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史书记载来看,杨家店十年九灾。《隆德县志·“灾异”》(康熙)中,记载了“明成化二十一年,大饥。”“崇祯三年,不雨,自四月至秋八月,飞蝗蔽天,大饥,父子相食。”《重修隆德县志·食货·农》(民国)中记载:“隆人不谙行货为商,不习居货为贾。读书不能以养身家,做工不足以利器用,恃以俯仰而支饷糈者,独农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杨家店村民在政治上翻了身,但面对严酷的生活环境,村民依旧过着“半年糠菜半年粮”的生活,每年吃着国家“救济粮”,穿着国家救济的“黄衣裳”。要生存还是要靠这片黄土地,为了改变艰苦的生存环境,杨家店村民围绕这片黄土地开始大做文章。
杨家店村梯田化建设的历程,对村民来说是一部气壮山河、惊天动地的创业史,而对历届村党支部、村委会干部来说则是一场艰苦创业、再造山河的接力赛。杨家店村村民在层层梯田里洒下了他们辛勤的汗水,就是这个群体,用集体的智慧,在长达50多年漫长的征途上,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肺腑的奋斗之歌。登上烽台梁,展望对面子梁、大梁、小梁、照壁川、龚家岔,就会看到美丽如画的一层层、一块块人修梯田环绕山梁的景象,令人感叹。
杨家店村的梯田建设,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农业学大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几个大的历史时期,在县、乡两级政府的领导下,村党支部、村委会班子换届易人不易志,一代接着一代干,坚持“山河面貌不变,农田基建不停”。就这样,杨家店人无私无畏,无怨无悔,战天斗地,与命运相抗争,以感人之举,经过连年苦干,基本达到了“泥土不下山,暴雨不成灾,洪水不泛滥”的要求,为集雨节灌,为高效农业,为脱贫致富奔小康奠定了牢固基础。粮食单产由过去的亩均45公斤提高至240公斤左右,人均产粮由150公斤提高到400公斤。1996年人均纯收入为652元,2007年人均纯收入达2700元以上,群众的温饱基本得到解决。到2019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079元。杨家店村望山山翠,看地地平,层层梯田沿山而转,如雕如琢,如诗如画。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是杨家店村梯田建设起步阶段。这一阶段梯田建设主要是培地边埂、地腰埂、软堰、水簸箕,为减短坡长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修建简易梯田,同时修建了少量水平梯田。1955年2月,互助组、合作社通过观摩水土流失治理和农业机械化等技术革新,引进和推广川地条田建设新技术;1952年至1957年,累计培地埂800余亩,挖坎沟200余亩,修软堰100余亩,修成坡式田50余亩,垄作农田300余亩。1957年,当年即增产25%,村民由缺粮变为家有余粮。村民高兴地说:“一亩地,三道堰,该打七斗打一石。地腰埂,加软堰,当年就能夺高产。”1958年,修垄作田500余亩。
20世纪60年代,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的杨家店村村民,在饥饿中艰难度日。严重的水土流失,恶劣的生态环境,频繁的自然灾害,使长期以农为主的杨家店人饱受苦难、饥饿的痛苦。
穷则思变,宁肯苦干,也不苦熬。面对自然和历史的严峻挑战,杨家店村村民在县、乡两级政府领导下,不等、不靠、不要,建设水平梯田,留住土、留住水、留住肥,留住杨家店人生存了多少代的一方热土。从1964年开始,党中央发出“农业学大寨”号召后,学习“大寨人”、修建“大寨田”的群众运动在杨家店大地展开。杨家店村村民开始了愚公移山式的历程。1964年冬,动员社员开展以治理坡地为主的农田基本建设,大队组织200多人,安排施工点3处,当年首次修成梯田50亩。1965年以大队为单位,利用冬闲时节,兴修梯田。随着“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开展,以梯田建设为主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进入高潮。1966年年初,杨家店村村民仍然过着“早吃野菜午吃糠,晚上清汤照月亮”的苦日子。但他们却手推架子车,一头扎进修建梯田的队伍中。因常靠吃野菜和窝窝头充饥,有的人经常大便不通,后来人都浮肿了。那么艰苦的岁月,他们硬是背扛肩挑,修建出高标准水平梯田数十亩。次年,粮食产量就增加了两倍,小麦亩产破天荒地由四五十公斤达到150公斤,从来都是以洋芋、荞面、豌豆为主食的杨家店村村民,吃上了香喷喷的白馒头。1969年10月,再次掀起“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大队采取组建农田基本建设专业队和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办法,拉开大搞梯田建设,同年底,全村修建川地条田200亩,山地梯田60亩。
