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丙
作者简介
刘丙,号克斋,安徽广德人,清嘉庆壬戌榜进士。由上高调任浮梁知县。廉明任恕。一到任即询闾阎疾苦并地方所宜兴置。首修上谕亭暨文庙,添置学宫祭乐器典籍。尤爱才劝学,捐金数百助书院办学经费。课艺亲为点勘。莅任十年,政声卓著。升任虔化州牧。临行,送者塞道攀辕,如失慈母。去后久思不忘。祀贤侯祠并祀绍文书院。
原文
浮梁县学自乾隆辛亥前令何倡捐修葺以来,阅今几三十载矣!丙子仲春,学博①东乡胡君乐安游君就余谋重修。适其时,郡学倾圯。太守徐月岩先生檄行②七属,集费助工。而省垣贡院年久敝漏,旧额号舍不足以容多士,将谋整理扩充。缙绅③先生亦走信于余,暨邑人士共襄厥役。余核计是三者非万金不足以集事。惧民力之不给④,而谋始之不易也。迟留者久之。既而,邑人士以次来谒。咸言县学为振兴文教之地,宜以时修葺,省郡公费亦义不容辞。邑之人仰沐圣天子涵濡化育⑤,凡有兴作,莫不争先恐后。矧⑥是三者均为文教所关。比者年谷屡登⑦,斗粟尺布⑧各出所余,固易为力也。博稽⑨于众,询谋⑩佥同⑪。乃具颠末⑫,谕告远近。慎选首士⑬以司其事。不逾月而乐输者坌集⑭。鸠工庀材⑮,程尺量度。首新夫子堂暨两庑门阙宫墙。崇圣祠及祠之附于学宫者皆以次更新。凡礼乐器之残缺者,亦按籍修补。始事于丙子夏四月,逾年秋八月告厥成功。是月丁祭⑯,栋宇巍焕,礼乐之器灿然大备。多士之执事于庙廷者济济跄跄⑰,可不谓祀事之光与?是役也,输费八千金有奇。郡学贡院共助费二千九百金有奇。又以其羡⑱修武庙、药师庙。邑人士之趋事赴工有足嘉者,爰将出纳之数,乐输者之姓名,暨经理首士泐之于石⑲,以告来者。抑浮梁蕞尔⑳邑,事关风气之会靡不修举。虽穷乡僻壤倾囊助资㉑,恪恭㉒以襄大役。至再至三无倦色。其民轻利而好义风最近古。由是而引之使至于道,用以广大圣人之教泽,而赞文治之隆。是又有地治㉓与司铎者㉔之责也。然则余三人者,讵㉕惟乐斯举之克底于有成㉖也夫!
注释
①学博:唐制,府郡置经学博士各一人,掌以五经教授学生。后泛称学官为学博。[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六回:“这人大是不同。不但无学博气,尤其无进士气。”[清]钱泳《履园丛话·科第·梦》:“苏州蒋古愚学博,秉铎颍上,督课诸子甚严。”
②檄行:古代官府文书下行到各属地。[宋]曾由基《送广西郑经干半简经略》:“五岭宜人地,君今捧檄行。”
③缙绅:原意是插笏(古代朝会时官宦所执的手板,有事就写在上面,以备遗忘)于带,旧时官宦的装束,转用为官宦的代称。缙,也写作“搢”,插。绅,束在衣服外面的大带子。[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④不给:供给不足;匮乏。《左传·宣公十二年》:“子有军事,兽人无乃不给于鲜,敢献于从者。”《孟子·告子下》:“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旧唐书·李晟传》:“欲以诸军同神策,则财赋不给,无可奈何。”[明]冯梦龙《古今谭概·癖嗜》:“后家不给,食馒头,又食煨茄,俱成箩以充饥。”
⑤涵濡化育:涵濡,滋润;沉浸。[唐]元结《大唐中兴颂》:“蠲除祅灾,瑞庆大来,凶徒逆俦,涵濡天休。”[宋]苏辙《墨竹赋》:“今夫受命于天,赋形于地,涵濡雨露,振荡风气。”[明]归有光《策问一》:“两浙天下重藩,涵濡至治,生民乐业,盖二百年于兹矣。”化育,教化培育。[唐]欧阳詹《二公亭记》:“席公今日之化育,吾徒是以宁。”[宋]叶适《谢皇太子笺》:“猥以凋残,蒙兹化育。”[明]宋濂《琅琊山游记》:“非惟濂等获沾化育之恩,而山中一泉一石亦免震惊之患。”
