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店村以山地、丘陵和坡地为主,随着现代农业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杨家店村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与养殖业,农业经济迈上了新台阶。
体制变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杨家店村经过废除土地私有制、互助合作制、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化到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农业大变革,生产体制趋于合理。
私有制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杨家店村主要以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小农经济为主,土地归私人所有,以户为单位进行生产经营。中上等耕地大部分掌握在富裕户手中,农民分自耕农和半自耕农,上中等之家全靠雇农、佃农,自己很少耕作。自耕农全年所产粮食,除食用外,尚不够上缴国税杂款;半自耕农除耕种收获外,还从事工商业;雇农生活很苦,每人每年身价最高不过30元,最低10元,普遍20元,正月半上工,腊月半完工,食宿由雇主供给。上中等之家以租地和放高利贷增加收入。租佃形式有死租、活租、伙租、包租4种;高利贷可以贷粮食、银圆、土布3种,有“大斗进、小斗出”“驴打滚、利滚利”等名目。粮食高利贷,一般利息为5分,即150斤粮10个月利粮75斤,归还时本利共225斤,如不归还,另立契约,利上加利称“驴打滚”;银圆利息一般为30%~50%;土布一般放1匹布每月4尺利,10月后就利上加利,一年本利两匹布。土地可以买卖,一部分人由于天灾人祸等原因失去自己的土地,沦为佃户,或为长工、短工。农村两极分化严重,生产力落后。
1955年农业税通知正联
土地房产所有证
土地改革时期 1951年10月,杨家店村开始土地改革运动,截至1954年3月,全村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农民获得了自主经营的权利。按1947年至1949年全村农户生产资料占有情况及生产经营方式划分阶级成分,分为雇农、贫农、下中农、上中农、富农、地主等。全村共56户,划分富农1户、上中农12户、贫农和下中农43户。截至1951年9月,减租减息实行“二五”原则,全村共减租20石(折合1000公斤),银圆1200元。土改后,没收了地主、富农的土地、牲畜、农具、粮食及其多余房屋、庄基场面等。全村共收缴农具22件、耕畜4头、各种家具18件、院落1处、房屋9间,分配给贫、雇农。随之进行土地复查,废除了农民所欠地主、富农的一切债务,并颁发土地证和房产证,确认其所有权。富农和贫下中农分得同样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互助合作化时期 1952年7月,在变工队的基础上,由村民自发组合临时性互助组、长年互助组,一般平均2户联合为一组。在春耕、夏收、秋耕、冬碾等季节性农活中,互相帮工换工,调解耕畜劳力之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个体农业经济的均衡发展。1953年,缺乏牲畜和生产工具的农户自愿联合劳力、畜力、生产工具和农业技术,形成互助组,管理形式有自愿结合、等价交换、民主管理3种。自愿结合一般是按地力、人员关系,经男女组员充分酝酿后组织起来;等价交换一般按劳动态度、生产能力、耕作技术、人力、畜力等条件评分记工,男女同酬,按时清工价;民主管理一般以人人参与、大事共议、民主决议的方式决定各项农业生产制度。互助组在乡、村干部和互助组长的带领下,开展防旱抗旱和爱国增产的群众性劳动,不断提高农户在土改基础上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时期 1955年,杨家店村在互助组的基础上办农业合作社。社员的土地、牲畜折价入股,大型农具折价入社,小农具自带自用,男女同工同酬,按劳计工,年终分红。肥料一般按土地、劳力、牲畜所分得的粮食摊派,按社员实交肥料比对数量后长退短补,并按上、中、下肥料等级折算。当年向社员借用的籽种全部归还,借啥种还啥种,下年所需的籽种统一由社里留足,全部分配到社员名下保管。筹集股份基金时由社员投资,分配时由社里扣除;公共积累中,公积金一般为3%至4%,公益金为0.5%至0.7%;管理费一般按当年实际支付数提取,不超过总收入的1%;股份基金一般按入社土地股份摊派。柴草一般分给养畜户,多分饲草,少分柴火。公粮在分配中扣除,上缴国家的公购粮,按各户实际分给的粮数,由社统一送缴。初级社一般由一两个自然村头庄院组建,1956年全村建起2个初级农业社,每个初级社都有自己的名称,行政建制还是以村为单位。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时期 1956年,农业生产合作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加快步伐转社并社,普建高级社。高级社的土地等生产资料全部公有,取消股份分红,把耕畜和大众性农具作价归公,统一经营核算,年终收入除扣除农业税、当年生产费用、公积金、公益金后,其他部分实行按劳分配。1956年9月,杨家店全村进入高级农业合作社,社员转入高级社的土地归全社集体所有。农户自留地数量每户只留2~3亩菜地,不超过全社人均土地的5%,草地随耕畜入社。农户典当社外土地,在入社时与出典户协商处理,社员原代管亲属的土地转由社代管;合作社租种公地继续按以前规定租额向国家交租,原互助组开的公荒地或私荒地,均归社所有。