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是杨家店村梯田建设发展阶段。随着改土治水运动的深入和80年代“三西”农业专项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梯田建设进入稳步发展阶段。1970年,全队常年以15%的劳动力抽组专业队,当年建成照壁川地、大梁条田100亩。专业队在之后几年里一直进行梯田建设,全队累计修成水平梯田500亩、川地条田200亩,总面积达到800亩,占耕地总面积的50.6%。(www.xing528.com)
在全国“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推动下,在峰台公社党政领导的率领下,杨家店村划片成立基建营,按照军事化建制,组织连、排、班、组,任务到班组,工种到人,由徐满仓担任基建营营长,男女老少齐上阵、千军万马大会战。筐挑、背篼背、推车推,掀起了杨家店村梯田建设的高潮。每天统一划分任务,完不成不回家,直到完成任务验收后才可收工。当时,各生产队购置架子车,年均投入改土架子车40余辆,按投入改土劳力计,平均每4个劳力有一辆架子车。党团员、干部、社员,在连年吃回销粮、吃洋芋、吃红薯片、吃高粱、喝糊汤的情况下,每年农历十月开始,不畏艰难困苦,起鸡叫,睡半夜,人均每天移动土方量8~10立方米,直到腊月二十五才收工。全村把地修平,把“三跑田”变成“三保田”,使秋水春用,彻底解决吃饭问题。那时候全靠人的两只手、两条腿、一副肩膀,生活条件差,送上山的饭不是洋芋蛋,就是稀汤汤。为了今后日子有个奔头儿,大家伙儿勒紧了裤带拼上了命,把走出贫困、走向温饱的着力点定格在建设水平梯田、改变生产生存条件上。建设方式由培地埂变为一次性修成连片水平梯田。
20世纪80年代,农村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承包到户,有些人就认为梯田建设可以不搞,人们忙于自家的承包地,劳动力难组织、地块难打破,使梯田建设面临新的挑战,平田整地一度停顿。面对梯田建设到底还“搞不搞”的疑问和认识上的争论,杨家店村村民统一了思想,明确了认识。在尝到了修梯田带来的甜头后,实现了由“搞不搞”到“怎样搞”的大转折,并由此使杨家店村梯田建设走出了一条适合本村实际的发展路子。坚持“谁修谁种谁管谁受益”的原则长期不变,毅然把紧俏的回销粮、救济款与平田整地挂钩,对继续修梯田的农户给予经济和口粮补助,重新调动了群众大搞梯田建设的积极性,把梯田建设由低潮推向了新高潮。1981年至1985年,采取统一规划、分户或联户施工的办法,实行农村返销粮供应和梯田建设挂钩,修一亩梯田,发放回销粮150公斤、供煤100公斤。1986年提出“四集中”(集中领导、集中劳力、集中时间、集中连片治理)、“四统一”(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施工、统一标准)措施,以村连片施工。1987年,按照“建设梯田化村”的要求,推行基建工积累制度,并与供应化肥指标挂钩;对完不成任务的农户,收缴基本梯田建设人工费,付给顶替修田户。1984年至1988年共完成农田基本建设408.1亩。1989年,提出大干五年至十年,实现梯田化和粮食翻一番的奋斗目标,实行村社干部目标管理新机制,村社干部报酬与当年梯田建设挂钩,村民劳动积累工与工资挂钩,以资代劳;对未修梯田户每亩收费200元,补偿多修梯田户;对所修梯田分等定级,以质定补,优惠补助,促使梯田建设向规模化、优质化扩展。
梯田地埂林带
20世纪90年代是杨家店村梯田建设提高阶段。特别是“八七”扶贫攻坚和自治区“双百”扶贫攻坚计划实施以来,随着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梯田建设再次进入了一个新高潮。隆德县委、县政府1997年提出《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决定》,制定了《隆德县梯田化建设实施方案》《隆德县梯田化建设验收考核办法》,并完成了《隆德县基本农田建设十年规划》等“梯田化县”奋斗目标,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梯田建设步伐。杨家店村梯田建设方式主要靠人修,每年完成梯田建设近40亩。大规模的梯田建设,使杨家店村已显示出明显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杨家店村村民在兴修梯田、改造家园的同时,把目光投向综合开发,开始以小流域为单位,对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以农业实用科技推广为中心,组织梯田丰产高效开发,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努力提高粮食产量和经济收入,生态、生产、生活的改善,使全村农业有了新发展,农村面貌有了新变化,村民生活有了新提高,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喜人景象。1998年年底,全村基本实现了梯田化,机械耕种面积达到800亩。
2000年以来,杨家店村调整思路,依靠科技,加大投入,按照“山顶退耕林草戴帽子,山腰梯田、地埂林系带子,沟底林草、库坝穿靴子”的模式,以科技为支撑,发展高效农业,提高梯田综合生产能力,促使农、林、牧业的稳步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