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与乾嘉金石学者的交往:中国美术研究历史揭秘

与乾嘉金石学者的交往:中国美术研究历史揭秘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朱文藻结交了诸多金石学家,与诸学者的交流扩展了朱文藻的金石学视野。乾隆五十八年,朱文藻入黄易幕府,协助编纂《济宁金石录》。乾隆六十年,朱文藻又与段松苓、何元锡、武亿等人协助阮元编纂《山左金石志》。嘉庆六年,朱文藻开始协助王昶编纂《金石萃编》,偶与同好诗酒唱和。朱文藻因助人编书,游历大山名川,结交当时同好,为其金石学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与乾嘉金石学者的交往:中国美术研究历史揭秘

朱文藻结交了诸多金石学家,与诸学者的交流扩展了朱文藻的金石学视野。朱文藻是吴颖芳的入室弟子,其学出自吴氏。吴颖芳,字西林,号临江乡人,仁和人。朱文藻家曾失火,后移居吴颖芳家。朱文藻《崇福寺志自序》:“文藻移家临江乡二十余年”,后“西林逝世,朗斋尽收遗稿”[13]。时吴颖芳以《说文》闻名,朱文藻《说文》之学源自吴氏。朱文藻《重校说文系传考异跋》:“是岁吴丈西林亦来共晨夕,主人比部鱼亭先生(汪宪)精研六书,吴丈则专攻《说文》……余从旁窃闻绪论,许氏之学亦由是究心焉”[14]

朱文藻自乾隆二十四年(1759)馆汪氏振绮堂,协助同乡汪宪编纂《说文系传考异》,“己卯自浦城还,授徒里中,馆振绮堂汪氏任校雠之役。汪氏富藏书,主人鱼亭比部,风雅好客,方唱吟社,耆宿踵至,君亦得藉兹发挥蕴蓄,自是学益富,文名日盛”[15]。朱文藻在汪宪幕中校勘、讲学长达三十年,朱文藻《宋刊汉书残本跋》有“余馆武林汪氏者垂三十年”语。

朱文藻开始编纂金石书始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时王杰督学浙江,奉敕编纂《西清续鉴》。王杰延请文藻至京师“佐校《四库全书》,且于南斋奉敕考校事宜,亦俱谙习。又通史学,凡合纪传、编年、纪事、通典诸书,辄能考其缺略,审其是非”[16]

乾隆五十八年(1793),朱文藻入黄易幕府,协助编纂《济宁金石录》。朱文藻《与邵二云书》:“今岁应兖州运河司马黄小松之聘,就馆济宁,课读其子。司马富于金石,属纂《济宁金石录》,响拓其文,摹绘其画,备采诸家题跋,附以管见考证”[17]。《金石萃编跋》:“时文藻尚留黄小松司马署中,获侍仗履至州学,摩挲汉碑,留连竟日,互相唱和而别。”乾隆五十八年(1793)朱文藻应黄易之请,编《济宁金石录》,后编为《济宁金石录校订》一册。(www.xing528.com)

乾隆六十年(1795),朱文藻又与段松苓、何元锡、武亿等人协助阮元编纂《山左金石志》。朱文藻《益都金石志序》:“乙卯仲夏,余与益都段赤亭先生,同受山东学使阮宫詹芸台先生之聘,辑《山左金石志》于济南试院之四照楼下。联榻于积古斋中,共晨夕者凡四阅月”[18]。阮元《山左金石志序》:“元在山左,卷牍之暇,即事考览,引仁和朱朗斋文藻、钱塘何梦华元锡、偃师武虚古亿、益都段赤亭松苓为助”[19]。《山左金石志》于嘉庆元年(1796)秋成书,时段松苓《益都金石志》及聂敛《泰山金石志》皆收入《山左金石志》。后来朱文藻协助编纂《金石萃编》的“琅琊台刻石”亦用段松苓拓本,“王兰泉《金石萃编》所据,必亦段拓,故录称十三行……今段拓至不易得也”[20]。嘉庆三年至嘉庆六年(1798—1801)又为阮元辑《两浙輶轩录》,阮元《序》云:“嘉庆三年书成,存之学官,未及刊板。六年巡抚浙江,仁和朱朗斋、钱塘陈曼生请出其稿,愿共刊之,乃畀之,重加编定”[21]

嘉庆六年(1801),朱文藻开始协助王昶编纂《金石萃编》,偶与同好诗酒唱和。嘉庆七年(1802)朱文藻与张敦仁、吴锡麒、陈廷庆、钱坫和诗于兰泉书室,《清诗纪事》收其诗并自注为:“古余(张敦仁)戊戌客京师时常得会。谷人(吴锡麒)文字缔交者二十余年。桂堂(陈廷庆)守辰州多善政。献之(钱坫)工篆隶,嗜金石。”[22]文藻所交皆为当世金石名家。朱文藻因助人编书,游历大山名川,结交当时同好,为其金石学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