牲畜一律折价归社,畜价按正常市价由社员民主评定,对怀驹的母畜适当多评价款,所生幼畜归社所有;耕畜折价后,所需饲草、饲料采取摊派生产股份基金的办法解决;羊入社合圈,统一采取公养,由社抽劳力小群放牧,肥料归社;公羊、母羊、羔羊和所有的羊毛由合作社与原社员各按50%比例分红,其他羊社员分红占30%。大马车和新式农具一律折价入社,旧式中型农具公用、公修,小农具自供、自用、自修。对社员大片及地埂上零星树木不折价入社,住宅和坟地上零星树木仍归社员;果园以果树种类、产量分类折价入社,或以比例分红,逐渐转为公有。已摊派生产股份基金,按初级社时的标准不再变动,直接转入高级社基金;公用股份基金,一般按劳力分摊,也可按土地、劳力比例分摊;耕畜饲草、饲料所需股份基金,按社员劳力分摊;肥料按初级社摊派比例不变,未摊派者,高级社给每个社员摊派一定的积肥任务,在分配时进行决算。原初级社贷款,转入高级社以后从每年收入中归还。高级社初期,安排劳动时以小包工、季节包工和全年包工形式分配给固定作业组,由组包干生产。不久又推行包工、包产、包财务制度。截至1957年,“升级并社”走完农业合作化制度的改革。1957年实现粮食总产93840斤(亩产102斤)、油籽3400斤的好成绩。
人民公社时期 1958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杨家店改高级社为红卫生产大队,改作业组为生产小队(杨家桥为第一生产队,杨家店为第二生产队)。开展大办地方工业、大办公共食堂、大炼钢铁、大办水利等运动,强调集中领导、统一计划、统一安排,劳动管理实行“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产集体化”方式,大队编营,生产队编连、排、班,在“比干劲、比措施、比实效、比成绩”口号下,出现了“浮夸风”。经济实行大平调,将生产队和社员土地、房屋、牲畜、林木、粮食、农具等平调。生产上出现“瞎指挥、虚报瞒产、购过头粮”和“劳动不计报酬、吃饭不要钱”等不良现象,社员生产积极性受到挫伤。当时兴起“政治进食堂,书记下伙房,以人定量,分配到户,凭票吃饭”。1958年8月30日,杨家店全大队办成公共食堂2处,社员全部在食堂吃饭,随之出现燃料浪费和个别多吃多占现象。1959至1961年连续三年农业生产遭受巨大损失。1959年4月高峰人民公社更名为“城关人民公社”,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1960年11月,中央发文坚决反对和彻底纠正“一平二调”的错误。1961年春,村公共食堂解散,由生产队发给社员口粮,社员在自家开灶。1962年,中央《六十条》明确规定:“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确定以大队为核算单位,维护集体利益,克服平均主义,大队经营管理主要有生产计划管理、劳动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和收益分配。由于社员生活困难,部分社员私自小片开荒种粮。鉴于这种情况,公社按照文件精神要求重新给社员按人口划分自留地,允许社员饲养少量牲畜,恢复集市交易,允许开展家庭副业生产,允许农民自己出售多余的产品。推行生产责任制,生产队按劳分配口粮,分配实行基本口粮加按劳分配。这样农民有了生产积极性,集市活跃,农村又出现一派生机景象。1962年后半年开始“社教运动”,有时停下农活专搞运动,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加之连年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生产效益大幅度下降,群众生产积极性不高。1962年的粮食产量下降到亩产75斤、总产86094斤,油籽亩产75斤,总产4360斤。虽说大牲畜养殖稳定,但羊只数量下降多,所以70%以上的社员吃穿用困难。1963年农业获得大丰收,粮食总产110840斤,油籽总产5200斤,大牲畜比1962年增加40%,羊只增加20%,副业收入增加40%。
1963年至1964年,开始全面落实“四清”(清账目、清仓库、清财务、清工分)。1965年又开始进行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的“四清”工作,解决大队、生产队干部中“四不清”问题,教育和改善干群关系。
1964年3月,杨家店大队制定了《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1970年)》。具体目标是:粮食产量逐年稳步增长,到1970年总产达30万斤,5年平均增长20%;油籽1965年稳定在1963年5200斤的基础上,实现9800斤,1970年达到15000斤;大麻子从1964年起,每年种植4亩,达到自给;大家畜每年增长19头,每年出售4头,1970年达到521头;羊1965年达到300只,1970年达到521只;猪1965年达到62头,1970年达到112头;林业从育苗着手,建立苗圃,1965年育苗10亩,1970年造林面积达到300亩,果园达2亩;水土保持在原有基础上做好600条地边埂,修好水渠,控制好对面120亩地水土不流失;修好水渠(刚家地20亩,阴地50亩),副业收入1965年达到3900元,1970年达到7200元。这一目标规划,到1970年每人平均有粮800斤,油品8斤,大麻子自足,副业收入平均24元,耕畜自足有余,每户平均有羊2只、猪2.5头,绿化荒山、荒河床,有林场有苗圃。
