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巽峰文峰塔记:浮梁历代学宫书院记文笺析

巽峰文峰塔记:浮梁历代学宫书院记文笺析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方祥作者简介参见《学宫桥门文峰塔记》作者简介。说者又云,堪舆家以阳璇为文星,塔宜巽非震也。今年仲春,予与文博云屏袁公,崆阳余公览胜棂星门。得城南李某之业,山名曰“最高”。始事于三月乙未,再越月而塔成。佥谓文塔相灵之验也。司马子长文章多奇气,人谓其得于偏观历览之助。文塔聿增,儒林倚观。

巽峰文峰塔记:浮梁历代学宫书院记文笺析

方 祥

作者简介

参见《学宫桥门文峰塔记》作者简介。

原文

才哲之生,固应运而出,然毓奇孕秀必资川岳灵晖之助。吾邑环治皆山,苍翠璧立。黉宫带河而面震,重冈叠嶂屏列如拱。建学以来,虽科第蝉联,会解相继,特未有冠伦魁居台阁者。且比岁省报荒,佥疑地利之有阙。隆庆辛未,用霍司训议,建塔金鳌。说者又云,堪舆家以阳璇为文星,塔宜巽非震也。今年仲春,予与文博云屏袁公,崆阳余公览胜棂星门。二公叹曰:“山川环汇甚秀,实宜文人叠出。惜巽峰远隆,而近峦少峻拔。诚竖之塔以补地灵,昌江文运其益丕振乎!”予曰:“然。惟公等作兴之也。”二公遂谋诸邑侯李白庵公。公曰:“某窃有志而未逮也。”即偕二公邀予同往相度地宜。得城南李某之业,山名曰“最高”。陡步其巅,围数十尺,坦若旧筑,讵造物有开必先耶?回顾山麓,有颓楼三楹。询所自,为解元计汝和读书所。宋名臣参知政事辛公次膺故址也。咸举手相庆曰:“兹天启文运之兆乎?”明日沈君少溪来谒,二公具以语。少溪慨然身任之。遂捐资饬材。始事于三月乙未,再越月而塔成。玉虹徐公适来掌教事,每升堂与僚友聚观,则称曰:“秀颖摩空,元锥披雾。旭日流光,吐珠玑于层汉。夕霞返照,炫金碧于天心。此文笔之生华也!头角峥嵘,云生足下,卓冠群峰,特立青霄之表,宛如正笏大庭而独对也。砥柱寰宇,风雨晦冥不能摇。拔萃于穹壤间,屹然为远迩具瞻。俨乎擎天之玉栋也。堪舆之说不诬。必有胸罗日星,笔扫云烟,文焕珠玑,气凌霄汉者出于其间乎!将无卓荦瑰奇,高迈时髦,擢冠伦魁,放头角于天衢者乎!又岂无正色立朝,冠冕百辟,柱石庙堂,为宗社倚毗而树邦国之伟绩者乎!”会省试捷音至,发解者三。佥谓文塔相灵之验也。属余记之。

予惟钟秀助灵,地之道;崇效卑法,士之学。昔张旭随所见皆妙于笔法,故称书圣。司马子长文章多奇气,人谓其得于偏观历览之助。文塔聿增,儒林倚观。士育于斯,触象而有得。安贞以立本,方正以为行。洞虚上达而日进于高明。以金璧珠玑助文藻,以特立卓冠助气节,以砥柱拔萃助德业。则其有功学校,岂惟取捷科第已哉!玉虹曰:“然。请勒之石以勖多士,以识诸君不朽之功。”白庵讳际春,常之武进人。云屏讳伯宗,分宜人。崆阳讳希周,宜春人。玉虹讳大佑,黄岩人。少溪为邑人,光禄署良佐氏也。雅性崇儒,郡邑常旌其义,重斯文云。

注释

①才哲:才智卓越的人。[唐]白居易《再授宾客分司》诗:“伊予再尘忝,内愧非才哲。”[清]康有为大同书》甲部:“虽有才哲,限于阶级,无由振兴。”