⑥矧:音shěn,况且,何况。《书·大禹谟》:“至诚感神,矧兹有苗。”[唐]柳宗元《敌戒》:“矧今之人,曾不是思。”“四大犹幻尘,衣冠矧外物。”[宋]苏轼《闻潮阳吴子野出家》:“四大犹幻尘,衣冠矧外物。”
⑦屡登:登,成熟;丰收。《孟子·滕文公》:“五谷不登,禽兽逼人。”《淮南子·览冥训》:“风雨时节,五谷登熟。”屡登,意即连年丰收。
⑧斗粟尺布:语出《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兼容。”比喻兄弟间因利害冲突而不和。此处意为大家都各尽己力捐资助学。
⑨博稽:广泛征求各方意见。
⑩询谋:咨询;商议。《后汉书·桓帝纪》:“永惟大宗之重,深思嗣续之福,询谋台辅,稽之兆占。”[宋]曾巩《再乞登对状》:“所以询谋、抚纳、勉慰、称扬之殊,皆非素望所及。”[清]梁启超《外交方针质言(参战问题)》:“而当绝交之初,又竭力纠合中立国为同调而询谋,首及于我。”
⑪佥同:一致赞同。《尚书·大禹谟》:“朕志先定,询谋佥同。”[明]张敬修等《文忠公行实》:“天下事有未发者,密不使闻,佥同乃可决尔。”[清]魏源《海运全案序》:“维时辅臣力赞,大府佥同。”
⑫颠末:本末;前后经过情形。[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六:“世南既登览山川之奇秀,且得考疑其事之颠末,故详纪之,以告来者。”[明]黄道周《节寰袁公传》:“公(袁可立)心疑之,移文东江审其颠末。毛帅以是恨公。”[清]恽敬《答蒋松如书》:“数月来为吏事所苦,不得暇,鹿耔颇与知颠末,是以不及作报。”(www.xing528.com)
⑬首士:为首主事的人。
⑭坌集:聚集。[唐]刘禹锡《山南西道新修驿路记》:“令既下,奋行之徒坌集。”[金]元好问《续夷坚志·胡公去狐》:“夜半,狐鸣后圃中,一倡百和,少顷坌集。”[明]宋濂《佛智弘辨师杰峰愚公石塔碑铭》:“缁素之士,坌集座下。”[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一:“洛阳纸贵,索诗稿者坌集,几不可当。”
⑮鸠工庀材:招集工匠,准备材料。[唐]李方郁《修中岳庙记》:“岂可不成耶?遂鸠工庀材,四旬而就。”陶菊隐《记者生活三十年》:“一九二七年,该报购进东邻薛宝润地皮一块,即鸠工庀材,翻造五层楼大厦,一九二八年落成,即今《解放日报》新址。”
⑯丁祭:旧时于每年阴历二月、八月第一个丁日祭祀孔子,称丁祭。[明]郑仲夔《耳新·令德》:“萧郡尊思似每丁祭,必斋宿学宫。”[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回:“外祖母道:‘丁祭肉若是不吃,圣人就要计较了。’”
⑰济济跄跄:形容人多而容止有节。语出《诗·小雅·楚茨》:“济济跄跄,絜尔牛羊。”毛传:“济济跄跄,言有容也。” 郑玄笺:“言威仪敬慎也。”《荀子·大略》:“朝庭之美,济济跄跄。”[元]王实甫《丽春堂》第四折:“我这里凝眸望,元来是文官武职,一划地济济跄跄。”
⑱羡:足够而多余。《诗·小雅·十月之交》:“四方有羡。”《孟子·滕文公下》:“以羡补不足。”《管子·国蓄》:“钧羡不足。”《周礼·小司徒》:“以其余为羡。”《晏子春秋》:“喜乐无羡赏,忿怒无羡刑。”
⑲泐之于石:泐同“勒”,把文字镌刻在石上,常用指立碑。
⑳蕞尔:zuì ěr,形容比较小的国家或地区。《左传·昭公七年》:“郑虽无腆,抑谚曰‘蕞尔国’,而三世执其政柄。”[唐]刘禹锡《贺收蔡州表》:“蕞尔元济,敢怀野心!”[宋]苏轼《贺韩丞相启》:“蕞尔种羌之叛命,慨然当宁以请行,威声所加,膻秽自屏。”[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姜氏夫人见共叔无权,心中怏怏。乃谓庄公曰:‘汝承父位,享地数百里,使同胞之弟,容身蕞尔,于心何忍!’”
