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面向进程的设计策略在虚实融合环境下的实训教学研究中的应用

面向进程的设计策略在虚实融合环境下的实训教学研究中的应用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任务是一个相对静态的概念,而进程是一个与任务关联的动态的概念。进程是指任务完成的过程、任务实施的过程。在实训教学活动中,对于同样的任务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任务实施设计,从而表现出教学效果的不同。进程设计是使任务实施过程具体化,教学设计只有达到进程设计的层面,才能成为实际的教学方案,在课堂中加以落实。求助的对象主要有文本、同伴、教师、网络等。图4-5教学任务实施过程的三重循环结构演示(讲解)环节。

面向进程的设计策略在虚实融合环境下的实训教学研究中的应用

任务是一个相对静态的概念,而进程是一个与任务关联的动态的概念。进程是指任务完成的过程、任务实施的过程。在实训教学活动中,对于同样的任务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任务实施设计,从而表现出教学效果的不同。

进程设计是使任务实施过程具体化,教学设计只有达到进程设计的层面,才能成为实际的教学方案,在课堂中加以落实。关于进程设计,已有的理论研究比较少,一般以教学环节的方式来呈现,关于虚实融合环境下的实训教学,由于教材或一般的指导性资料中提供的多是任务层面的设计,而对于进程层面缺少关注,往往会给一线教师造成理解上的难度,使他们觉得无从下手。

1.任务完成的一般过程

虚实融合环境下的实训教学活动,其任务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它们源自真实的生产或服务,是对真实任务进行的虚实融合的改造,因此,教学任务完成的过程与工作任务完成的过程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对工作领域的各种任务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其一般性的过程,包括以下基本步骤:

(1)任务明确——明确任务的实质,到底要做什么。

(2)任务分析——应该怎么做,要做到什么。

(3)任务实施——利用各种资源开展任务。

(4)任务求助——任务实施的过程中存在困难,需要得到帮助。对于教学型的任务而言,一般都存在求助的问题。求助的对象主要有文本、同伴、教师、网络等。

(5)任务完成——达到任务的基本要求。

(6)任务评估——自我评估、他人评估及反思等。

上述六个步骤可以合并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任务明晰。在开始实施任务以前,有一个任务明晰的过程,即便是一个外置的任务,这样的过程同样存在,而且很重要。首先是指头脑中明晰,即对于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学习者自己能完全理解并且清楚地描述。其次是进一步明晰任务完成的过程,即在着手执行任务之前,在头脑中推演一遍任务的内容、完成的过程或完成任务的情景,这一过程是一个内部明晰的过程,是一个无成本自我演练的过程,对于明确完成任务的思路以及提升学习者的能力都有帮助。

第二个阶段是任务实施。这是一个决策与行动并行的过程,行动中一定会涉及决策,决策是为了行动,决策包括完成任务的策略、方法与技巧。该过程往往也是一个试错的过程,有两条路径:①尝试—任务完成—得到经验;②尝试—任务失败—得到教训。这两条路径可以不断生成学习者自己的知识与能力。

第三个阶段是效果评估,即对任务完成的效果进行评估。这种评估是自我反思性的,评估可能涉及三个方面:①经验与教训,经自我内化后就会成为学习者自己的知识,可以实现迁移;②改进,引入一个新的循环,促进能力的生长;③鼓励,给自己激励等,产生自我效能感。

2.典型的进程结构

教学任务实施的过程即进程,一方面,它与工作任务完成的过程存在类似性,它是对工作过程的模拟,因此实训教学是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这是虚实融合环境下实训教学的基本特点;另一方面,教学任务实施的过程与工作任务的完成过程又有一定的区别。工作任务的完成过程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过程,虽然存在合作,但是工作者本身有较大的自主性,而教学任务不同,教学总是涉及三个方面(过程)——学习(learning)、指导(instruction)和表现(performance)[11],它始终是在有“外人”存在的情况下进行的,即有教学的指导者,有同伴,有相应的文本等。教学任务完成的过程,就是这些要素互动的过程,它是自主的,更是需要帮助的,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习得各种知识与能力,并通过表现得到强化,为后续相似任务的完成及更高阶任务的完成奠定基础。(www.xing528.com)

因此,教学任务的实施始终是一个尝试性的过程,一个不断熟悉的过程,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存在循环的,其基本结构可以概括为三重循环,如图4-5所示。这三重循环的不同比例、不同时序可以构成不同的方法与模式,但是,不管采用哪种方法与模式,这种教学的样式是基本的。