1965年实行吃粮分配标准化(低标准粮),每户按基本口粮占70%,按劳分配占30%分配。按年龄段将人口分成四个吃粮等级(1~3岁,4~7岁,8~11岁,12岁以上),每个等级确定底分,参照底分预留和分配基本口粮。1~3岁占8分,标准粮189斤;4~7岁占10分,标准粮237斤;8~11岁占12分,标准粮284.4斤;12岁以上占15分,标准粮355.5斤。清油每人预留3斤。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批判“三自一包”,回收社员自留地,把赶集搞交易、出外经商和搞副业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割掉,取消定额包工制度,以政治表现作为记工分标准,各生产队采用标准工分计酬,自报公议。由于不顾劳动数量和质量,单纯凭思想记工分,田间劳动集中在一起,干大帮活,记大概工、思想工、人情工、面子工,平均主义和不良作风挫伤了社员劳动生产的积极性。1968年,以大队为核算单位,将社员自留地、自留羊、自留树全部收回到生产队,制止社员搞临时性家庭副业。
1967年决算,每个劳动日值0.525元。统计工分,折价分配口粮。其中,小麦0.14元/斤,莜麦0.13元/斤,大豆0.12元/斤,洋芋0.03元/斤,荞麦0.095元/斤,清油1.22元/斤。
1970年自留地播种面积196亩,亩产167斤,总产量26550斤。
农业情况统计表
1971年社员自留羊12只,自留树772棵。生产队公共积累总金额为6385.49元,其中49户社员欠生产队5973.48元。生产队有储备粮4420斤,全部借给38户社员。集体欠银行100元,集体欠8户社员报酬款金额153.52元。
红卫大队1961—1970年农业情况统计表 1970年12月31日
说明:此表数据一律为历年决算数据。
红卫大队1966—1970年粮油分配年报 单位:斤
1971年至1973年,开展“农业学大寨”,以大队为单位,抽出精壮青年男女劳力,组成常年修梯田专业队,大搞农田基本建设。1970年完成17亩(一队6亩,二队11亩),1971年完成26亩(一队9亩,二队17亩),1972年完成41亩(一队17亩,二队24亩),1973年完成78亩(一队28亩,二队50亩)。同时,组织了杨家店大队青壮劳力兴修水利基建队,参与了黄家峡、三里店水库的打坝任务。
红卫大队1973年基本情况统计表
1974年决算,每斤口粮价格:小麦0.136元,青稞0.11元,莜麦0.13元,荞麦0.095元,大豆0.12元,洋芋(每5斤折1斤细粮)0.15元,清油0.86元。
1974年至1975年,隆德县提出“大批促大干,决战七五年,为实现农业大变样而努力奋斗”的口号,全大队组织100余人,投入架子车及手推车20余辆,进行了统一规划地块地头修建梯田。1977年至1978年,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和农业生产的同时,组织群众以批判会、声讨会、文艺演出等形式深入揭批“四人帮”。至此,“走路一长串,干活一窝蜂”的人民公社集体化形式开始改变。
红卫大队工分票证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0年,杨家店村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全面铺开,允许社员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的生产方式和采取不同的分配方案。生产队试行的生产经营方式有小段包工、定额计酬、联产计酬、联产到劳、专业承包、包工到组等。全大队划分成9个作业组,把劳力、土地、耕畜、农具固定后,实行定工、定产、定费用、超产奖励等制度,在“四固定”基础上以产量计工,由生产大队统一计划和分配;上缴公粮、集体提留、各项集体用工负担由作业组进行分配,小宗面积作物定产到田、责任到户到人。生产队根据改土、育苗、村庄基地、基本建设等情况留少量土地,实行小包干到户。
1980年年底实行“大包干”。12月31日,成立以村干部为主的领导小组,村民推举代表,参与组织、监督土地承包和物资分配等事宜。生产队集体所有土地按各户人口、劳动力状况,以“人七劳三、山川肥瘠合理搭配”的办法划分到每户,长期不变;生产队和每户签订承包合同,按土地亩数负担农业税和缴纳集体提留,但不能买卖土地,土地权属归集体所有。土地按不同类别的旱川地、台塬地、山坡地的肥沃程度各分成好、中、差三个等级。个人承包亩数按每亩产量确定,每人可承包3亩左右口粮田,2亩左右林草地。生产队原先所欠外债按承包土地划分到户,由农民个人向信用社归还。农民按承包土地面积缴纳公粮,向大队上缴承包费。公粮、承包费依土地等级定亩产量折算,油料按总承包土地面积计算,预留集体土地,由社员承包代种,扣除所分配的籽种后,按等级征收公粮(一等地定产量130斤,年终上交给生产队粮食65斤)。
在承包责任制实施过程中,大队和生产队主要巩固集体已形成的生产设施,按照“不准买卖土地、树木、耕畜和集体财产”的原则,将每户应分的牲畜、羊只合理折价,计算出按人口所应分的钱数,固定到户,保本繁殖分成。按牲畜年龄、大小、肥瘦程度分等级标准,然后编号标签估价。每头牛、马、驴、骡等大牲畜折价后,以抓阄的方式分配到户保养、使用。大牛每头折价200元至300元,驴每头折价150元至220元。羊只也按大小、公母、肥瘦等标准折价。每只大山羊折价5元,大母羊折价10元,大绵羊折价20元。其中保养母羊的农户,上交给生产队1只羊羔(可折价)。大型农具由各生产队实行专人负责管理,小型农具随牲畜逐个折价处理到户;林地、林场、果园由集体统一经营,专业户承包;零星树木折价固定到户,所有权归集体,成材后按比例分成;农田建设任务由各队统一规划,分配到户,农田建设补助款按完成情况分配;合作医疗站责任到人,保本增值分成;代销店人员报酬按零售收取手续费;农副产品交售、公共提留、农田基建、义务工等按有关规定签订合同;林牧场和水利设施、大型农机的经营管理参照上级部门提出的意见执行;大队、生产队干部及各类管理人员定员后,提留现金和粮食补贴,并多划机动地耕种作为报酬;为照顾军属、烈属、五保户生活及其他公益事业,预备部分提留和机动土地。
