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昌奉
在震惊世界的红军长征中,我一直在毛泽东主席身边工作,回想跟随毛主席过六盘山的情景,使我终生难忘。
红军一路上斩关夺隘,浴血苦战,翻过没有人烟的雪山,走过异常险恶的草地,终于来到了漫漫征途上的最后一座大山——六盘山下。六盘山雄踞大西北,虽然并不怎么高,但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位于甘肃、宁夏交界的地方,是兰州、西安的一个门户。因为这座山,是我们即将翻越的最后一座山,红军战士情绪非常高涨。
翻越六盘山前,我们跟随毛主席先后在单家集、张易堡宿营,各住了一天。这一带是回民聚居的地区,到达以前,各级领导对部队进行了有关民族政策教育。在行军路上,毛主席一边走路,一边对我们说:回民有回民的规矩,比如他们不吃猪肉,不说“猪”字,这不奇怪。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直到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规矩。你尊重那些规矩,他们就欢迎你,搞得不好,就要打架闹事的。我们到了这些地区,买羊肉、牛肉可以,对于猪肉么,提都不要提。我们一定要注意处理好和回族群众的关系,尤其是路过清真寺和回民的家,不能冒冒失失地进去。我们听了毛主席的这些话,都牢牢地记住了。那时候,我的年龄很小,对哪个民族究竟有哪些规矩知道得很少。主席一路上对我们的谆谆教导,使人难以忘怀。
我们从张易堡出发不久,就踏上由西安通往兰州的西兰公路,宁夏的隆德县城是公路的必经之地。但我们没有沿公路前进,转而进了一条小沟,准备绕过隆德城,翻越六盘山。
我在路上问:“主席,为什么不走隆德县城呀?”主席听了,幽默地说:“隆德县城里有敌人,人家不让我们走嘛。没关系,不让我们过,我们就多走点路,绕开它。”
六盘山上的西兰公路是比较宽阔的,它盘旋而上,弯弯曲曲,从远处望去,很是壮观。但我们终于没有走那条路,以免同敌人纠缠,耽误时间。红军的目的是尽快到陕北去,与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会合,巩固和扩大陕甘苏区。不出主席所料,驻在隆德县城的敌人,没有敢出来侵扰我们。
绕过隆德县城之后,我们开始翻六盘山。六盘山是一座大山,山上长着很多树木野草。走在山路上,毛主席的兴致非常好,一边走,一边问我们:“你们发现没有,这座山很特殊,它的走向和我们过去走过的山不大相同呀。”主席见我们说不上什么,就又接着说,“这座山离祁连山不远,是兵家要地,古代这里打过很多仗的。”
毛主席在江西根据地时,有一个时期身体不太好,开始长征的时候,基本上康复了。经过将近一年的长征,主席虽然比过去瘦了,但身体越来越健壮,真是令人高兴。翻越六盘山的时候,眼看就快要到陕北啦,主席也和大家一样,心情格外振奋和愉快。这时候,他走在山间小路上,精神焕发,健步行进,我们这些小鬼,稍不注意就跟不上了。主席很少骑马,大多是和我们一起走路,他的马,不是让伤病员骑,就是用来驮东西。
那还是在到六盘山之前,我们和国民党部队打了一仗,缴获敌人100多匹马。国民党部队的这些军马,养得高大肥壮真叫人喜欢,不少首长都换了马。跟随主席的老余选来一匹膘肥体壮的枣红马,高兴地说:“主席,咱们也换一匹马吧?”主席看了那匹马,挺喜欢。过了片刻,摆手说:“不要换啦,咱们那匹马从福建上杭到现在,一直跟着我们走了两万里路,也算是经过考验的了。”听主席这么一说,我们几个异口同声地说:“别换啦,别换啦!”那匹土黄马也把头直往老余怀里拱,好像害怕把它丢下似的。(www.xing528.com)
没有换成马,过了一会儿,老余又扛来一个皮马鞍子,比起原来的那个木马鞍子强多了。但主席还是不同意换。我们都知道,那个木马鞍子是从江西带出来的,它最大的好处是,前面有一块隆起的木头。主席骑马时喜欢看书,看书时,便把缰绳挂在那隆起的木头上,左手拿书,右手扶着木鞍隆起的地方,可坦然啦。时间久了,土黄马好像很懂主席的习惯似的,当主席把缰绳挂在隆起的木头上时,它便走得特别慢,格外稳当。老余高高兴兴地把那个皮马鞍子送回去了。从此,他对土黄马和木马鞍子,更加爱护了。后来,主席骑着那匹土黄马到了保安,又到了革命圣地——延安。
