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述试件中,试件M-1和M-2属于未采用任何钢板外包的一类,其余参数相同,其峰值荷载的平均值为438kN。试件SM-1~SM-4属于两侧有外包钢板的一类,区别在于对拉螺栓的间距以及荷载加载方式(表2-3);试件SM-5~SM-10属于四周外包钢板的一类,区别在于对拉螺栓的间距、焊缝的位置以及是否增设有加劲肋(采用角钢)。
通过表2-3所列出的峰值荷载,相对于对比试件M-1、M-2而言,试件SM-1、SM-4在长边两侧外包6mm钢板后,其峰值荷载平均提高幅度分别为270%、213%。需要注意的是,此时外包钢板与内部砖砌体协同工作。试件SM-1比试件SM-4的提高幅度大,主要原因在于试件SM-1的对拉螺栓间距为250mm,后者的对拉螺栓间距为300 mm。通过理论计算分析,可以得到试件发生局部屈曲时,钢板的临界应力小于其屈服强度。此外,对拉螺栓的间距直接影响着钢板的临界屈曲应力。因此,对拉螺栓的间距对试件的峰值荷载有着直接的影响。
试件SM-2、SM-3相对于试件SM-1、SM-4而言,其峰值荷载均有明显程度的下降,下降幅度分别为44%、36%。主要原因在于,试件SM-2、SM-3的外包钢板未能直接承担竖向荷载,其主要贡献在于约束砖砌体的侧向变形,从而间接地提高砖砌体的抗压强度。纵然如此,试件SM-2、SM-3相对于试件M-1、M-2而言,其峰值荷载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提高幅度分别为108%、101%。同理,由于对拉螺栓间距的差异,试件SM-2的峰值荷载要略高于试件SM-3。(www.xing528.com)
试件SM-5、SM-6相对试件SM-1、SM-4而言,其峰值荷载又进一步得到明显提高,主要原因在于其四周均外包有钢板,钢板对承载力贡献所占的比重得到提高。试件SM-7、SM-8同样是四周外包钢板的试件,但是其焊缝位置发生了改变,即在两长边的中部采用焊缝连接。从本章的试验结果来看,焊缝位置的改变对静载下的轴压承载力并没有得到改善。此处,由于试件本身以及加载过程中的缺陷,对拉螺栓间距的影响在此过程中并未得到有力的体现。
试件SM-9、SM-10相对试件SM-4、SM-6而言,在两长边位置增设了角钢制作的加劲肋。试验结果表明:前者的峰值荷载提高了65.0%,后者的峰值荷载提高了2.2%。由此可见,增设了加劲肋后,试件的轴压承载力能够得到提高。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仅有两侧钢板的试件,其提高幅度非常明显;对于四周外包钢板的试件,提高幅度并不明显。因为在轴向荷载作用下,四周外包钢板试件中受压钢板的四周边界条件相对于两侧外包钢板(存在自由边)的情况而言,其边界约束条件已经处在了较好的状态,增加了角钢加劲肋后,对其边界条件的改善幅度较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