图4-5 教学任务实施过程的三重循环结构

(1)演示(讲解)环节。对于不同类型的任务可以进行不同形式的演示与讲解,主要可采用三种形式:①对任务进行必要的说明,包括对必要的知识点、规则及注意事项等进行讲解;②进行必要的演示,即演示操作的过程与步骤;③演示与讲解相互配合。

这一环节的教学目标包括三个方面,都是指向学习者的:①听明白,即学习者能听明白有关任务的讲解(有时还要配合阅读任务书等文本材料),包括任务的内容、要求、规则、注意事项等;②看清楚,一指物理层面,即学习者能看清楚演示的步骤与过程,一指原理层面,即学习者知道操作的细节与关键点在哪里;③能回放,是指在教师的演示(讲解)之后,学习者能在脑海中“回放”任务操作的过程,为其进行实际的操作学习打好基础。

(2)操作(校正)环节。这是一个核心环节,即学习者进行尝试操作,对于不同的任务,其操作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有的主要是与物的互动,表现为人与器具的互动,大量的技能操作型任务指向的是这种互动;有的主要是与计算机的互动,即通过人机互动完成相应的任务;有的主要是人与人的互动,面向服务的任务一般着重于人际互动。虚实融合环境在本质上促进了人、机、物的三元融合[12],因此,虚实融合环境下的实训任务更多的是一种人、机、物之间的互动。

这一环节的教学目标同样指向多个方面:①会操作,是指学习者单独或在同伴的合作下能完成任务的基本操作,这一方面的目标具有层次性,掌握基本方法与步骤是“会”的最低层次,在“会”的基础上,数量上的多,时间上的快,质量上的好等是“会操作”的更高层次的任务要求,也是任务挑战性的标志;②发现问题,学习者操作的过程既是一个模仿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尝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错误和问题,因此,学习者必须自己或在他人的观察、明示下发现问题,不管问题是由谁发现的,只有学习者自己能认识到问题才有改进的可能;③会改进,发现问题可能是一个自我内省的过程,也可能是一个外在的过程,在操作的过程中,学习者会得到来自外部的帮助,即指导或校正,当这种指导或校正内化为学习者的自我行动的时候,学习者就能做出正确的改进。

(3)交流(强化)环节。对于完成任务而言,学习者可以通过模仿进行学习,也可以通过尝试(操作)进行学习,还可以通过交流进行学习,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了实训教学中学习的基本方式,其中通过交流进行学习的方式可对学习起到增强的作用。

就虚实融合环境下的学习而言,通过交流进行的学习应分为三个层次。①基于作品的交流。教学任务完成的过程是一个作品化的过程,这一作品可以检验可以评判,也可以作为反省的载体。过程的作品化同时伴随着标准化与可视化。基于作品的交流一般是评判性的,即做得对不对、好不好。②基于过程的交流,即通过组织对任务完成的过程进行交流与总结反思。这种过程性的交流更多地指向操作的方法与策略,指向任务完成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有陈述、答辩以及文本等多种形式。③基于收获的交流。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交流,一般指向情感价值观等领域,它离开了具体的知识与技能,但对于学习者获得更高阶的产出会有帮助,这是教学设计要充分注意的一个方面。

上述三个环节是虚实融合环境下实训任务实施的基本进程与环节,对于任务驱动教学或行动导向课程而言,教学任务的完成可以始于演示(讲解)或直接的尝试,但是其大量展开一定在操作(校正)与交流(强化)环节。在教学的初期提供有效的演示与校正是必要的,随着教学的深入与学习的深入,学习者在不断的自我尝试与自我校正中得到提高。演示与校正都是外在的,具有帮助性质,因此,它们只存在于必要、必需时。在传统的实训教学中,这两个环节往往成了主角,从而使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而虚实融合的实训教学环境为学习者与环境提供了更多的互动机会,从而客观上使“做中学”即以操作与尝试为重心的教学成为可能。

3.进程设计的一个框架与案例

面向进程的设计一般指向具体的教学方案,即它可以在单节课或两节课的非休息性教学单元内采用。本研究开发的虚实融合环境下实训教学进程设计的一个样本框架如表4-5所示。

利用这一教学进程设计框架,2014年5月,浙江省义乌市城镇职业技术学校(简称义乌城镇职校)某位教师的实训教学活动“小键盘输入”以全市公开课的形式进行了展示,该实训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非常清晰地呈现了三个环节,即在环境的支持下,先进行必要的讲解与演示,然后让学习者操作练习,最后进行展示与交流评价。总体上,该案例教学设计的实施效果得到了认可,但需要指出的是,其展示性的环节中没有充分利用虚实融合环境的功能,因而展示的效果不够理想。[13]

表4-5 虚实融合环境下实训教学进程设计的样本框架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