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绝代风流:钱穆藏书遗失,千古珍本散落

绝代风流:钱穆藏书遗失,千古珍本散落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钱穆薪水所得,节衣缩食,尽耗于书。1937年,钱穆匆匆忙忙南下时,将二十余箱书籍交于某宅主保管。由于种种原因,钱穆的藏书被一书贾以百石米价买去。钱穆电告汤用彤,请书贾保留藏书,一旦回到北平,再赎回。钱穆藏书,决不加盖私章。钱穆不盖藏书章,觉得每一部古籍“无不经前人藏过”“何必多增一印,以供他日别人之多一嗟叹乎”。

绝代风流:钱穆藏书遗失,千古珍本散落

钱穆从1930年秋至1937年秋住在北平,他一心购藏旧籍,常来往于琉璃厂、隆福寺,与新旧书肆大小老板,无不熟识。钱氏原藏有《三朝北盟会编》钞本半部,出自浙东某名家,纸张墨堪称一流。1937年春,钱穆在琉璃厂发现此钞本的另半部,喜出望外,想买下合璧,为摊主察觉,欲购之,摊主问购此残本何用?钱穆说,此书纸张、字样、墨迹、书品皆佳,虽残本,置案头,亦堪供欣赏。书商久默不语。其后,钱穆委托书友代购,书商终不肯出手。无可奈何,与此书失之交臂。

时间虽短,但钱穆淘得古书二十万卷左右,五万多册,其中不乏珍本孤籍。如此坐拥书城,却也来之不易。钱穆薪水所得,节衣缩食,尽耗于书。然而,“苦中有乐”,如钱穆在《师友杂记》中所写:“北平如一书海,游其中,诚亦人生一乐事。”平时,钱穆常谈笑说:一旦学校解聘,我就摆一旧书摊,可不愁生活。1937年,钱穆匆匆忙忙南下时,将二十余箱书籍交于某宅主保管。

1937年,钱穆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出版,此书是他在北京大学任教时的讲稿,初讲之时正值九一八事变骤起。时在北大就读的杜道生晚年回忆说,抗战开始,我们这些学生匆匆逃离母校,书籍大多散失,钱穆先生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也在其中,真是惋惜。1958年,杜道生在一家旧书店发现了这本书,就买了下来。杜道生还有和钱穆的藏书再续前缘的机会,而钱穆本人则没有这种可能了,钱穆自此一别古都,再也没有回到他魂牵梦萦的北京。主人与千辛万苦淘来的藏书分离,自然是痛苦的。胡适离开大陆后,最终也未能见到他在北京的藏书,晚年写好遗嘱,捐赠给北京大学。

由于种种原因,钱穆的藏书被一书贾以百石米价买去。钱穆电告汤用彤,请书贾保留藏书,一旦回到北平,再赎回。书贾也应允,但最终流散民间。(www.xing528.com)

1949年后,钱穆在香港创办新亚学院,培养了像余英时这样的著名学者。在香港时,钱穆的老友张燕谋为新亚研究所购得一部《资治通鉴》。钱穆一翻阅,认出了这书是他的长兄声一的旧藏,书上有其兄留下的痕迹,“手书书根,书中亦多先兄手迹”。这套书是钱穆从苏州家中带到北平的,竟然出现在香港的旧书市。钱穆面对散失的书,仿佛回到战前的北平,不由得想起其五万册藏书的命运。钱穆藏书,决不加盖私章。他曾在北平收藏一部谭延闿的旧藏《皇清经解》,上有谭延闿的藏书印。钱穆不盖藏书章,觉得每一部古籍“无不经前人藏过”“何必多增一印,以供他日别人之多一嗟叹乎”。

友亡书散,诚为钱穆晚年一大嗟叹。后来,钱穆两目犹盲,而一代国学大师已经著作等身,最后与书绝缘,想其波折起伏的人生,念其聚散无常的藏书命运,感慨系之。

钱穆在香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