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画的透视:与欧洲截然不同,强调散点透视的独特方式

中国画的透视:与欧洲截然不同,强调散点透视的独特方式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鉴于此,皮特鲁奇提出了从透视学的角度理解中国画的观看方式。在他看来,中国画与日本画一样,其创作与观看的基础基于独特的透视体系,这种再现空间的手法与欧洲截然不同。相比之下,中国古代绘画强调散点透视,其透视理论在魏晋时期已经出现,比西方画中的透视历史远为悠久。[17]他认为这段理论是中国古代山水画透视理论的发达见证,该理论赅要地叙述了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由而说明中国古代画家对透视的理解。

中国画的透视:与欧洲截然不同,强调散点透视的独特方式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亚绘画开始进入西方学者与观众的视野,如1910年大英博物馆展出的中日绘画展,但是,对西方观众而言,不仅难以区别中日绘画的异同,他们甚至不知道如何观看东亚绘画。

有鉴于此,皮特鲁奇提出了从透视学的角度理解中国画的观看方式。在他看来,中国画与日本画一样,其创作与观看的基础基于独特的透视体系,这种再现空间的手法与欧洲截然不同。他提出,欧洲透视从15世纪的希腊几何学基础上发展而来,基于单目理论,如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论绘画》中讨论的定点观看方式,这种透视体系的建立与成熟与进步的科学观联系密切。相比之下,中国古代绘画强调散点透视,其透视理论在魏晋时期已经出现,比西方画中的透视历史远为悠久。

皮特鲁奇转引了王维的《山水诀》中的一段话“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隐隐如眉,远水无波,高与云齐,此是诀也。”[17]他认为这段理论是中国古代山水画透视理论的发达见证,该理论赅要地叙述了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由而说明中国古代画家对透视的理解。他还就中国画中的空气透视进行了说明,并选取“远山如黛,隐隐如眉”为阐释的切入点,他解释道:中国画中微妙的色彩变化,是画家对空气透视的具体运用,随着大气层的逐层增厚,远方物体的色彩逐渐减弱,画家便以浅蓝色代替了物体的真实色彩。[18] (www.xing528.com)

在此,皮特鲁奇为中国画透视辩护道: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看,中国画的透视是虚假的,但在艺术中它是真实的,[19] 这一点,或许正如英国美术史家贡布里希在论述希腊和埃及透视时所说的“所见”和“所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