②川岳:山川。[南朝·宋]颜延之《车驾幸京口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后湖》诗:“德礼既普洽,川岳遍怀柔。”[南朝·齐]王俭《褚渊碑文》:“公禀川岳之灵晖,含珪璋而挺曜。”《南齐书·高帝纪下》:“晷纬凝象,川岳表灵。”

③灵晖:本义为是太阳,泛指亮光。《文选·陆机〈演连珠〉之六》:“灵辉朝觏,称物纳照。”李周翰注:“灵辉,日也。”[晋]陆机《思归赋》:“愿灵晖之促景,恒立表以望之。”[清]方文《送徐暗公归云间兼寄李舒章》诗:“清商发皎月,白雪弄灵晖。”

④黉宫:学宫。[元]洪希文《踏莎行·示观堂》词:“郡国兴贤,黉宫课试,书生事业从今始。”[明]谢谠《四喜记·喜逢甘雨》:“芹水生涯淡,黉宫道味长。”[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我辈身列黉宫,乃在此携酒榼,看游女,其鄙而不顾,宜矣。”

⑤面震:面向东方。《易·说卦》:“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

⑥蝉联:指连续相承、连续不断。《梁书·卷三十三·王筠传》:“吾少好百家之言,身为四代之史,自开辟已来,未有爵位蝉联,文才相继,如王氏之盛者也。”《晋书·王蕴传》:“与阿大语,蝉连(联)不得归。”[唐]杨炯《遂州长江孔子庙堂碑》:“齐九龙而阔步,一门钟豹变之荣;袭五公而长驱,四代赫蝉联之祉。”[清]唐孙华《题晋阳遗像》诗:“始从薄宦沾微禄,后来科第仍蝉连。”

⑦会解:会元与解元。会元,科举时代,乡试中试为举人。举人会试中试第一名为会元。[清]钱泳《履园丛话·科第·鼎甲》:“顺治乙未会试,题‘诗可以兴’七句。会元秦卷,本房以为平而弃之。”[清]金松岑、曾朴《孽海花》第十三回:“尚书礼贤下士,个个接见,只有会元公来了十多次,总以闭门羹相待。”解元,科举时代,乡试第一名称“解元”。[五代]王定保《唐摭言·为等第后久方及第》:“奈何取舍之源,殆不踵此!或解元永黜,或高等寻休。”《明史·选举志二》:“而士大夫又通以乡试第一为解元。”[清]袁枚《新齐谐·铸文局》:“句容杨琼芳,康熙某科解元也。”

⑧冠伦:盖过同辈。《文选·扬雄〈甘泉赋〉》:“皋伊之徒,冠伦魁能。”李善注引,应劭曰:“冠其群伦。”[宋]司马光《殿前都指挥使节度使加宣徽南院使制》:“忠力冠伦,识略高世。”[清]曹国矩《顾梁汾纂张太岳书札奏疏小引》:“予见其翘楚冠伦,昂藏磊落。”

⑨魁居台阁:魁居,居于首位。台阁,汉时指尚书台,后亦泛指中央政府机构。《后汉书·仲长统传》:“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彊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李贤注:“台阁,谓尚书也。”[宋]王安石《送李宣叔倅漳州》诗:“朝廷尚贤俊,磊砢充台阁。”

⑩省报荒:此处是指乡试中没有生员中举。

⑪佥:全,都。《说文解字》:“佥,皆也。”《尚书·尧典》:“佥曰:‘于!鲧哉。’”《三国志·卷四十一·蜀书·张裔传》:“此贤愚之所以佥忘其身者也。”

⑫金鳌:金鳌山,坐落于浮梁县城外昌江边上。

⑬堪舆家:古时为占卜筮者之一种。后专称以相地、看风水为职业者,俗称“风水先生”。《史记·日者列传》:“孝武帝时,聚会占家问之,某日可取妇乎?五行家曰可,堪舆家曰不可。”[明]宋濂《〈葬书新注〉序》:“堪舆家之术,古有之乎?《周礼》墓大夫之职,其法制甚详也,而无所谓堪舆家祸福之说,然则果起于何时乎?盖秦汉之间也。”[清]钱泳《履园丛话·杂记下·形家言》:“堪舆家每视地,曰某形某像,以定吉凶。”