1982年年底,全面完成各生产队包干到户的农村体制改革,村民生产积极性高涨,农、林、牧、副各业兴起。1983年11月2日,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将原大队改称村民委员会,生产队改为村民小组。至此,公社化后长期实行的劳动报酬平均主义(称“吃大锅饭”)和一大二公、政社合一制度彻底得到改制,农业生产发展不断步入科学化轨道。
1984年至1985年,随着人口的增长,按照中央“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继续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耕地承包期延长到30年。村组班子成员着手清理现有集体财产,将农副产品加工和运输机械作价变卖,集体房屋留作村委会办公室、文化室之用;处理统与分的关系,建立健全承包合同制,帮助村民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有一技之长的村民,在广阔天地里走南闯北,发展多种经营,增加个人收入。
1980年杨家店大队第一生产队收支分配表
说明:本年度参加劳动日17300个,每个劳动日值0.432元。
1989年,杨家店村总人口85户414人,劳动力213人(农业劳动力187人,牧业劳动力3人,乡办企业1人,建筑业劳动力2人,外出搞副业的合同工、临时工20人),年初实有耕地面积2009亩,由于改牧、退耕造林、废弃等因素,年末减少了479.8亩。山地农田建设完成74亩,当年实现机耕地面积100亩。农用化肥施用14.3吨,其中尿素5.6吨、磷肥8.2吨、复合肥0.5吨。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530亩,总产量219460公斤(洋芋每5公斤折粮1公斤)。其中,种植春小麦710亩,亩产量142公斤;豌豆280亩,亩产量203公斤,蚕豆15亩,亩产量173公斤;洋芋125亩,亩产量1600公斤;莜麦187亩,亩产量100公斤。油料作物播种胡麻180亩,亩产量50公斤。青饲料种植20亩,蔬菜栽培13亩。种草面积166亩。年末养殖大牲畜总头数169头,其中牛145头、驴16头、骡子8头、马18匹。年末羊只存栏84只;生猪存栏70头,年内饲养头数240头;家禽饲养240只。当年出栏猪105头,自宰自食65头,猪肉产量2.42吨;禽蛋产量0.084吨。
村民证卡
杨家店村“八五”计划和十年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一)
杨家店村“八五”计划和十年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二)
杨家店村“八五”计划和十年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三)
杨家店村“八五”计划和十年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四)
1989年,全村农村经济总费用74374元,其中,生产费用12000元,种植费用62374元。净收入67711.2元,国家税金4728.76元,公积金410.96元,公益金750.66元,农民人均所得244元,农民收入明显有所提高。有农产品加工机械磨面机2台9千瓦,半机械化农具胶轮手推车80辆,小型手扶拖拉机6台8.826千瓦,农业生产向机械化半机械化迈进。村民家有自行车81辆,缝纫机45台,黑白电视机58台,收音机14台,收录机14台,手表100块,闹钟15只。有线广播通77户,占90.6%,村民拥有了高档商品。
1991年,完成农村丰收计划集团承包项目,种植旱地小麦391亩,总产量5.87万斤;间作麦豆套种110亩,薯豆套种140亩,基地洋芋78亩,总产2.34万斤。农技推广项目中,叶面追肥500亩,秋施肥580亩,药剂除草800亩,药剂拌种300亩。
1986年至1998年,建立农产品成本和家庭经济效益监测机制,不断完善各类农业承包合同,指导农户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并认真落实第二轮家庭联产土地承包政策。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先收回迁出、农转非、招工招干、大中专毕业生分配等减少人口的承包土地,然后以出定人,全村将收回的土地合理调整给无承包地的人口。村民委员会与农户签订承包合同,发放土地经营权证书和承包合同书。
菌菇大棚种植(www.xing528.com)
1999年,实际种植粮食总面积1568亩。其中,春小麦890亩,亩产200公斤,总产178吨;豆类270亩,亩产150公斤,总产40.5吨;莜麦100亩,亩产90公斤,总产9吨;洋芋230亩,亩产1500公斤,总产345吨。共有小型拖拉机40台,农用水泵2台,农用载重汽车2辆。化肥施用量:尿素170吨,磷肥20吨,碳酸氢铵150吨,磷酸二铵10吨。农用柴油140吨,农药施用量50公斤,小农具购置1.1万元,固定资产投资4750元。农田水利建设中,使用机械播种面积800亩。当年全村人口95户473人。年末养殖大牲畜总头数116头,其中牛80头、驴16头、骡子8头、马12匹。年末羊只存栏50只;生猪存栏70头,年内饲养头数140头;肉类总产量2.5吨;禽蛋产量0.084吨。
