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美术研究:榜题和图像释读

中国美术研究:榜题和图像释读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闻宥先生最早注意到新津4号石棺带榜题的图像,并将榜题释为“东海太守”和“即墨少君”,认为图像表现了一个故事,但具体内容不详[7]。不少意见认为图中二人为夫妇,其中男主人曾任东海太守,可是基本一致的榜题和图像出现在四川境内,两墓墓主的官职和夫人名字完全相同,这样的巧合基本不存在,可见图像和榜题并非和墓主有关,而是当时社会普遍流传的故事。

中国美术研究:榜题和图像释读

闻宥先生最早注意到新津4号石棺带榜题的图像,并将榜题释为“东海太守”和“即墨少君”,认为图像表现了一个故事,但具体内容不详[7]。后来谢荔先生对合江石棺右侧图像进行了解读,认为图像中间二人为男女墓主,提出“良中”即是“阆中”,为墓主东海太守李少君的籍贯[8]。李凇先生的看法与此类似[9]。罗二虎先生注意到新津4号石棺和合江石棺上有类似的图案,提出画中之人并非墓主,李少君可能是当时流行的神话人物,但是具体内容不详[10]。近年来,陈长虹先生将图中相握的二人解释为西汉列女桓少君及其夫鲍宣,表现了西汉的列女故事[11]。最近,索德浩先生将新津4号石棺右侧人物榜题释读为“即黯少君”,且认为“即”通“汲”,提出图中的“东海太守”是武帝时任东海太守的汲黯,“李少君”和“少君”即是汉武帝信任的方士李少君,图像表现了二人“论道、成仙的场景”[12]

图1 合江石棺左侧画像

图2 合江石棺左侧画像榜题拓片

图3 新津4号石棺一侧画像

图4 新津4号石棺“即墨(?)少君”与“东海太守”画像

首先有必要对已有的研究进行一番审视。不少意见认为图中二人为夫妇,其中男主人曾任东海太守,可是基本一致的榜题和图像出现在四川境内,两墓墓主的官职和夫人名字完全相同,这样的巧合基本不存在,可见图像和榜题并非和墓主有关,而是当时社会普遍流传的故事。关于此图表现了桓少君及其夫鲍宣故事的观点,实有牵强附会之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榜题显示少君姓李而非桓;其二,从目前史料来看,鲍宣并未做过东海太守一职;其三,图中两人身着宽袍,头戴武冠或进贤冠,且左者腰间挂剑,二人均为男性无疑,并非一男一女。少君鲍宣夫妇一说是存在很大瑕疵的。

目前学界对于两图右侧榜题释读为“东海太守”四字并无异议,且合江石棺左侧榜题释为“良中李少君”也是确定的。榜题释读的分歧主要集中在新津4号石棺左侧人物榜题上(图5),尤其是较为模糊的第二字,闻宥先生最早将其释为“即墨少君”,其后罗二虎、高文基本沿袭了此看法[13];近来,有学者将之释为“汲黯少君”,笔者以为不确,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即”和“汲”有很大可能性不能通假,据目前学界对于上古音韵的研究来看,两字发音并不相似或一致[14]。查《广韵》可知,“汲”字的声母为“见”部,韵母为“缉”部,“居立切”;“即”字的声母为“精”部,韵母为“职”部,“子力切”[15];可见两字的声母、韵母并不相同或相近,且两字古意和字形也无相近之处,两字不能通假。第二,原物榜题处惜已毁坏,对于第二字的释读只能从目前较早的拓片出发,虽然字迹模糊,但其结构还是十分清楚的,为上下结构,且上半部为“黑”字也基本可以确认,“黑”字右侧并没有字迹并且已出榜题所在的方框,所以将之释为“黯”字是不正确的。第三,即使图中东海太守为“汲黯”,为何将其姓名题刻在另一人处,这是不符合常理的。目前来看,原物榜题处已毁,对于这处榜题的释读应从早期拓片和前人著述着手,闻宥先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已经对榜题进行过释读和著录[16],距离石棺发现时代较近,在目前情况下,他的释读尤为重要,对照拓片来看将之释为“即墨少君”基本是符合的,笔者建议在没有新材料公布前使用闻先生的释读是较为科学和谨慎的。“即墨”应是“少君”的籍贯,在人名前刻有其籍贯是十分普遍的,“即墨”应即是汉代胶东国的都城——即墨,《汉书·地理志》云:“胶东国,故齐,高帝元年别为国,五月复属齐国,文帝十六年复为国。莽曰郁秩。户七万二千二,口三十二万三千三百三十一。县八:即墨,有天室山祠。莽曰即善”[17],《史记》记载八王之乱中参与谋反的有胶东王雄渠,张守节正义曰:“高祖孙,齐悼惠王子,故白石侯,立十一年反,都即墨”[18]。可见新津4号石棺左侧人物榜题应为“即墨少君”,其中“即墨”是李少君的籍贯。

