要引导他们对平时的感性记录进行回看与整理,这本身就是一个反思的过程。学习者(学生)在分析整理的基础上撰写实训总结报告,这样的实训报告就有了一定的理性成分,是学习者内在体验与认识经过自我序化后的外部呈现。
(6)通过语言表达。在集中交流环节,要求学习者脱稿,通过语言表达并要求情感投入,这样做可以培养学习者的口头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离开书面总结,学习者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对书面总结进行转换,即再一次对表达的内容进行组织,这个过程能促进认知的建构,使反思更加深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