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虚与实的概念
虚与实是一对哲学范畴,源于老子的“有无相生”观念(老子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10])。最早,虚与实是作为宇宙的基本法则提出的。
虚与实具有多重含义。一切事物都有虚实,事有虚实,物有虚实,情有虚实,景有虚实,像有虚实。当我们观察世界上的各种存在的时候,都可以在这些存在上发现其中的虚与实,可以说,虚与实是事物的两个“端点”。
虚与实之间相互依存。虚实是相对的,具有层次性,在某个层面上为虚,在另一个层面上可以为实;虚实是相互包含的,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即是这种虚实存在的普遍状态。因此可以说,虚、实是相互依存的,虚来自实,实来自虚。
虚与实之间相互转化。世界的变化很大程度上来自虚与实之间的相互转化,人与虚实共生的世界发生作用的时候,会引起人的知觉、行为的变化,即虚实相生。中国传统文化、哲学与美学中对这种虚实相生的机制都有过深入的阐述,认为虚实相生成妙境。
从哲学的角度看,虚实融合就是虚与实同时存在且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状态,显然这样的相互依存与转化具有不同的层次与指向。
2.境界说
在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化当中,与虚实融合相关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境界说。[11]
唐代王昌龄在《诗格》中明确提出了“诗有三境”,即“物境”“情境”“意境”,主张诗歌创作要“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至清代,王夫之则从中国传统哲学的角度对“境界”的层次结构进行了精辟的概括——“有形发未形,无形君有形”,把“境界”划分为三个层次,可谓“哲学三境”:第一个层次即“有形”,是可以凭借人的眼耳观察所得的形象;第二个层次即“未形”,是不能凭借感官所察的情感精神意向;第三个层次是“无形”,是超越情与象而得到的宇宙自然天地之“道”。在“境界”范畴上集大成者,当数王国维,他在《人间词话》中指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将“境界”作为中国诗歌的最高美学标准,认为“意境的有无是诗词成为真正艺术的标志”。(www.xing528.com)
作者以为,教学环境亦是一种“境界”。它的层次结构与上述“境界”的三个层次不同。教学环境的层次结构是相嵌存在的,第一层次相当于物境,是物理空间的组成部分,是学习者可以直接观察到的,是“有形”的东西以一定的结构组成的;第二层次相当于情境,是学习者可以体验到、感觉到的东西,而且这种感觉有即时性,如感觉到舒服,感觉干净、明亮等;第三层次相当于意境,是不能直接观察、感觉到的,而只能意会、领悟,往往有一定的延迟性,即在学习活动结束之后,体会到的一些东西,如实训活动结束以后,经历了酸甜苦辣,“摸着实训器具,突然有种想哭的感觉,想到父母挣钱养家真不容易”[12]。有的人到寺庙,看到雄伟的殿堂,听着寺庙的钟声,突然就悟到了人生的道理,这就是一种意境,当然这种意境的获得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与偶然性。
3.虚实相生
与虚实融合相关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虚实相生。
意境的产生是虚实相生、化景物为情思的直接结果。虚实相生产生了至虚的境界,即意境。宗白华认为,艺术境界是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13]
虚实怎么相生?它的条件与发生机制是什么?蒋济永认为,从文学的角度来看,作品有虚实,未必就有意境,只有虚实相生才能产生意境,而虚实相生有三个充分必要条件:①内有虚实;②虚实相生、化实为虚;③在化实为虚的基础上,再虚中生虚,产生“言外之意”。[14]
这有点类似西方的格式塔心理学家们提出的封闭原则,即有些图形是一个没有闭合的残缺的图形,但是主体有一种使其闭合的倾向,即主体能自行填补缺口而把其知觉为一个整体。
教学有着较多艺术的成分,以上哲学视角的虚实观对于教学,特别是对于实训教学,有着诸多启发意义。实训教学环境的设计应内含虚实,但不应止于此,因为环境只是客观的因素,更加重要的是活动,在实训教学活动中应促进虚实之间要素的融合,使虚实转化、相生,以提高实训教学的“境界”。学习者与教学环境的互动,最终的结果都反映在学习者身上,这是一个“由实化虚”的过程,即通过具体的体验操作获得知识与技能,再“由虚化虚”,即在知识与技能习得的基础上获得情感的发展与觉悟的提高;这就是“虚实相生”。这个过程恰恰也是教学目标达成的过程,如若学习者能再“化虚为实”,即把习得的各种东西运用到实践当中去,转化为社会的财富,那么整个教育的链条就完整了。[1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