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山王墓出土的中山王鼎

中山王墓出土的中山王鼎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鼎是中山王墓出土九件列鼎中最大的一件,鼎身外侧刻有长篇铭文计469字,是目前发现战国时期铭文字数最多的铜器。图7鼎器盖刻划痕迹俯视鼎会发现鼎盖和鼎双耳均刻有指示性符号,这一现象不见于同组其余八鼎。当鼎盖直线两端的符号分别对准鼎耳上相应的符号时,鼎盖与鼎身上的铭文相对成列、上下连贯为长篇铭文。

中山王墓出土的中山王鼎

鼎是中山王墓出土九件列鼎中最大的一件,鼎身外侧刻有长篇铭文计469字(含重文10,合文2),是目前发现战国时期铭文字数最多的铜器。

将出自中山王之手的文字转化为铜鼎铭文,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刻文者首先需要根据铭文字数和器表空间进行细致的设计和布局:铭文排布齐整、字体优美;469字分为77列,每列6字(最后一列1字),刚好环绕鼎身一周,首尾相接,最末端以圆圈装饰符号区隔;近距离观察鼎身,仍能看到细如发丝的格线,应是为确保铭文排布齐整,在刻字前就划出的。另外,鼎铭文的排列显示出一些有趣的细节:每列六字中前两字刻于器盖之上,后四字则刻于鼎腹(腹部凸起弦纹以上三字,以下一字)。铭文如此排列直接对器物的使用造成不便——将内容连贯的长篇铭文竖刻于可移动的两部分,一旦器盖与器身扣合的角度与书写时不同,那么整篇铭文的顺序将全部错乱而无法阅读。为了避免这样情况的出现,制作者也有所准备。

图7 鼎器盖刻划痕迹(摘自墓》)(www.xing528.com)

俯视鼎会发现鼎盖和鼎双耳均刻有指示性符号,这一现象不见于同组其余八鼎。(图7)鼎左耳刻内向箭头,右耳刻“十”字符号;鼎盖正中刻一道直线,直线的左端为内向箭头,右端为“十”字符号。当鼎盖直线两端的符号分别对准鼎耳上相应的符号时,鼎盖与鼎身上的铭文相对成列、上下连贯为长篇铭文。

将一列六字的铭文分刻在鼎盖和鼎身,只有在正确拼对时,才能连贯成文;而若将最上两行铭文下移至鼎身、或将铭文字体缩小,都不会造成如此麻烦的状况。是什么驱使工匠用舍近求远的方式排列铭文?这样做的目的极可能是服务于视觉感受,即使观看铭文的行为变得更加舒适。如此一来器表铭文与器物结构间的矛盾就有了合理解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