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冯友兰演讲中国哲学史:道家哲学与情感转化

冯友兰演讲中国哲学史:道家哲学与情感转化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6]这里谈一谈冯友兰的哲学演讲。1939年7月13日,冯友兰在昆中北院食堂讲《中国哲学的应用》,许渊冲在日记中有简单的记录,转抄如下:如果小孩被石头绊倒,他就会发怒,大人却不会,因为小孩是用情感,大人是用理智。中国道家的哲学是“以理化情”。[7]冯友兰是中国哲学史的学术权威,在联大做了多次中国哲学的讲演。

冯友兰演讲中国哲学史:道家哲学与情感转化

1943年暑假,联大文史讲座继续进行,唐兰讲《甲骨文》,游国恩讲《楚辞中的女性》,吴晗讲《唐宋时代的战争》,浦江清讲《中国小说之演化》。[5]

贺麟在联大讲《知行合一新论》,对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孙中山的“知难行易”,有所发挥。低层次的“知”和低层次的“行”是合一的;高层次的“知”和高层次的“行”是合一的。他说大学教授运用大脑,是大学教授的“知行合一”,舞女运用大腿,是舞女的“知行合一”。主持讲演会的汤用彤先生宣布散会时说:“我们运用大脑完了,也该运用我们的大腿了。”《知行合一新论》收入他的《会通集》。[6]

这里谈一谈冯友兰哲学演讲。

冯友兰多次为联大的学生作学术讲演,讲演什么题目,演讲什么内容,根据当时联大学生许渊冲《追忆逝水年华》记载,我们可以感知一鳞半爪。

1939年7月13日,冯友兰在昆中北院食堂讲《中国哲学的应用》,许渊冲在日记中有简单的记录,转抄如下:

如果小孩被石头绊倒,他就会发怒,大人却不会,因为小孩是用情感,大人是用理智。中国道家的哲学是“以理化情”。如死是最动情的,但理智上知道有生必有死,就不会动情了。话虽如此,实行起来却很难,只能做到有情而不为情所累。例如看见某甲打某乙,我们愤愤不平,但事后也就算了;如某甲打的是我,事后还是会愤愤不平的,这就是为情所累,应用哲学,就要学会“以理化情”,学会“无私”“忘我”,这样才能有情而不为情所累。

1939年8月2日,冯先生又在昆中北院食堂讲《中和之道》。这次讲演更加重要,许渊冲在日记中记录如下:

一个人可以吃三碗饭,只吃一碗半,大家就说他“中”,其实要吃三碗才算“中”;“中”就是恰好的分量:四碗太多,两碗太少。“和”与“同”的分别是:“同”中无“异”,“和”中却有“异”。使每件事物成为恰好的分量就是“和”。

这就是“中和”原理。辩证法的由量变到质变是“中”,由矛盾到统一是“和”。(www.xing528.com)

应用到个人修养方面,生理上吃饭、喝水、睡觉等得到恰好的分量,就是一个健康的身体;心理上各种欲望满足到恰好的分量,就是一个健全的人格。应用到社会方面,政治家、军人、教师等各种人要求权利不太过,要尽责任不太少,就是一个好的社会。应用到政治制度方面,民主政治最接近“中和”。

1942年6月11日,冯先生在昆中北院讲《哲学与诗》。那时,许渊冲在美国志愿空军机要秘书室任英文翻译,被派回联大来听讲,再回秘书室作传达。冯友兰先生演讲片段如下:

宇宙间的东西,有些是可以感觉的,有些是不能感觉而只能思议的,有些是既不能感觉又不能思议的,如“宇宙”就是不可思议的,自然你可以去思议,但你所思议的宇宙,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这个宇宙。不能感觉而能思议的如“理”“性”等。

诗就写可以感觉的东西,但却在里面显示出不可感觉的,甚至不可思议的东西。诗的含蕴越多越好,满纸“美”呀“爱”呀,叫人读起来一点也不美,也不可爱,这是“下乘”;写“美”写“爱”也使读者觉得美,觉得可爱,那是“中乘”;不写“美”“爱”“愁”等字,却使读者感到美、爱、愁,才是“上乘”。

诗的意义越模糊越好,如屈原的《离骚》,你可以说是写香草美人,也可以说是写忠君爱国,使人得到的意义越多越好。诗要模糊可用“比”“兴”,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哲学却不同,一句话就是一个意思,而且要清楚,否则,哲学就失败了。

冯友兰在西南联大青年学子心中很有影响力,许渊冲在上述记录中没有提到听众的反应。想来每次演讲,听众云集。冯友兰不仅仅满足于做哲学史家,他想当哲学家,他的《贞元六书》在抗战期间陆续出版,标志着建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

1945年春天,国民党召开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冯友兰在重庆接到蒋介石的晚宴邀请。蒋介石单独和冯友兰谈话,对冯友兰说:“大会要选举你为中委。”冯友兰直截了当地说:“我不能当。”蒋介石问为什么,冯友兰说:“我要当了中委,再对青年们讲话就不方便了。”[7]

冯友兰是中国哲学史的学术权威,在联大做了多次中国哲学的讲演。这并不意味着他的著作不被人批评。1944年11月11日,中国哲学会昆明分会开讨论会。洪谦作《论新理学的哲学方法》讲演,批评冯友兰的新理学的基本命题不如传统玄学富有诗意,金岳霖和沈有鼎发言为冯友兰“解围”,形成一场“有趣的辩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