种植业结构 杨家店村地形复杂,农业生产条件较差。20世纪50年代,种植业占93.7%,林业及畜牧业占6.3%;60年代种植业占89.9%,其他各业占10.1%;70年代种植业占84.5%,其他占15.5%。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种植结构不断调整,从单一种粮逐渐转变为多种经营。1980年,土地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的比例为7.22∶1.38∶1.40。1985年,三项用地面积比例为6.28∶1.94∶1.78。1990年,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梯田面积有所增加,三项用地面积比例为6∶2∶2。2000年至2016年,农业科技推广、结构调整,三项用地面积比例分别为5.8∶2.2∶2.0。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种植结构趋于合理,优质小麦、豆类、加工型马铃薯、精细油料等发展较快,夏粮压缩,秋粮增加,跳出就粮食、就农业抓农业小圈子。
杨家店村按照“压夏增秋、减粮扩经、增草兴牧”的思路,紧跟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产业结构,逐年减少小麦种植面积,扩大秋粮作物、经济作物、饲草作物种植面积。“十一五”末,农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其中,夏秋作物种植比例由“十五”末的2.69∶1调整到1.06∶1,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例逐渐增大。
“十二五”以来,将全县农业分为设施农业产业、草畜产业、马铃薯产业、蚕豆菊芋产业四个产业带,杨家店村以种植豆类、马铃薯为主。
“十三五”期间,根据宁夏六盘山当地的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文资源等优势,遵循标准化、产业化、工业化、信息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思路,根据全县土地分布、气候特点和产业发展,通过调查和规划研究,杨家店形成设施农业、商品苗木花卉、六盘山道地中药材、生态休闲与观光农业四位一体的特色农业。
2018年,六盘山西麓食用菌菇驯化种植基地“落户”杨家店村,开启发展大规模设施农业的先例。
农作物种植 在长期的农耕实践中村民以种秋粮为主,间作夏粮。近几十年来随着气候的逐渐变暖,开始大面积种植冬小麦。
夏粮作物主要有冬小麦、春麦、豌豆、胡麻等。
秋粮作物主要有莜麦、大麦、燕麦、马铃薯、谷子、苦荞、荞麦、糜子等。
油料作物主要有胡麻、油菜。
糖料有红甜菜、白甜菜。
蔬菜主要有白菜、萝卜、大葱、菜豆角、菠菜、芹菜、大蒜(红、白蒜)、韭菜、胡萝卜、黄花、芥菜、瓠子、茼蒿、蔓箐、甘蓝、水萝卜、白刀豆、黑刀豆等。野生菜有苦苦菜、灰菜、蕨菜、小蒜、刺椿、蘑菇等。
饲草主要有紫花苜蓿、高粱(黍黍)、燕麦、沙打旺、红豆草等。
冬小麦一般在白露前播种(农历七月下旬或八月上旬),农谚曰:“七月白露过白露,八月白露耕白露。”越冬后第二年夏季入伏收割,生长期为320天至330天。
豌豆、扁豆、春麦在春季惊蛰后即可下种。一般先扁豆后春麦,豌豆从惊蛰到清明都可播种。豌豆、扁豆在头伏收割,生长期约140天;春麦在三伏收割,生长期约150天。
六盘山一带日照充足,雨量适中,昼夜温差大,土壤富含钾、钙等微量元素,适宜蚕豆生长。生产的蚕豆饱满、粒大、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各种微量元素和粗纤维,无虫蛀,产量高,品质优,在市场上备受客商青睐。六盘山蚕豆已成为全县的名优特产,2006年隆德县被农业部批准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
莜麦(小燕麦)、胡麻、大燕麦一般清明前后播种(农历三月中旬),在秋伏前后(农历六月下旬到七月上旬)收割,生长期为140天左右。
燕麦是六盘山区的特色粮食作物,种植历史悠久。燕麦喜凉爽湿润,忌高温干燥,生育期间需要积温较低,对土壤要求不高,是饲养幼畜、老畜、病畜和重役畜以及鸡、猪等家畜家禽的优质饲料。如今因营养、医疗保健方面价值均高,大多数人已把燕麦列入日常食谱。
马铃薯在立夏前后播种,白露后收割,生长期为150~160天。
另外,杨家店村还可以种植糜子、洋麦、菜籽等,但种植面积都不大。
种植业技术 杨家店村村民一直重视科学种田,提高粮食产量,主要做法有轮作倒茬、间作套种、洋芋坑种、地膜种植等。
轮作倒茬是在传统自然农耕条件下,主要围绕“土”做文章,诸如伏耕、秋播轮作倒茬,打碾耱压,松土保墒,培养地力等。除合理倒茬和部分地轮歇外,主要遵循“一耕二种三上粪”的方式。轮作以春小麦、薯类种植为主,倒茬用豆类和其他秋杂粮轮作。
间作套种多用于秋粮作物小块点种。1949年以前,多为薯类与蔬菜间作或豆类间作。1958年,大面积推广间作套种,以洋芋与蔬菜(萝卜、白菜、芥菜、甜菜等)套种。1988年,村内推广示范性小麦套种30亩,其中小麦亩产200公斤,玉米亩产200公斤,套种平均亩产比同等条件下小麦增产20%、玉米增产18%。1989年,洋芋套种蚕豆15亩,洋芋平均亩产1000公斤,同等管理条件下增产21%,蚕豆亩产150公斤,同等管理条件下增产25%。
洋芋早期为“三锨深翻,整薯点种”栽培法。1968年后,为“整薯点种,取薯留芽”法。1981年开始坑种100亩,每亩1000至1500坑。施农家肥2000公斤左右,尿素18公斤左右,磷肥25公斤左右,坑内集中施肥,整数点种,亩茎数6000株以上,培土压蔓2至3次,使腋芽形成葡萄茎,增加结薯层,一般亩产增加35%以上。1991年以后,坑种虽然有提高产量的作用,但种植工序多,劳动力投入大,村民种植面积不多。