行军路上,我们一边听主席给我们谈古论今,一边观看着附近的山色风光。在越过一道山岗之后,主席转过身,挥手招呼我们说:“休息一会儿吧!”他习惯地坐在一块大石头上,用右手摘下帽子,自然而然地伸开双腿,一边休息,一边眺望着远方,高兴地说道:“这里真是个好地方呀,以后可以好好地写一写。你们看,天高云淡,红旗漫卷,大雁南飞,六盘山的景色多好啊。”过了很久,我们才明白,毛主席那是吟诗作词哩。翻过六盘山,我们跟随主席来到陕北吴起镇,与陕北红军和红二十五军胜利会师了。党中央驻在瓦窑堡时,十二月的一天,主席没有开会,也没有看书,静静地坐在桌前,用铅笔修改长征路上吟诵过的诗词后,挥笔写出了《清平乐·六盘山》这篇著名的词章。
我们很快来到六盘山下的一个村子——青石嘴附近。前卫部队派人来报告主席说,在青石嘴发现敌人的骑兵。主席很快走到山头上。从望远镜里,看到敌人正在休息,战马拴在树上,村里还冒着炊烟。敌人根本没有料到我们来到青石嘴。毛主席当即对一军团的领导同志说:“立即命令一、四、五大队,把敌人的骑兵干掉,我看着你们打!”,主席对身边的同志说:“对敌人的骑兵,不要怕,没有什么了不起的。”那时候,我们几乎没有和敌人骑兵打过仗,原来听说这一带有宁夏二马(马鸿逵、马鸿宾)和东北军张学良的骑兵军,究竟怎么打法,大家心里一直没有底。听主席这么一说,心里轻松多了。
青石嘴的敌骑兵,在红军指战员的猛打猛冲下,顿时慌了手脚,乱作一团,人喊马嘶,自相践踏。有的还没来得及上马,就被击毙;有的刚跨上马,还没坐稳,就被打落马下。残敌一看无法招架,纷纷举手投降。约半个小时,就把敌骑兵歼灭了。这一仗,歼灭敌骑兵200多人,缴获100多匹战马,还有很多军用物资。真是知己知彼,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称得上是干净利落的歼灭战。
这时,我想到绕过隆德县城时,主席决定不惊动敌人,你守你的城,我走我的路。现在发现了敌人的骑兵,主席又决定立即歼灭它。又联想到红军四渡赤水,抢占金沙江,奇袭大渡河的战斗,深深感到:毛主席指挥打仗英明果断,用兵如神啊!
我们上了一个小山坡,再往前走,就是三岔口了。这时候,我们发现有一队骑兵朝我们奔来,大约20多个人。前哨接触后,才意外地知道,他们是徐海东、程子华、刘志丹派来给毛主席送信的。主席立即拆开信看了,顿时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他高兴地说:“这下子好了,可到家了。”主席高兴地挥笔写了回信,立即给来人带回陕北去了。我们快到三岔口的时候,主席兴奋地对我们说:“三岔口这个地方,是不是京剧演的那个三岔口呢?”他见我们几个人都答不上来,又接着说,“按道理应该是这个了。你们知道么,这里古代打过好多次仗。穆桂英你们知道吧,她就在这里打过仗的。”那时候,我们都没有看过京剧,历史知识也很少,说不上来什么。那天晚上,我们就住在三岔口村。
我们跟随主席长征经过宁夏,虽时间比较短,但却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回民虽然是少数民族,有他们自己的许多讲究,但他们的住家居室及其日常生活很注意卫生,家家户户都收拾得非常干净整洁。回民群众对待红军很热情,很容易说上话,迎接红军的场面既热闹又隆重。当然,这与先期路过的红二十五军的深入宣传和良好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从进入宁夏开始,我们的心情越来越好,这不仅仅是因为我们越走离陕北越近,还因为越走沿途的商品越丰富了。我们可以买到香烟、布料、牛皮、羊毛以及许多种药材。只要有货,回民就卖给我们,真叫人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因为这几个月以来,我们一直行走在语言不同的彝、藏等少数民族地区和人烟稀少的雪山草地,连吃的喝的都没有,还能有其他什么东西呢。记得刚走出草地不久,我们到了哈达铺那个小镇子时,简直像到了大都市一样,一下子买了很多香烟回来。因为从毛尔盖以来,主席一直吸那种“毛尔盖牌”的土烟叶卷的烟。主席见到我们买了很多烟,笑着说:“你们呀,买这么多干什么?往前走东西就更多了。”现在到这边一看,果然跟主席预料的一样,能够买到的东西越来越多了。
我们胜利通过宁夏,到达陕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