㉑倾囊助资:倾囊,尽出所有的钱财。[宋]苏辙《王氏清虚堂记》:“钟、王、虞、褚、颜、张之逸迹,顾、陆、吴、卢、王、韩之遗墨,杂然前陈,赎之倾囊而不厌,慨乎思其人而不得。”[元]无名氏《来生债》第二折:“但见个贫的呵,我早则倾囊儿资助。”[清]沈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张亦失馆,度岁艰难,商于余,即以余资二十金倾囊借之。”助资,出钱资助。
㉒恪恭:恭谨;恭敬。《国语·周语上》:“王则大徇,耨获亦如之,民用莫不震动,恪恭于农。”[唐]韩愈《为韦相公让官表》:“徒知立志廉谨,绝朋势之交,处官恪恭,免请托之累。”[明]刘基《〈甘露颂〉序》:“恪恭天地,孝敬祖宗。”《清史稿·醇亲王奕传》:“十余年来,殚竭心力,恪恭尽职。”
㉓地治:此处是指治理地方的行政官吏。
㉔司铎者:掌管文教的官吏。相传古代宣布教化的人必摇木铎以聚众,故称。《文选·张衡·东京赋》:“次和树表,司铎授钲。”[清]孙枝蔚《汪舟次赴赣榆教谕任因赋寄怀》诗:“学官繇延聘,事曾闻元季。当时司铎者,往往居大位。”[清]陆以湉《冷庐杂识·赵屏山》:“道光庚子,赵在临海县幕,余时司铎郡学,过从频数,投分甚深。”
㉕讵:岂,难道。《国语》:“讵非圣人必偏而后可。”《钦定四库全书·归田类稿》:“其为戒,讵止殁身不可忘。”
㉖克底于有成:能够取得成功。
简析
这篇文章是嘉庆年间浮梁县令刘丙为重修县学撰写的记文。当时,面临着省、郡、县三级学宫都因年久而敝漏倾圯,亟待资金整修的困难状况,作为浮梁一县主政者的他深感为难:“核计是三者非万金不足以集事。惧民力之不给,而谋始之不易也。”所以“迟留者久之”。但让他没想到的是本邑士民捐资助学的积极性非常高,纷纷主动前来谋议重修学宫之举。“咸言县学为振兴文教之地,宜以时修葺,省郡公费亦义不容辞。”“莫不争先恐后”,“斗粟尺布各出所余”,“不逾月而乐输者坌集”。在官民共同努力下,不到两年时间,新修了夫子堂暨两庑门阙宫墙,以及崇圣祠及相关附属建筑。“栋宇巍焕,礼乐之器灿然大备。”作者热情赞扬了浮梁邑人轻利而重教的良好风气:“浮梁蕞尔邑,事关风气之会靡不修举。虽穷乡僻壤倾囊助资,恪恭以襄大役。至再至三无倦色。”并由此联想到更为深远的意义:“由是而引之使至于道,用以广大圣人之教泽,而赞文治之隆。”同时他也深刻地意识到,作为地方主政者,自己的责任不仅在于成功修复学宫,更在于倡导、培育崇学重教的社会风气。这篇记文的写作意旨也由此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