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晶
【摘 要】犍陀罗是佛教早期造像艺术的发源地之一,其创造的严饰加身的菩萨像,是后世菩萨造像的范本。早期菩萨佩戴的“龙头项饰”和“童子项饰”两种具有典型特征的项饰,是印度早期佛教从小乘向大乘发展时期的产物。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识别犍陀罗佛教艺术纷繁复杂的诸多影响因素及其诸多菩萨造像产生的来源,有助于其身份的判定。
【关键词】犍陀罗 菩萨 项饰
作者简介:
张晶(1973—),女,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美术史、设计史。(www.xing528.com)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中印佛教美术源流研究”(14ZDB058)子课题“中印佛教装饰与设计观念研究”、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一般课题“丝绸之路装饰纹样谱系和衍生文化研究”(2017BWY012)阶段性成果。
据记载,犍陀罗(Gandhara)为古印度的十六国之一,在北朝《魏书》《洛阳伽蓝记》中称其为“乾陀罗”,法显《佛国记》、玄奘《大唐西域记》中均有撰述, 音译不同[1],所指相同,都是指今天巴基斯坦白沙瓦谷底为中心的印度次大陆的西北部一带。其地理位置,广义上指“今巴基斯坦西北与毗连的阿富汗东部地区,既包括印度河西侧的白沙瓦谷地,也包括印度河东侧的呾叉始罗(今译塔克西拉),北到斯瓦河谷,西至阿富汗喀布尔河流域上游的哈达、贝格拉姆等地”[2] 。公元1—3世纪中叶,贵霜王朝统治时期,来自印度的大乘佛教在这一地区兴起。贵霜王丘就却、迦腻色伽一世大力弘扬佛教,随着佛塔与寺庙的建立,犍陀罗佛教艺术进入繁荣时期。
在佛教艺术中,单体造像的出现有着标志性的意义,其中最重要的是单尊佛陀像和菩萨像的出现。大约于公元1世纪,贵霜王朝的北部秣菟罗地区和西北部的犍陀罗地区,几乎同时产生了偶像崇拜。关于最早的佛像和菩萨像产生的原因和地区,目前仍然没有确切的定论。由于犍陀罗大多数雕像缺少明确的纪年和题记,我们只能大约知道犍陀罗艺术产生于公元1—3世纪之间,这一时期是贵霜王朝的鼎盛时期。在犍陀罗的佛教造像中,除了佛衣,佛陀身体基本没有太多装饰。犍陀罗的菩萨却严饰加身。按照装束特征,犍陀罗菩萨造像总体上可以分成三种类型:一种是束发,发髻呈“∞”和圆形,手中持有水瓶(净瓶);另一种则是头发上有带敷巾的冠饰,手中往往持有莲蕾或者花鬘。还有一类特征不甚明显,头戴顶前有装饰标识的敷巾冠,手无持物。日本学者宫治昭认为手持水瓶为弥勒菩萨,手持花鬘为观音菩萨;手中无物者与出家前的释迦(悉达太子)姿态相同,认为其为悉达菩萨[3]。
犍陀罗菩萨身体均佩戴多种华丽的项饰、饰线和臂钏等庄严饰。璎珞宝饰大体上有三种类型:一是类似金属镶嵌宝石的硬质圆形项圈,较短,紧贴脖颈。二是挂在项圈上的软性项链,链条较粗较长,由多股金属丝扭结而成,上有对称立体造型的吊坠,垂挂于胸前。三是斜搭和斜挂在肩膀和腋下的圣线,线绳有单股和多股,数量不等,斜挂于腋下的上面有类似锁头或者箱盒的各类坠子。盛装的犍陀罗菩萨像,其脖颈之上的项链最为引人注目(图1),明显是其身份独特性的表征。硬质圆形项圈,是印度自古以来的典型装饰,无论男女,身份等级尊贵者均有所佩戴。但是菩萨佩戴的垂挂项饰却十分特殊,它覆盖在项圈之上,垂于胸前,最为吸引目光。这种项链的样式非常明确,分成两种样式:都采用软性的圆链垂挂下拉,项饰头部为两个对称装饰,一种为双龙头,一种为双童子。下文详细分而述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