1990年开始,杨家店村先后推广侧膜小麦、穴播小麦、地膜洋芋、地膜蔬菜等地膜种植技术,当年使用,当年增产见效,亩产明显提高。农民很快认识到地膜既能保墒抗旱,又可保持地面温度,利于种子发芽,禾苗成长,对整个植物的生长期都有作用,增产效果显著。地膜小麦种植虽然增产,但因需要专门的覆膜播种机械,作物收获后地膜不易清理,所以农户采用穴播小麦和侧膜小麦很少。2010年政府推广宽膜种植洋芋,膜宽盖地宽,两行之间很少有土地露出膜外,保墒效果比窄膜更好。覆膜形式也跟窄膜不一样,一块膜覆好后,中间隆起,两边有两行小沟,保墒积水效果比窄膜更好,宽膜推广后农民全部改用宽膜种植蔬菜、洋芋。2010年后,又推行秋膜覆盖技术,秋覆膜后,来年春季点种,既保墒又增产。2015年至2016年两年,全村平均每年种植地膜洋芋110亩。
地膜种植
耕作技术 1949年以前,土地耕作沿用二牛抬杠的传统习惯,广种薄收,称为“薄田出大地”。1950至1957年,村内推广土壤深翻与改良,利用农闲季节打地面胡基、整压板结块。1958至1968年,提倡“翻得越深,产量越高”等口号,一般以人工锨翻和畜力套耕为主。1969至1975年,开始使用拖拉机耕地,讲究人、机、畜多种方式深翻土地。夏收时边收割边耕地,中小型拖拉机进入大块地深翻,组织精壮劳力用铁锨和畜力深翻小块地和山地,但由于片面要求深耕,没有把握好尺度,将地面肥土压埋,死土翻到地面,地肥力不足,导致出苗不全造成减产。1980年后,机械化作业逐步减少,农户饲养的畜力数量增加,采用山川步犁耕地,耕地深度一般在16厘米,既对疏松土壤和提高肥力起到作用,田间杂草的蔓延也得到有效控制。
合理施肥 20世纪50、60年代,农家肥主要以人和畜禽粪便为上等,兼用各类柴草灰、炕土、陈旧墙体、地埂土、油渣和腐渣质等土肥。全体社员大搞积肥运动,推广“三湾烟囱”积肥法,将骡马粪过滤积肥、羊圈上山、精肥上山、厕所盖顶、人尿粪与炕灰分开,解决运肥困难。根据农作物的分布,要求山地每亩施土肥500公斤,川地每亩施土肥800公斤来提高利用率。70年代开始逐步施用化肥,有尿素、磷酸二铵、磷酸二氢钾、硝铵、氮磷钾复合肥等。冬小麦种肥用量每亩尿素5公斤,磷酸二铵10公斤,氮磷钾复合肥25公斤;小麦深施每亩尿素4公斤,磷酸二铵8公斤,叶面喷洒磷酸二氢钾1公斤;洋芋、胡麻等农作物相应减少,用小麦施肥量的三分之一,蔬菜等用微肥进行叶面喷洒。
农技推广 1950年至1972年,杨家店村内无专门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由县、公社农业技术员指导和宣传新技术。1972年3月,杨家店村设立了农技推广站,试验田选在川地,共计12亩。按固原地区“四级农科网”的要求,相继组织农业技术科学试验示范。首先对小麦、洋芋的播种时间、种植密度、施肥量进行了试验;其次对引进新品种的适应性、洋芋实生苗的培育等进行试验,还对小麦杂交品种进行探索试验。村里购置了手摇喷粉器、喷雾器各3台,承担全大队小麦病虫害的防治。1977年农技推广站停办。“十一五”以来,以提质增产增效为目标,以设施农业、特色种养、农产品加工、农机化、新型能源等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为核心,全力参与产前、产中技术培训和学习,不断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增强了群众种养技能,提高了农民素质,新型农民队伍不断壮大。
农具 杨家店村传统生产农具主要有纺车、风车、架子车、鞍子、桄、犁、套绳(分牛套绳和骡、马、驴套绳两种),还有耕头、耱、木耧、石碾、碌碡、连枷、扬杈、木锨、铁锨、耙、肘肘子(镰刀)、盘笼、驮筐、扁担、驮桶、担桶、辘轳等。
农机 杨家店村现代农业机械主要有大、中、小型拖拉机,可运输、耕地、播种等。手扶拖拉机带动翻转双向犁可耕地;拖拉机牵引旋耕机可打碎田地里的土块、松土、翻茬地等;拖拉机牵引小型播种机可播小麦、胡麻、莜麦等作物。粉碎机专门粉碎农作物秸秆、颗粒粮食等,割草机收割牧草(苜蓿)、小麦等粮食作物,铡草机铡青草秆、玉米秆等,碾米机用来脱去谷外壳皮,磨面机加工各种粮食,榨油机可生榨熟榨胡麻等油料,抽水机用于井窖往上抽水,喷雾器用于果树、粮食作物喷洒各种农药。现代化农业机械的大量使用,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减轻了村民的体力负担,使农业生产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也降低了村民的生产成本,提高了村民的经济收入。
农具
农机
养殖业 1949年以前,杨家店村以种植业为主,农户饲养少量家畜家禽,主要有牛、驴、骡、马、羊、猪、鸡、狗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重视畜牧业发展,1962年全村饲养大家畜90头,羊118只,猪60头。1985年,全村大家畜共计216头,猪386头;1990年,大家畜存栏121头,猪202头,羊113只,鸡591只;1995年,大家畜存栏173头,猪135头;2000年,大家畜存栏234头,猪405头;2006年,大家畜存栏238头,猪412头;2020年,大家畜存栏60头,牛52头。
1962年至1974年,杨家店村先后引进河曲种马与本地传统蒙古马进行杂交改良。河曲马体型高大,背腰平直,四肢中等高,韧带筋腱发育好,毛色以青为主,性情温顺,气质平稳,拉力强大,持久耐劳,适应多变气候。夏秋季上膘快,冬春季减膘慢,善行泥潭和抗病能力强,农户喜饲养,村内饲养量平均5匹;1978年至2016年,饲养量年均10匹。
骡分驴骡和马骡两类。当地农户通常把公驴与母马所生的驹称马骡驹,公马与母驴所生的驹称驴骡驹。骡子四肢筋腱强韧,灵敏温顺,适宜驮、拉、耕作役用,且耐粗饲养,抗病力及适应性强,寿命长(一般在20~30年),易驯服,是农民喜欢的大家畜之一。拉车能听懂赶车人的口令,长途驮用载重量多,行走快。