图5 新津4号石棺左侧人物榜题拓片(www.xing528.com)

综上所述,图中二人各有一关于身份的榜题,右一人为东海太守,是其官职;左一人为李少君,新津4号石棺的“少君”即是其简称,此人应该就是西汉武帝十分宠信的方士李少君。关于他的事迹文献记载比比皆是,《史记·孝武本纪》就曾记载:

是时而李少君亦以祠灶、谷道、却老方见上,上尊之。少君者,故深泽侯入以主方。匿其年及所生长,常自谓七十,能使物,却老。其游以方遍诸侯。无妻子。人闻其能使物及不死,更馈遗之,常馀金钱帛衣食。人皆以为不治产业而饶给,又不知其何所人,愈信,争事之。少君资好方,善为巧发奇中。尝从武安侯饮,坐中有年九十馀老人,少君乃言与其大父游射处,老人为儿时从其大父行,识其处,一坐尽惊。少君见上,上有故铜器,问少君。少君曰:“此器齐桓公十年陈于柏寝。”已而案其刻,果齐桓公器。一宫尽骇,以少君为神,数百岁人也。少君言于上曰:“祠灶则致物,致物而丹沙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益寿而海中蓬莱仙者可见,见之以封禅则不死,黄帝是也。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食臣枣,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于是天子始亲祠灶,而遣方士入海求蓬莱安期生之属,而事化丹沙诸药齐为黄金矣。居久之,李少君病死。天子以为化去不死也,而使黄锤史宽舒受其方。求蓬莱安期生莫能得,而海上燕齐怪迂之方士多相效,更言神事矣[19]

此后《汉书》《后汉书》对李少君的记载也基本沿袭了司马迁的说法,从文献记载可知李少君为武帝时期非常著名的方士,鼓吹海上蓬莱不死升仙之神话,提倡黄白之术,武帝在其怂恿下大兴炼丹服食之术,并派遣方士入东海求仙,武帝时期燕齐方士纷纷效仿少君,他的神仙事迹广为流传,无怪乎董仲舒为其著书[20]葛洪在其所著的《神仙传》[21]中为他列传了。在升仙之风盛行的汉代,将当时著名的神仙方士刻画于葬具之上也是理所应当的。

合江石棺榜题中在“李少君”名字前有“良中”一语,所学者认为“良”同“郎”,“郎中”为李少君官名[22],笔者赞同此说。对于李少君的官职史无明言,从前述《史记》对其事迹的记载可见李少君深得武帝信任和宠爱,此外李少君利用方术帮助武帝见到其已故去的李夫人[23],可见李少君常常伴随武帝左右,为其近臣。郎中在西汉时期位“宫官,是家臣”,职责为“宿卫宫闱,给事近署”,为武官[24]。画像中的李少君头戴武弁大冠,腰间挂剑,是武官的装束。可见任命少君郎中一职是理所当然的,如两汉时期深受皇帝宠爱且精于道术东方朔和栾巴也曾被任命为郎中[25]

图像中右一人有榜题为“东海太守”,是此人的官职。《汉书·地理志》云:“东海郡,高帝置……属徐州”,有“县三十八”[26],其范围大致位于今天的山东省临沂市、枣庄市、江苏省连云港市和徐州市的东部[27]

综上所述,本文所论的图像目前见于合江石棺和新津4号石棺上,两人相握而立,似在交谈,左侧一人为武帝时著名方士李少君,右侧一人为东海太守,姓名不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