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融合环境下的实训教学活动一般是集中安排的,因此具有与一般的课程教学设计不同的特点,它需要由更加丰富的活动形式来组成。
1.实训活动的样式
作者通过对实训活动进行观察,发现其中存在着学习活动的基本样式,大致可分成两个类别,即任务性活动与辅助性活动,如图4-3所示。任务性活动直接指向教学(学习)目标的达成,辅助性活动不直接指向教学目标的达成,但是对教学目标的达成与提升起着辅助、维持及强化等多方面的作用。
图4-3 实训活动的基本样式
任务性活动:教学活动的主体与主要部分,有明确的目标指向;一般由教师发起,强调过程中的管理、指导及评价;会给学习者带来一定的压力感与收获感。
辅助性活动:为了任务性活动的有效开展而设计的活动,在目标性、评价性等方面弱于任务性活动,具体形式如下。
(1)准备性活动,即为了教学任务的开展而进行的一些必要的准备,如体育训练中的准备活动。
(2)游戏性活动,形式多样,主要是为了调节,调动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放松学习者的精神,并起到一定的身体与精神锻炼的作用。
(3)休息性活动,主要是为了恢复身心健康,消除身体的疲劳、精神上的无聊及厌烦等情绪,使学习者重回良好的学习状态。
(4)自由性活动,强调学习者自己的安排,它可能是休息性的,也可能是游戏性的,甚至可能是任务性的,这一活动形式最大的特点是学习者处于无压力状态。
总体而言,这四种活动方式是基本的辅助性活动方式,是对任务性活动的补充,与任务性活动共同构成一个整体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在实际的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重视任务性活动的研究与设计,而对辅助性活动的研究(特别是功能研究)不够,辅助性活动的设计则更是经常被忽视。作者从实际实训案例的比较中发现,中职生实训活动中尤其需要辅助性活动,正如幼儿的教学活动设计需要更多游戏性活动一样。这些辅助性活动在教学支持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为条件准备,即为任务性活动的开展做好相关的准备。在时间上,这种准备可以是课前的,也可以是教学活动的第一个部分,它往往是一种“预热”,这种“预热”一般包括四个要素:①身体的预热与准备,实训教学活动中,往往有较多的体能器官参与,如同体育活动一样,为了保护身体,需要预热;②物质条件的准备,这是实训教学活动的重要特点,必须准备、检查相应的工具、设备及安全防护等各种措施;③精神的准备,即投入学习的精神状态,集中注意力以及消除各种外在的干扰等;④必要的知识准备,一般以回顾性的复习或以导学单和任务书的方式帮助学习者做准备。
第二个方面为状态回复。在实训教学活动中,特别是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大量的教学任务是重复的,必然会产生学习状态损失。首先是身体的疲劳,甚至是肌肉与关节的疼痛等,这种疲劳与疼痛是需要进行控制的,不然会对下一阶段的学习产生负面的影响;其次是精神的疲劳,一般实训活动的持续时间较长,学习者容易产生精神上的疲劳,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更突出的问题是,学习者离开指定内容的学习,而投入自己的放松娱乐活动,进而可能干扰到其他学习者。这两种状态的疲劳,都会导致学习者学习兴趣与动机的损耗,因此,在活动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状态回复,使学习者在产生明确的身体与精神疲劳之前安排回复性活动。一般的回复性活动包括休息性活动及游戏性活动,对于较低年级的学习者(学生)以及学习动机不明确的学习者,这样的安排尤其重要。学习者的状态是否需要回复可以通过观察或采集学习者的要求做出判断。
第三个方面为进程补偿。实训活动与经过严格控制的教室教学不同,它更多地要求学习者“做”,学习者的自主性比较大,因此,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学习者必然会出现分化的现象,如若这样的分化达到比较高的程度,进一步的实训教学将无法进行。这种情况下需对进程进行控制,一般的控制方式为进程补偿。进程补偿的做法是安排自由性活动——已完成任务的学习者可以自由安排一段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只要不打扰其他的学习者就行。当然这种进程补偿还可以与任务性活动结合起来,如让先完成任务的学习者在被需要的情况下指导帮助未完成任务的学习者。除此之外,教师的指导与帮助,建立相对稳定的学习小组,采用导生制以及分组协作学习都是有效的补偿方式。
实训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准备、回复与补偿都必须有效、及时、明确。
2.实训活动的整体设计与安排
实训活动的主体部分是任务性活动,当任务性活动确定以后,可以设计开展辅助性活动,辅助性活动虽然并不直接指向教学目标,但是它们同样是有目的的,即为任务性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支持,也就是准备、回复及补偿。
(1)活动的具体化。此处主要讨论辅助性活动的具体化问题。辅助性活动要根据实训的教学目标及学习者的特点进行专门的设计及具体化。