驴是当地农业主要使役的牲畜,特点是灵活、温驯、耐劳、易养,能干各种农活。1973年至1980年,先后引进关中驴15头,由生产队集体饲养,毛多黑色,个别有栗色和灰色。黑色驴口、鼻、眼圈及腹下部位呈白色,体格高昂,蹄质坚硬,体态健壮,性情温顺。人民公社时期,集体饲养,调配耕种,年均耕地占总面积的50%。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折价分配给农户饲养。1985年饲养量31头,1990年32头,1995年34头,2000年37头。
当地以养黄牛为主,主要用于农耕生产。土著黄牛的特点是体格强健,力气大,耐性好,易饲养,性温顺,易调教,老人小孩都可使役。土黄牛在当地有悠久的饲养历史。1958年后,引进秦川牛、早胜牛、南阳牛与本地黄牛杂交改良。1970年后,又引进陕西秦川牛、宁夏早胜牛、新疆牛等,以解决耕畜不足。1982年后,引进西门塔尔、利木赞牛,并推广细管冻精输配技术逐步改良。1996年至2006年后,以西门塔尔品种为主,饲养量年均88头。2020年,依托国家扶贫项目,在村内建立养牛示范点16幢,投放基础母牛34头,至年底,全村饲养量达到53头,收入达80万元。
当地山羊、绵羊混养。原先放牧的绵羊、山羊全为本地土种,优点是性温顺,产仔率高,肉质鲜美、味香,缺点是体形小,产绒少。1958年,引进新疆细毛羊自然交配饲养。1959年至1980年,先后饲养从陕西等地引进的萨能奶山羊、甘肃沙毛山羊、陇东黑山羊、济宁青山羊等自然交配饲养。年饲养量360只。1983年,为克服羊群与田林争地局面,大部分羊只被卖掉。村内年均饲养量只有40只左右。2003年宁夏实行封山禁牧后,农民为了提高圈舍饲养经济效益,自觉引进山东小尾寒羊,其特点是体形大,产肉率高,产羔多,每胎生产2~4只,易饲养。实行封山禁牧政策后,圈养彻底改变了农民延续了几千年散养散放的习惯。羊只全部在家中饲养,夏季喂苜蓿、野青草,冬季喂储备的干苜蓿、玉米、粮食秸秆等。
肉牛养殖
当地一直喂养土种黑猪,品种有“大八眉”“二八眉”等普通黑猪。土种黑猪对食物要求不高,易喂,耐寒冷。1958年,引进苏联白猪、长白猪等公猪杂交改良本村土猪。1970年至1985年,先后引进内江猪、巴克夏、杜洛克瘦肉型公猪杂交改良本村土猪,在同等条件下,与土猪相比较,新品种日增重高出26%以上,饲养期缩短20%左右。1986年至2016年,又先后引进甘肃黑猪、汉普夏等品种公猪杂交本村土猪,农户年均饲养量156头。现在农民家中少量喂养的猪,大多是土猪改良的新品种黑色“八开匝”,肥肉多,体形大,最重可达150公斤以上。白色瘦肉型猪以养猪场为主,和农户散养的黑猪比例相当。一般农户一年喂养肥猪2~3头,一头自家食用,一头或两头育肥后出售获利。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杨家店村有4家温棚规模化养猪场,年均产猪仔120头以上,育肥猪常年存栏160头,每年出栏肥猪160头左右,年均收入42万元。
农户饲养品种属固原鸡类型,为宁夏地方优良品种,属肉蛋兼用型。1958年至1969年,先后引进来航鸡、芦花鸡等饲养。1970年至1990年,又引进九斤黄、星杂288、浦东肉鸡饲养。1991年至2016年,引进罗斯鸡、罗曼鸡等品种,全村年均饲养量1600只。
当地农户饲养少量黑灰兔和小白兔。1958年至1973年,县供销部门引进安哥拉长毛兔,部分社员饲养,效益不高。1974年至1980年,县供销社少量推广大耳白,分给部分社员饲养,效益仍不高。1981年至1995年,村内部分农户自行购进长毛兔、獭兔及肉用兔饲养,年饲养量110只。1996至2016年,农户饲养獭兔以及肉用兔年均120只。
当地养殖业发展的典型是养蜂。杨家店村养蜂技术历史悠久,本村有10余家养蜂,主要以木制蜂箱和泥糊背斗为蜂窝,饲养传统中蜂(俗称老蜂或土蜂)。因花草资源丰富,村内养蜂量达300箱以上,还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村民周成刚、王志远、杨廷武、龚国富、郑爱琴、宋胜利、李德仓、赵有生等是养蜂高手。
饲草主要有天然饲草和人工种植饲草。杨家店村山地多,沟大水源丰富,牧草旺盛,是村民牧养的理想之地。杨家店村有可供牲畜啃食的天然野草114种。主要有冰草、芦子草、梭梭草、苔草、狗尾草、猪毛蒿、黄蒿、棉蓬、沙蒿、稗子、水草、地椒、野燕麦等。这些牧草不但种类多,而且生长旺盛,尤其生长在当地的特有牧草——地椒,牛、羊食后会使肉质鲜嫩、味美。
人工种植饲草主要有紫花苜蓿、红豆草、草燕麦、沙打旺、草高粱、草玉米。紫花苜蓿占种植牧草的46%,是夏、秋两季牲畜夜晚的青饲草。1980年土地承包到户后,在生产队原有种植面积的基础上,每家每户都扩大了种植面积,以适应承包后的家畜饲养。1982年推广优质牧草沙打旺、红豆草。沙打旺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适口性好,营养丰富,亩产草800公斤。红豆草为多年生牧草,根系发达,亩产草250公斤。村民还种植草燕麦、草高粱(秫秫)。实行退耕还林后,农户在退耕地全部种上了紫花苜蓿,多的种植10亩左右,少的也能种植5亩左右,农户除刈割喂养牛羊外,剩余的苜蓿全部交给牧草公司。种植苜蓿是退耕户的一项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村民大量种植地膜玉米,玉米秸秆成为圈养牛羊的主要饲草,尤其是玉米秸秆青贮技术推广后,地膜玉米的种植面积稳定增长。青贮不但营养丰富,而且能节省大量的精饲料。
饲料种类分为粗饲料和精饲料,按喂养方式分为干饲料、搅拌湿饲料。麦麸、豆渣、胡麻渣、谷糠、苦荞、大燕麦等营养不高或未加工的饲料都为粗饲料。其中苦荞、大燕麦、麦麸喂骡、马、驴较好,麦麸、豆渣、胡麻渣、谷糠适合喂养牛羊。精饲料以玉米、糜子、洋麦等为主,经过加工后,营养成分丰富,粗纤维含量低,消化率高。干饲料是单独直接喂给牲畜或粗或细的饲料,不加水或草等。搅拌湿饲料是将玉米面、糜子面、麦麸、胡麻渣放到饲草中加上水搅拌均匀喂养牲畜。
