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实训教学调研中专门关注了演示环节,发现演示环节的问题很多。目前,实训教学中常见的典型演示方案有五种,如表5-1所示,作者将其按照使用场合进行分类,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表5-1 实训教学中常见的典型演示方案
要取得好的演示效果,实际上需要保证四个方面。首先是注意“唤起”,让所有学习者将注意力集中到演示的内容上,这需要教师的引导,也需要相应的管理制度做保证。其次是要让学习者看得清楚。演示的目的是让学习者通过观察进行学习,因此,看得清楚是有效学习的前提。再次是让学习者看得明白,即看明白整个过程,教师需要在演示的过程中进行相应的讲解,帮助学习者想明白。最后是进行检验,即有目的地抽查部分学习者,检测其是否掌握了演示的内容。这四个方面的问题构成了一个“链条”,唤起注意—看得清楚—看得明白—进行检验,一环扣着一环,完成了这四个环节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即学生的练习。
因为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实训教学课堂演示中让每个学习者看得清楚就很难真正落实,学习者如果不能清楚观察演示现场,势必会引起注意力的快速分散。
教学演示与讲解中的问题集中反映在学习者看不清楚、听不明白及管理效度差三个方面。针对这三个方面的问题,结合虚实融合实训教学环境的结构特征,作者提出了演示与讲解策略具体实施的做法:①清晰呈现;②讲演分离;③设置管理助手。
1.清晰呈现
虚实融合的实训教学环境潜在地具有支持实时清晰呈现现场的功能。有效利用此类教学环境能帮助解决多个专业实训教学演示的问题,其一般解决方案如图5-2所示。
通过高清摄像头等连接现场演示点,并与实训室中的垂直互动面(投影等)进行连接。学习者的视线由演示点移至垂直互动面,这样就把直视下的演示转化为间接的演示。这一转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般的演示是在水平面内进行的,学习者要把注意力集中到同一个平面内很困难,视线干扰严重,学习者经过努力后,如果仍无法克服视线干扰等问题,或仍无法看清演示现场,就会失去观看演示的兴趣,从而离开学习。
图5-2 实训教学演示问题的一般解决方案
这一物联手段,即把水平面内的演示转化到垂直面上,能方便地唤起学习者的注意,因为把一个班级的学习者的注意力集中到一个较大的垂直平面上是完全有可能的。
除此之外,这一解决方案还有许多优点:
(1)保留现场真实感。可以把演示点放在实训室内,也可以把演示点放在生产的现场,教师既可以自己演示,也可以通过同步控制让生产现场的工人演示。不论是哪一种情况,都可以做到实时,这样就保证了现场的真实感。
(2)可进行细节增强。采用高清摄像头等,可以对操作的关键细节进行增强处理,或是以慢动作再现,让学习者看得更清楚,这是一般的模拟演示中较难做到的。
(3)过程控制较方便。教师可以与演示助手配合,根据演示的需要进行重复与中断等操作,并通过讲解或强调操作中的关键部分,让学习者看得更明白。
(4)有利于学习者检验操作。学习者在演示时,一般都存在操作紧张的问题,特别是在其他学习者旁观的情况下,虚实融合环境下的演示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观众(学习者)与演示者(学习者)之间的视线间接接触,可以减少对演示的干扰,在展示性环节中,同样可以采用此类演示方案。
(5)效果明显优于操作录像。此类演示与录像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对学习者的心理影响上,正如实况转播与录像的不同,实时的演示操作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对唤起学习者的兴趣以及生成教学中的任务有更多的帮助,甚至操作中的失误或现场发生的意外状况都有可能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目前需要解决的可能还是技术上的问题,即清晰度不够、变形及视觉延时问题,如若这三个问题可以更好地得到解决,那么这一方案就有可能成为实训教学中演示的常态性解决方案。(www.xing528.com)
2.讲演分离
在实训教学的演示环节,一般情况下都是讲演一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在时序上是边演示、边讲解;在空间上,演示与讲解的多是同一个人。对于教学实施而言,这样的演示是方便操作的,但是效果不尽如人意。作者分析教师在演示环节的行为,发现教师同时需要完成三件事:①专注于操作演示,在一些较为复杂的操作当中,教师的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②有针对性地讲解,教师须根据需要提炼要点,同步进行讲解;③教师要密切关注学习者的表现,对学习者的学习行为进行监控。这三件事很难在同一时间点上完成,所以实际的情况往往是,教师无法关注学习者,自顾自地讲解演示,学习者容易离开学习,或是教师的讲解思路受到影响,又或是演示的质量不能得到保证。
