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佛本生故事在阿旃陀石窟中较为少见,主要代表是第19窟支提窟门廊右侧的“儒童本生”故事雕刻(图11)。从印度、西域乃至敦煌、云冈的“儒童本生”故事图像莫不突出这一细节,成了其图像志标志。阿旃陀石窟第19窟支提窟门廊右侧的“儒童本生”故事雕刻,其最主要的图像志特点为右下人物虔诚伏地,但儒童“以发布地”的细节特征表现不甚清晰。
佛本生故事在阿旃陀石窟中较为少见,主要代表是第19窟支提窟门廊右侧的“儒童本生”故事雕刻(图11)。
“儒童”这一词汇来源于梵语màzava,音译作“摩纳婆”“摩那婆”。东汉至三国的早期胡僧将其意译为“儒童”,意为“年少净行”。东吴康僧会译《六度集经》(卷八)载“儒童受决经”曰:
儒童还国,睹路人扰扰,平填墟,扫地秽,问行人曰:“黎庶欣欣,将在庆乎?”答曰:“定光如来……来教化,故众为欣欣也。”儒童心喜,寂而入定,心净无垢,睹佛将来。道逢前女采华挟瓶,从请华焉,得华五枚……佛至矣。解身鹿皮衣着其湿地,以五华散佛上。华罗空中,若手布种,根着地生也。佛告之曰:“后九十一劫,尔当为佛……”儒童心喜,踊在虚空,去地七仞。自空来下,以发布地,令佛踏之。
图11 阿旃陀石窟第19窟门廊“儒童本生”(www.xing528.com)
这里的主要场景描述了佛前世之一的儒童菩萨在佛降临时,为免佛足践水,将自己的头发覆在地上,“令佛踏之”。从印度、西域乃至敦煌、云冈的“儒童本生”故事图像莫不突出这一细节,成了其图像志标志。据赵昆雨统计,云冈的儒童本生故事,初见于第10窟前室东壁(图12),晚期时极盛,计约17余幅[7]。
阿旃陀石窟第19窟支提窟门廊右侧的“儒童本生”故事雕刻,其最主要的图像志特点为右下人物虔诚伏地,但儒童“以发布地”的细节特征表现不甚清晰。仔细观察,挟瓶的采花女位于佛右侧,可佐证这一故事主题。空中双飞天为佛加冕。整体图像简洁,布局优雅,为阿旃陀石窟雕塑中的艺术杰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