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孔元措与孔子像标准:中国美术研究的发现

孔元措与孔子像标准:中国美术研究的发现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相对于南宋孔传而言,被金人封为北宗“衍圣公”的孔元措对于孔子的标准像似乎较为宽松。在《孔氏祖庭广记》中,孔元措共收入三幅孔子像[14]。这说明孔元措也继承了孔宗翰的观点,并没有将孔宗寿所立石刻中的“凭几”像定为“小影”,在这一点上他和孔传是一致的。综上所述,在宋金之际,由于孔传和孔元措一南一北,掌握着孔子标准像的话语权。

孔元措与孔子像标准:中国美术研究的发现

相对于南宋孔传而言,被金人封为北宗“衍圣公”的孔元措对于孔子的标准像似乎较为宽松。他虽然在《孔氏祖庭广记》一书中也抄录了孔宗翰关于孔子像标准的观点,但没有像孔传那样进行辩解或强化,反而将孔宗翰和孔传确认为赝本的两幅孔子及弟子像也收到他的著作当中。在《孔氏祖庭广记》中,孔元措共收入三幅孔子像[14]

图3 “颜子从行图”(采自[金]孔元措等编纂:《孔氏祖庭广记 孔氏家仪 家仪答问》,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89年,第29-30页。)

图4 “凭几图”(采自[金]孔元措等编纂:《孔氏祖庭广记 孔氏家仪 家仪答问》,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89年,第31-32页。)

图5 “乘辂图”(采自[金]孔元措等编纂:《孔氏祖庭广记 孔氏家仪 家仪答问》,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89年,第33-34页。)

第一幅是“颜子从行图”(图3)。同孔端友所立石刻中的图像基本一致,并在画面的右上角标注有“小影”字样。这说明孔元措也继承了孔宗翰的观点,并没有将孔宗寿所立石刻中的“凭几”像定为“小影”,在这一点上他和孔传是一致的。(www.xing528.com)

第二幅是“凭几图”(图4)。这幅图就是被孔宗翰批为赝本的作品之一,与上文《家谱》中描述的第二幅基本相似。同时,“凭几”图也和孔宗寿所立石刻中的图像非常相似,但两者也有不同之处。如石刻中的构图比较紧凑,十贤哲都集中在孔子的周围(图2),而此图中围绕在孔子周围的弟子只有七位,另外三位却站在孔子的对面行礼。我们目前还不能确定纸本和石刻到底哪一幅才比较接近孔宗寿所说的“家藏吴道子画”。如果从画面艺术性来看,石刻上的构图显得过于局促,而纸本构图就比较舒畅。如果此画真如孔宗寿所言是属于吴道子的真迹,那么纸本构图似乎更符合大师手笔。

第三幅是“乘辂”图(图5)。这幅图相对来说比较重要,因为它并没有石刻流传下来,只有这幅印本线描。从画面内容看,应该与《家谱》描述的“乘车十哲从行图”是同一类型的画,也同样被孔宗寿认为是赝本。

综上所述,在宋金之际,由于孔传和孔元措一南一北,掌握着孔子标准像的话语权。在这一时期,南北孔氏家族对于孔子标准像的看法基本达成了共识,都继承了孔宗翰的观点,即“颜子从行图”为“小影”像,“于圣像最为真”。在金朝有孔元措的《孔氏祖庭广记》为凭,在南宋有孔传的《东家杂记》作证。

有了孔子后人所提供的具有“可靠来历”的标准像,后世画家似乎就能有据可依。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以南宋初期的孔子画像而言,画工们不但没有按照标准进行创作,反而进行了更为大胆的想象性创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