正因为如此,在实训教学的演示环节,尝试进行一定程度的讲演分离是必要的,而且可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虚实融合的实训教学环境也为讲演分离提供了条件。目前已发现有两种比较好的讲演分离的操作方式。一是讲与演场所的分离,即通过虚实融合环境中的物理连接,把真实车间或服务现场的情境引入教学,给学习者一种更高程度的真实感。二是教学现场的讲演分离,即在同一个教学的现场,教师负责讲解,导生或教学助手进行演示。这两种方式最终都通过投影,把演示的内容与过程展示于大屏幕上,使全体学习者能看清楚。同时,教师因为专注于讲解,可以更加清楚地表达意图,从而使学习者听明白。
这一演示实施策略在多个专业进行了尝试。图5-3所示为实施讲演分离的浙江省东阳市技术学校(简称浙江东阳技校)木雕专业实训教学现场,在这一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负责讲解;企业技师(木雕大师楼师傅)负责演示操作;学习者观看的是实时演示的投影。
图5-3 讲演分离的浙江东阳技校木雕专业实训教学现场
除了能使学习者看清楚、听明白,讲演分离还会“逼迫”教师与演示方进行沟通与协商,这其实是一个有效学习与互动的过程,教师在寻求演示方帮助的过程中,建立了另一条学习的通道,从而能更好地理解“教”的本质。
3.设置管理助手
就实训教学而言,演示环节中极容易出现的问题之一是学习者注意力“离开”,比较常见的有学习者急于尝试、自顾自地操作,或是与小组内的同伴(学习者)讨论下一步的动作,又或是做其他与教学无关的事。要对演示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一种有效的做法是教师的管理权限适当下放,通过赋权给教学助手或导生,达到有效管理的目的。
在具体的解决方案上,作者受到浙江省某职校的启发,发现了一种更为有效的做法,其具体策略与步骤为:挑选管理助手→观察学习行为→挑选被检学习者→评判检验效果。
(1)教师事先挑选管理助手,一般是两名,也可以根据需要挑选一名或三名,管理助手可以由教师指定或由学习者推荐。这样的事先挑选会对学习者产生激励作用,因为被选上的学习者会产生一种跟教师在一起的自豪感。
(2)管理助手观察学习者学习行为。管理助手在实际的演示环节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或演示者做好辅助性的工作,另一方面被赋予一定的管理权力,可以同时观察、监控学习者的学习行为。
(3)管理助手挑选被检学习者。在演示结束以后,每一名管理助手拥有一项可以使用的权力,即他可以根据学习行为观察,选定一名学习者面向集体进行操作,以判断其是否掌握了演示的内容。
(4)教师评判检验效果。教师根据学习者的演示,了解学习者掌握操作过程的情况,做出恰当的评价,同时可以根据在学习者演示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必要的讲解与再演示。
作者通过课堂观察发现,这种教学与管理的策略是有效的。在演示环节,很少有学习者会表现出离开学习的行为而被管理助手关注并“捕获”。另外,因为它与效果的检验联系在一起,被管理助手挑出的学习者往往是最不可能通过检验的学习者,一旦这几个学习者通过检验,就证明演示达到了理想的效果,教学可以进入下一个环节。这种机制的效果可以持续,因为管理助手可以轮换,大家都有机会担当,所以教学活动显得更有趣,让学习者更期待。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过程性的知识需要通过演示(讲解)来呈现,这种演示(讲解)具有三重意义:一是作为模仿的样本,对于标准化的操作而言,学习者需要照着做;二是作为改进的样本,即怎么做会更好;三是作为比对的样本,即怎么做会更有特色。不同内容的演示对于学习者的帮助作用不同,但是它所起的根本作用就是作为样本。
从学习的过程看,学习者首先是通过观察进行学习的,因此,演示要让所有的参与者看清楚,这可以通过技术的手段实现,也是虚实融合环境的一个突出优势。操作与行动的过程背后往往存在逻辑,因此学习者需要心中想明白。教师的讲演分离有时就是为了更好地帮助教师讲清楚,从而让学习者听明白。对于中职生实训教学而言,一个更大的实际问题是教学过程中的管理,教师可以通过管理助手的帮助,尤其是建立责、权、利统一的机制,形成持续的管理效用。
演示环节看似简单,但是其组织却十分精细,清楚呈现是基础,讲演分离是一种理念与新的策略,而设置管理助手,有效驱动教学的展开,能从根本上解决教学有效性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