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实主义油画情感特征的阶段性表达

现实主义油画情感特征的阶段性表达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实主义油画重视表现对象的真实性,其图像形态来源于生活,更能直接体现对象所处的社会背景与人物的精神特征,这些因素在中国现当代油画创作中均有体现。上世纪八十年代,风靡中国大地的乡土现实主义画风成为这一阶段写实油画创作的主流。但即便如此,现实主义油画依然因其极广的受众面而为中国民众所青睐。

现实主义油画情感特征的阶段性表达

现实主义油画重视表现对象的真实性,其图像形态来源于生活,更能直接体现对象所处的社会背景与人物的精神特征,这些因素在中国现当代油画创作中均有体现。只不过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与人的情感有着不同的关联,从而在情感表现上呈现出不同的差异性。

上世纪八十年代,风靡中国大地的乡土现实主义画风成为这一阶段写实油画创作的主流。无论是罗中立的《父亲》、陈丹青《西藏组画》,还是何多苓的《春风已经苏醒》,作品除了表现视觉震撼的画面效果之外,其情感更多地建立在对乡土情感溯源的观照之上,它不仅是对当时农民生存空间和生活状态的考量,也是对其情感精神和心理世界的一种探究。

至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世界格局与中国社会均发生了急剧的转变,民众的价值观也随着社会形态的转型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些客观现实促使油画创作在题材、手法以及语言等表现上呈现出更为多元的样态和更为复杂的内涵。对画家自我性情的表现、对社会个体存在诉求的关注以及通过对于社会百态的观照予以解析等等,成为油画创作者们情感表达的重要路径。典型作品如刘小东的《吸烟者》《白胖子》等,一种轻松、明快与纯朴的情绪被传递,绘画性品质获得重生

二十一世纪初,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一些艺术家盲目模仿和追随眼花缭乱的西方当代艺术,使现实主义油画创作面临严峻的挑战。但即便如此,现实主义油画依然因其极广的受众面而为中国民众所青睐。油画家们关于现实主义的表现语言也呈现出新的特征,出现了更多探究人文精神的作品,作品努力构建真诚、朴素的信仰,从而再塑现实主义油画的亮点。如徐维辛在他的《工棚》中,并没有刻意去表现绝望,也未有意渲染民工的愚钝,而是用面对面的绘画角度和平等的情怀,营造出一种与农民工平等的氛围,折射出艺术家对表现对象的尊重,作品手法含蓄,画面效果直接、深沉。忻东旺的《早点》,同样也是画家对当代中国城市底层民众生存状态的关注和思考,作品更多是对道德的关怀与作者自身情感的抒发,极具真实性与感染力。(www.xing528.com)

德国画家博伊斯认为:“艺术不再是关于形式的问题,而是精神生活的直接指向”[1]。不同的人因教育背景、生活经历以及性格差异会体现出不同的精神面貌,每位现实主义画家因其个性与际遇的差异,必然会呈现出不同的创作动机和表现方式。但现实主义画家都关注社会生活、历史文化、民间百态等当下题材,这就促使画家们必须具备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对社会文化、人性情感的深刻认知。正如黑格尔所言“现实生活的积累,这是心灵化了的东西”[2]

画家本人的切身感受和主观评价左右着题材的选取,中国当代现实主义油画家们的关注点更多的是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空间作为情感生发的根基,他们选择的是自己身边最熟悉的人或与自己有相同背景与经历的人作为表现的对象,并藉此赋予自身的情感。刘小东作为中国当代“新生代”现实主义画家的领军人物,他曾非常明确地表达出他选择现实主义风格的出发点是基于自身的经历。刘小东的作品题材多数来源于亲朋好友的日常生活,其本人也更愿意直面现实生活中人的生存状态:用笔泼辣老道,绝不拖泥带水;用色浓郁,纯度极高,凸显画面的张力,尤其是画家对人物表情的拿捏刻画以及对对象内在精神的把控能力,耐人寻味。这些具有清晰个性情感特征的表达在其系列作品《金城小子》《春、夏、秋、冬》等获得明确的表现。这些作品,既有饱满的情绪,又呈现出明显的写生特点,作者甚至企图打破传统学院派绘画的限制,形成具有个性特征的写实主义特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