杨家店村开展家禽、家畜防疫工作很早。从1958年起,多用民间兽医土方、验方治疗,村上配有专门兽医,与公社、县兽医站联合防治。牲畜疫病有:牛、猪瘟疫流行传染病,鸡瘟疫传染病;马、羊肠胃寄生虫病;马、骡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普通病。对家畜家禽疫病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以检促防,综合防治。乡兽医站防疫员、村防疫员梁具院、梁小兵,每年春、秋两季实施“三瘟一虫”(猪瘟、鸡瘟、兔瘟、家畜胃肠道线虫)免疫防治。
1952年,村里严禁农户屠宰耕畜,保护耕牛和母羊。1956年农业合作社建立后,耕畜折价入社,饲养由社成立饲养组,统一管理,分组喂养。牲畜集体饲养后,缺饲草,圈棚小,饲养员少,使用役畜制度不健全,牲畜瘦弱、死亡较普遍。1960年至1977年,牲畜饲养贯彻“五定三包一奖制”(五定即定人员、定牲畜、定时间、定肥料、定报酬;三包即包产、包工、包投资;一奖即奖励办法,以奖为主,完成一项奖一项,奖中有罚,开展月评季奖年总结活动),推行饲养管理责任制。1978年至1979年,开始选户分槽喂养,牲畜膘情有所好转。1980年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对大家畜分类排队,按社员户经营土地的多少、劳力强弱,适当搭配,折价固定到户,保本喂养使用,幼畜繁殖分成,并确定使用年限,逐步收回价款。1981年至1982年,不再限制私人养畜数量,由自己安排,集体牲畜全部打价包干到户,债、权、利相结合。1991年后,坚持以小畜禽起步、草食畜先行的原则,稳定发展猪、鸡养殖。1994年,乡党委和村委会把发展畜牧业,特别是养猪业列为发展村域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鼓励村民养猪,村内部分农户办起养殖场,增加家庭收入。1995年至2016年,积极迎合国家投资项目,部分农户建棚舍购置牲畜,村内养殖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农村税费改革 1958年6月3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96次会议通过实施的《农业税条例》,杨家店村认真贯彻落实《农业税条例》,正确处理国家与农民的分配关系,发展农业生产。从1990年起,中央和自治区把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作为关心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来抓,取得了一定成效,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
2001年中央决定在农村实行税费改革试点。这是继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又一次伟大变革,主要内容是“三取消、两调整、一改革”,即取消乡统筹费、农村教育集资等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集资,取消屠宰税,逐步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调整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改革村提留的征收使用办法。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要求,新的农业税额在核实计税土地面积和计税常年产量后重新确定。农民承包土地从事农业生产的,计税土地以农民第二轮土地承包合同中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为基础,根据土地的增减变化适当调整;计税常年产量以1998年前5年农作物的平均产量确定。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税征收暂行办法》,全区的农业税税率最高不超过6%。隆德县出台了《隆德县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方案》,杨家店村农业税税率核定为4%,核定计税面积和计税常产,计税价格为0.90元/公斤,可缴纳实物,也可缴纳代金。与此同时,适当调整农业特产税政策,不与农业税重复计征。农业税收附加是为了解决村干部报酬、五保户供养、村办公经费等开支而开征的,数额为农业各税正税的20%。农业各税附加开征后,不再向农民收取村提留。对农民应承担的税费,乡(镇)政府采取纳税通知书、农民负担监督卡的形式通知广大农户。
2002年,杨家店村共上缴农业税4818.9元,农业税收附加费963.8元。
2005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9次会议经表决决定,《农业税条例》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惠农政策上升为国家法律。农业税的取消,减轻了农民的经济压力,对于缩小城乡差距是有很大帮助的,同时农业税的取消,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又一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有利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中国农业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