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浮梁夫子庙记:久废后重修,工程一月竣

浮梁夫子庙记:久废后重修,工程一月竣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原文读太史公书,称夫子为至圣①夫子。自王侯公卿大夫以至于贤人君子莫不仰其道而想见其人。唐兴,诏皇太子释奠⑤于国学,诸州县孔子庙主献于有司。盖夫子俨然衮冕临于其上,而生徒登降揖让列于其前。新昌邑治之南向,有孔子庙,久之废弛。简析这是作者应约为浮梁新修的夫子庙撰写的一篇记文。然后再叙写因浮梁夫子庙久已废弛,时任县令柳国钧倡导重修,聚绅士乡耆商议,并带头捐资。鸠工庀材,不到一个月新修夫子庙工程就告竣。

浮梁夫子庙记:久废后重修,工程一月竣

凌玉鼎

作者简介

凌玉鼎,浮梁人,唐代开元年间曾任殿中侍御史。生平事迹不详。

原文

太史公书,称夫子为至圣夫子。自周迄唐,越千余年十余朝矣。自王侯公卿大夫以至于贤人君子莫不仰其道而想见其人。在道亨世治之时为可尊,即扰攘倥偬之秋亦知圣人当敬而当法。非以夫子之言为可法,夫子之行为可宗,夫子之道貌德容为可淑,即至于车服礼器亦可以仪型也哉!唐兴,诏皇太子释奠国学,诸州县孔子庙主献于有司。盖夫子俨然衮冕临于其上,而生徒登降揖让列于其前。将有所观感而趋于正谊明道之功,绝夫奇邪诡僻之诱。教化以是而立,人才以是而成。上之宣猷于王室,次亦垂誉于乡闾,则庙貌之巍然翼然,信乎为教之宏而治之著者矣!新昌邑治之南向,有孔子庙,久之废弛。柳侯国钧改新庙祀,聚绅士乡耆议之。己捐百缗以先厥事,更属多士同襄厥成。于是敛钱千缗,鸠工千计。度材于北山之阳,陶甓于东冈之麓。不劝而赴,工未期月而告竣。圣象庄严,聿有加焉。于是年八月丁未,行礼于阶下。柳侯之绩也。予乡以侯之大政不可不书,请记于予,以诏来者。予谓汉绍秦而又天下,高帝祀孔子于阙里。迨孝武彪章六经,而太史公复推崇孔氏,阐扬圣学。伟哉,治化之隆也!诚见圣人之道如天之运行而不息,为百王之师法,成国家之贤才于无穷。则继此而王者,可以知矣!高山在望,宁止心窃向往之而已乎?谨为记,以锓于石大唐开元二年冬殿中侍御史凌玉鼎撰。

注释

①至圣:指道德智能最高的人。《礼记·中庸》:“唯天下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旧时亦以专指孔子。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论》:“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宋]王应麟《困学纪闻·考史六》:“宋祥符元年,幸曲阜,谒文宣王庙,谥玄圣文宣王;五年,改谥至圣。”

②道亨:儒道顺利施行。

③倥偬:困苦窘迫。《楚辞·刘向〈九叹·思古〉》:“悲余生之无欢兮,愁倥偬于山陆。”王逸注:“倥偬,犹困苦也。”《后汉书·张衡传》:“诚所谓将隆大位,必先倥偬之也。”李贤注引《埤苍》曰:“倥偬,穷困也。”[清]龚自珍《江左小辨序》:“使倥偬拮据,朝野骚然之世,闻其逸事而慕之,览其片楮而芳香悱恻。”

④仪型:楷模;典范。[宋]苏轼《次韵张安道读杜诗》:“简牍仪型在,儿童篆刻劳。今谁主文字,公合把旌旄。”[明]薛蕙《送杨石斋》:“事业存钟鼎,仪型照简编。”

⑤释奠:古代在学校设置酒食以奠祭先圣先师的一种典礼。《礼记·王制》:“出征执有罪,反释奠于学,以讯馘告。”《礼记·文王世子》:“凡学,春官释奠于其先师,秋冬亦如之。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郑玄注:“释奠者,设荐馔酌奠而已。”[宋]欧阳修《大理寺丞狄公墓志铭》:“乃修孔子庙,作礼器,与其邑人春秋释奠而兴于学。”

⑥宣猷:明达而顺乎事理。《诗·大雅·桑柔》:“维此惠君,民之所瞻。秉心宣猷,考慎其相。”《广雅·释诂》:“猷,顺也。秉心宣猷,言其持心明且顺耳。”[宋]曾巩《节度加宣徽制》:“夫德茂者,其赏异;功隆者,其报殊。是畴其底绩之勤,锡以宣猷之号。”(www.xing528.com)

⑦缗:本义指古代穿铜钱的绳子,此处为成串的铜钱,每串一千文。[清]邵长蘅《青门剩稿》:“钱千万缗。”

⑧多士:众多的贤士。也指百官。《书·多方》:“猷告尔有方多士,暨殷多士。”《诗·大雅·文王》:“济济多士,文王以宁。”[晋]卢谌《答魏子悌》:“多士成大业,群贤济弘绩。”[唐]白行简《李娃传》:“当砻淬利器,以求再捷,方可以连衡多士,争霸群英。”

⑨鸠工:聚集工匠。[唐]黄滔《泉州开元寺佛殿碑记》:“乃割俸三千缗,鸠工度木。”[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布客》:“克日鸠工建桥。”

⑩陶甓:烧制陶砖瓦。

⑪聿:古汉语助词,用在句首或句中。《诗·大雅·文王》:“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⑫阙里:孔子故里。在今山曲阜城内阙里街。因有两石阙,故名。孔子曾在此讲学。后建有孔庙,几占全城之半。《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颜由,颜回父,字季路,孔子始教学于阙里,而受学,少孔子六岁。”

⑬彪章:本义是指文采美盛。[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六:“兴起学士,挽回古文,五色错以彪章,八音和而协美。”此处为倡导弘扬之义。

⑭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合称。始见于《庄子·天运篇》,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

⑮锓于石:在石上刻字。[明]方孝孺《蜀鉴》序:“俾臣序之,将重锓而传于世。”

简析

这是作者应约为浮梁新修的夫子庙撰写的一篇记文。文章先从大处落笔,叙写自周迄唐越千余年,历代王朝尊奉孔子,弘扬儒学的悠久传统。并阐扬其重要意义:“教化以是而立,人才以是而成。上之宣猷于王室,次亦垂誉于乡闾……信乎为教之宏而治之著者矣!”然后再叙写因浮梁夫子庙久已废弛,时任县令柳国钧倡导重修,聚绅士乡耆商议,并带头捐资。鸠工庀材,不到一个月新修夫子庙工程就告竣。其功绩甚伟,“不可不书……以诏来者”。最后又再次阐扬重修夫子庙,尊崇儒学的深远意义:“圣人之道如天之运行而不息,为百王之师法,成国家之贤才于无穷。则继此而王者,可以知矣!高山在望,宁止心窃向往之而已乎?”文章立论高远而不空疏,叙事简明而不琐屑。前后互为呼应,行文开合有致,是一篇较为典范的记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