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春海
【摘 要】陕北是中国较大的画像石产地之一,同时它又是汉代的军事重镇,但由于南匈奴的内附使得战线外移以及人们对战争的厌恶等原因,直接表现战争的图像极为罕见;另一方面备战观念的长期存在以及当地人们认为与军事相关的图像具有辟邪功能等原因,墓葬中又不免要出现军事图像。两个方面相作用的结果是,汉代陕北墓葬选择了较为间接的军事题材以及在形式上较为隐晦的方式来建构相应的辟邪功能。
【关键词】陕北 军事 图像
作者简介:
练春海(1975—),艺术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研究方向:器物美术、艺术考古。
项目基金:(www.xing528.com)
本课题的研究得到了北京大学汉画研究所资助。
关于汉代战争题材的画像石在全国几大主要产地均有出现,围绕这些画像石展开研究的论文有不少,如:《胡汉战争画像考》[1],以战争中的重要因素马匹为研究对象的《汉画中马的艺术》[2]和《汉代马种的引进与改良》[3]等,从战争技术方面作探讨的《从汉画看汉代的射箭活动》[4]以及《从南阳出土的画像石看汉代军事体育活动》[5]和《南阳汉代武术画像石试析》[6]等文章,西方的一些讨论如《马蹬及其对中国军事历史的影响》[7]等亦与汉代画像石有关。
就汉代陕北军事而言,相关研究有张春树的《汉武帝时期北方及西北战争的军事力量》[8],但从画像石入手的研究几乎没有。陕北军事类的画像石,与国内其它地区相比可谓独树一帜。比如它很少表现历史方面的内容,甚至根本没有“节孝”这个当时最流行的题材。康兰英女士认为这种现象与陕北特殊的历史地理环境有关[9]。而有的学者对此做出的解释则是:画像石艺术对于陕北来说是一个舶来品[10],而且它在陕北出现的时间很短暂。但是这个解释不能完全令人信服。从地理位置来看,陕北处于战争频仍的边塞地区,是一个军事重镇,这个地区发掘出了大量画像石,但与之形成巨大反差的是,极少见到与军事或战争相关的作品,这一现象非常值得深入探讨。
这种特殊现象或许跟陕北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关。根据已出土的纪年画像石来看,陕北画像石墓的建造年代约为自公元90年至公元140年的五十年之间[11],这期间陕北隶属东汉的上郡和西河郡,系边塞重地[12]。而这一区域同时地处汉朝的核心地区“关中”的北缘,因此在军事地理格局中的地位相当高[13]。两汉期间,中国北疆沿线常年遭受胡族侵扰,在东汉著名将领窦宪大破北匈奴之后的几十年中,该地获得了较长时期的安宁,得以休生养息。虽然不免会有一些小规模的骚乱发生,如《后汉书·南匈奴列传》所载,围绕着南匈奴内乱(南匈奴此时内附于汉)、降胡[14]与匈奴之间的冲突、新降者与旧降者之间的冲突、被镇压者的起兵反叛等等展开的战争,但总的来说,这一段时期陕北基本免于兵患,甚至在经济上还获得了一定的发展。此时边塞对内附匈奴与汉人进行沟通的阻碍日见彰显,南匈奴曾上书要求罢备边塞,但汉朝统治者未允[15]。匈奴的内附对于汉朝而言,不仅在边塞之外平添了一道新防线,而且还将战事推移到塞外[16],表明这一时期“以夷伐夷”的策略有了良好收效[17],所以陕北在这期间基本没什么战事,自然描述战争的图像也就相对减少,相对安宁的社会环境为画像石墓葬的繁荣创造了条件,它在这期间的大量存在本身就是解释其军事题材“罕见”的一个注脚。
而另一方面,我们透过文献,又可以洞悉汉朝统治者对北方蛮夷(包括内附者)始终心存顾忌,因此不能也不会放松戒备或战备。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汉代陕北的许多图像在一定程度上潜在地反映了边塞人民对待战争的态度。下文笔者将从图像出发,结合文献,简要地对图像遗存的这一特征加以阐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