⑭阳璇:堪舆学术语,此处似指星名(北斗七星的第二星)。

⑮巽:八卦卦名之一。此处指东南方。

⑯丕振:大力振兴。《东周列国志》第六十九回:“乃不思大展经纶,丕振旧业,以光先人之绪。”[明]张煌言《北征录》:“尔时上游声灵丕振,而留都守御亦坚。”(www.xing528.com)

⑰逮:赶上,达到。[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上不及尧、舜,下不逮周、孔,亦一时之懿士。”[魏]曹植《七启》:“纵轻体以迅赴,景追形而不逮。”[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敌出不意,大惊扰,以枪上刺刀相搏击,而便捷猛鸷终弗逮。”

⑱计汝和:明代著名画家。[明]李东阳有《题计汝和墨菊》诗:“偶将盘礴累高情,画苑人人识姓名。一自长安卖墨菊吗,担头桃李价全轻。”

⑲辛公次膺:(1092—1170),字起季。莱州掖县(今山东莱州)人。宋名臣政和二年(1112),辛次膺登进士第,授单父县丞。宋高宗绍兴年间,擢左正言,主张抗金,力斥和议。除直秘阁、湖南提刑,为秦桧所陷,奉祠十八年。秦桧死后,起知婺州。绍兴二十七年(1157),试给事中。宋孝宗即位,拜御史中丞。隆兴元年(1163),同知枢密院事,又拜参知政事,以疾力辞。隆兴二年(1164),以资政殿学士、提举洞霄宫致仕。乾道六年(1170)卒,年七十九,谥简穆。

⑳穹壤:指天地。《文选·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思所以克播遗尘,敝之穹壤。”张铣注:“言使遗尘之声,与天地同敝。”《周书·晋荡公护传论》:“若斯人者,固以功与山岳争其高,名与穹壤齐其久矣。”[宋]陆游《北望》诗:“岂无豪杰士,愤气塞穹壤。”[元]萨都剌《为姑苏陈子平题黄公望〈山居图〉》诗:“人生穹壤贵自抒,布韦轩冕奚锱铢。”

㉑卓荦:超绝出众。[汉]班固《两都赋》:“卓荦诸夏,兼其所有。”《三国志·陈矫传》:“博闻强记,奇异卓荦。”[南朝·宋]何法盛《中兴书》:“徽之卓荦不羁,欲为傲达,放肆声色,颇过度,时人钦其才,秽其行也。”

㉒高迈:高超;超逸。[晋]袁宏《后汉纪·灵帝纪上》:“汝南戴叔鸾者,高迈之士也。”《晋书·王羲之传》:“少有盛名,而高迈不羁,虽闲居终日,容止不怠,风流为一时之冠。”[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八:“韩退之识见高迈。”[明]李贽《初谭集》卷二十:“德操号倚松道人,诗文皆高迈。”

㉓时髦:一个时期的杰出人物。《后汉书·顺帝纪赞》:“孝顺初立,时髦允集。”李贤注:“《尔雅》曰:‘髦,俊也。’郭璞注曰:‘士中之俊,犹毛中之髦。’”[宋]陆游《除制司参议官谢赵都大启》:“兹盖伏遇某官学窥圣域,望冠时髦。”

㉔擢冠:登第夺魁。[明]张居正《祭张龙湖阁老文》:“擢冠礼闱,翱翔艺苑。”

㉕伦魁:科举考试中夺魁为榜首。[宋]周密《齐东野语·诛韩本末》:“毛自知夺伦魁恩,以首论用兵故也。”[明]章懋《与谢木斋阁老书》:“宰辅则有杜正献、李庄简,伦魁则有詹騤、王佐,莫不表表于当时。[清]唐孙华《文信国祠》诗:“伦魁光制策,正议触权奸。”