准备性活动的具体方式有:绕着实训场地慢跑三圈(身体的准备);进行实训前的动员(精神与思想上的准备);事先进行特别的说明,如特定的安全问题等(心理上的准备);召开晨会,呼喊一些励志性的口号;整理准备好所有的工具并进行设备的检查;听音乐,让学习者安静、放松下来(在一些需要静心、细心的实训之前),等等。
与此类似,游戏性活动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参考体育类的技能训练活动进行设计,也可以根据实训内容与学习者的特点进行设计,但必须是被学习者喜欢的,安全且有教学支持作用的。休息性活动与自由性活动设计方式较为简单。
(2)时序安排,即不同活动之间在时间顺序上的安排。在所有的活动都具体化之后,就需要对这些活动进行组合,实现时序上的整体优化。
田慧生认为,时间是学校内部一种无形而强有力的环境因素,因而要科学合理安排时间,使学习活动有张有弛。[8]由于虚实融合环境下的实训教学总时长不一,比较长的为集中实训一个月甚至一个学期,时间较短的为一周或是五天,对不同时长的实训需要有一个整体的统筹,从教学设计的角度看,教学主要针对的是活动的半日,即活动是以半天为时间单元进行设计的。(www.xing528.com)
时序安排具有灵活性,但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
其一,准备性活动在前。准备性活动一般安排在整个活动的最前面,或是在半日活动的最前面。这是由准备性活动的功能决定的,它要起到身体、精神准备以及任务实施前器具准备等作用。
其二,休息性活动在中。休息性活动一般安排在中间,对于活动的设计而言,半日活动一般可以集中休息一次,也可以根据需要安排多次休息。休息性活动主要是为了帮助学习者进行状态的回复。
其三,游戏性活动在后。许多教师在实训活动中不重视游戏性活动的设计,实际上它对于学习者提高活动的兴趣、回复状态、对实训活动产生期待都会产生重要影响。游戏性活动放在后面的主要原因是,它能保留活动的愉悦感。
其四,自由性活动穿插在中间或最后。自由性活动的最大作用是进程补偿,同时又是一种低压力或无压力的活动,能起到帮助学习者放松的作用。
(3)时间比例控制,是指各种不同的活动在整个设计单元所占的时间比例,这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问题。
在某个设计单元,不一定要有每一种活动的样式,但是一定要同时存在任务性活动与辅助性活动。活动时间占比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①任务性活动的内容,在任务性活动的挑战度比较大或体能要求比较高等情况下,休息性活动、游戏性活动的时间就要相对较多;②学习者状况,一般而言,越是学习需求强的学习者,越不需要游戏性活动,他们会专注于任务性学习,对于中职学生而言,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各种辅助性活动要丰富,而且要有足够的时间;③时间节点,在实训活动开展的初期、中期及后期,由于学习的兴趣、期待以及对实训活动的适应性不同,学习者需要不同的辅助性活动与之匹配。
整体上而言,虚实融合环境下的实训教学活动,辅助性活动应占整个实训教学时间的15%以上,同时一般不能超过30%。从现有的实训活动观察与记录看,辅助性活动时间占比少于15%时,学习者容易产生厌倦与疲劳,从而对活动产生抗拒等负面情绪;从课堂观察看,该占比超过30%,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就会下降。
(4)整体设计安排案例。
以某教师2014年5月的一次实训为例。该教师是富有经验的实训教师,她的实训课特别受职校学生欢迎。与其他教师的实训活动设计与安排不同,该教师特别关注正式任务开始前的准备性活动及任务活动结束后的游戏性质的放松活动。她认为,正式活动开始前的“热身”对职校学生特别重要,它可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热身”的形式可以由学生定,时间为5~10分钟;活动结束后,除了进行一定的总结外,还要安排集体性的放松活动,如每组派代表唱歌等,她发现这个时候学生往往是最快乐的,类似的愉快体验会让学生对下次课产生期待。在该教师设计的半日活动周期内(8∶00—11∶30),活动时序与时间安排如图4-4所示。
图4-4 某教师半日实训活动时序与时间安排
在该设计方案中,辅助性活动包括准备性活动、休息性活动、自由性活动及游戏性活动,其占整个单元实训时间的比例为23.8%,从学习者投入的情况以及情绪状态上看,实训效果较好。
3.活动设计的一般程式
针对虚实融合环境下的实训教学,以下在整体活动设计的层面上提供一般程式。
(1)研究实训教学环境,分析其支持实训教学的功能。虚实融合实训教学环境具有支持教学的多方面功能,这是该类型环境的显著特征,也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础。
(2)研究实训目标,确定任务性活动。根据实训教学要达成的整体目标及具体目标,与环境协调、与学习者协商确定任务性活动并使之具体化。
(3)研究学习者特点,确定辅助性活动的样式。配合任务性活动,根据需要的原则,设计辅助性活动。
(4)使辅助性活动具体化。在设计辅助性活动的过程中,尤其要重视让学习者参与,让学习者帮助教师设计活动,以避免活动设计程式化。
(5)合理安排各种活动的时序。
(6)恰当控制各种活动的时间占比。
(7)根据反馈情况做好调整设计的准备。
之所以提供上述的设计程式,是因为目前学校教师缺乏面向活动的设计意识,缺少相关的活动设计经验,从活动的层面上进行整体设计有助于提升实训教学活动的整体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