㉖放头角:指出众;优胜。[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九:“大中年,薛保逊为举场头角,人皆体傚,方作门状。”[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三》:“曲内妓之头角者为都知,举举、降真是也。”[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三折:“待和你争甚么头角,辩甚的衷肠,惜甚的皮毛。”

㉗天衢:本义为天空,天路。此处是指京都。《文选·张衡》:“岂伊不虔思于天衢,岂伊不怀归于枌榆。”刘良注:“天衢,洛阳也。”《三国志·吴志·胡综传》:“远处河朔,天衢隔绝。”[唐]陈子昂《申宗人寃狱书》:“天衢得以清泰,万国得以欢宁。”

㉘百辟:百官。《宋书·孔琳之传》:“羡之(徐羡之)内居朝右,外司辇毂,位任隆重,百辟所瞻。”[唐]白居易《醉后走笔酬刘五主簿长句之赠》诗:“阊阖晨开朝百辟,冕旒不动香烟碧。”[唐]曹唐《小游仙诗》之十:“百辟朝回闭玉除,露风清宴桂花疏。”[宋]苏轼《代普宁王贺冬表》:“臣猥以暗弱,仰荷诲怜,敢先百辟之朝,以祝万年之寿。”

㉙发解:明清时乡试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考中举人第一名为“发解”。亦泛指乡试考中举人。[明]王鏊《震泽长语》卷下:“唐寅字子畏,少有逸才,发解应天第一。”[明]冯梦龙《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此位是本县大名士,你只看他今科发解,还是发魁?”[清]戴名世《宋嵩南制义序》:“先生年逾弱冠,即发解江南,为第一人;旋登进士,入史馆。”

㉚崇效卑法:语出《易经·系辞上》:“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意思是知识高明应效法天之高远,礼之谦卑应取法地之卑下。

㉛张旭:(675—750?),字伯高,一字季明,唐朝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曾官常熟县尉,金吾长史。善草书,性好酒,世称张颠,也是“饮中八仙”之一。其草书当时与李白的诗歌、裴旻剑舞并称“三绝”,诗亦别具一格,以七绝见长。与李白、贺知章等人共列“饮中八仙”。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又工诗,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传世书迹有《肚痛帖》《古诗四帖》等。

㉜司马子长: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字子长,生于龙门(西汉夏阳,即今陕西省韩城市,另说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汉史学家、散文家。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调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长达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二十四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㉝聿:语助词,常用于句首或句中,兼有承接作用。《诗经·唐风·蟋蟀》:“蟋蟀在堂,岁聿其莫。”

㉞安贞:静而正。[唐]杨炯《盂兰盆赋》:“上寥廓兮法天,下安贞兮象地。”[唐]李隆基《赐诸州刺史以题座右》:“虚誉不可饰,清知不可忘。求名迹易见,安贞德自彰。”

㉟勖多士:勖,音xù,勉励。《诗·邶风·燕燕》:“以勖寡人。”传:“勖,勉也。”《仪礼·士昏礼》:“勖帅以敬先妣之嗣。”[唐]柳宗元《种树郭槖驼传》:“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多士,指众多的贤士。《尚书·多方》:“猷告尔有方多士,暨殷多士。”《诗·大雅·文王》:“济济多士,文王以宁。”[晋]卢谌《答魏子悌》诗:“多士成大业,群贤济弘绩。”

简析

浮梁建学以来,虽科第蝉联,会解相继,但少有魁居台阁者。加之近几年来省试无人高中,众人都怀疑这与地利存在缺陷有关,于是商议建塔以补地灵。经过勘察相度地宜,定于城南最高山之巅修建文塔。建成之后,“秀颖摩空,元锥披雾……头角峥嵘,云生足下,卓冠群峰,特立青霄之表,宛如正笏大庭而独对也”。且文运大振,“会省试捷音至,发解者三。佥谓文塔相灵之验也”。于是作者撰文以记之。虽囿于时代之局限,作者在文中侧重于阐述文运与地利之关系,或有可商之处;但文章词采华美,想象新奇,体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学修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